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弗洛勒斯島發掘出人類1/3大的神秘頭骨,專家:霍比特人

2020-10-04 後現代說書人

印尼弗洛勒斯島

2003年,研究人員在印度尼西亞偏遠的弗洛勒斯島(Flores Island)上一個石灰巖洞穴中發掘了一個非凡的發現:一個約18000年前的女人頭骨,大小不到人類的三分之一

他們以託爾金的《指環王》三部曲中身材矮小的主角命名,將她命名為弗洛勒斯(floresiensis),並暱稱她為「霍比特人」 。

自研究人員首次宣布發現弗洛勒斯人已有17年了。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的人類學家,多年來,人類學家已經了解了該物種在地球上的外觀,習性和存在時間,但是關於他們的起源和命運仍然是一個謎。

弗洛勒斯島發現的頭骨

一、印尼傳說

弗洛勒斯人復原圖

早在託爾金寫《指環王》很多年以前,印尼當地土著就流傳著埃布·戈戈(ebu-gogo)的傳說,在媒體關於霍比特人的狂熱爆料後,埃布·戈戈和弗洛勒人之間的聯繫立即躍然紙上。

根據印尼民間傳說,幾十年來,一個神秘的森林祖母能吃下所有的東西,像她這樣身材矮小、多毛的人曾經和現代人一起在熱帶森林裡漫遊,既吃莊稼,也吃人肉。民俗學者記錄了這個故事,但過去人們一直假設這只是虛構的神話。然而,當在同一個島上的洞穴深處發現了一個同樣矮小的、從未現世的人類「親屬」的骨骸時,這個傳說就以全新的視角被看待了。

據稱是埃布·戈戈的唯一一張目擊照,正如所有未知生物照片一樣模糊不堪

從新聞頭條到科學會議,人們都在思索:這兩種生物會是同一種嗎?當地人是在想像森林裡神話般的、狂野的人,還是僅僅報告目擊發現?也許這個看似荒誕不經的虛構傳說一直都有經驗性的依據。儘管媒體對這個想法進行了報導,但一些科學家也對此表示歡迎,這讓人們更加希望這個傳說能夠暗示,如今在島上的某個偏遠地區仍能發現一個活生生的、會呼吸的弗洛勒人。

如果骨頭和傳說之間的聯繫能夠得到證實,那麼世界其他區的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將會面臨拷問: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是否都是經驗性證據的總結?傳奇、記憶、神話和科學之間的界限在哪裡?印尼的神話傳說中是否保存了弗洛勒斯人的口頭記錄?

埃布·戈戈啥都能吃

有人則指出,對埃布·戈戈的描述和弗洛勒斯人的描述之間存在著許多關聯。「Ebu」是「奶奶」的意思,而「gogo」則是「任何東西都吃的人」,當地人稱這種生物有著寬臉,扁平的鼻子,嘴巴很大,身體多毛。許多人對這個傳說的極端細節很感興趣,對埃布·戈戈能夠扔在肩上的厚實下垂乳房的生動描述一定很有說服力,然而這是許多無法從古生物學證據中衡量的東西之一。

然而,從一開始,史前骨骼和神話傳說之間的聯繫就存在薄弱環節。首先,這兩個概念存在於弗洛勒斯島完全不同的地區。埃布·戈戈傳說在納格人中盛傳,他們居住在距離弗洛勒斯發現地梁布瓦洞穴100多公裡遠的地方,需要穿過險峻的山脈和茂密的叢林。

相反,霍比特人洞穴屬於文化和語言不同的人的家園,他們被稱為芒加萊人。雖然弗洛勒斯人在這片土地上漫遊並非不可想像,但令人懷疑的是,快速瀏覽群島還可以發現,森林小矮人的故事並不是弗洛勒斯獨有的,仔細考察就會發現這一地區到處都是活生生的類人靈長類動物。例如,蘇門答臘附近著名的小腳怪PENDEK就被認為是紅毛猩猩。


