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12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俞書宏教授團隊在深入理解盾皮魚鱗微納結構和強韌化機制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單向/多向刷塗與螺旋層積相結合的高效仿生組裝策略,實現了宏觀尺度上靈活操縱一維微納米纖維的空間排布,可以製備出超強的人造鎧甲。該成果發表於2018年第五期《國家科學評論》上。
盾皮魚是一種已絕滅的魚類,其最為出眾的地方在於它頭部的骨甲,堅硬如同盔甲。中國科大研究人員以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羥基磷灰石微納米纖維為組裝基元,結合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鈉,發展了一種單向/多向刷塗與螺旋層積相結合的高效仿生組裝策略,成功製備出具有類自然盾皮魚鱗螺旋膠合板結構的宏觀三維體型複合材料。
盾皮魚(資料圖)
通過拉伸和彎曲加載測試、材料多尺度結構和微裂紋電鏡觀察以及有限元模擬等手段,研究團隊證實了仿生螺旋結構材料的強韌化機制和自然盾皮魚鱗高度類似,材料在承載時所產生的微裂紋平行於微纖維長軸方向進行延伸擴展,並且在不同取向的纖維層間呈現逐漸扭轉延伸的趨勢,最終形成螺旋狀的裂紋形態。這種由仿生螺旋結構所帶來的複雜裂紋擴展形態與常規纖維增強材料的類平面裂紋延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於在單位主裂紋長度上具有更大的破壞界面面積,因此具有更大的能量吸收亦即更為優異的損傷抵抗能力。
力學實驗結果表明,由羥基磷灰石微納米纖維和海藻酸鈉所構築的仿生螺旋結構複合材料,其彎曲強度、彎曲模量、斷裂韌性優於許多自然生物材料、人工仿生合成材料和現有工程材料。所提出的仿生設計製備策略能夠擴展至其他微納米材料體系中,同時具有可程控、可擴大化和低能耗等優勢,為設計製備更多基於微納米纖維的先進仿生複合材料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製造方法。
文:桂運安
編輯:馬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