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常識:食用油中的銅葉綠素

2020-11-30 食品夥伴網

  ——作者:阮光鋒

  將大豆油等食用油添加銅葉綠素冒充橄欖油是典型的食品摻假行為,無論是否有害,都應該嚴厲打擊。

  近日,媒體報導臺灣有食品企業涉嫌將大豆油摻入銅葉綠素,繼而冒充橄欖油銷售,報導稱長期食用摻有銅葉綠素的油會傷肝腎[1]。銅葉綠素是什麼?

  銅葉綠素也叫葉綠素銅,它是葉綠素的一類衍生物,常用的還有葉綠素銅鈉鹽、葉綠素銅鉀鹽,在食品工業中常做著色劑使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色素。

  葉綠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天然色素,主要存在與綠色植物中。但是,葉綠素極不穩定。葉綠素的結構中有一個鎂離子,這個鎂離子非常不穩定,很容易掉出來而發生變色,在食品工業中難以得到應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就將這個容易掉的鎂離子用其他金屬離子代替,常用的有銅離子、鈉離子和鉀離子,得到葉綠素的衍生物——即葉綠素銅鈉鹽和葉綠素銅鉀鹽。實際應用中,人們一般是從蠶沙等植物中提取葉綠素,然後經過皂化和銅代後製得葉綠素衍生物[2],人們經常將它視為一種天然食用色素,現在也可以人工合成[3]。

  葉綠素銅鈉鹽作為著色劑在食品工業中應用非常廣泛。在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GB2760-2011中,葉綠素銅鈉鹽可用於冷凍飲品、蔬菜罐頭、熟制豆類、加工堅果、糖果、烘烤食品、果蔬汁、配製酒等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一般不得超過0.5 g/kg。

  除此之外,葉綠素銅鈉鹽還被人們應用在醫藥領域。醫學研究表明,葉綠素銅鈉鹽或其衍生物極易被人體吸收,對機體細胞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也可促進胃腸潰瘍面的癒合、促進肝功能的恢復等功效,常被用來治療傳染性肝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但是,葉綠素銅鈉鹽在食品中的應用範圍並不包括食用油,因此,如果有商家將葉綠素銅鈉鹽用於食用油中,無論是否有害,都是違反了我國法律法規,應該受到嚴懲。

  既然不允許使用,商家為何要將葉綠素銅鈉鹽加到食用油裡呢?根本是為了牟利。美國農業部今年9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10月到2013年9月,美國市場葵花籽油的平均價格是每噸1456美元,約合人民幣每噸9000元;大豆油每噸的平均價格是1049美元,約合人民幣6500元。而正品特級初榨橄欖油進口的價格在每噸3.2萬-3.6萬元人民幣。即便以成本較高的葵花籽油計算,每噸食用油的成本也只有正品特級初榨橄欖油的三分之一左右,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也難怪商家會往葵花籽油和大豆油中加葉綠素銅鈉鹽冒充橄欖油銷售。此次事件是一起典型的食品摻假,應該嚴厲打擊。

  市場上銷售的很多初榨橄欖油,由於未充分精煉,還含有部分葉綠素,所以看上去都是黃綠色的。於是,很多人就以為,只要是橄欖油就都是黃綠色,這也成了人們選擇橄欖油的一個重要依據。在這個事件中,人們的這種錯誤認識也被商家利用了。

  其實,橄欖油並不都是黃綠色的。橄欖油的色澤主要來自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經過充分精煉的橄欖油由於充分除去了葉綠素等色素,是呈黃色的。由於壓榨壓力和精煉程度的不一樣,橄欖油會表現出不同的顏色,精煉程度越深,橄欖油的綠色色澤就越淺,幾乎為純的黃色。另外,由於葉綠素極易被氧化,即使是黃綠色的初榨的橄欖油,存放時間久了,葉綠素發生氧化也會逐漸失去綠色,變得幾乎只剩黃色。這也提示消費者,在選擇橄欖油時,不能只看顏色。


圖 不同顏色的橄欖油

  不過,消費者也不用過於擔心吃了這種油會有害健康。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對葉綠素銅鈉鹽進行安全評估認為,葉綠素銅鈉鹽的半數致死量LD50>10000mg/kg(小鼠經口),ADI為0-15mg/kg[4]。我國居民膳食寶塔推薦每天食用油的量不超過25克,如果合理食用,完全不會超過ADI值,並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需要提醒的是,橄欖油畢竟也是油脂,即使它是一種相對健康的油脂,但是,多吃會增加能量、升高體重,對健康也是沒有好處的。

  參考資料:

  --------------------------------------------------------------------------------

  [1] 臺灣問題食用油在溫州被招回 共60瓶已招回12瓶

  [2] 王修東, 樓飛群, 賈天亮, 等. 葉綠素銅鈉穩定性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藥業, 2012,21(14):20-21.

