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直立人可能是食人族 曾與碩鬣狗爭搶屍體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今年7月的一場暴雨,讓北京西郊房山區受災慘重,此前被曝有坍塌風險的周口店猿人遺址也因此雪上加霜。日前,遺址保護修複方案已進入論證。

  其實,雖然「北京人」在國內教科書中的形象幾十年來基本沒變,但國內外科學家一直沒停止過對這些老骨頭的研究與爭議,有關他們的許多事情也與我們的傳統記憶不那麼一致了——比如他們的正式名稱是「北京直立人」而不是「北京猿人」,也不是今天中國人的老祖宗;而名為「猿人洞」的龍骨山洞穴,當年可能也並非他們的幸福之家……

  頭骨上的罪證?

  「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周口店附近的龍骨山,是一個幾十萬年間被沉積物逐步填滿的大洞穴。從1927年到1937年,這裡共出土了5個頭蓋骨、多塊頭骨破片、14塊下頜骨、100多顆牙齒,以及少量破碎的其他骨骼。不幸的是,這些化石絕大部分在二戰中失蹤。

  研究者們很早就注意到,「北京人」的頭骨化石遠遠多於肢體骨骼,頭骨上還帶有可疑的破缺和傷痕。龍骨山發掘第二任主持者、德國人類學家魏敦瑞以及法國學者步日耶認為,這意味著「北京人」當年可能存在食人之風。食人者將後頸和面部的骨頭打碎,挖出腦子吃掉,再割下身體其餘部分的肉。

  當時,人們已在歐洲的另一種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上,以及紐幾內亞食人土著當中發現了類似現象,魏敦瑞提出「北京人」同類相食也以此為依據。但國內學界主流並不贊同這個觀點,他們認為頭骨上的殘缺、傷痕更可能來自鬣狗啃食。

  所幸當年魏敦瑞離開中國時,帶走了「北京人」化石的精密石膏模型,解放後國內也發掘出了少量頭骨碎片。在電鏡掃描下,一些化石確實顯示了石器切割的痕跡,說明北京直立人極可能存在同類相食。

  然而另一些化石的眉骨、頭頂等部位,卻顯示了鬣狗犬齒留下的咬痕,頭骨底部的孔洞則反映鬣狗前肢的傑作;人類石器的痕跡卻毫無蹤影。一段股骨上的表面損傷,也與現代斑鬣狗啃咬後吐出來的骨骼特徵吻合。

  最好不要想像當時的情景:鬣狗以前肢按住受害者,用強有力的大嘴啃掉整張臉,隨後掀開頭蓋骨,吞食顱腔裡鮮美多汁的大腦,再嚼碎四肢的骨頭……

  史前「碎骨機」?

  今天非洲草原上的斑鬣狗,體型不輸於狼,強有力的大嘴可以咬開骨頭,成群結隊時就連獅子都要退避三舍。而幾十萬年前北京直立人面對的,是更加可怕的對手——中華碩鬣狗。

  中華碩鬣狗的身長接近2米,肩高1米左右,體重估計可達100多千克,與獅子一般大。龍骨山出土的碩鬣狗化石至少代表2000多個個體,顯示它們當年香火興旺。

  與斑鬣狗相比,碩鬣狗不僅個頭大出幾圈,而且身體結構顯示了更強的咬力。它們的上下頜咬合時如同一把大鉗子,可以輕而易舉地咬碎骨頭、吞食骨髓。

  「形態結構分析顯示,碩鬣狗應當比今天的斑鬣狗更近於腐食習性。」曾多次參與龍骨山化石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金毅研究員介紹說。

  斑鬣狗經過人們的多年研究如今已經「平反」,動物紀錄片中經常可以看到鬣狗群捕殺斑馬、野牛的場面,而不是整日撿拾獅子的殘羹剩飯。但碩鬣狗身軀太笨重,不適合快速奔跑,因此很可能就是以食腐為主業的——當時的北京地區有豐富的周口店犀、三門馬、大角鹿等大型草食動物,而虎、豹、巨頦虎等其他猛獸在碩鬣狗面前體型並不佔優。

