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藍色小字 | 關注↑↑
《Newton科學世界》雜誌是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並與日本知名科普雜誌Newton版權合作的一本綜合性科普月刊。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下您的公眾號,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
對海洋中的浮遊生物,我們知道多少呢?許多人都知道,它們產生了氧氣,滋養了海洋生物,甚至能影響氣候。然而,這些小生物長什麼樣呢?我們卻知之甚少。先來看一段精美的視頻吧!
~以下精美視頻請在wifi環境下打開~
最近,一個名為Tara Ocean的團隊進行了一個為期三年半的全球探險。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在200多個地方,總共採集了35000份樣本,記錄下了這些小生靈美麗的模樣。這些研究數據整合成了五篇論文,都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
▲Christian Sardet/CNRS/Tara Expeditions
▲Noan LeBescot/CNRS/Tara Expeditions
我們的肉眼沒法看到海洋浮遊生物,但它們依然在碧藍的海水中生生不息,讓大海充滿生機。Tara Ocean一共發現了15000多種真核生物,都是單細胞的植物或動物。這幾乎是目前已描述的浮遊生物種類的10倍。此外,他們還認為,他們還找到了大約35000種細菌和5000種病毒,其中大多數都是科學界之前所不知道的。
▲C. Guiguand/Tara Expeditions
▲M. Ormestad/Tara Expeditions
他們不僅將這些新物種分門別類,還記錄下它們與生存環境交互的方式。除了聚焦在海洋上層較溫暖的區域,他們還深入1000米深的海水。這樣,他們就能考察環境因素(比如溫度、pH值、養分)如何影響浮遊生物的分布。
一名研究者Peer Bork說:「我們發現,在陽光還能照射到的區域,溫度是影響浮遊生物(細菌和古生菌)組成的主要因素。」
▲Christian Sardet/CNRS/Tara Expeditions
▲Luis Gutierrez/UCD/Tara Expeditions
難以置信的是,他們竟然能根據樣本中浮遊生物的組成來推測海水的溫度,準確率達到97%。這也是檢測全球變暖的一個指標。通過將海洋看成一個整體,系統性地研究了其中的生物之後,他們希望這些數據能形成一條全球範圍的基線,用來表徵全球的氣候變化。
▲M.Ormestad/Tara Expéditions
▲F.Preijger/Tara Expéditions
▲E.Roettinger/Tara Expéditions
擴展閱讀(可直接點擊):
作者/Josh L Davis
來源/iflscience
編譯/汪汪
回復「熱門」,接收最新熱門微信
回復「0」,獲取微信目錄
回復「訂閱」,了解雜誌訂閱方式
❤《科學世界》2015年第6期~人體圖鑑~熱賣中!❤
點下方圖片可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