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猛獸的對決:恐貓能不能打過碩鬣狗?

2020-12-03 科學獵奇

表面上看,這是貓科和犬科動物之間的比較。但是,實際上鬣狗屬於鬣狗科動物,而不是犬科,而且恐貓和碩鬣狗都是幾百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的物種,因此,這是遠古貓科與鬣狗科之間的對決。

從現存的大型貓科和鬣狗科動物來看,鬣狗科下的所有動物都打不過獅虎這樣的大型貓科動物,那麼,時間退回到幾百萬年前,鬣狗科動物能不能「逆襲」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恐貓

恐貓是劍齒虎的一種,它屬於貓科劍齒虎亞科,生活在上新世(距今約500萬年前)-更新世中期(距今約140萬年前)。印象中,劍齒虎非常的好辨認,因為無論是哪一種劍齒虎都長著一對長且尖利的上犬齒,而且上犬齒的長度大都在10公分以上,像刃齒虎的犬齒長度更是達到了20公分。由於長犬齒過長,它們的下頜開始退化,這造成了它們的咬合力也不如現在的大型貓科動物大,但是,好在尖長的上犬齒在捕獵時的殺傷力比較大。

恐貓作為劍齒虎的一種,與我們說的劍齒虎相差很大,最明顯的就是上犬齒。恐貓的上犬齒比起其他劍齒虎的犬齒來說已經退化了很多,它的犬齒長度介於劍齒虎與現在的獅虎之間。這種變化使得恐貓在生態位中的地位上升,相對較短的犬齒變得更加粗壯,而且上犬齒的退化使得它的下頜再度與上頜對齊,這樣它的咬合力就比劍齒虎有了質的提升。

從恐貓化石的地質層中,生物學家發現了大量的古猿和狒狒的化石,證明恐貓當時的主要獵物就是靈長類動物,除此之外,古生物學家還在恐貓化石附近發現了許多大型偶蹄類動物的化石,證明恐貓也有捕獵大型動物的能力。

從恐貓的化石看,成年恐貓的平均體長在2.2米左右,體重平均在190公斤左右,從體長看,它與現存的第三大貓科動物美洲虎差不多,但是它的體重卻比美洲虎要重很多。這一點是從它比美洲虎更加粗壯的骨骼來推斷的。恐貓的分布很廣,從非洲到北美洲再到歐洲,最後到亞洲都有它們的身影。

碩鬣狗

碩通常與大放到一起,那麼,碩鬣狗顧名思義就是體型龐大的鬣狗了。碩鬣狗屬於鬣狗科動物,不過由於已經滅絕,所以它僅僅是原始的鬣狗科動物而已。碩鬣狗生活在上新世晚期(距今約300萬年前)-更新世中期(距今約50萬年前)的一種食肉動物,它的分布也很廣,在歐亞大陸、非洲都有化石發現,也就是說碩鬣狗與恐貓無論是從時間還是地區分布上都有重合。

相比現在的鬣狗,碩鬣狗的吻部較短,頭部也偏小一些。根據分布地區不同,碩鬣狗也分為幾個模式中,比如中華碩鬣狗、庇里牛斯碩鬣狗、短吻碩鬣狗以及桑氏碩鬣狗等。在所有的碩鬣狗中,要屬短吻碩鬣狗體型最大。短吻碩鬣狗的平均體長在2米左右,肩高在1米左右,體重平均在150公斤左右(100-190公斤的體重區間)。

從碩鬣狗化石的集中程度看,這種原始的鬣狗科動物可能是也是一種群居的食肉動物,由於體型太大,它可能是以捕獵大型食草動物或者是腐肉為食。

恐貓能不能打過碩鬣狗?

從上面兩種動物的介紹我們能夠看出,這就是現實版的美洲豹與斑鬣狗之間的對決。我認為這兩種動物的碰撞,應該是恐貓的優勢更明顯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01 體型對比

雖然碩鬣狗是體型最大的鬣狗科動物(巨鬣狗屬於中鬣狗科),但是它比起恐貓來體型還是要小一些,體長上有差距,體重上更是有著平均40公斤左右的差距。

在動物的戰鬥力比拼中,體型有著較大的差距的情況下,一般都是偏大的動物戰鬥力更強一些。

02 物種差距

在所有的食肉動物中,貓科動物的靈活性屬於頂級的,而恐貓屬於貓科,碩鬣狗屬於鬣狗科,它們兩個物種之間的靈活性本身就存在較大的差別。再加上,恐貓除了強大的牙齒外,比起碩鬣狗來還多了可伸縮的利爪。

這是恐貓的第二個優勢。

03 類比

雖然兩種動物在時間和分布上有一定的重合,但是迄今為止並沒有發現兩種動物對戰後的骨骼化石,所以也就無從考證。但是,根據兩種動物的體型差,我們可以類比一下現存的貓科和鬣狗科動物-雌性非洲獅和斑鬣狗。雖然,成群的斑鬣狗會搶奪雌性非洲獅的獵物,但是單挑的話,即使最大的雌性斑鬣狗也不會是雌獅的對手。