  研究者推測,「身大力不虧」的碩鬣狗憑藉個子大、數量多的優勢,在原野上橫行霸道,從其他猛獸口中搶奪獵物,扮演強盜和清道夫的雙重角色。由於腿短不便長途跋涉,它們可能會跟著禿鷲等食腐鳥類,或者利用出色的嗅覺和聽覺找到屍體。

  另外對史前非洲的碩鬣狗化石分析顯示,它們喜歡啃咬獵物四肢的骨頭,吞食裡面豐富的骨髓。這或許也能解釋北京直立人的肢骨化石為何這麼少。

  腐食者的對決?

  在非洲和歐洲,古生物學家發現了碩鬣狗與大量其他動物骨骼混在一起的大化石堆,可能是它們的巢穴。那麼,曾被視為「北京人」居所的猿人洞,會不會也是碩鬣狗的巢穴呢?吃腐肉的碩鬣狗會捕殺史前人類嗎?

  「在碩鬣狗眼裡,北京直立人其實更是一個競爭者,而不是獵物。」劉金毅表示。

  其實,「北京人」的生活並非像以往認為的那樣,每天採採野果打打獵,做做石器烤烤火。他們愛吃肉,不過打獵的本事很稀鬆,主要靠搶奪、撿拾屍體——跟碩鬣狗是同行。

  與現代人相比,直立人的個子要矮一些,強壯一些,大腦容量只有950—1200毫升,喉嚨構造更接近猿類,控制舌頭和胸肌的神經也比我們少很多。這意味著直立人很可能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也不會說話,另外他們的石器技術也很原始。龍骨山的許多動物屍骨上既有猛獸的牙印,又有石器的切削痕跡,而且總位於牙印之上。這證明直立人的肉食來源主要來自巧取豪奪,而不是自己捕殺。

  如果是從猛獸口中硬搶,直立人有什麼資本呢?對龍骨山遺址的重新分析表明,他們確實會用火,但沒有以往想像的頻繁和熟練。因此,北京直立人當年面對猛獸時,或許主要還靠靈長類的「傳統戰術」:聚眾圍觀,大吵大叫,投石塊,扔樹枝,威嚇並驅趕對方。勢單力孤的虎豹要是碰上這樣一群瘟神,估計多半只有自認倒黴,丟下獵物跑路。

  那麼又大型、又群居的碩鬣狗呢?劉金毅認為,同為高度社會性的群居肉食者,直立人與碩鬣狗應該會有意避免相互捕獵,衝突的結果可能會兩敗俱傷。至於龍骨山洞穴,研究表明可能是由直立人、碩鬣狗以及其他食肉動物輪流坐莊。直立人有時在火把、石器的幫助下把鬣狗趕走,搶奪鬣狗的獵物,但風險很高,有些人可能反成了鬣狗的口中食。月黑風高的夜晚,更是鬣狗逆襲的好時機。

  誰笑到了最後?

  化石顯示,直立人最早出現在近200萬年前的非洲,此後逐步往亞洲擴散,一路進入中國和東南亞。近年來有研究將北京直立人的歷史前推到了77萬年前的寒冷時期,不過這一結果尚未獲得公認。

  碩鬣狗的家譜比直立人還要悠久,在大約300萬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到80萬年前,歐洲和非洲的碩鬣狗已趨於滅絕,但它們對中國華北的寒冷氣候似乎還挺適應,又多撐了一些時間。然而在龍骨山年代較晚的地層中,就找不到碩鬣狗的化石了。

  前面說過,直立人遠不是「見佛殺佛,見鬼殺鬼」的超級獵手,他們能把兇猛的碩鬣狗逼上絕路嗎?劉金毅表示,在進化歷程中,直立人的大腦逐漸變大,打造石器和用火也愈加熟練,在與碩鬣狗的競爭中會逐步顯示出優勢。「但除了直立人的競爭,導致碩鬣狗滅絕的還有另兩個不能忽視的因素。」

