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39年,林則徐開始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銷毀鴉片,史上又稱虎門銷煙。這麼算來,我國人民與毒品的鬥爭,還是挺徹底的。
當然,鴉片和菸草不是一個東西,甚至危害性也不能相提並論。
現如今國內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開始禁菸,然而這就像阻攔一條下遊的小溪,即使你改變了溪流的流向
只要源頭仍在源源不斷的湧出新水,就終究會侵入你腳下的土地。
這裡有個很多人爭論不休的話題:錯在菸草,還是在人?
有人說你不吸菸,自然菸草再多也礙不到你。如果你吸菸,只能說你選擇了菸草,與他人無關,與生產菸草者無關。
還有人說,吸菸不但影響他人的環境,更會因此影響到自己的家人,朋友,成為被動的二手菸受害者。
小編是初中會吸菸的,黑魔鬼。一種很香,不過還想沒什麼勁兒的煙,再之後的斷了一段,大學又復吸。畢業後當策劃時候一隻抽,後來半文案就輕鬆了些許,不抽了。
要是拿小編自己舉例的話,肯定是不算站在道德頂點居高臨下的批判,只能說一個小煙槍的自我反思吧。
在初中階段,學校門口買煙再正常不過,儘管政教處老師成天廁所和校門口逮,基本上沒啥大用。
這裡說個細節,我們一般在廁所門口抽,所以很多不抽菸的學生進進出出就會被動的吸到二手菸,現在想想也沒啥好說的
說抱歉太假,以後自覺儘量不抽吧。
那個年紀抽菸說有菸癮都是假的,就是為了zhuangbility,想來肯能是某些電影看多了,覺得叼根煙很厲害,其實就是傻子
連帶著小編自己都罵進去了,在那個年紀身體並沒有發育完善,抽菸危害更大,害人害己。
插一句,寫這篇文章就是看到篇外賣違規賣給未成人煙的文章。有感而發,現在小孩兒買煙都這麼費盡心機麼?
開個玩笑,什麼歲數想什麼層次的事兒,給予未成年人一個不受煙霧困擾的環境確實很重要
一具鮮活、正在發育,存在無限可能的身體和大腦,不應該因為某個人的私慾或是表面光鮮而遭到損害
既然是個檢討書性質的文章,這裡小編自我反思,究竟是哪幾個原因使得小小年紀就能夠接觸到菸草呢?
首先,影視劇。下圖這張燒錢點菸的圖片想必大家必然不會陌生,可以說魅力十足的一幅畫面,作為香菸自然而然的被劃傷增添魅力的等號
家人/朋友,小編父母不吸菸,但是聽說朋友父母抽菸,然後朋友就偷著父親煙抽的,從小耳濡目染,自然順理成章。
同學之間亦是如此,散煙這個動作肯定大家都不會陌生,給面子接不接著?現在看來自然很簡單便可以推拖過去,小時候呢?
半推半就的,也就抽一口了,如同打開了自己的潘多拉魔盒,一發不可收拾。
小時候回憶的差不多了,接著聊聊步入社會。
策劃這行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了解的,基本上就是甲方的家人(...),甲方一句話,乙方跑斷腿。甲方靈光一現,乙方頭禿一片
那個時候剛步入社會,自我壓力和工作壓力之間,抽根煙確實有用。
一發不可收拾就是在那個時候,基本上一抽兩三根,後來不停地咳嗽,滿嘴都是煙味,自己哈口氣都難聞
口香糖,香水爛七八糟的遮掩最終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我滴個天,賊難聞
好像就形成習慣了,壓力一大,就抽菸,然後繼續,完事兒了再抽根放鬆。還好我後來跳出來了
並非小編說策劃如何如何,畢竟下一次跳小編還是打算回到策劃,只是希望能夠和香菸這玩意兒絕緣吧。
林林總總說了這麼多有的沒的,主要還是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同樣小編自己也是防著點別影響了以後自己的家人。
最後,咱們聊聊究竟應不應該截流菸草供應,小編現在站應該。(不過沒戲,菸草利潤嘖嘖)
就像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一樣。如果真的沒有香菸,這個世界是否能夠稍微再清澈一點呢?
寫了不少,小編自我坦白,一月抽了一根煙,二月目前還沒,不過春節可能夠嗆。
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