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天文學是純粹的?

2020-11-02 中信出版集團

作者: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 朱進

作為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之一,天文學可能是最純粹的一個。它不像其他學科領域那樣,人們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總是希望能夠得到切實的利益、滿足當下的需求。天文學的研究是從單純的好奇心出發的,希望通過對天文問題的研究,去了解宇宙更多的秘密。而正是這種催人不斷探索的好奇心,才會給我們帶來出乎意料的發現,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不竭動力。

上大學後,我開始對天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慢慢對天文學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20世紀90年代後期,天文學界對小行星非常重視。1997年,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可能會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後來發現得越來越多。那段時間,我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持了一個小行星發現項目,也由此對流星和流星雨產生了興趣。

1998和2001年發生了兩次獅子座流星暴雨,中國的觀測條件非常好。受這些天文事件影響,公眾對小行星和流星雨的興趣也越來越大。

2002年9月,我開始擔任北京天文館館長和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之後一直在做與天文科普相關的工作。天文學是一個非常適合做科普的學科,它可以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這是由它的學科特點決定的。

天文學關注的是地球之外遙不可及的事物,似乎和人類世界沒有直接的關係,然而從長遠來看,宇宙中的種種存在,最終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比如小天體撞擊的問題,我們研究小天體並不僅僅是為了防範它們,還要了解它們,因為有了了解和掌握之後,才能夠未雨綢繆。

天文學永遠是一門觀測的學科,對於青少年來講,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天文觀測和天文發現讓他們對宇宙產生興趣。每年都會有很多有趣的天文現象發生,其中不少都很適合觀測。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外出觀測難免有安全問題,所以,我們也希望能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天文科普。

「科學家,請回答」就是這樣的一套叢書,它通過科學家的講解,將科學知識帶到千家萬戶,激發更多孩子的好奇心,讓小朋友們能夠自發地、主動地去探索我們的世界。

科學家,請回答(套裝共8冊)

中信出版社

內容簡介:

「科學家,請回答」系列(全8冊),專為充滿好奇心的6-10歲孩子量身打造,邀請國內各個領域的前沿科學家擔任「科學隊長」,帶領孩子一起去探索浩瀚的宇宙、神秘的海洋、遙遠的北極、豐富多彩的植物和昆蟲王國、汽車的世界,還有我們神奇的大腦……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天文學渾天說落伍了嗎
    例如說地球繞太陽運動,其坐標原點就是太陽。說太陽系繞銀河系運動,其坐標原點,自然是銀河系中心。可惜啊,古人沒本事站在太陽上,或者銀河系中心觀察,所以最初不可能採用這樣的坐標系。渾天說,只是採用了古人最直接便於觀測研究的地球為坐標原點,地軸為旋轉軸的坐標系,這個坐標系,是科學合理的,沒有問題。
  • 天文學概述:「日心說」和「地心說」的調和
    由此開始反對哥白尼的「日心說」。地心日動模型第谷對日心說和地心說的調和第谷採用《天體運行論》的理論,並不能解釋彗星問題於是在1583年出版了《彗星論》,提出一種介乎「地心說」和「日心說」之間的「地心-日動說」,首先他肯定了地球是不動的,太陽圍繞地球轉,其他行星圍繞太陽轉。這個宇宙模型同樣可以解釋「行星逆行」現象,而且解釋了為什麼彗星軌道不同於其他行星的問題,曾一度被接受。
  • 天文學是最美麗的「無用」之學 科學人
    第三種矛盾,天文學涉及到很多數理等基礎知識,但同時,恰恰在探討天文學時,我們會發現很多的偽科學在裡面,混淆視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經常在問答的一些網站上,我會收到一些問題,比如「白羊男和射手女在一起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我的回答是,呵呵……
  • 為什麼有人說理解馬克思比理解純粹的哲學要難上許多
    馬克思馬克思的理論體系可以說是非常複雜,就我們通常就理解成三個部分組成,或者是領域組成 。就是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學說。但是這三個並不能反映的發展過程和實際狀況。實際上,在馬那裡,並沒有現代學科明確專業知識區域。而且這三者可以說是在知識領域上又是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
  • 哥白尼日心說奠定近代天文學基石,使天文學首先跨入近代科學大門
    託勒密地心體系在它誕生時是一個集古希臘天文學大成的科學學說,使用它還能推算行星等天體的視位置。歐洲中世紀前期,這一體系是被教會所排斥的,13世紀,當它的破綻日益暴露時,教會卻對它從排斥轉為維護。因為教會把上帝創世說作為其教義的核心,上帝創世說宣揚的是上帝創造了天和地,創造了人類.並把人類安置在地球上來管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而託勒密地心體系主張地球位於宇宙中安然不動,具有特殊地位,這正好為上帝創世說提供了理論依據,所以教會轉而把託勒密地心體系奉為欽定的理論。於是,13世紀以後,託勒密地心體系已經喪失了它的獨立性.成了教會維護其統治的輿論工具。
  • 劉振海:研究數學不為什麼,只是純粹的喜歡
    他說,這裡不僅是辦公室,還是給學生上課的教室。在家人眼中,他是三更半夜起床鑽研數學的「痴者」;在學生眼中,他是治學嚴謹,待人熱誠的好老師;在同事眼中,他是認真工作,潛心科研的好前輩。他,就是廣西民大理學院院長劉振海教授。廣西民族大學理學院院長劉振海教授。
  • 天文學是最「保守」的科學,天文學家卻最愛「打群架」
    那您可能就要問了,我為什麼離開了科研崗位,全身心地去做科普了呢?這是因為在我看來,公眾對天文學的誤會實在是太深了,我管它叫做「刻板印象」。天文學——「無用之學」?說到天文學,可能首先會想到颳風下雨、陰陽五行、星座迷信、算命佔卜、親密關係等等。對不起,這些跟天文學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你可能還會想到外星人。外星人跟天文學有關係,但是現在還沒發現。
  • 天文學是最「保守」的科學,天文學家卻最愛「打群架」 | 高爽
    」大家好,我是高爽,我曾經在國家天文臺和北京師範大學做天文學的研究。但是現在我成為了一名全職的科普工作者,進行科學傳播的工作。那您可能就要問了,我為什麼離開了科研崗位,全身心地去做科普了呢?這是因為在我看來,公眾對天文學的誤會實在是太深了,我管它叫做「刻板印象」。天文學——「無用之學」?說到天文學,可能首先會想到颳風下雨、陰陽五行、星座迷信、算命佔卜、親密關係等等。你可能還會想到外星人。外星人跟天文學有關係,但是現在還沒發現。
  • 為什麼哥白尼被譽為「現代天文學之父」?
    少年時的哥白尼對天文學感興趣,喜歡觀察天文現象,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天文學知識。  上中學的時候,哥白尼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個日晷,時間由太陽的陰影決定。  1491年,哥白尼18歲進入克拉科夫大學。人文主義者、數學家、天文學家布魯斯基對他影響很大。哥白尼經常向他請教天文學和數學方面的問題,學會了用天文儀器觀察天象。
  • 世界歷史:天文學的興起,天文學的理論依據
    對於他們而言,這並非是遙遠或「純粹的」科學,而是介入海洋統治及隨之而來的整個殖民與商業世界的一場鬥爭。德國與俄國因歐拉、義大利因博斯科維奇對這個競爭做出貢獻,而沒能分享其戰利品。歐拉、克萊羅、達朗貝爾以研究月球,表列與太陽、地球相關的月球所處的位置及盈虧的變化,及其對潮汐的影響而有助於航海。從歐拉的記載中,知悉哥廷根大學的邁耶曾擬訂太陰表而獲得英國經度委員會的一項贈禮。
  • 現象學與純粹哲學
    這裡所說的「現象學」,依然指的是胡塞爾的現象學;所謂的「現象學運動」,是對胡塞爾所奠定的現象學基本原則的繼承與發展。但正如赫伯特·斯皮格伯格在《現象學運動·導言》中所說,這裡的「運動」,「就像一條河流,包含有若干平行的支流,這些支流有關係,但決不是同質的,並且可以以不同的速度運動;它們有共同的出發點,但並不需要有確定的可預先指出的共同目標,一個運動的各個成分向不同的方向發展,這與運動的性質是完全一致的」。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才叫回到胡塞爾的「源頭」,或者說,如何理解這一回到「源頭」的趨向?
