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誘發心理疾病十大因子
另據專家預測,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精神病所佔比例將增加到25%,我國的精神疾病患者為什麼增加如此之快?又是什麼因素誘發現代人頻頻產生心理疾病呢?據 筆者調查研究,誘發我國現代人心理疾病的主要有以下十大因素。 白領工作模式為主體的生活工作模式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劇,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急劇加快,尤其是以都市白領為主體的人群工作壓力更大、緊張度更高、生活節奏更快。
-
疫情之下常見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專家教你這樣調整自己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醫學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彭國球以「疫情之年,出現心理疾病怎麼辦」為題,向網友全面地分享了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以及如何調節的小技巧。 疫情之下常見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疫情給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影響,不光是日常的衣食住行,還有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彭國球表示,疫情之下,常見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三類。
-
消化系統疾病與心理異常的關係
幾乎無例外地,出現這樣心理狀態異常的人,似乎總是會伴隨著茶飯不思、五穀不香的現象。很多人還會出現胃脘脹悶、頻繁噯氣、進食哽咽、反酸燒心、咽喉堵塞等諸多不適。醫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十種胃腸道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症候群」、「功能性便秘」、「癔球症」等等,它們在人群中相當常見,而且其發生均與心理異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北京精神科醫院:心理疾病應該怎麼治療
核心提示:心理疾病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心理疾病會給患者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害,尤其是對患者大腦神經系統的損害是不可估量的。對於患者來說,心理疾病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不能工作學習,每天還要承受心理疾病帶來的生活壓力,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對於這個病人,必須及時去正規的心理醫院治療。目前很多心理疾病都不靠譜,患者在選擇醫院時要注意不要盲目接受治療,避免被欺騙。
-
這四種正常的人類心理,其實屬於精神疾病
很多人認為,心理疾病離我們非常遙遠。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我們對心理、精神類疾病的認知停留在精神分裂症、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等嚴重的心理疾病。其實,心理疾病就在我們身邊,一些更輕微的心理障礙由於太常見而被人們誤認為是「正常思維」。
-
心理疾病有哪些症狀?
核心提示:到目前為止,精神心理疾病是目前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雖然我們看上去沒有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有的患者甚至看上去十分健康,但是患有心理疾病時間較長以後,帶來的影響往往是不容小覷的,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適當觀察,才能夠及時發現心理疾病的症狀。
-
2018山東醫療衛生醫學心理學: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的關係
2018山東醫療衛生醫學心理學: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的關係 2018-07-27 13:51:42| 醫學心理學當中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是醫療衛生招聘考試當中經常考查的一項內容,既然它經常會被考查,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梳理總結醫學心理學當中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的相關內容
-
心理疾病的神經生理基礎
心理疾病雖然屬於心理範疇,但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是建立在大腦的生理活動之上,因此心理疾病有明顯的神經生理基礎。 目前常規理論認為神經症的病因是由於大腦內神經遞質的失調(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也有人說神經遞質失調僅是神經症帶來的結果,而不是導致神經症的原因。
-
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一個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飽和 2020-05-16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經科常見疾病科普及居家治療康復
原創 唐曄 曄問仁醫編·者·按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罹患神經科常見疾病的患者如何在家進行治療和康復呢?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為您解答神經科常見疾病,如腦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癲癇、睡眠障礙、多發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腦炎等疾病的居家治療和康復小知識及注意事項。
-
健康大數據:「失眠」首次上榜「十大最受關注疾病」
健康大數據:「失眠」首次上榜「十大最受關注疾病」 2019-12-06 04:51:32 責任編輯:葉攀 2019年12月06日 04:5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參與互動 健康大數據: 「失眠」首次上榜「十大最受關注疾病
-
精神疾病成輟學重要原因 大學生心理健康須重視
5月25日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有媒體報導,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鄧小虹近日向外界透露,精神疾病在不少高校中已成為大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因精神疾病休學、退學的人數分別佔總因病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
-
北京哪個醫院看心理疾病看的好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 失眠/多夢、抑鬱症、焦慮症、精神障礙等精神疑難疾病。 北京哪個醫院看心理疾病看的好?現在心理病很普遍。
-
研究:強迫症為新加坡三大常見精神疾病之一
據報導,來自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IMH)和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共同在新加坡展開了一項強迫症全國性調查研究,共調查了6126名新加坡民眾。該研究團隊於11日公布了此項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每28個受訪者中有1人就患有強迫症,這使強迫症在新加坡成為了繼重度抑鬱症和酗酒之外的第三大精神疾病。
-
疾病汙名:一種次生性社會心理病毒
文 / 鄧啟耀(廣州美術學院視覺文化研究中心)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的蔓延已造成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由恐慌導致的汙名化他者,也成為一種次生性社會心理「病毒」。
-
職業女性:生活中哪些常見心理壓力?又該如何才能學會心理調適?
職場上,很多女性其實看起來很勇敢,其實在工作的過程還是會遇到一些比較大的壓力,常見的有哪些?女性該怎麼樣學會調適呢?不在乎會怎麼樣?職業女性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壓力呢? 4、缺乏安全感:職業女性普遍存在缺乏安全感的現象,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較差的,有一種朝不保夕的危機感。同時,長期的艱辛勞作,會使他們感到心身疲憊而心生厭煩。長期如此,就會導致她們的心理失衡,那麼心理壓力就會越來越大。職業女性應該怎樣進行心理調適?
-
解讀SM普遍性心理基礎(圖)
黃顯洲案使得所謂SM又再度充斥媒體,可是一般說法依然充滿誤導與扭曲,例如將SM稱為「性變態」或「性虐待」,或視為「心理病態」,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說法,這些錯誤說法也顯示這個社會缺乏性權利的意識。
-
畫眉鳥常見疾病的治療與防護
而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玩畫眉鬥鳥的圈子,及其大部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各種飼養疾病,甚至莫可名狀的某些新型疾病!歸其緣由,隨著中國民俗文化被逐漸重視和興起,玩鳥愛好群體的日益龐大,生態保護和民俗文化的相互頡頏刺激市場活躍,加速了全國畫眉鬥鳥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畫眉鳥飼養和玩鬥的市場氛圍,已不可同日而語。
-
中國青少年心理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加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表示,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發病率在20%左右,我們國家低一點,但是也是在逐年增加。陸林建議,青少年要正確認識心理問題,保持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理狀態,要學會積極暗示、適當宣洩、轉移注意力等方面來調整自己。
-
對於心理疾病中的人來說,陰極而陽生,否極而泰來
對於心理疾病中的人們來說,就是人生已經來到了冬天,從立冬到冬至,就是這個極點,特別冷。就是我所說的否極。可能過後還會經歷更冷的時候,但是按照天地自然規律,總會到達春天。人生有苦就有樂,樂極生悲,悲極生樂,也就是泰極否來,否極泰來。我們多少人就是一下子從人生的最高點掉到人生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