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為何被稱為中國外科手術鼻祖?麻沸散的發明,比西方早1600年

2020-11-28 歷史鑑賞者

提到華佗,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要給曹操開腦殼的場景。據說這哥們兒有一手開腦殼不要命的好手藝,但是曹操不信啊。

作為大軍閥頭子,曹操做夢都覺得有人要殺他,再加上華佗成天拿自己給關羽刮骨療傷的事情吹噓,所以認定了華佗是劉備那一派的人,於是就把給宰了。

華佗死了以後,中國醫學界,簡直是喪失了一位宗師級別的大師。我們都知道中醫裡是沒有外科手術的,也就是開刀。或許就是因為華佗被殺,從而被終結了。

打假一、刮骨療毒的可不是華佗。

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我們都聽說過,當時關羽中了敵方的毒箭,本來是奄奄一息了。這個時候華佗被請了過來,他說他有辦法。

華佗拿出了一排手術刀,可惜沒有帶麻醉藥,也就是他發明的麻沸散。關羽說不礙事,直接上刀子。

為了表現出自己的英勇,關羽甚至還一邊喝酒一邊讓華佗在他肩膀上動刀子。華佗把關羽的皮肉割開,將滲透到骨頭上的毒液一點點刮掉。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右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國志》

再用線把皮肉給縫合起來,這樣關羽的毒素就被清理掉了。那麼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華佗麼?其實歷史上並沒有給出交代。

當時華佗的名氣比較響亮,所以羅貫中下意識地認為能給關羽下刀子的,應該就只有華佗一人了。但如果這個醫生的確是華佗的話,陳壽不可能不標註清楚。

由此可見,三國時期的外科手術水平,已經相當高超了。除了華佗以外,民間還有不少醫生是懂得外科手術的。

打假二、曹操殺華佗,不是因為華佗要劈開他的腦袋。

曹操有頭風病,時不時就感到頭疼。為此華佗就提出了一個建議,先讓曹操把麻沸散給喝了,華佗再用手術刀劈開曹操的腦殼,把裡面的風邪給取出來,然後再給縫合上就好了。

曹操聽得一愣一愣的,這哥們兒莫不是瘋了吧?腦袋被劈開了,豈有能活下去的可能?為此曹操當然不行,他甚至認為華佗要害他,於是就把他給殺掉了。

那麼史書上是怎麼描寫華佗之死的呢?華佗是相當後悔學醫的,因為學醫在當時屬於卑賤的職業,很受人瞧不起。

曹操的確是得了頭風病,找華佗前來給他治療。華佗悶悶不樂地告訴曹操,這種病很難根治,就算長期治療,也只是延長壽命罷了。這等於就是宣判沒法子治了。

曹操還在思考這件事,華佗就借著家裡有事,提前回家了。要知道這個時候華佗是曹操的家庭醫生,相當於是皇帝的御醫,哪能說走就走呢?

為此曹操多次讓華佗回來,華佗都假借老婆病重,以此拖延假期。曹操認為華佗是因為自負而不願意見他,所以便派人去驗證真假。

結果發現他老婆居然沒病,華佗就這麼被抓入了許昌的大牢之中,不久就殺了。華佗臨死前曾經把一本醫書交給獄吏,可人家哪裡敢接手呢?於是華佗就把這本書給燒了,說不定這就是外科手術結的重要典籍。

由此可見,華佗被殺,可不是因為他要對曹操的腦袋開瓢,主要是因為他為人傲慢,多次欺騙曹操。

憑什麼說華佗是中國外科手術的鼻祖呢?因為麻沸散。

外科手術,俗稱開刀,這就是要在你的身上劃口子,你說疼不疼?當然是疼得要喊娘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遲遲沒有搞外科手術的重要原因。

不過中國歷史上有了華佗,這件事就好辦多了,因為他發明了著名的麻沸散,也就是最原始的麻醉劑。

外科手術的出現看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是病患者一般都是疼得死去活來,往往刀子才用到一半,病人就疼死了。

精於方藥,處齊不過數種,心識分銖,不假稱量,針灸不過數處。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後漢書》

為此華佗的麻沸散就派上大用場了,在實施外科手術的時候,先讓病人把麻沸散給吃了,等到病人失去了知覺以後,再對他們開膛破肚,那都不成問題。

麻沸散的問世,使得外科手術不再是束之高閣的醫術。外科手術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進入人類醫學史,這都要歸功於華佗,難怪他被稱為中國外科手術鼻祖。

那麼華佗是怎麼發明麻沸散的呢?這裡面還有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據說當時華佗和他的兒子一起研究麻沸散,兩個人上山採藥。

