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 我們在生活中不斷重複著的9種心理現象

2020-11-23 集集屋

認知失真是我們在思考中所犯的錯誤和模式偏差。他們讓我們相信一些不存在的東西。了解他們的行為原理,你可以客觀地評估在你身上一起發生的情況,並避免市場營銷人員和銷售人員在工作中對你所產生的心理影響。而這一次,安迪就將為你介紹,不知不覺,我們在生活中不斷重複著的9種心理現象。

1、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生活中,動機的較輕強度影響了我們實現目標的能力。很明顯,如果沒有它,我們不太可能取得好成績。但根據耶克斯-多森定律,如果動機太強,我們的生產力也會下降。

一個對獎勵過於興奮的運動員可能會在比賽中表現不好,而一個為了讓男人喜歡她而減肥的女孩可能會在節食後迅速恢復體重。由於過度的壓力和張力,實現目標會變得更加困難。

2、歐文效應

我們認為好事比壞事更有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1998年,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普勞斯進行了一項實驗:向學生提供了42種正面和負面事件(疾病、購房、高薪等)的清單。每個人都被要求評估這種情況發生在他們生活中的可能性,而不是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可能性。人們認為他們有15%的機會得到好的結果,而得到壞的機會比其他人低20%。

在決策過程中,這種影響使我們無法看到客觀的畫面。我們不存錢以備不時之需,因為我們認為這樣的日子不會發生。

3、福克斯博士效應

這種影響的本質是,講師的魅力可能掩蓋他所說的話的荒謬性。人們會認為他們學到了一些東西。1970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進行了實驗:一位專業演員以邁倫·福克斯博士的名義閱讀了一份科學風格的報告。他的文字幾乎與宣告的話題無關,存在爭議且未完成,但他的激情表演得到了觀眾的支持。

許多沒有經過適當教育的商業培訓師和教練都會利用福克斯博士效應來出售他們的研討會,並承諾教給人們個人成長和快速賺錢的方法。

4、「少即是多」效應

如果為我們提供兩件事,而彼此之間沒有直接比較,那麼我們將選擇實際上價值較低的那件事。比如,相比較於男人送一籃子廉價化妝品給女孩,她寧願男人可以送一個香奈兒唇膏給她。雖然第一種情況花費的錢會更多,但第二種情況在女孩看來更為慷慨。

「少即是多」效應出自克里斯多福·K,作為行為科學和市場營銷學教授,他對單獨提供的物品進行了實驗。更有價值的禮物被稱為:

被認為昂貴的圍巾(45美元)與被認為便宜的外套(55美元);被認為昂貴的一套餐具(來自24種整體用具),被認為便宜的一套31件整體用具(有數個損壞的用具);被認為昂貴的一本小詞典與被認為便宜的一本破舊的大詞典。大多數的人都很容易受到「少即是多」效應的影響,從而產生扭曲的價值觀。

5、紙幣價值的影響

我們更有可能花小筆錢,而省下大筆錢。2009年,普裡亞·拉古比爾和喬伊迪普·斯裡瓦斯塔瓦描述了紙幣價值的影響,它也被稱作面額效應。

他們給了學生們1美元,一半的人得到了1美元面額的鈔票,另一半得到了4張25美分的鈔票。然後他們被告知可以省下這1美元,又或者拿去買糖果。結果發現,擁有小面額鈔票的學生,更容易傾向於花掉錢。

因此,如果你打算帶著現金去購物的話,最好能夠帶多一點大面額的鈔票。

6、門檻效應

當你聽到了所謂的禮儀問題(「你好嗎?」,「你感覺怎麼樣?」),如果回答了禮儀問題(「好」,「我感覺不錯」),那麼提問者表示為此感到高興,則可能表明其要發動門檻效應,或是腳在門檻內效應。門檻效應其實指的就是當你回答了他人的一些問題,甚至是答應了一些非常小的要求,對方就會得寸進尺,而你則會不明不白的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許多街頭的營銷人員,甚至是街頭詐騙人員、詐騙電話都很容易使用這個心理操縱技巧。

7、對比效應

對比效應是我們以孤立的狀態觀察和感知事物的方式。在17世紀,教育家兼哲學家約翰·洛克注意到,如果你把一隻手放在溫水裡,它看起來是熱的還是冷的,這取決於它之前在什麼水裡。

在心理學中,這是我們比較異性的方式,也是我們評價自己與異性關係的方式。例如,一個不參加體育運動但總是控制飲食的女孩在第一次去體育館時,可能會覺得沒有吸引力。但是,與普通女性相比,她在海灘上不會感到不適。