《叢林中的食人族》劇照

然而,這些漏洞並沒有阻止關於埃布·戈戈的討論再次興盛。探險隊努力尋找還活著的野人,希望能夠凝視他們獸性的眼睛。當地村民也開始報告說他們殺了怪物。2015拍攝的《叢林中的食人族》(The Cannibal in The Jungle)是一部「受真實科學發現啟發」的諷刺電影。

該電影講述了森林裡發生的一起食人謀殺案,這起謀殺案的罪魁禍首是一名外國研究人員,其作案手法就是在發現弗洛勒斯遺骸之後虛構埃布·戈戈的傳說犯案。電影在事實的基礎上加以虛構,把挖掘出霍比特人的真實場景與虛假的情節拼接在一起,甚至還採訪了真正的科學家和人類學專家,他們對這一「特殊」化石發現的評論被編入了虛構的敘述中。

埃布·戈戈的傳說當然沒有實質性證據,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隨著古人類學的迅速變化,像弗洛勒斯這樣的發現推翻了許多關於過去的基本假設。人類不斷意識到,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存的物種多樣性比以前認為的要擁擠和糾結得多。

也許弗洛勒斯人和埃布·果戈故事交織在一起的意義在於,從經驗性認識到科學發現,尤其是各種意想不到的發現幫助人類改變了固有的思維方式,這些小骨頭為我們大膽的想像和猜測打開了一扇更大的門。

二、起於遠古


矮小的弗洛勒斯人狩獵科莫多巨蜥

50000年前,矮小的弗洛勒斯人和科莫多巨蜥、侏儒劍齒象以及現實生活中的齧齒動物一起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上,但他們現已滅絕,由於身高不到1米,腦容量只有人類的三分之一,通常被人們將他們比作霍比特人。

研究表明,他們能夠製作石器,屠宰動物,並通過某種方式跨越了海洋殖民他們的熱帶家園。弗洛勒斯是一個狹長的島嶼,約320公裡長65公裡寬,位於東南亞和澳大利亞之間。

最初, 研究人員報告說,這些遺骸的歷史可追溯到12000至95000年。對於一個已滅絕的人種而言,12000年前是近乎瘋狂的時代,那時,現代人類祖先正在建造永久性的定居點和古蹟,這說明他們可能和人類先祖有過互動。


弗洛勒斯島位置及地形圖


弗洛勒斯島上的古老人類民居

但事實證明,轟動的日期是錯誤的。持續的發掘和分析表明,霍比特人的化石起源於6萬至10萬年前的沉積層。而且,弗洛勒斯人製造的人工製品在50000到190000年前之間,這表明該物種甚至在更廣泛的地區存在,即使我們還沒有發現他們的骨頭。

但這仍然令人興奮,他們很可能與人祖遭遇,智人被認為已在65000年前就到達了澳大利亞,這種歷史性見面會發生什麼。

最初發現弗洛勒斯人的梁布瓦洞穴

迄今為止,只有梁布瓦的骨骼無可爭議地歸因於弗洛勒斯人,但其他遺址可能直接從該物種或間接獲得了製造品。

2016《自然 》雜誌曾描述在梁布瓦約70公裡外馬塔·門格(Mata Menge)發現了石器、下頜碎片和六個小牙齒,距今約700000年,比梁布瓦化石的年齡早得多。儘管遺骸太少,無法確切地將他們歸類給該物種,但大多數人類學家認為他們是霍比特人。


馬塔·門格俯瞰圖


馬塔·門格發現的骨骼

在弗洛勒斯的第三個遺址,研究人員雖然沒有發現任何人類化石,但發現了有 100萬年歷史的石器。假設這些人工製品是由弗洛勒斯人或其祖先製成,那麼霍比特人血統至少在50000至100萬年前就居住在島上。這比人類的生存時間還長了五十萬年。

為了便於理解,先科普一下:

