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打包完成!專家:接下來才是最精彩的,代表人類最高科技

2020-12-07 前沿銳評

在11月24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在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並啟動鑽頭和鏟子採集月壤。不僅僅是為了月壤,這也是中國最高航天科技發展的一次大檢收。

這次採集月壤採用了鑽取和表取這兩種方式,實現多點、多次採樣。尤其是鑽取面臨更惡劣的環境,在地面上電機耐熱極限也就100攝氏度,團隊為此研製了能夠在180攝氏度下正常工作的高溫電機。而且嫦娥五號是採用原位鑽取方式,就是在一個地方一直鑽,包括解鎖、鑽進、取芯、封口、提芯、整形、傳送、避讓,整個鑽取採樣過程動作相當複雜,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在12月2日22時,嫦娥五號經受住了超過100攝氏度的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和電源等多個條件約束,完成了對月壤自動採樣封裝。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月壤已經打包完成,接下來的才是最精彩的、代表人類最高科技的技術驗證環節,即無人自動地外起飛和人類首次月球軌道無人自動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技術。

「配送員已經取到貨,正在配送中...」,而這次探月工程中最難的就是 「配送」環節,這個過程由3個「星際配送員」--嫦娥五號的上升器、軌道器和返回艙接力完成。

雖然蘇聯此前也是無人採樣,但三次帶回總重也只有約330克,而嫦娥五號一次性就要帶回2千克。因為蘇聯探測器採樣完成後直接從月面返回地球,由於返回艙和燃料負重巨大,樣品自然不能多採,而嫦娥五號採用的是「月球軌道無人對接技術」轉移樣本。

在探測器採樣完成後,上升器將帶著月壤樣本從月球表面起飛,月球沒有運載火箭怎麼返回地球呢?其實嫦娥五號探測器本身就是自帶火箭的,身上運載了7500N變推力發動機,上升器也有3000N左右推力發動機,上升器發射到了近月軌道後,它就會與軌道器和返回艙的組合體匯合,然後把「快遞」送到返回艙裡,在這過程就是考驗對接技術的時候了。

交會對接效果圖

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軌道對接比近地軌道載人航天採用的對接技術難度更大,在月球軌道上對探測器的質量和空間都有著非常嚴格的控制。而且對接機構必須做到小而精,重量要非常輕,並且具備樣品容器捕捉、自動轉移等功能,對操作精度的要求也要高得多。

研究團隊採用世界首創的抱爪式對接機構,當上升器靠近時,只要對準連接面上的3根連杆將抱爪收緊就能實現緊密連接。而捕獲、校準、收攏、轉移全部步驟都需要在21秒內完成,團隊做了35項故障源,從啟動到交會全是自動控制。樣本轉移後,軌道器和返回艙將帶著樣本從月球軌道轉移到地球軌道,進入近地軌道後,軌道器和返回艙分離,最終返回艙以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地球。不過也有人指出,這同時也是人類最高的軍事科學技術,有著非常大的軍事前景。

