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3D列印為設計增添了視覺複雜性,已成為創新藝術家和設計師創新性地挑戰傳統珠寶和配飾的推動者。時裝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應用3D列印技術,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但主要是為了開發很難以其他方式製造的產品。對稱性,細節和可用設計的無限結合,為新公司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
中西失蠟法之同異
失蠟法是早期金屬文明的一大創造,在東西方冶金史上都據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對鑄造技術的演進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伊朗、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等古文明約於公元前第三千紀中期或更早些時候,已使用失蠟法鑄造飾物和小型器件。 中國的失蠟法較為後起。現已確認的出土實物表明,這一技藝在公元前6世紀的楚文化地區已較為成熟。
-
3D列印使熔模鑄造煥發了青春
熔模鑄造又稱失蠟鑄造,我國的失蠟法大致起源於春秋時期,歷史悠久。失蠟鑄造是用蠟製作所要鑄成零件的蠟模,然後蠟模上塗以泥漿,這就是泥模。泥模晾乾後,放入熱水中將內部蠟模熔化。將熔化完蠟模的泥模取出再焙燒成陶模。一經焙燒。
-
西北油田注氮氣三採技術增油突破200萬噸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注氮氣三採」低成本開發接替技術,在塔河油田縫洞型油藏成功應用,截止2018年5月,累計注氣量8.8億方,井次超過1000井次,增油逾210萬噸。 2012年,塔河首例注氣井TK404井成功開啟西北油田「注氮氣三採之路,注氣後實現增油5千餘噸,當年累計注氣9井次,累計注氣量497萬方,年增油量0.28萬噸,通過技術攻關,短短6年時間,「注氮氣三採技術」在塔河油田作為注水開發後的接替技術,實現規模推廣,2017年累計注氣264井次,累計注氣量2.2億方,年增油量61.7萬噸。
-
長慶油田頁巖油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易萌 石強 鎮原臺 杜毅)「十三五」期間,長慶油田在傳統油氣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加快頁巖油開發力度,頁巖油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原油開採連續7年穩產5000萬噸,在甘累計生產原油3878.8萬噸,累計生產天然氣7.85億方,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065.73億元。
-
北大專家揭秘圓明園馬首細節:手工失蠟法製作 內有疑似水垢沉積
但頂部鬃毛和馬首並無明顯分界,由此可知鬃毛和馬首也是整體一次性鑄造成型。據此判斷,整個馬首都是使用精密鑄造的方法——失蠟法一次鑄造而成。 其次,馬臉部為一空腔,該空腔直通馬嘴部,空腔後部有一不規則三角形,可與頸部聯通,此孔洞邊緣部位極不規整,可能是在鑄造完成用工具臨時破開,以便水能從頸部流入嘴內。
-
西北油田讓居民用上「放心氣」
幾年前,他和兒子在鎮上開了個小飯店,最近,他把做抓飯用的柴油灶換成了天然氣灶。雖然用天然氣要比柴油用貴了點,但他說,用油田的氣好,煙子小,做飯快。而且,他和村裡的人家做飯也都用的是西北油田的天然氣。 西北油田的生產報表顯示,截至目前,全油田產天然氣約為15.5億立方米,向新疆當地供氣11億立方米。
-
大慶油田驅油技術取得突破 新增近4億噸可採儲量
近年來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公司每年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都超過6億元,作為接續技術的三元複合驅油技術已經取得全面突破,將成為「十一五」期間的主導技術。這一自主創新又將在現有開採基礎上提高採收率十幾個百分點,給中國石油新增近4億噸可採儲量。 在石油領域,勘探和採油技術就像IT領域的晶片和軟體一樣,堪稱核心技術。
-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05 20:30 來源: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 碳四烷基化汽油具有高辛烷值、無硫、無烯、無芳等優點,是理想的汽油調和組分。
-
西北油田填補國內無人機探測天然氣管道洩漏技術空白