  從77萬年前到40—50萬年前,華北地區的氣候發生了多次較大變化,食草動物的數量、種類發生了較大波動。以捕食大型獸類為主的劍齒虎類也走向滅絕,使碩鬣狗失去了重要的「搶劫對象」和腐食來源。與此同時,鬣狗同門中還冒出了一個後起之秀:與今天很相似的斑鬣狗類。它們的體型比碩鬣狗小,但更靈活,擅長積極捕食,或許正是它們逐步將碩鬣狗排擠到無路可走。

  然而北京直立人也沒笑到最後。他們的蹤跡最終在龍骨山消失,或許他們最終難抗華北的嚴寒,而退縮到了溫暖的中國南方,直到被再次從非洲走出的更聰明、更適應環境的人類物種所替代。

  歷經100多萬年,從溫熱的非洲老家一路跋涉到冷暖無常、充滿挑戰的東北亞,直立人與碩鬣狗之間不知曾發生過多少故事,化石能告訴我們的只是一小部分。畢竟,在彼時彼地,生存並不容易。

  (董子凡)

相關焦點

  • 酷傑的科學之旅:史前動物之碩鬣狗
    在告別滄龍之後,酷傑和他的小夥伴們又接到一項新的任務,亞歐分部更新世公園裡的碩鬣狗遇到了麻煩。酷傑他們又是怎樣解決的呢?一起來看看這一集精彩的故事吧!
  • 史前猛獸的對決:恐貓能不能打過碩鬣狗?
    碩鬣狗碩通常與大放到一起,那麼,碩鬣狗顧名思義就是體型龐大的鬣狗了。碩鬣狗屬於鬣狗科動物,不過由於已經滅絕,所以它僅僅是原始的鬣狗科動物而已。碩鬣狗生活在上新世晚期(距今約300萬年前)-更新世中期(距今約50萬年前)的一種食肉動物,它的分布也很廣,在歐亞大陸、非洲都有化石發現,也就是說碩鬣狗與恐貓無論是從時間還是地區分布上都有重合。相比現在的鬣狗,碩鬣狗的吻部較短,頭部也偏小一些。根據分布地區不同,碩鬣狗也分為幾個模式中,比如中華碩鬣狗、庇里牛斯碩鬣狗、短吻碩鬣狗以及桑氏碩鬣狗等。
  • 印度恐怖食人族:生吃死人肉 以屍體為床(圖)
    印度恐怖食人族:生吃死人肉 以屍體為床(圖)total_title  【環球網報導 記者朱盈庫】據外媒3月14日報導,一個讓人恐懼的食人族以屍體為床,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怪誕」概念的下限。這個叫做The Aghori的食人族群居在印度東北部的恆河邊,他們會用火化後屍體的骨灰塗抹身體,還用頭骨喝水。雖然這個食人族只生吃死人的肉,但他們還是嚇到了當地人。  秉持獨身主義、大膽的37歲攝影師Darragh Mason深入這個食人族,用鏡頭記錄下他們日常的生活。Darragh說:「他們因為從恆河中將死屍拖出來並食用而聞名。」
  • ——北京猿人食性探微
    根據出土材料可知,遺址附近曾出現過動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可惜,複雜的埋藏學過程,包括風化、分解、動物搬運、啃咬等因素不斷地對動物骨骼造成破壞,導致許多動物遺骸都自然消亡了,比如鬣狗可以將一些幼年羚羊的頭骨整個吞咽下去,咀嚼得一點不剩。
  • 鬣狗撿到非洲獅屍體時,為什麼匆匆吃幾口,就落荒而逃了?
    但大部分時候,兩者相遇卻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爭搶食物,而且大都是斑鬣狗群對獅子群,此時往往都是斑鬣狗落荒而逃!為什麼鬣狗吃獅子屍體時,吃幾口就跑了?斑鬣狗和獅子遭遇的情況不少,但鬣狗遭遇獅子屍體的情況是不多的,不過一旦遭遇,對於斑鬣狗來說也是一頓美餐,但與各位印象中差別很大的是,斑鬣狗並不是專門的食腐動物,而是非洲草原上的頂級掠食者,但它們對於這種撿來的大餐,那是毫不猶豫的,怎麼可能會吃幾口就跑?
  • 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
    外國專家: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周口店,屬於直立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會使用天然火,打制和使用工具,並且往往是幾十個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勞動,一同分享勞動成果,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 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60萬歲美女是北京周口店人遷徙來的?