上升器和軌道器分離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 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
    按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的說法,鑽取就是通過空心鑽杆的取芯機構,鑽到月球表面兩米深以下處,得到深層樣品的層理信息。表取就是採用機械臂末端固定鏟挖型採樣器,進行表層和次表層月壤採集,實現多點、多次採樣。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先「挖土」,後「打包」,整個過程有多難,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任務細節?記者就此採訪了嫦娥五號任務相關專家。使出渾身解數開啟兩種「挖土」模式12月1日晚,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月球後,這位勤奮的「五姑娘」就開啟了「挖土」模式:一種是鑽取,一種是表取。
  • 月球"土特產"「打包」完成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
  • 打包完成,準備回家!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
  • 38萬公裡外的太空「打包」:月壤轉移誤差不大於5微米
    如果把「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取月壤返回的過程比作發快遞,在38萬公裡的高空中,嫦娥五號正準備打包一份來自月球的「快遞」,中國即將用自己「訂製」的月壤開啟新的研究。屆時,嫦娥五號會利用軌道器上的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正式將中國自己採集的月球土壤從上升器中轉運到返回艙中。
  • 為何光刻機代表人類最高科技?專家:它能在指甲上刻《西遊記》
    實際上,目前最能夠代表人類最尖端科技的就是光刻機。,雖然是非常的難,但是擁有這些科技的國家還是有不少的,就拿最龐大的航空母艦來說吧,擁有航母的國家數量並不少。為何光刻機代表人類最高科技專家:它能在指甲上刻《西遊記》!就拿現在的5nm光刻機來說吧,也許大夥對於5nm製程可能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我要說5nm製程的光刻機,已經足夠在你的指甲蓋上精準地刻出一部《西遊記》,你又作何感想!
  • 38萬公裡高空,如何完成一次太空「打包」?
    如今,在38萬千米的高空中,嫦娥五號正在「打包」一份來自月球的「快遞」,中國即將用自己「訂製」的月壤開啟新的研究。嫦娥五號將利用軌道器上的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把中國自己採集的月球土壤從上升器中轉運到返回艙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正是參與研製生產嫦娥五號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的團隊之一。
  • 嫦娥五號月表自動採樣 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完成打包
    原標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完成打包!據國家航天局網站3日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月壤樣品已「打包」
    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供圖/國家航天局本報訊(記者 雷嘉 通訊員 葉雨恬 段遜)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在月球表面的自動採樣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
  • 嫦娥五號攜月壤圓滿落幕,美為何強烈要求共享月壤?俄專家真敢說
    美國雖說對此也非常關注,但更多的還是對嫦娥五號從太空攜帶回來的2公斤月壤感興趣。嫦娥五號早在開採月壤的時候,美國相關媒體就爆出美國想讓中國分享月壤,如今這樣的聲音再次傳出,中國暫時還未做出任何回應。因此,至於「月壤」我國會不會進行慷慨的分享還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並非美國說的算。如此強烈要求中國分享探月數據,美國到底想幹什麼?
  • 網友熱議:宇宙最搶手「月壤外賣」誕生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 實習生 馬菲「宇宙最搶手『月壤外賣』誕生了!」12月2日,嫦娥五號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的消息紅遍全網,網友紛紛表示,期待嫦娥五號的月球「土特產」外賣,儘快出庫快遞迴家。不過,這份「月壤外賣」取樣發貨並非易事,光是到達「發貨點」就充滿挑戰。歐陽自遠院士表示,嫦娥五號在著陸過程中需要不停的調整自身的位置,選擇相對合適的著陸地點,為此要突破傳統的人工指揮、遙控方式,在嫦娥五號上搭載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利用光學成像敏感期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進行粗避障和精準避障,以實現安全軟著陸。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原標題: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
  • 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
  • 嫦五剛完成月壤採樣,印度求助俄羅斯花費14億​,準備載人登月
    嫦五完成月壤採樣,印度突然公開重要計劃,先登月後載人航天專家介紹,接下來完成採取月壤的嫦娥五號就會按照原計劃,啟動返回地球的任務。該任務環節將決定成敗,一旦能順利將月壤封裝帶回地球,且不管帶回多少,都算成功。而無人探測器登月取土返回地球任務,將會保障國內下一步載人登月順利實施。
  • 科技周刊薦讀 | 量子科技掀起前沿技術新浪潮;江蘇創新企業數連年...
    精彩試讀>>>  年度獨角獸、瞪羚企業評估結果發布  我省創新企業數連年穩增長  獨角獸、瞪羚企業的數量和質量,往往代表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前景。  精彩試讀>>>  江蘇四位科技專家捧得「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 ——  工程科技,用創新改變世界  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的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8日在北京頒獎
  • 打包完成!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
  • 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完成打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
  • 上海「特級技師+90後技師」合力,助嫦娥五號「投遞」月壤
    在38萬千米的高空中,嫦娥五號正在「打包」一份來自月球的「快遞」。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中國即將用自己「訂製」的月壤,開啟新的研究。
  • 嫦娥五號點火起飛,攜月壤樣品進入預定軌道,預計23天後返回地球
    或許有人認為一面旗子能代表什麼呢,但在月球環境下展示就毫不誇張的講,全都是科技實力的展現。 從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升入太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速度十分迅猛,嫦娥系列的火箭不斷升空,從僅僅完成探測任務現在嫦娥五號登上月球具備採集月壤的能力,雖然大家都說嫦娥五號只是去月球上挖土的,但其實遠遠沒有那麼簡單,這一系列的航空經驗都將為下一次的探月——載人登月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