人類發展的歷史目前可分為古猿(前800萬-前700萬)南方古猿(前420萬-前100萬)、能人(前200萬-前175萬)、直立人(前200萬-前20萬)和智人(早期前20萬-前5萬,晚期前5萬-前1萬)四個階段。直立人又可分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

島上遍布科莫多巨蜥

眾所周知,像科莫多巨蜥這樣的大型掠食者和清道夫通常會「清理」掉所有死去的東西,不留一絲痕跡,因此這些骨頭得以倖存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智慧初生

弗洛勒斯人(左側)與人類(右側)顱骨對比

自2001年以來,一個國際團隊一直在梁布瓦挖掘,並從中發現了大約12個霍比特人骨骸。其中稱為LB1的標本是是最完整的個體,包括頭骨、部分骨盆和四肢的骨骼。LB1似乎是一個成年女性(她的智齒完全形成),但是身高只有92釐米體重34公斤,與人類4歲孩子一樣高,但是更重。

2013年的一項研究使用了微CT掃描,通過高解析度3D X射線成像,估計她的大腦容量約為426cc。類似大小的大腦是更早的人類祖先的特徵,例如大約3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 現代人類大腦 全球平均值約為1350 cc,是後者的三倍多

除了異於人類先祖的身體、大腦和骨骼,霍比特人表現出混合著猿和人的外貌特質。像澳洲古猿和其他早期人類一樣,LB1具有古老的特徵,包括寬闊的臀部,較短的鎖骨和前傾的肩膀。但霍比特人的額頭脊、顱骨厚度和大腦形狀更加現代,類似於直立人猿 和後來的物種。


弗洛勒斯島遍布密林

弗洛勒斯島在霍比特人生存時期遍布熱帶森林,雖然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由於食物種類的密度低,並不太適合人類棲息。換句話說,平均每單位面積就會發現許多不同種類的動植物,但每種植物的量卻很少。

由於島嶼的面積小,因此該物種創造了各種工具來幫助生存。良布瓦團隊還挖出了20000多個石材工具,大多數是由火山巖製成的,並故意使其破裂以具有鋒利的邊緣,可以順利進行切割。他們還能利用各種物種的動物遺骸,例如劍齒象,科莫多巨蜥,大鼠和蝙蝠。他們的工具很小,與小巧的身體匹配。爆裂的巖石、燃燒過的骨頭,以及由一圈燒過的巖石組成的爐膛表明他們還利用了灶火。

部分發現的石器

四、滅絕成謎

關於霍比特人的問題仍然存在:應該把他們放在人類進化樹中的哪個位置?為什麼他們會滅絕?

弗洛勒斯的霍比特人在人類學家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使他們質疑起已經搖擺了半個多世紀的關於進化論和人類起源的假設。有些人認為「霍比特人」是一個獨特的物種。但是其他人,例如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人類學家羅伯特·馬丁(Robert Martin),則說骨頭屬於小型智人,也許是患有小頭的畸形人,在某些情況下,大腦無法生長到正常大小。

人類學家針對霍比特人的進化起源提出了三個主要假設最具爭議的想法是,該種群屬於人類,但由於遺傳或代謝紊亂而導致其異常特徵。支持者提出了 小頭畸形和唐氏綜合症等病症,但是大多數科學家得出結論,這些疾病的物理症狀並未反映在 弗洛勒斯人的骨骼特徵中。

此外,具有70萬年歷史的馬塔·門格化石表明,霍比特人是一個長壽的世系,而不是一個孤立的、患病的族群。

重建弗洛勒斯人的面部

這留下了兩個假說:霍比特人由直立人退化成矮人,或他們的後代因為環境改變而逐漸變高。

第一個假設是基於,島嶼封閉生活的進化壓力常引起哺乳動物規模與內大陸的親屬有所不同。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型動物的擴大是因為捕食者較少,而大型動物則由於資源減少而萎縮。

在附近的爪哇島就發現了至少120萬年前的直立人化石 。在弗洛勒斯島上,「島嶼法則」 也導致了巨鼠和侏儒劍齒猴(一種滅絕的大象表親)的進化,那麼弗洛勒斯人為什麼不能從爪哇 直立人猿進化而來 ?