近日,由中石化西北油田開展的無人機智能探測天然氣管道洩漏技術在油田現場試驗成功。無人機搭在雷射甲烷探測儀在風力3級、80米飛行高度的試飛環境中,0.03秒即可探測出天然氣洩漏點,為現場人員及時發現油氣洩漏點,及時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提供強力支撐。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創想三維3D列印技術顛覆義齒牙模傳統鍛造工藝,效率提升十倍
因此鑲牙對很多人來說像噩夢一般,需長時間的等待和反覆試驗修改才能完成。解決此問題的方法需要在前期的牙模製作上就能獲取精準數據和準確的製作牙模成品。 傳統的牙模製作技術採用工業用蠟製作,蠟模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收縮變形,蠟型牙模的形狀發生變化,會導致在接下來的金屬內冠鑄造工藝中,鑄造出來的金屬牙冠會產生變形。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 5、設計空間無限 傳統製造技術和工匠製造的產品形狀有限,製造形狀的能力受制於所使用的工具。例如,傳統的木製車床只能製造圓形物品,軋機只能加工用銑刀組裝的部件,制模機僅能製造模鑄形狀。3D印表機可以突破這些局限,開闢巨大的設計空間,甚至可以製作目前可能只存在於自然界的形狀。
-
俄羅斯改進了航空複合材料的3D列印技術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MISIS(NUST MISIS)的科學家們改進了鋁3D列印技術,使產品的硬度提高了1.5倍。他們為鋁粉研發出一種納米碳添加劑,它將改善列印的航空複合材料的質量。研究結果發表在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目前鋁3D列印的主要應用領域是為航空航天工業打造高科技零件。
-
美國西北大學Cheng Sun教授課題組AM: 一種列印層可獨立自由變換的新型3D列印方法
3D列印通過對材料的逐層堆積完成三維模型的構建,其出眾的製造能力使3D列印廣泛地應用於各個學科領域。儘管3D列印技術及其應用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目前主流的3D列印仍然採用沿單一方向堆積且無法獨立控制各列印層的成型方法。這種靜態逐層堆積的成型方式嚴重限制了3D列印構建複雜三維結構的能力。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塗敷在工作檯上,快速冷卻後形成一層截面。一層成型完成後,機器工作檯下降一個高度(即分層厚度)再成型下 一層,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優點:便宜、操作簡單。缺點:精度低、需要添加支撐,支撐去除難度和廠家支撐優化、列印材料有關,零件表面有較明顯的列印紋理。
-
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取得階段性成果
通過儀器掃描獲取三維牙根數據,再經電腦軟體設計,一顆與真牙一模一樣的鈦合金或氧化鋯材料假牙從3D印表機裡列印了出來。目前,位於示範區晉中開發區的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與省城口腔醫療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在3D設計模型轉化為現實產品方面取得了突破。
-
3D列印塑木複合(PLA+)材料:環保多功能,突破材料瓶頸
因此PLA作為目前FDM 3D列印中使用最廣泛的材料之一,不是沒有道理。該作品由混合了藻類的PLA材料列印目前用於3D列印的塑木複合材料主要有木粉塑料複合材料、竹粉塑料複合材料和秸稈塑料複合材料3種。材料是 3D 列印的核心基礎之一,同時也是目前制約3D列印技術發展與推廣的瓶頸。目前國內3D 列印用塑木耗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塑木複合線材的製備和改性上。線材成型技術流程已有成熟路線,改性研究的焦點則是以塑木界面相容性的提高、複合材料力學性能提升和脆性得到改善三方面為主。
-
告別神秘感 揭秘3D列印技術之FDM原理
一個個「栩栩如生」的3D列印作品映入眼帘,心裡對3D列印產生著這樣或那樣的疑惑。3D列印的模型究竟如何出爐?事實上,3D列印的學名為增材製造技術,相比傳統減材製造技術,增材製造技術是將模型一層層列印出來。就3D列印成型工藝而言五花八門,諸如:FDM、SLA、SLS、SLM、DLP、3DP等,這些成型技術原理不一、各有特色,但無不呈現同一特性,那就是增材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