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2020-12-05 澎湃新聞

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2020-05-16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心理飽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如:卓別林在《摩登時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著「擰螺絲」的活,幹久了,他看見過路女人胸前的一對鈕扣,也用扳手去擰。又如:一位領導參加書法大展,工作人員請他題字,他信手寫下「同意」二字。這雖屬笑話,卻也是心理飽和的典型例子。

心理飽和現象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有個美國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遊,他見那裡的編織草帽很漂亮,於是問道:「買一頂多少錢?」對方回答:「10元。」「如果我買100頂同樣的草帽呢?」「每頂20元。」「為什麼我買批發反而更貴?」「做一頂我們感到很新鮮,做10頂我們要耐著性子,而要做100 頂相同的草帽,我們將要怎樣強忍著性子!」心理飽和導致這筆生意流產。

心理飽和多為負面效應。比如,老師布置100道數學題,學生開始做作業時,動作快,做得也正確,但做到後來,速度慢了,還常出差錯,同時出現厭煩情緒。同理,工人做同樣工作,幹部伏案辦公等,都可能出現心理飽和的現象,簡而言之,他們幹膩了。

心理飽和的能量很大,許多自殺事件均由它而起。所以,有人又把心理飽和戲稱為「自殺者的幫兇」。江蘇某地有位青工小李去醫院看病,醫生診斷為「疝氣」。小李識字不多,誤把「疝」字認作「癌」字,以為自己得了絕症。因他性格內向,既不敢向醫生求教,也不向父母匯報,自個兒悶在心裡。他越想越怕,越想越絕望,最終達到心理飽和的程度,草草留下一紙遺書,自殺身亡。

由此可以看出,心理飽和是一種「不安定因素」,對人有害無益,不過,它並非不治之症。比如,當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現厭煩情緒時,你不妨自我輕鬆一番:活動活動身子,極目遠眺片刻,或散散步,或與別人說說話,分散一下緊張的情緒,這樣,可以減少心理飽和給你帶來的精神壓力。