只要感覺有些令人發麻的藥都用上,再回家按照不同比例配製。可問題是這玩意兒需要試驗才能成功,又不能隨便找別人試驗,萬一把人家試驗死了,可得不償失。

為此華佗就跟兒子你一口我一口地試驗,一個人配製一種藥,配完就自己嘗嘗。結果他兒子吃的藥裡面居然有毒,把他給活活毒死了。

華佗悲痛不已,但是他沒有放棄研究麻沸散,經過長年累月的研究,麻沸散終於被研究出來了,可惜華佗的兒子再也回不來了。醫者仁心,大概指的就是這樣,為了眾生,只好犧牲小我。

麻沸散成分的考究,版本有兩種。

既然華佗研究出了麻沸散,那麼麻沸散是由什麼成分構成的呢?跟現代的麻醉劑是不是相類似呢?這是很多人比較關心的問題。

很可惜的是,即使到現在,我們都無法給出一個非常確切的答案。因為相關考證實在是太多,而華佗也沒有留下個比較準確的說法。就目前的考證,我們可以知道,麻沸散的成分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是一斤曼陀羅花,生草烏、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各四錢,一錢天南星。拿這六味藥組合而成。這是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考證出來的結果。第二種是三錢羊躑躅、一錢茉莉花根、一兩當歸、三分菖蒲組成。這也是民間傳說的一種說法,不具備權威性。這兩種製作麻沸散的方法,在民間應該都有使用,或多或少是有一些功效。我認為是華佗死後,藥方沒留下來,是當時的醫生或者病人,根據一些用過的藥渣,合理推理出來的辦法。因為在不同場合使用,所以藥力是不一樣的,為此藥方不同也很正常。

麻沸散顯然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也使得華佗能夠在三國那個時期,就實行了全身麻醉手術,此乃人類歷史上最早的。

華佗靠著醫術,治了不少三國名人,而且病患還都不同。

一、陳登和寄生蟲。陳登是徐州名士,劉備來到徐州以後,陳登就甘願輔佐劉備。後來劉備被呂布打跑了,呂布又被曹操給打跑了,陳登就跟了曹操。

陳登被曹操任命為廣陵太守後,常常喜歡吃生魚片。結果身體就不怎麼好了,常常面色赤紅,心情煩躁。

廣陵太守陳登,忽患匈中煩懣,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欲成內疽,腥物所為也」即作湯二升,再服,須臾,吐出三升許蟲,頭赤而動,半身猶是生魚膾,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後三期當發,遇良醫可救。登至期疾動,時佗不在,遂死。---《後漢書》

為此華佗讓人準備了十來個臉盆,華佗給陳登吃了一副藥以後,陳登吐出了十來盆的紅頭蟲子,也就是寄生蟲了。

陳登常喜歡吃生魚片,所以就順帶著吃了不少寄生蟲。當時的衛生條件也不咋地,所以吃點蟲子很正常。華佗說再過三年,這毛病還會復發,去他家再拿一副藥吃,就能根治了。

結果三年以後陳登果然復發了,可是派人去華佗家卻能找到華佗,陳登就這麼被寄生蟲給害死了。當時他才不過39歲而已。由此可見,華佗對內科也十分在行。

二、周泰和十幾個大窟窿。當時孫策還在奪取天下,周泰和年輕的孫權鎮守宣城,這個時候敵軍在半夜殺來了。周泰想都沒想就把十來歲的孫權抱上了馬,自己赤身與山賊搏鬥。

周泰不愧是名將,拿著刀斬殺了十來個山賊,可是等到周泰殺出一條血路,救出孫權以後,才發現自己身上也被刺中了十二個大窟窿。

眼看著周泰就要掛了,孫策得知以後大吃一驚,連忙派人將華佗給請了過來。華佗就是江東人,所以來得很快。

他看了周泰的傷勢以後,表示這件事實在是太好辦了,給他們開了一劑藥,敷上一個月自然就能夠痊癒。由此可見華佗對金瘡之類的傷也是有治療手段的。

三、曹操和風邪症。這回華佗算是遇到了難啃的骨頭,這身上的金瘡之傷好治,肚子裡的寄生蟲也好治,可是腦袋裡的風邪卻很難根治。

腦袋是一個人生命最關鍵的地方,現在提倡大家騎電動車戴頭盔,其實就是為了保護大家的腦袋,因為腦袋受了傷,到目前來看都很難根治。

曹操那個時候恰好就遇到了這麼個毛病,據說當年在徵討西涼馬超的時候,被馬超用槍頭敲了兩下,回來就頭痛欲裂了。

估計曹操這風邪症是被嚇出來的,華佗路過許昌的時候,就給曹操扎了幾針,暫時治好了曹操的風邪症。

可是華佗也告訴曹操,這種病是很難根治的。曹操心想,這沒關係啊,把華佗留在這裡給他看病不就行了?

