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這幾種旱地蓄水措施,有助於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葡萄產量
水分是葡萄植株生長的必要營養素,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多少影響著植株的生長發育,更能影響後期的葡萄產量。在北方乾旱的地區,因為年降水量比較少並且分布不均勻,另外,土壤中的很多水分都白白蒸發掉,所以造成了土壤缺水的現象,並且從南向北,從東向西虧缺越來越嚴重。
從葡萄的生理習性來講,雖然它屬於耐乾旱的植物,但是在它的萌芽期、果實膨大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作為補養。如果在此時大量降雨或者及時澆水的話,那麼則有利於產量的提高特別是在花芽形態分化期、果實著色初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充足的水分有利於果粒的再次膨大,並且對果粒的增大和果實上色和增糖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有利於提高果實的質量。
但是如果在此期間,陰雨連綿,那麼病害就容易發生。葡萄的釆收季節,如果天氣乾燥,降雨量少,那麼就有利於葡萄果粒的增糖和上色,也可以提高果實的品質,促進枝蔓的成熟。所以要充分掌握好水分的調控。
旱地蓄水措施
旱地土壤保墒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土壤的管理來實現的。一般情況下,在1米深的黃土層內可以儲存250~300毫米的水層,有160~200立方米的水分;在2米深的黃土層內可以把全年500~600毫米降水量儲存起來,在乾旱的時候補充給葡萄。所以,幹早土地的中深厚的土層被稱為「土壤水庫」。只有將旱地的「土壤水庫」的儲水工作做好,才能保證和實現葡萄的豐產和穩產。
01.深耕翻
深耕翻能夠提高降水的下滲速度和儲水量;打破犁底層,使土壤熟化的程度加快,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同時還能使土壤形成深厚的耕作層,有利於根系的蔓延生長,因此根系的生長空間會擴大,並且能夠更好地應用深層的水分和養分。深耕翻的時間通常在秋季的擴穴和施有機肥一起,時間趕早不趕晚,一般深翻的深度為40~50釐米。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氣溫土溫比較高,根系有一次生長的高峰期,所以這為深耕翻對樹根造成的傷害提供了療養的機會。雨季的時候,在葡萄的行間,可以結合除草耕翻,通常為了積累雨水,因此深耕翻的深度保持在20釐米以上。
02.深松耕
深松耕就是將土壤進行鬆動而不是進行翻轉,這樣可以使土層的狀態變得很疏鬆,因此使土壤熟化的速度加快,同時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一般深松耕只在雨季和葡萄生長季進行,鬆土的深度為10~15釐米。
03.水平等高栽植
這種方法一般應用於淺山區或丘陵地帶,陡坡地不適合使用。具體方法就是葡萄定植溝沿等髙線開溝,從而形成等高撩壕。這樣可以攔截坡面上的地表徑流,增加降水的入滲率,同時減少水土流失。
04.修建梯田
在丘陵溝壑地田面坡度較大的地方,水平等高種植,不能實現收集雨水的作用,因此可以採取修建梯田的辦法,減少土壤衝刷和地表徑流,增加土壤水量。在修整梯田的時候,一定要保留表層的熟土,採取的方法是「裡切外墊,生土作坎,死土深翻,活土還原」。把原來的熟土層鋪蓋在新修的梯田上,再挖定植溝、施有機肥,從而就可以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對於在旱地種植葡萄來說,蓄水與保墒一樣重要。只有在做好蓄水的基礎上才能做好保墒的工作。這樣可以使天然的降水轉化為土壤水分,才能保證葡萄的茁壯生長。因此,在做好蓄水工作的基礎上,還要減少和控制土壤水分的蒸發。
作者點評:對土壤中的水分進行科學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對於旱地來說,一旦在葡萄的生長重要時期缺水,會葡萄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旱地的葡萄園應該採取文中介紹的集中蓄水措施,雖然耗費人力,但是卻可以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後期的葡萄產量也會得到保證。旱地與其他類型的土壤不同的是土壤嚴重缺水,並且土層通透性較差,因此選擇旱地進行葡萄栽植時,對土壤的水分管理格外重視,
End
本文由百家號:丹丹說種植原創;轉載請註明百家號,原創作品,盜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