總結

從綜合的實力來看,恐貓單挑碩鬣狗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恐貓有著比較明顯的體型優勢,再加上本身在陸地上的食肉動物中,同體型下,貓科就是無敵的存在。因此,在今天,鬣狗單挑不過大型貓科動物,在史前,碩鬣狗也不會是恐貓的對手。

相關焦點

  • 北京直立人可能是食人族 曾與碩鬣狗爭搶屍體
    另外對史前非洲的碩鬣狗化石分析顯示,它們喜歡啃咬獵物四肢的骨頭,吞食裡面豐富的骨髓。這或許也能解釋北京直立人的肢骨化石為何這麼少。  腐食者的對決?  在非洲和歐洲,古生物學家發現了碩鬣狗與大量其他動物骨骼混在一起的大化石堆,可能是它們的巢穴。那麼,曾被視為「北京人」居所的猿人洞,會不會也是碩鬣狗的巢穴呢?
  • 人類祖先最怕的幾種史前生物:以靈長類動物為食,遇到跑都跑不掉
    說起史前生物,大家可能會想到兇猛的恐龍。但恐龍生活的年代畢竟還沒有人類,所以我們現在只能通過電影來感受恐龍的震撼。如今的人類,似乎已經忘記了基因裡殘留的對史前猛獸的畏懼,在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有許多史前生物是以智人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為食的。
  • 5種最可怕的史前物種,專門獵殺我們的人類祖先!
    說起可怕的史前動物,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霸王龍。感謝史匹柏,成功地用虛擬的疼痛,讓我們忘記了血液和基因裡殘留的史前祖先親歷的痛苦和磨難,事實上,在智人生存的幾十萬年裡,至少有5種史前猛獸是以我們智人和其它靈長類為食的。
  • 它能打過鬣狗嗎?
    首先,恐狼是已經滅絕的動物,而且是史上最大的犬屬動物,而鬣狗是現存四種鬣狗的總稱,它們體型、戰鬥力相差較大。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說恐狼打得過或是打不過鬣狗。下面,我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退化了牙齒,體重平均10公斤左右,它連條成年的狗都打不過,更不用說與其他的猛獸對比了,沒有什麼可比性。
  • 酷傑的科學之旅:史前動物之碩鬣狗
    這一季,酷傑與他的小夥伴們將帶領你們前往神秘的史前動物世界去探險。在告別滄龍之後,酷傑和他的小夥伴們又接到一項新的任務,亞歐分部更新世公園裡的碩鬣狗遇到了麻煩。酷傑他們又是怎樣解決的呢?一起來看看這一集精彩的故事吧!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相較於「人丁凋零」的鬣狗科來說,現代貓科家族可以說是十分昌盛,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將現代貓科的祖先們都算上去的話,那將是一個龐大異常的家族。在貓科動物演化的過程中,曾出現了許多稱霸一時的猛獸,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傳奇,今天就挑其中的一些給大家介紹介紹。
  • 劍齒虎和恐貓是史前人類的天敵,如今早已滅絕
    劍齒虎是史前動物中非常有名的野獸,它們有一對巨大的犬齒,所以劍齒虎由此命名。劍齒虎全身肌肉非常發達,最致命的是它們的牙齒,一旦被劍齒虎咬傷,獵物就會在短時間內死亡。在與劍齒虎相同的時期,還有一種非常強大的食肉動物,它是一隻恐貓,除了牙齒和劍齒虎相像之外,這些貓看起來與現代的貓非常相似,也被稱為偽劍齒虎。
  • 什麼猛犬能打得過鬣狗?
    論厲害,鬣狗的對手是草原的雄獅。雌獅子都忌憚它幾分,豹子見了都閃退。也不能就此說鬣狗就是狗中之王,因為鬣狗不是犬科,而是屬於貓型亞目 鬣狗科。介於貓狗之間,結合了兩種動物的優點。我們一般提到的鬣狗是非洲斑鬣狗,它的咬合力在590公斤。美洲豹僅次於它在567公斤,老虎499公斤,獅子454公斤。在猛獸裡,斑鬣狗的咬合力無人能敵。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個犬類咬合力最大的羅威納也只有127公斤。
  • 恐貓如果放到現在能不能打過母獅?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恐貓恐貓是劍齒虎的一種,它屬於貓科劍齒虎亞科,與大多數的劍齒虎不同的是,恐貓的體型以及上犬齒長度相比較其他的劍齒虎來說要小一些。恐貓的生存年代比較的模糊,雖然從已發現的化石看,它的生存年代從500萬年前-150萬年前之間,但是早在800萬年前的中新世就發現了與恐貓非常接近的化石。也就是說,恐龍很有可能與其他的劍齒虎共同生存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根據恐貓化石的復原來看,成年恐貓的平均體長在2.2米左右,體重平均在190公斤左右。