批評人士說,目前尚不清楚島上的矮化是否會導致人類以特定方式收縮,特別是頭骨萎縮。有一種假設認為,一旦我們的祖先進化出直立人大小的大腦,進化之路就無法回頭。

另外,矮化必須在短短幾十萬年內發生。研究人員質疑,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如此重大的進化變化。

在德國赫恩展出的直立人的重建作品

另一種假設認為,霍比特人可能起源於較小的,較古老的祖先,例如能人(Homo habilis)或南方古猿(Australopiths)。但麻煩的是在非洲以外沒有發現這些物種的化石。

科學家們懷疑這些物種是否有能力在陸地和海洋上進行長距離遷移,即使在冰河時代,全球海平面較低時,弗洛雷勒斯似乎也距離最近的鄰近島嶼近20公裡。

遺傳分析理論也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還無法從霍比特人骨骸回收任何DNA,DNA分子很難在熱帶小島的高溫潮溼環境中存留。

弗洛勒斯當地島民

在2018年,遺傳學家嘗試了另一種方法。他們搜索了弗洛勒斯島上活著的土著侏儒人的基因組,以尋找可能是從古代與弗洛勒斯雜交中遺傳的DNA片段。

儘管該研究 發現了他們過去與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交配的證據(大洋洲和東南亞大多數人口的特徵),但沒有跡象表明與弗洛勒斯等更遠的物種雜交。

丹尼索瓦人與其他群體相比的演變和地理分布。

此外,當人類學家馬修·託切裡(Matthew Tocheri)和其他研究人員分析霍比特手腕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原始的楔形或梯形骨頭,這種骨頭在大猿類和早期原始人中很常見,但在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類中卻不常見。這符合一個理論,即霍比特人與智人的關係比與直立人的關係少,直立人是被認為已經滅亡於100,000年前的人類祖先。

懷疑論者則反駁說疾病更可能是腕骨畸形的原因。另一項研究推測,弗洛勒斯人可能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這是一種在現代印尼比較常見的克汀病,也即胚胎期缺乏碘引起的呆小症。研究人員說,他們也可能會產生變形的的手腕。

各種推測眾說紛紜,但最近的研究結論幫助我們解開了弗洛勒斯人的進化密碼。

五、進化密碼

由於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頭骨和下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開啟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使用了133個數據點,涵蓋了弗洛勒斯人的頭骨、下顎、牙齒、手臂、腿部和肩部。結果表明他們很可能是從非洲的祖先進化而來,是能人的姊妹種,而不是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是從直立人進化而來的。能人是175萬年前在非洲發現的最早人類物種之一,這意味著他與直立人的確有著共同的祖先。

重建的成年雌性弗洛勒斯人(前,中)以及智人(左)和尼安德特人(右)。

這項研究的數據表明,沒有證據證明弗洛勒斯人是由直立人矮化而來的,直立人是已知生活在該地區的唯一一種早期原始人,化石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大陸被發現。

研究的負責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學院的德比·艾格博士說,這項研究結果將有助於平息自從弗洛勒斯人被發現以來一直備受爭議的爭論。「有可能是弗洛勒斯人在非洲進化並遷移,或者共同的祖先從非洲遷來,然後在某個地方進化成弗洛勒斯人。」

所有採集的數據都不支持弗洛勒斯人從直立人進化而來的理論,由於在許多特徵上,比如下巴的結構,弗洛勒斯人比直立人更原始,所以他們不太可能是退化的產物。根據這些分析研究人員認為弗洛勒斯人可能早在175萬年前就已經分支了。

至於霍比特人的消亡已不可考,他們也許屈從於環境變化, 或者是維持少數孤立的人口的一切不穩定因素。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像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一樣,弗洛勒斯人在智人進入該地區後不久就滅絕了。