  [3]楊繼生, 何學志. 葉綠素銅鈉鹽的性質、製備工藝及應用. 廣州食品工業科技, 2002,18(2): 33-35.

  [4] Summary of Evaluations Performed by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CHLOROPHYLLINS, COPPER COMPLEXES, SODIUM AND POTASSIUM SALTS.

相關焦點

  • 銅葉綠素是食用色素,但不能添加於食用油
    臺灣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就其在食用油中添加銅葉綠素假冒橄欖油一事,向消費者致歉。臺灣媒體報導,其提供的"橄欖油",是將橄欖油和葵花油、芥子油、大豆油調和後,再摻入銅葉綠素調色而成,成本只有正宗初榨橄欖油的三分之一左右,暴利驚人。
  • 臺灣一食用油公司稱產品中「銅葉綠素」屬於自然產生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19日消息,針對食用油檢出銅葉綠素事件,臺灣泰山公司稱,不排除葡萄籽油中的銅葉綠素屬於自然產生。    11月19日泰山公司與西班牙維多利亞公司召開聯合記者會,針對泰山企業自西班牙進口的葡萄籽油,就政府檢驗含銅葉綠素一事進行說明。
  • 臺灣地區關於食品中添加銅葉綠素及銅葉綠素鈉的規定
    2013年11月6日,臺灣地區食品藥物管理署對有關食品中銅葉綠素及銅葉綠素鈉的使用規定,說明如下:    銅葉綠素及銅葉綠素鈉均為臺灣地區及國際規範所準許使用的食品添加物。依據臺灣地區"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的規定,該兩成分可作為著色劑添加於產品中。
  • 學者:銅葉綠素不能添加油類 長期食用傷肝腎
    據報導,大統長基食品公司生產的橄欖油遭檢舉不純,檢調搜查調查發現,所生產的橄欖油、葡萄籽油等多種油品疑有不純,並加入「銅葉綠素」調色成純橄欖油等油品色澤,衛生單位已封存大批問題油品。 洪東榮表示,但銅葉綠素卻不能添加到食用油內,因為食用油每天都會吃到,尤其食用油在高溫烹調過程中會釋出銅及氧化,人體吸收過量,會傷肝腎或造成貧血,長期食用會危害健康。
  • 臺灣五種食品添加銅葉綠素鈉 專家:無須太擔心
    ,臺當局「衛生福利部」發現部分業者在製作魚板、粉圓、溼海帶、涼麵及水餃皮等食品時,違法使用銅葉綠素鈉。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續查銅葉綠素鈉流向,發現部分業者將銅葉綠素鈉違規添加在粉圓、魚板、溼海帶、涼麵、水餃皮等食品,將依「食管法」對業者開罰新臺幣3萬到3百萬元。
  • 關於批准葉綠素銅等2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衛生部公告2013...
    2013年   第2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的規定,經審核,現批准葉綠素銅等2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N-對苯乙腈基薄荷烷基甲醯胺等2種食品用香料新品種,批准維生素E等10種食品添加劑擴大使用範圍、用量,調整食品營養強化劑維生素
  • 泰山、福壽也淪陷 葡萄籽油證實加銅葉綠素
    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公布12件違法添加銅葉綠素的油品,包含泰山的「DOMINGO進口純葡萄籽油」、「健康好理由100%葡萄籽油」,福壽的「大自然葡萄籽油」與頂新的「寶素齋100%純葡萄籽油」都被驗出含有銅葉綠素。
  • 查銅葉綠素油來源 臺食藥部門啟動橄欖油入境管理
    中國臺灣網11月1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進口橄欖油是否含有銅葉綠素仍未明晰,為消減民眾顧慮,臺灣食品藥物管理部門已經啟動入境管理,要求從事進口業務者必須隨附油品技術報告,食藥管理部門負責葉明功允諾會在40天內公布結果。
  • 博樂有機食品檢測報告辦理機構
    堅果第三方檢測機構,國聯質檢食品檢測中心可以檢測堅果,堅果種類很多,報價核桃,榛子,腰果,花生等,營養價值差別很大,國聯質檢農產品檢測中心可對各類堅果進行檢測,包括營養指標,衛生指標等,出具第三方堅果檢測報告。國聯質檢擁有正規的食品實驗室,可出具認可的堅果檢測報告。
  • 讀懂食品標籤:為什麼食用油比一般食品能量高很多?
    食用油的營養成分相對比較單一,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一般脂肪含量在99%以上,而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因此計算下來100g食用油的能量高達3700kJ。而其他食品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能量含量遠沒有脂肪高。兩茶勺烹調油所含的能量就可以相當於半小碗米飯了。如何通過營養標籤了解我們攝入了多少營養素呢,今年我們就來算一算!
  • 廚房食用油種類繁多,哪種油最適合?不同類的食用油功效相同嗎?