  • 巨鬣狗能打過劍齒虎嗎?為什麼?
    這是兩種史前猛獸之間的較量。在當下,虎與鬣狗是沒有相遇的機會的,因為老虎是亞洲獨有的動物,而鬣狗則主要分布在非洲。那麼,換成史前的「虎」和「鬣狗」它們有相遇機會?二者大戰誰更厲害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史前動物。
  • 盤點史前怪獸:恐貓以人類祖先為食,恐象空有大塊頭喜歡吃水草
    她的出現顯示了人類曾經和恐狼這類史前生物並存的事實。右側的恐犬(Borophagus)是犬科恐犬亞科中一系列近緣猛獸的總稱,它們在北美洲大陸活動的時間是從漸新世開始的這使得恐犬的頭部比一般的狼更圓可惜的是,這並不代表恐犬有更多的腦容量或者更加聰明,它們只是有著更厚的顱骨,更加粗壯的牙床和牙齒——這昭示著恐犬其實更像鬣狗或者熊
  • 犬科動物史上,出現過頂尖的猛獸,能挑贏現代貓科嗎?
    灰狼客觀地說,犬科動物雖然生存狀態比貓科要強那麼一些,但論體型、論實力的話,現代犬科比貓科要差一大截,我們不妨把關注點放寬一點,例如犬科動物史上,有沒有出現過超大型的猛獸?它們有能力挑贏現代貓科動物嗎?
  • 牙齒脆、咬力低的史前巨獸劍齒虎,憑啥成為霸主級猛獸?
    在談到史前霸主級猛獸的時候,人們總是喜歡把劍齒虎搬出來說事,但是你知道嗎?實際上劍齒虎並不是指某一種動物,而是指某一類具有劍齒特徵的史前動物。這裡面包括了劍齒虎亞科、獵貓科,甚至是鬣齒獸科、袋劍齒虎類的動物。
  • 疣豬橫的一面,鬣狗狼狽一幕,被打得夾著尾巴狼狽逃走!
    在食物鏈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但猛獸不是每次都能輕易捕食的,偶爾也會被打得很狼狽。這次在非洲大草原上,就有攝影師拍攝到:號稱「非洲二哥」鬣狗狼狽的一幕,被疣豬打得夾著尾巴狼狽逃走。在猛獸中,鬣狗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獵食者,鬣狗的「掏肛必殺」是與貓科的「鎖喉必殺」齊名的必殺技,而且鬣狗的獵食方式更為兇猛兇殘,其它食草動物見到鬣狗群,都會選擇迅速逃跑,但這次一頭鬣狗要捕食一頭疣豬就不容易了。
  • 號稱「抗擊打之王」的比特犬,能不能打贏鬣狗?
    作為非洲草原上的一種兇猛動物,鬣狗擁有著自己獨特的攻擊方式,掏肛一招看似卑鄙,但實際上,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中是屢見不鮮,因此,這種招數也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要能夠獵殺獵物,打跑天敵,想像就是動物們的好絕招。
  • 「肯亞巨獅」實為獅鬣獸,真正的史前巨獅曾稱霸五大洲
    現代貓科的祖先:原貓獅鬣獸所歸屬的"鬣齒獸類"本義是"鬣狗的牙",從這個名字中,其實也可以看出科學家對於命名這些與現代猛獸八桿子打不到一起的古獸時,難免顯出無奈的詞窮——畢竟我們的老祖先在造字組詞時並不知道這些神奇的遠古生物,因而也不會造出與它們相關的詞根或者部首。
  • 打不過可以跑呀,為何獵豹在面對鬣狗搶食物的時候卻不敢反抗?
    導讀:打不過可以跑呀,為何獵豹在面對鬣狗搶食物的時候卻不敢反抗?獵豹是草原上一個比較尷尬的存在,它們被歸類為大貓,但是實際上戰鬥力卻比較弱,不僅不能和貓科豹屬裡面的任何一種大貓抗衡,甚至連北美灰狼這類的犬科動物都打不過。
  • 草原六大猛獸排行榜:獅子是第一,第二位實力不能小覷
    不過今天我們說的既然是猛獸,那麼就一定是暴躁且具備一定攻擊性的動物:一、獅子獅子和老虎同為大型貓科動物,首先就它們的生存環境而言,獅子普遍生活在非洲平原,平時以族群捕獲野牛,角馬,羚羊等大型食草動物,是注重團隊合作的動物,族群內等級森嚴。獅王負責保護領地和族群,在享受食物時有優先待遇,但也經常會受到其他雄獅的挑戰,挑戰失敗的雄獅就會離開族群自生自滅。
  • 遠古猛獸探秘——鬣齒獸
    我相信喜歡史前動物的朋友都見過它,是的,這個傢伙就是前不久在各大新聞中瘋狂刷屏的新物種——「史前巨獅」。作為最新發現的史前巨型食肉獸,關於它的介紹一時鋪天蓋地。讓我們再重溫一下它的簡介:史前巨獅,獅子的祖先,生存於史前的非洲, 肩高1.5米,身長3米,體重1.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