  • 純粹的娃本位沒有意義
    也有人說他的真實身價只有5000萬,也有人說達到了幾十億。這不重要,他很有錢,自己賺到了錢,也帶領很多粉絲賺了錢,就對了。                           貳    磚本位磚本位是水庫思想的核心,簡單的說就是多買房子,多買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子。
  • 天文學概述:從「日心說」到「大爆炸」
    克卜勒:日心說的完善克卜勒的第谷的助手,第谷在政府資助下進行了20多年的天文觀察,掌握了大量的精確數據,建立了一套介乎日心說和地心說之間的調和主義學說。太陽和月亮繞著地球轉,金木水火土圍繞太陽轉。只是可惜他的數學不太好,沒有辦法用詳實的軌道計算來發現這個「地靜日動」宇宙模型的缺陷。
  • 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說,建立日心說,是現代天文學的起點
    18歲時就讀于波蘭舊都的克拉科夫大學(Kraków University),學習醫學期間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策源地義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Bolog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Padua)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德·諾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對哥白尼影響極大,在他那裡哥白尼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他40歲時提出了「日心說」。
  • 天文學專業不好找工作,喜歡它有什麼用?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朋友圈絕大多數從事科普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懂一點天文學。有些直接就是拿過天文學的博士學位,或者從事過與天文學搭界的職業。比如,孫正凡、李淼、李進忠等等。據朋友介紹,天文學專業的學生如果拿不到博士學位,根本不可能混進圈子。即使拿到博士文憑,也不見得大學畢業後就能如願進國家天文臺。進天文臺工作,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是每年一共就招聘這麼多人,名額寥寥無幾,九層五以上的畢業生都進不了。為了就業,一些天文學博士還去考教師資格證書,選擇日後去中小學做教師,也就脫離了對口專業。也有人選擇進入IT業、金融業。據了解,教師、IT、金融,是天文學專業學生三大流向。
  • 第谷為何由文科轉為天文學,並且成為近代世界天文學的始祖
    第谷是丹友的天文學家,他是近代世界天文學的始祖,是他奠定了近代天文學的基礎。第谷出生在丹麥斯坎尼亞省的一個貴族家庭裡。父親是一個律師,伯父是一個很有錢的貴族。第谷從小就過繼給其伯父。他十分聰明,但由於伯父過於溺愛,所以在學校裡不大認真讀書。」那麼第谷為什麼熱愛起天文學來了呢? 有一年,地方觀象臺預報在哥本哈根地方可以看見日食,在那一天第谷果然看見了日食。
  • 何謂天文學?研究天文學有何意義?!
    天文學按觀測手段分類主要有三個分支學科: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空間天文學。天文學按研究對象分類還可分出一系列分支學科。圖1.1.1就是引自《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關於按不同分類法所劃分的天文學各分支學科及其相互交叉關係的示意圖。
  • 美國華裔科學家徐遐生榮獲「邵逸夫天文學獎」
    中國僑網消息: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邵逸夫獎基金會6月16日在香港公布2009年度邵逸夫獎名單,5名分別來自中國、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在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和數學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而獲獎。  邵逸夫獎評審會主席、首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邵逸夫獎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等,16日在發布會上公布得獎名單。
  • 如果說天文學猶如一場解謎遊戲,天文學史就好比一部偵探小說
    在認知革命的過程中,智人面對博大和永恆的天空,拋出了一系列問題:天地為什麼分開?太陽為什麼發光?月亮為什麼盈虧?星辰為什麼如此排布?它們為什麼運動不休?為了解答這一切,智人發展出五花八門的神話傳說。原始信仰要求敬畏上蒼、崇拜日月,多神論視星辰為神祇,一神論認為天堂是造物主的居所。天不僅是存在的完美形式,也隱含著存在的終極目的。
  • 150天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之:先驗方法論-一、純粹理性的訓練
    那在此還要注意一點的就是,為什麼康德在形而上裡面會提出兩個問題呢?首先是在康德之前,已經存在了很多不同派別的形上學,所以康德考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會有形上學?他認為形上學是人類理性的一種自然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