弗洛勒斯人的頭骨

總結


佩斯獨木舟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但弗洛勒斯的航海史似乎還早得多

弗洛勒斯人來自非洲引發了更多的謎團和猜疑!正如一個研究團隊所言,「弗洛勒斯航行到了弗洛勒斯島和印尼其他島嶼,他們朝著明確目的地而去,而這需要相應的手藝,並且至少需要二十人左右的團體才能到達那些地方。」 接受了200000歲的靈長類動物發展出遠洋航行船隻並發展了必須具備的先進航海技能之後,還必須假設他們也有語言,這就是事情引起爭議的地方。

即使完全如同魯濱遜漂流,他們也得學會捕魚和解決淡水問題,「直立航行到弗洛勒斯島時需要語言,他們不可能只是簡單地坐上浮動的原木,那樣一來,當他們被海流擊中時,就會被衝進海裡。他們需要學會划槳。並且明確的表述「劃往哪裡」或「停止划槳,而不僅僅是咕嚕」。這需要一套簡略的交流符號

弗洛勒斯人揭示了遠古時代比我們想像的更離奇,更曲折的進化道路,意外的遠古遷徙,遠古猿人在複雜環境下的生存適應。雖然印尼的矮人傳說未能與古人類學的現實相呼應,但世界各地多有矮人傳說,比如《山海經》中《大荒南經》就記載,「有小人,名曰焦僥之國,幾姓,嘉穀是食。」《海外南經》記載,「周饒國在其東,其為人短小,冠帶。一曰焦僥國在三首東。」由於書中所載習俗相差太遠,也許並非是弗洛勒斯人,但如果霍比特人都曾經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印尼島上,那還有什麼不可能呢?

全文完,謝謝觀看

文稿原創,搬運必究,圖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佩奇·麥迪遜:弗洛雷斯人與埃布果戈神話研究

蓋伊古格利奧塔:是「霍比特人」人類嗎?關於印尼化石發現的辯論激烈.史密森尼雜誌

邁克·莫伍德:印度尼西亞弗洛雷斯,梁布瓦洞人

馬克·米勒:在弗洛雷斯島上發現的第二類比霍比特人人更小

印尼霍比特人的起源終於揭曉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印尼霍比特人的起源終於揭曉.科學日報.2017年4月21日