    食用油也稱為「食油」,是指在製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溫下為液態。由於原料來源、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等原因,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山茶油、芥花籽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我們平時做飯是離不開油的,不同種類的食用油含有的成分也不一樣,帶來的營養價值和健康益處也不一樣。食用油的種類如此繁多,這5種你會選擇哪一個?
  • 噱頭,口號,智商稅,金龍魚零反食用油反擊健康食品亂象
    02、大量研究證實,中國人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50%來自於食用油。食品相關部門在 2011 年底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 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 2011)中便規定:"食用品的生產用料中,如取用了氫化或部分氫化油脂時,在其產品標籤上的營養成分表中應當表明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明確對反式脂肪酸的使用量進行了限制和監督。"
  • 揭密:古代人怎麼提取食用油,怎麼吃油炸食品,同時有什麼用途?
    古代人是怎麼提取食用油,怎麼吃油炸食品,同時有什麼用途?大家好,歡迎關注觥籌歷史,又到說歷史時間了,希望各位多多支持我,這樣更有動力為大家帶來更加精彩的歷史事件,謝謝了。食用油中的油脂是人體日常六大營養元素之一,能為人體提供熱量和脂肪酸,同時能使飯菜跟家可口,現代食用油的種類繁多,那古代是怎麼提取的?
  • 衛生部關於批准中長鏈脂肪酸食用油和小麥低聚肽作為新資源食品等...
    2012年 第16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批准中長鏈脂肪酸食用油和小麥低聚肽作為新資源食品,增加菊芋作為新資源食品菊粉的原料,公布抗性糊精作為普通食品。生產經營上述食品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定。  特此公告。
  • 葉綠素的合成一定需要光照嗎?
    在這一反應過程中穀氨酸共價地結合到tRNA上形成中間產物(這也是tRNA被用於蛋白質合成以外的極少數小分子生物合成過程中的一例)。之後,兩分子的ALA聚合成膽色素原(porphobilinogen,PBG)。PBG將最終形成葉綠素的吡咯環。下一階段是4個分子的PBG聚合形成卟啉結構。這一階段包括六步酶促反應,最終形成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 IX)。
  • 食用油中苯並(a)芘的測定解決方案
    苯並(a)芘又稱苯並芘,英文縮寫BaP,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在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高活性間接性致癌物質,廣泛存在於煙燻、油炸、燒烤、烘焙等食品中。《GB2762-2017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明確規定,食品中苯並(a)芘限量指標:穀物及其製品不超過5ppb,肉及肉製品不超過5ppb,水產動物及其製品不超過5ppb,油脂及其製品不超過10ppb。
  • 為解決塑料包裝中塑化劑的安全隱患,天津推不鏽鋼儲存食用油
    為解決塑料包裝中塑化劑的安全隱患,天津推不鏽鋼儲存食用油 如何解決使用塑料包裝食用油產生塑化劑的安全隱患?
  • 食品安全常識你知道多少?
    食品安全常識你知道多少?>科普食品安全常識你知道多少?2.世界公認的食品中三大致癌物質是什麼?主要在哪些地方?亞硝胺類、苯並芘和黃麴黴素。苯並芘主要發生在煙燻和烘烤食品中;亞硝胺類化合物存在於菸酒、燻肉、烤肉、海魚、灌裝食品、不新鮮食品;黃麴黴素毒素多存在於發黴玉米中。3.「三無」食品是指什麼?無廠名廠址、無出廠合格證、無保質期的食品。
  • 葉綠素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將植物裡的葉綠素提取出來,放到人工製備的膜裡,光照時就會產生電。這就是葉綠素電池。目前,全球每年至少要消耗13太瓦(1太瓦=1萬億瓦)能源。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人們必須尋找其替代品。功率達12萬太瓦的太陽便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理論上,只要收集1小時的太陽能,就可滿足人類全年的能源需求。
  • 含銅殺菌劑與植物銅中毒的原理
    目前生產上還有很多種含銅殺菌劑廣泛應用於葉面噴施、蘸根處理,甚至土壤處理。有的地方一個生長季衝施上一兩次含銅藥劑。那麼,如此大劑量的把銅使用在農業生態體系中,有沒有對人類的生活和生存有安全風險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銅是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