8、過分自信效應

過分自信效應在於我們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並將自己歸類為「高於平均水平」。它還指的是我們相信了他人的奉承並傳播它的事實。

研究過度自信的最常見方法是詢問人們對自己持有的特定信念或提供的答案的自信程度。數據表明,過分自信系統地超過了準確性,這意味著人們比他們應得的更加確信自己是正確的。

例如,在拼寫任務中,受試者大約80%的時間是正確的,而他們聲稱是100%肯定正確的。換句話說,當受試者期望錯誤率為0%時,錯誤率為20%。在受試者對常識性陳述做出是非題的一系列研究中,他們在各個層面上都過於自信。當他們100%確定問題的答案時,他們通常有20%的時候是錯了。

9、低球效應

低球效應是一種現象,即如果我們同意某事,但條件改變了,那麼我們就不太可能放棄它。此技術通常在銷售中被使用。1978年,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約翰·卡喬波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實驗。為第一批學生提供了參加研究的機會,該研究計劃於7:00進行。只有24%的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另一組沒有被告知他們將需要什麼時間到達,並且當56%的學生同意時,他們被告知活動的提前開始時間。但是沒有人拒絕參加,在研究當天,小組成員中有95%參加了會議。

或許有很多人在商店中發現了這種現象,當付款時,事實證明折扣已經到期,商品價格現在要高很多,但我們仍然不會放棄購買。

你是否注意到這些心理現象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可以解釋人們在生活中不斷重複的事情的7個心理學現象
    如今的人們每天都過著常規化的生活,幾乎每天都要重複著一些行為和對話。但事實上,有那麼一些我們所熟悉,所經歷和常見的事情是可以用一些心理現象解釋的,而且有那麼一些事情並不是那麼的良好。而今天,么哥將要為你介紹,可以解釋人們在生活中不斷做的事情的7個心理學現象。
  •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2020-03-25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日常生活中有意思的心理現象
    下課中,教室內充滿了說話聲笑聲,突然整個教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新買的手機很是珍惜,但當你不小心打碎了它,你開始不想=像以前那樣珍惜了……好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追溯其現象發生的原因。一起來看看那些生活中有意思的心理現象吧!
  •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經歷過的7個心理現象
    這類現象其實都可以通過心理現象來進行解釋。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經歷過的7個心理現象。1、幻覺記憶:突然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經歷過這種類型的感覺:當剛剛經歷了某些事情,或者是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是怎麼思考也想不到到底是什麼。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幻覺記憶。
  • 在生活中,影響了很多人的6種心理學現象
    你是否有想像過,甚至研究過我們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的原因來自於哪裡?或者你會好奇有些行為為什麼會出現在人們的身上?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有諸多行為都可以用心理學知識在解釋。而今天,安迪就將帶來在生活中,影響了很多人的6種心理學現象。
  • 3種常見的夢境——心理學:總是不斷重複的夢,是潛意識的提醒
    夢,是生活裡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根據研究,每個人幾乎每個晚上都會做夢,只是有些夢能夠被人們意識到,而有些夢,卻繼續深藏在潛意識裡。對於很多人來說,常常會做一些相似的夢,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這實際上是來自於潛意識的一些資訊,它也在提醒著我們生活裡出現的一些變化和需要去關注的內容。
  • 在生活中,一直影響著人們的6個心理學現象
    其實,在現實世界當中,人們最不了解的那個人就是自己,有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搞明白,為什麼我們會做出某些決定,我們為什麼會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夢。種種的一切都讓人捉摸不透,但通過一些心理學現象卻是可以來解釋它們的。而今天,傑瑞就帶來了:在生活中,一直影響著人們的6個心理學現象。
  • 生活中至少有這9種現象,明確體現出地球的自轉
    地球每天都在自己旋轉,但我們站在地球上為什麼不跟著它一起旋轉呢?那是因為地球的體積實在太過巨大,以致於我們感受不到。但是如果我們能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是可以證明地球在自己運轉時的確存在的。就比如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都會有白天和夜晚,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及其正常的現象。
  • 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個人篇(下)