阿什利考伊:原始導航表明語言比思想早了150萬年

相關焦點

  • 「霍比特人」曾生活在印尼,神秘消失的弗洛勒斯人
    弗洛勒斯島(Flores Island)上一個石灰巖洞穴中發掘了一個非凡的發現:一個約18000年前的女人頭骨,大小不到人類的三分之一。電影在事實的基礎上加以虛構,把挖掘出霍比特人的真實場景與虛假的情節拼接在一起,甚至還採訪了真正的科學家和人類學專家,他們對這一「特殊」化石發現的評論被編入了虛構的敘述中。埃布·戈戈的傳說當然沒有實質性證據,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隨著古人類學的迅速變化,像弗洛勒斯這樣的發現推翻了許多關於過去的基本假設。人類不斷意識到,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存的物種多樣性比以前認為的要擁擠和糾結得多。
  • 「霍比特人」並非虛構,這個身材矮小的種族曾真實存在
    直到公元2003年,有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一個名為「弗洛裡斯島」的地方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一個殘破的頭骨化石以及軀幹骨骼化石,因為這化石尺寸很小,頭骨只有我們人類的四分之一大小,很是袖珍,所以在起初,他們還認為這是小孩子的遺骨化石。
  • 霍比特人曾存在 身高不足1米似魔獸「矮人族」
    身材矮小的霍比特人,一定讓很多人印象深刻,但卻可能被認為是虛構的人物。然而最近有報導稱,這種霍比特人確實存在過。科學家確定,在印度尼西亞島嶼發現的殘骸,確實屬於一個新人種。而這個人種之所以身材如此矮小,皆因與世隔絕的生活帶來的進化壓力所致。
  • 真實存在的「霍比特人」:身高僅1米,卻被人類徹底抹殺
    在世界各地久遠的傳說中,幾乎都有小矮人的存在,比較著名的就是《指環王》系列裡的霍比特人。人們一直認為,「小矮人」不過是人類的幻想罷了,就跟巨人一樣,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但是考古發現卻證明,在這個星球上的確生活過一群「小矮人」。他們就是生活在印尼弗洛勒斯島上的弗洛勒斯人。
  • 霍比特人為何嬌小? 或為生存而「縮水」成76釐米
    據中新網報導,10多年前在印度尼西亞佛洛勒斯島,發現被暱稱為「霍比特人」的人類骨骸之後,考古學家如今解釋了霍比特人為何如此嬌小的原因
  • 歷史上最為神秘的考古發現,原來真的有霍比特人
    把石頭雕刻成完美球形的人很可能是用其他的小石頭,據考古學家說研究古代巖石的人。許多非專家推測,這些球體是用於天文目的。事實是沒有人確切知道。曾經居住在哥斯大黎加和中美洲其他地區的Chibchan人在西班牙徵服後消失了,這些地區的目的也隨之消失安提凱希拉機制在一艘至少有兩千年歷史的希臘貨船的沉船殘骸中發現了這件圓形青銅製品,它的外露面上刻有錯綜複雜的齒輪和神秘的字符。最初被認為是一種導航星盤,考古學家們繼續發現它的用途,現在知道它至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天文日曆。
  • 電影讓小說《霍比特人》被重新發現(圖)
    1995年,在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工作的大衛·布朗開始接手託爾金作品的出版工作,他現在已經成為託爾金研究的專家和託爾金基金會的指定出版人。他同時也是阿加莎·克裡斯蒂、C.S.劉易斯等文學基金會的指定出版人,「我的工作非常特別,我不是去發現發掘新的作者,而是幫助這些偉大作家的後人照料這些作品。」早報記者於日前專訪了大衛·布朗。
  • 霍比特人真的存在過,化石身高不足1米,距今一萬八千年
    電影霍比特人想必大家都看過,裡面有個新人種叫「霍比特人」,他們雖然身材矮小,但是忠誠無比,性格清靜寡慾,曾經幫助人類多次改寫歷史。很多以為,那只是電影情節出於吸引觀眾的需要,而精心編造的劇情。實際上,「霍比特人」真實地存在過。
  • 史前霍比特人被困海島上,無奈經過350代進化,最終形成矮小種群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早在2003年,在印度尼西亞弗洛雷斯島的梁布阿洞穴裡就發現了9塊小型人種的骨骼碎片。這個被命名為「LB1」的發現包括一具幾乎完整的頭骨和可能來自30歲左右女性的部分骨骼。經過骨骼重建後,研究人員震驚地發現LB1人只有1.06米高。
  • 「霍比特人」曾真實存在?矮人穴居生活是怎樣的?
    大部分人可能認為霍比特人和精靈、巨人、巫師一樣,只是存在於魔幻小說中的種族。但2003年,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雷斯島上發現了一些人女性小矮人化石,並將其暱稱定為 「霍比特人」。 通過對這些骨骼化石的研究,部分考古學家認為他們可能只是患上了侏儒症,但又有研究認為,「霍比特人」是一支獨立的人種。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弗洛雷斯島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地區。