潮州市婦女聯合會

長按左邊二維碼

感謝您的關注

原標題:《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十大常見心理疾病
    核心提示:  當今社會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總是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或許說這就是生活,生活本來就不可能事事如人意,免不了遇到很多的問題,然而當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們太多,不去想辦法做一個合理的釋放則會堆積成災轉化為各種心理問題,這也就是說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放在心上,讓時間來治癒,這些心理疾病會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到家庭幸福,目前存在的十大常見心理疾病有哪些。
  • 成都心理諮詢中心:什麼孩子該看心理醫生,10種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主要原因:隨著大腦發育的完善,多數寶寶會逐漸改變吸吮手指的行為,但是較大的寶寶仍有吸吮行為就屬於心理問題,如曾經受到較大的心理創傷,吸吮手指可以起到撫慰作用。對於愛撕手皮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減少皮膚起皮的現象。  3容易衝動發脾氣或暴怒發作  表現:有些孩子非常衝動易怒,稍有不順心就大發脾氣,而且攻擊性非常強,有些家長以為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情,其實很多時候是心理問題。
  • 一個出色的運營人員需要了解的4個用戶心理現象
    想成為一個出色的運營人員,了解一些用戶現象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是我覺得比較好理解且常見的一些用戶心理現象,或者說用戶心理特徵,關於這塊大家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建議多觀察和總結,沒事的時候多讀讀心理學方面的書籍。1、收集癖用戶其實都有收集的癖好。比如,用戶喜歡收集各種勳章、道具、虛擬貨幣,喜歡收集各種周邊禮品(玩偶、抱枕、T恤、手辦、紀念品等等)。
  • 職業女性:生活中哪些常見心理壓力?又該如何才能學會心理調適?
    職場上,很多女性其實看起來很勇敢,其實在工作的過程還是會遇到一些比較大的壓力,常見的有哪些?女性該怎麼樣學會調適呢?不在乎會怎麼樣?職業女性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壓力呢? 4、缺乏安全感:職業女性普遍存在缺乏安全感的現象,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較差的,有一種朝不保夕的危機感。同時,長期的艱辛勞作,會使他們感到心身疲憊而心生厭煩。長期如此,就會導致她們的心理失衡,那麼心理壓力就會越來越大。職業女性應該怎樣進行心理調適?
  • 為何性格測驗總能捕捉你的心理?掀開神秘面紗背後的心理現象
    為何我們會對此類的心理分析工具趨之若鶩呢? 接下來,讓我們了解性格分析工具的作用與其限制。 如何評估性格? ; 評定量表 :讓特定對象作答一連串問題 (最常見的是就每項陳述給予1至5分數),然後計算分數分布以得出性格測驗結果,以及;
  • 心理沙盤(心理箱庭)
    心理沙盤(又稱心理箱庭)是各單位、機構開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標準化配置,也是根據《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衛疾控發〔2016〕77號》等文件研發的產品,目前廣泛應用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等領域。
  • 木桶效應|心理效應
    心理效應  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
  • 常寂光淨土的境界裡面,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心理現象和自然現象
    世尊問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特長是法相唯識,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心理學家,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怎麼想?起心動念,一個念頭我們不知道。佛提一個問題問他,「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是經文。這句裡頭問了三樁事情,凡夫動一個念頭,譬如經上教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幾多微細的念頭組成這一個粗念?粗念是什麼?
  • 那些日常生活中有意思的心理現象
    下課中,教室內充滿了說話聲笑聲,突然整個教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新買的手機很是珍惜,但當你不小心打碎了它,你開始不想=像以前那樣珍惜了……好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追溯其現象發生的原因。一起來看看那些生活中有意思的心理現象吧!
  • 學校心理諮詢室如何合適的心理沙盤?
    標準的學校心理諮詢室通常都配置例如心理沙盤室、音樂放鬆室、心理測評室、情緒宣洩室、個體輔導室等功能室,其中心理沙盤室最為常見也最為實用。心理沙盤室主要用到器材就是心理沙盤。但是心理沙盤往往有很多不同的規格和型號,適用於不同規模、類型的學校,心理沙盤的常用規格型號如下表所示;其中,600型、8000型、1000型等數字代表的 是沙具以及容納沙具的陳列櫃和沙盤的數量,不同數量的沙具需要配不同的陳列櫃和沙盤,例如,600個或800個沙具只需要1個沙具櫃就可以陳列完,同時配置一個沙盤,用於學生進行沙盤製作。
  • 耶魯校長:大學生心理問題是全球現象
    不久前,《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國務院發布的數據稱,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過去一個財年中,美國國務院發放了39萬份學生籤證,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7%。蘇必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並沒有看到任何這方面的變化,也沒有看到中國學生希望就讀耶魯的興趣下降。「我依然鼓勵希望赴美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申請耶魯,大學應該是一個歡迎全球各地學生的地方,教室、圖書館和實驗室應該是由不同的學生組成的。」
  • 夢境反映心理 5大夢境折射哪些心理問題?
    核心提示: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人入睡後,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現在,心理學家發現,做夢還反應這自我的心理問題,下面就為大家解析種常見夢境折射的心理問題。
  • ...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管理:決策中常見的心理效應...
    心理效應,是指大多數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或對某種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應的現象。它在管理學裡面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點,但是在實際的考試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大綱以外的心理效應的考查,所以為了方便考生,使考生遇到超綱的效應能從容對待,中公教育輔導專家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超綱心裡效應,考生在掌握的時候大概了解其內涵即可。
  • 不知不覺 我們在生活中不斷重複著的9種心理現象
    了解他們的行為原理,你可以客觀地評估在你身上一起發生的情況,並避免市場營銷人員和銷售人員在工作中對你所產生的心理影響。而這一次,安迪就將為你介紹,不知不覺,我們在生活中不斷重複著的9種心理現象。1、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在生活中,動機的較輕強度影響了我們實現目標的能力。很明顯,如果沒有它,我們不太可能取得好成績。
  • 專家:是生理也是心理現象
    催眠既是生理現象又是心理現象  遼寧日報:從清醒狀態到催眠狀態,人的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汪衛東:要想了解這個狀態,我們首先要了解大腦的興奮與抑制機制,因為它們是貫穿催眠全過程的主要生理過程。  我們知道,大腦皮層內有相應專區來對應每一種反射。
  • 消化系統疾病與心理異常的關係
    幾乎無例外地,出現這樣心理狀態異常的人,似乎總是會伴隨著茶飯不思、五穀不香的現象。很多人還會出現胃脘脹悶、頻繁噯氣、進食哽咽、反酸燒心、咽喉堵塞等諸多不適。醫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十種胃腸道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症候群」、「功能性便秘」、「癔球症」等等,它們在人群中相當常見,而且其發生均與心理異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2020-03-25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科學地讓自己心理強大起來——心理能量概述
    自然界的所有物理系統都是具有能量的,那麼心理作為一個系統也不能例外。既然心理擁有能量,那麼必然同樣遵守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的話那麼心理能量用在某一處是有限的,這處用多了那邊就會少。在超我上的心理能量用多了就會變少,心理意識在超我層面就會疲憊,人的自控自律能力就會降低。
  • 潛水員高壓實驗艙內生活19天:看電影疏導心理
    經過海軍某醫學研究所工作人員對4名潛水員的中樞神經功能、體能智力、心理情緒和呼吸、脈搏、血壓、體液等14個方面指標進行連續實時監測,他們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標正常。  難點在於制訂加減壓方案  飽和潛水是指潛水員在高氣壓環境下長時間暴露,身體內所溶解的惰性氣體達到完全飽和的程度。
  • 長沙駕駛員心理測評正式啟動。
    駕駛員心理健康狀現狀及常見心理問題1心理疲勞主要表現為,在高強度的道路行駛壓力下,如駕駛時間過長、外界駕駛環境較差或條件多變等,駕駛員會感到心慌、心緒不寧,對駕駛過程產生無力應付的感覺。心理疲勞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一般來講,在行駛結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就能恢復。1焦慮情緒焦慮是駕駛員的典型心理問題,是對行駛過程中不確定因素的防禦性身心反映,表現為因不可預見行駛過程中的危險,而感到緊張不安、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