    距今10至30萬年,中國境內可能生存有多種類型的古人類成員,他們具有東亞直立人、歐洲古老型人類和更新世晚期人類的體質特徵。直立人?古老型智人?早期現代人?帶著興趣,我們來了解一下60萬歲美女緣何出現在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1993年,南京湯山葫蘆洞出土了兩個猿人頭骨化石。
  • 食人族陰影籠罩北京猿人(組圖)
    1939年,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在對北京猿人頭蓋骨進行研究後,得出了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這一論證。近幾年,國外古人類是食人族的研究不斷見諸於科學刊物。北京猿人,同樣是猿進化為人進程中的重要一環,在50多萬年前,它會與國外古人類一樣,是食人族嗎?  對此,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和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院士等專家均對此表示了反駁。他們認為,北京猿人獲取食物的方式是採集夾雜著狩獵。
  • 朊病毒基因揭秘北京猿人可能是早期食人族(圖)
    1939年德國學者論證最早食人族第3頁: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多於軀幹與被食的尼安德特人頭顱情形相似 圖1:北京猿人塑像 圖2:五具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模型 今年,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被發現整整70年了。日前,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開始擴大保護面積,並又重新發現了牙齒飾物化石。北京猿人的待解之謎有許多,新世紀的一個新話題便是—— 北京猿人的發現將人類歷史提前了50萬年,使北京成為人類的發源地。人以食為天,北京猿人吃什麼? 有更新的科學手段檢驗,他們不是食人族嗎?
  • 北京猿人是最早的史前食人族 2006-04-28 - 文章——老人天地
    今天在非洲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甚至讓獅子都望而生畏的動物,它們就是地球上最兇殘的食肉動物之一——鬣狗。  而史前時期的鬣狗更加讓人膽戰心驚。從周口店的發掘來看,那個時期的鬣狗體格極為龐大,甚至超過了今天的東北虎,並且這種也愛吃死屍的動物牙齒尖利,撕咬力驚人,在周口店遺址中就發現了大量鬣狗帶有碎骨的糞便化石,說明鬣狗嗜血成性,甚至連骨頭也不會放掉。
  • 鬣狗掏肛大象屍體,大象屍體發生「異動」,鏡頭拍下全過程!
    鬣狗掏肛大象屍體,大象屍體發生「異動」,鏡頭拍下全過程!被稱為草原二哥的鬣狗,自身實力過硬,作為一種食腐動物,它們從來都是逮著什麼就吃什麼,絕對不會有挑食的念頭,甚至連動物死去多日的屍體都不會放過,鬣狗掏肛大象屍體,大象屍體發生「異動」,鏡頭拍下全過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鬣狗在撿到獅子屍體後,為何吃幾口就跑掉了?
    鬣狗常見於熱帶、亞熱帶草原和具有疏林的荒漠地帶,特別是非洲的鬣狗群聞名於世。從類別來看,鬣狗隸屬於食肉目貓型總科,旗下共分為斑鬣狗、棕鬣狗、條紋鬣狗和土狼四個屬,其中斑鬣狗是鬣狗家族中體型最大、性情最兇猛的一類,而且其「掏肛」絕技更是讓草原上很多動物望而生畏。
  • 鬣狗撿到獅子屍體,為什麼咬幾口就會跑掉?
