夢,是生活裡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根據研究,每個人幾乎每個晚上都會做夢,只是有些夢能夠被人們意識到,而有些夢,卻繼續深藏在潛意識裡。
對於很多人來說,常常會做一些相似的夢,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這實際上是來自於潛意識的一些資訊,它也在提醒著我們生活裡出現的一些變化和需要去關注的內容。
被追逐的夢
在夢裡被追逐,是很多人常常會出現的一種夢境。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壓力的表現。
這樣的理解並沒有錯,但如果根據具體的夢來分析,我們可以去關注在夢裡,追逐自己的人是誰。
如果是一個強大的事物,那麼通常意味著我們的超我在給予自我壓力,我們生活裡的壓力源,可能是來自於超我對於自我一些過高的要求,這是一些完美主義者很常會出現的一種夢境。
如果是小精靈之類的比較小的事物,那麼通常意味著我們在生活裡過於壓抑自己了。我們的本我需要找到一個去釋放的出口,此時可能你需要去尋找一些放鬆自己的方式,來調節自己。
具體的夢有具體的分析方式,奔跑通常意味著有一種動力在催促自己,而夢境裡你的情緒體驗以及追逐你的那個人是誰,往往可以為進一步分析夢境提供一些重要的細節。
回到學校的夢
有些人還會常常做這樣一種夢,夢到自己回到了校園裡。
可能是在參加一場重要的考試,也可能是重新在體驗一次校園的生活。
學校,是一個充滿教育氛圍的場所,它很有可能是與我們的「超我」相連接的。
參加一場重要的考試,可能意味著我們幼時的某種創傷體驗,又被重新喚起,在現實生活裡,我們需要再一次去面對這個在自己過往歲月裡留下來的這個陳舊的課題。
在心理學裡,這被稱作「強迫性重複」。
因為曾經受過傷,因此我們也會在未來尋找繼續能夠曝光在這種傷害下的機會,希望自己能夠戰勝這種創傷。
而我們的超我,正在要求自己,要去正視這些傷疤,重新找到自己的勇氣。
回到自己的童年
夢到自己返老還童,也是一種常見的夢境。
在回到童年的夢裡,往往是與本我有關的課題。
童年時期,是本我最強大的時光。
在童年,我們會更加遵循本我的快樂原則,因為在童年,我們小孩子的身份,更能夠讓我們獲得包容,也更能夠讓自己本來的樣子,表現出來。
夢到自己回到童年,很有可能是在現實生活裡,受到了過多的壓抑,本我的能量無處釋放的一種表現。
這種夢,可能在討好型人格裡比較常見。
因為習慣性討好別人的人,往往會忽略自己的本我的需要,不斷地忽視自己,而去滿足他人。
他們也很想要回到自己的童年時光,當一個不需要去考慮別人需要的孩子,而是擁有一些人,能夠照顧到自己的需求。
夢,是一種來自潛意識的信號。
這是被人們所廣泛認可的一個理論。
很多時候,夢是我們的潛意識在與自己對話,而要如何去解讀來自潛意識的聲音,對於一個人理解自己當下的狀態以及未來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夢除了反應我們的當下,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
因為一個人的行為,往往是受到潛意識的指引的。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產生心理問題,是因為在潛意識裡積壓了太多的信息,無法被意識讀取,因而內在產生了鬥爭。
學會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要讓潛意識說話,是一種需要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