  • 《霍比特人》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所以才會有那句甘道夫名言:「All we have todecide is what to do with the time that is given us.」因此當努曼諾爾的人類開始追求和諸神一樣永生,還以卵擊石去攻打維拉和精靈時,印證了歷史上所有追求長生不老的人都走上了不作就不會死的道路。
  • 印尼「霍比特人」,成年人身高僅1米,是什麼導致他們如此矮小?
    當然,我們知道指環王的故事不是真的,精靈人也不是真的,但是像霍比特人一樣的古人類,卻曾經在地球上真實存在過。被稱為「霍比特人」的弗洛雷斯人,在2萬年前至10萬年前,曾經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雷斯島生活過。那是在2003年被發現的一種古代人類,相對於現代人類來說,非常矮小,成年人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而且據說他們也長得毛茸茸的腳。
  • 電影《魔戒三部曲》中的「霍比特人」是否真實存在過?
    ,故事的主人公霍比特人弗拉多,依靠自身強大的意志力,抗拒著魔戒迷惑心智的強大力量,最終將魔戒摧毀。裡面提到的霍比特人是否真實存在過?2004年10月,由幾個古人類學家組成的考古隊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雷斯島濃密的叢林中進行著考古挖掘,他們接連幾天都一無所獲。不料,這天在從林洞穴附近尋找水源時,考古學家竟然在洞穴中意外發現了8具人類化石。這些化石相當完整,只是比較矮小,當時家以為這些只是孩童的遺骨,便將它們帶回了研究所,以做進一步研究。
  • 《霍比特人》《魔戒》觀影必備指南(終極版)
    【霍比特人 The Hobbit】霍比特人是人類的分支,但是託老說「早期歷史因資料不足而無從得知」……不過,他從不吝嗇對霍比特人的讚美之辭,這群一天要吃七頓飯、對生活充滿熱愛的萌吃貨,靠著善良、勇敢、好運和樂觀,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候反敗為勝,成為《霍比特人》和《魔戒》兩段探險故事至關重要的角色。
  • 「霍比特人」的祖先被發現了嗎?
    >本周《自然》上發表的兩篇論文Homo floresiensis-like fossils from the early Middle Pleistocene of Flores和Age and context of the oldest known hominin fossils from Flores報告了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上發現的至少三具體型較小的古人類
  • 《霍比特人》曝預告 譜《指環王》往昔磅礴篇章
    網易娛樂11月26日報導 由華納兄弟影業出品、《指環王》三部曲導演彼得·傑克遜及其原班人馬打造的魔幻史詩巨製《霍比特人》系列第三部《霍比特人:五軍之戰》(以下簡稱
  • 《指環王》:中土種族之霍比特人
    霍比特人(Hobbits)是託爾金奇幻小說中一個體型很小的種族,主要生活在中土大陸的夏爾地區,屬於人類的分支,但霍比特人堅信他們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在比爾博生活的時代,只有貧窮的霍比特人才住在最原始的沒有窗子的地洞裡(即窟窿)。隨著家族的繁衍,霍比特人也開始在在平地和窪地上修建房屋。
  • 外媒:研究稱真實「霍比特人」或是最早人種之一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導 外媒稱,新研究顯示,由於身材矮小而被稱為「霍比特人」的已滅絕佛羅勒斯人也許是最古老人種之一。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21日報導,自2003年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發現其遺骸後,關於他們在進化樹上位居何處,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甚至有人提出,他們不過是一些身材矮小的智人。
  • 你知道《霍比特人》裡的精靈和人類是被誰創造出來的嗎?
    大家好,我是香菜從今天開始我為大家深度解讀《霍比特人》這一系列電影。《霍比特人》三部曲是根據英國作家託爾金同名小說改編的魔幻電影。大多數朋友都是先從魔幻史詩巨著《指環王》三部曲接觸到中土世界的。託爾金當你看霍比特人和魔戒的時候肯定有很多疑惑,中土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它的歷史又是怎麼樣的呢?裡面有哪些種族?說到精靈和人類,我們得先了解下中土世界的起源。
  • 託爾金的《霍比特人》觀後感
    伊始霍比特人眾所周知,《魔戒》的前傳是《霍比特人》。而關於《霍比特人》呢?無畏的勇士——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比爾博一隻安逸於袋底洞的霍比特人,也是安於夏爾的一群霍比特人。實則,是他不想看到被財富衝昏腦袋的索林死於與人類、精靈的爭執中。故此,我想從託爾金筆下,從比爾博身上能夠學到可貴的品質與人格,無不是讓人擁有著勇敢,智慧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