    鬣狗被稱為「非洲二哥」,論體型它不如獵豹,論單兵作戰能力它不如花豹,但是鬣狗有著群居的習性以及「掏肛」的「絕技」,這讓許多獨居的動物敢怒不敢言。眾所周知,獅子在獵殺鬣狗後通常是不會吃掉鬣狗的,那麼鬣狗撿到獅子的屍體,會怎麼處理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獅子為什麼不吃鬣狗?
  • 探秘食人族,把屍體肢解成塊!
    世界上真的存在食人族?美國著名探險家保羅前往紐幾內亞島探險,在那裡不僅發現了食人族,還與他們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
  • 草原上的世仇,獅子與斑鬣狗,它們相互爭鬥卻很少吃掉對方的屍體
    斑鬣狗雖然是群居動物,且每個群體都有一個女王統領,但是這個群體本身並不算團結,鬣狗之間的爭鬥時有發生,或是因為搶奪食物,或是因為爭奪權力,而在爭鬥的過程中,弱小的個體很可能會被同伴殺掉,一隻喪失了戰鬥能力的鬣狗,命運將會是極其悲慘的。
  • 1300多種動物存在同類相食,北京猿人可能是食人族
    然而,對於人類自身而言,或許是出於感情或者道德方面的原因,我們似乎還無法接受、甚至也難以想像「食人族」在人類歷史中的可能存在。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每提及「食人」一詞,絕大部分人還會聯想到電影中的恐怖場面:漆黑的夜晚、猙獰的表情、滿嘴的鮮血、可怕的嘶吼、絕望的呻吟……英國著名生物學家赫胥黎在其《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一書中也曾這樣寫道:「在非洲剛果的北部,過去居住著一個民族叫安濟奎,這個民族非常殘酷,不論朋友、親屬,都要吃的……」。
  • 在古老的食人族部落裡,人們仍會吃人肉下酒菜,在儀式上使用屍體
    據英國《太陽報》4月9日報導,在一個偏遠的食人族部落裡,人們仍然延續著幾千年來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保留著吃人肉的習俗,還會在他們的儀式上使用屍體。位於印度的阿格裡(Aghori)人的僧侶們,在他們特殊的宗教儀式上,會用草藥、酒精和人肉,然後進行冥想。早在2015年,美國廣播公司就曾經採訪過阿格裡人,還參加了他們的儀式,發現他們在吃人腦。
  • 世界上最後的食人族,有的吃屍體,有的吃活人
    他們不僅食用人肉,還在一些神秘的儀式上使用人的屍體獻祭。這些食人部落存在於世界上最偏遠的角落,他們在那裡繁衍生息少說也有數千年了。阿哥裡人阿哥裡長者阿哥裡是印度的一個食人族,阿哥裡僧侶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祭品包括草藥、酒、人肉,還有人腦。但是阿哥裡人與其說是「食人族」,不如說是「食屍族」。
  • 食人族存在過嗎?人類的祖先曾經同類相食嗎?
    在想像中,遠古人類艱難求生,豺狼虎豹、獅子鬣狗,甚至天上飛的老鷹都是巨大的生存威脅,我們很容易相信,對於他們來說,吃飽了才有力氣躲避危險,或者在鬥爭中取勝。的確,不可否認,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環境中,要麼捕食,要麼被吃,想活下去當然都會選擇前者,而同類是容易獲取的獵物之一。
  • 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相隔60萬年相遇龍骨山
    這是一個適宜生物生存的時代,空氣溼潤、水草豐茂,大片的闊葉林和針葉林相互交錯,草原植被覆蓋大地,長達兩米的鬣狗和劍齒虎若隱若現地出沒在叢林裡,野豬、犀牛、梅花鹿成群結隊地悠遊嬉戲,一種雙角寬度可達4米的「腫骨大角鹿」,是這裡獨有的生靈,寬大的角給它帶來了獨特的魅力,但也帶來了致命的殺機——因為行動不便,而成了獵食者的獵物,包括「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獵鹿場景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