    熟悉是因為身邊的很多事情都暗合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就在我們生活中,陌生是因為不知道暗合的是什麼經濟學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知道有這麼回事,不知道為什麼。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身邊的經濟學現象,小編推出系列文章,從個人、企業和社會三個角度分別介紹生活中有趣的經濟學現象,希望大家喜歡。現在進入第一篇——個人篇。9、為什麼有些人會出軌?
  • 關於生活中似曾相識現象的物理解釋
    我們在生活中時常會發生:好像這件事情發生過,這個地方好像到過,這個人好像遇到過!靜下心來想,又不可能!細想極恐,於是出現不同的解釋,一,有說:主觀上是主體對眼前的事物和人,看到的一剎那,就產生快閃記憶體現象,再重複看似就產生以前見過一樣。這種解釋是沒人願意認同,再沒找到合理解釋時,暫且這樣認為。二,有說:客觀上是主體輪迴,把神學和宗教的思想拿來解釋它,很多無神論者有無法苟同!
  • 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2020-05-16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效應中的「鱷魚法則」給我們的啟示
    趨利避害是放棄的實質,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法則。 所以「鱷魚法則」適用於投資經濟,適用於生活,同樣適用於女人,特別是已婚女人。 這個法則最核心的東西,其實就是教會我們放棄該放棄的,捨棄必須捨棄的,該「認命」的時候就要「認命」,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活的更自由,更自我!
  • 反洗腦:洗腦常用的四大心理效應,一旦悟透,你就不會輕易中招!
    生活中,那些極容易被看穿的騙局是如何發生的?無數讓人中招的謊言背後,到底存在什麼樣思維和邏輯?在哪些情境下,你容易被人不知不覺地洗腦……在未被洗腦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己不可能被洗腦。事實上,關於洗腦這件事情,不能想當然,你得理解它的心理機制和常用的心理手段,才能做到真正的反洗腦。
  • 損失厭噁心理
    由Daniel Kahneman(1934年~)和Amos Tversky(1937年~1996年)在1979年發表的論文中,通過以下的對照實驗,觀察到了此種心理上的「趨避現象」。 在生活中利用損失厭噁心理,引導消費者決策的例子很多。 想一下你上次抓娃娃的情景,付完錢以後去抓娃娃,感覺那個娃娃下一次就能抓到了,於是再次付錢,再去抓,如此往復,好像最終我們能抓到一樣。
  • 生活有100種讓你產生壓力的陷阱,我們就有101種舒壓方法 | 專治不...
    每期,我們圍繞一個主題推薦 10 個帳號,你關注了它們,快手便會依據算法給你推薦更多類似用戶,相當於多了一扇通往勃勃生機的大門。生活有100種讓你產生壓力的陷阱,我們就有 101 種舒壓的方法。因為,生活本身就已足夠有趣。專治不開心,實力是前提,here we go!
  • 生活中常見的六種心理效應
    當你還沉浸在口吐蓮花的美妙感覺中時,聽者可能已經面露不屑,或是揚長而去。因為你可能說中了人家的隱私,或是觸及別人的禁地;還有可能你只顧說話而忘記了做事,光是紙上談兵,卻沒有腳踏實地的幹勁兒,被領導視為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標杆。真正聰明的人,能在事業上所有建樹的人,往往都堅持一個原則:多做事,少說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塔瑪拉效應。
  • 佛洛依德9種自我心理療法克服強迫症
    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說,強迫症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在衝突不斷延續,強迫症也不斷擴展,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淵。當你在自療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請別忘了向你身邊的朋友或心理學家尋求幫助,大喊一聲「我不要受『強迫』」!  六、自由聯想法  每次心理諮詢讓患者選擇自己想談的題目,如生活、家庭、工作、與人交往、愛好或發病經過等。總之隨著腦中所湧現的念頭脫口而出,不管說出來的事情彼此有無關聯,是否合乎邏輯或幼稚可笑。
  • 潛意識的秘密:在生活中,我們自然而然遵循的5個奇怪的規則
    除了已知的規則,如坐在車上時系安全帶,我們的潛意識也在讓我們遵守一些規則,以便我們被別人接受。然而,當你仔細想想,有些潛規則實際上是相當荒謬的,但我們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遵守著這一切。在今天的文章裡邊,我們就要和你談談,在生活中,我們自然而然遵循的5個奇怪的規則。
  • 為什麼我們察覺不到地球自轉?其實生活中有3種現象,都能夠體現
    那麼,為什麼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難察覺到地球在進行自轉呢?很簡單,因為生活中的我們也在跟著地球自轉。不過因為相對速度為零,再加上慣性所以感覺不出來,所以一般很難察覺到地球在進行自轉。其實,在生活中有3種現象,都能夠體現出地球在進行自轉,可以間接的讓我們感受到地球自轉。
  • 常見的五種行為,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陽氣,需留意
    當然,生活中陽氣不足的人也是存在許多的,而且多數也是因為不良的習慣所引起的。那麼,生活中有哪些習慣可能會造成人體陽氣不足呢?頻繁的夫妻生活對於當今的社會,許多人的思想比起過去是開放了許多,而也存在一部分的人,他們平時在過夫妻生活的時候,是不懂得節制的,可能會出現過於頻繁的現象。而其實這樣的話,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是比較不利的,可能就會損耗到身體裡面的陽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