奈何華佗是個閒雲野鶴,他才不願意跟著曹操混飯吃,於是就託詞拒絕了曹操的邀請。結果曹操惱羞成怒,就把華佗給殺了。由此可見,華佗對風邪症是有辦法的,但是不能根治。

華佗面對各種疑難雜症,卻能夠對症下藥。

遇到同樣的症狀,一般人都會以相同的病患來治理,可是華佗不一般,他會根據不同人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理。

內症和外症:華佗遇到過兩個士兵,他們都是身上發熱,腦袋疼。華佗看了以後,給他們開出的藥方卻完全不同,一個給開了發汗的藥,一個給開了瀉藥。而且叮囑他們別用反了。

這兩個人雖然覺得奇怪,但是畢竟是神醫開的藥方,他們就姑且用了,結果全都痊癒了。事後他們才知道,原來他們的病患表面上相同,但是原因卻不同。

一個人是表面上的病患,只要發汗就能解決問題。而另一個人卻是肚子裡的問題,必須要把肚子裡的東西排乾淨了才行。

氣理:有個姓頓的都郵跑來找華佗治病,治好了以後,華佗告誡他,應該要靜養,因為元氣還沒有恢復,必須要禁止房事,否則一定會掛了。

都郵哪裡管得了這些,他老婆前來探望他以後,當天晚上他們就進行了房事,結果三天以後都郵就去世了。

針灸:還有一個姓徐的,昨天剛找醫生過來用針灸刺了胃管,結果晚上咳嗽就沒停下來過,而且心裡非常煩躁。

華佗給他查看了一下,下結論說那個醫生刺錯地方了,錯把肝臟當成胃管,如果以後吃的漸漸少了,不出五天肯定就掛了。結果真的像華佗說的那樣,這個姓徐的五天後就掛了。

總結:如果華佗不死,中國的外科手術,要早於西方1600年。

1846年,美國牙科醫生摩爾頓發明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藥物,那就是乙醚麻醉劑。這玩意兒大量投入到了生產使用當中,使得外科手術得到了迅速發展。

其實早在1600多年前,我國的華佗就已經發明了麻沸散。而且麻沸散的使用,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可問題是麻沸散尚且在推廣階段,發明麻沸散的華佗卻被曹操給殺了。曹操殺的可不只是華佗,他斷絕的還是中國外科手術之路。

一個軍閥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阻斷了中國外科手術的發展歷程,的確有些讓人痛心疾首。如果時光能夠倒轉,我一定要跑去告訴曹操一聲,華佗這個人不能殺,你的腦袋是真的能開瓢!

參考資料:

《晉書》

《三國志》

《後漢書》

相關焦點

  • 號稱外科鼻祖的神醫華佗,是曹操正宗的老鄉,為何會被曹操殺害
    張仲景是三神醫之首,以傷寒雜病研究為主,似乎主要針對的就是當時的瘟疫,華佗是外科鼻祖,以外科手術最為精通,董奉則以杏子治病,三人中以華佗的醫術最為神奇,要知道兩千多前給人做外科手術,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而且華佗還自備麻醉藥。
  • 華佗醫術有多高?人們常說「華佗在世」也救不了,他真能起死回生
    三國時期著名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早年的華佗曾四處遊學,鑽研醫術不求仕途,行醫足跡更是遍及安徽、江蘇、河北、河南、山東等各地!門軸轉動啟示了華佗,使他聯想到古書上說過「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他認為,人體必須經常活動,但不能過度。
  • 《華佗》郵票大版帶花邊,搗藥罐異形齒孔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8月19日發行《華佗》特種郵票一套2枚,小型張1枚。郵票圖案名稱為:發明麻沸散、編創五禽戲,小型張圖案名稱:華佗像。全套郵票面值為8.40元。計劃發行數量分別為:套票780萬套,版式二95萬版,小型張630萬枚。
  • 華佗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清華教授一針見血指出,並拿出證據
    另外,雖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藥方已經失傳,但人們經過研究已經得知,麻沸散的主要成分為曼陀羅花,但是,曼陀羅花此名起源於印度。中國古代稱其為「鬧羊花」或是「萬桃花」等等。所以,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曼陀羅花這個譯名了,說明曾有古印度人傳入中國。而印度用曼陀羅麻醉的歷史是要早於中國的。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備考:《中國傳統醫學》考點
    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中國傳統醫學》考點,希望對你們的考試有所幫助。   (一)戰國時期——扁鵲   對於扁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初中的「扁鵲見蔡桓公」讓我們對扁鵲有了初步了解,當然他的成就不止於此,主要表現在「望、聞、問、切」四診法,成為中國中醫傳統的診病法,被後人奉為「脈學之宗」。有《難經》傳世。
  • 倘若曹操同意為華佗做開顱手術,結果會如何?大夫:直接去世
    華佗,字元化,漢末沛國人(今安徽亳州),著名的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精通外科手術,開創麻沸散,內科婦科兒科也十分精湛,還對針灸頗有研究,是非常全面的醫師。
  • 如果華佗真的給曹操開顱,成功的機率有多大
    想想那個情景,曹丞相喝完麻沸散,暈暈乎乎如醉酒一般不省人事,華大夫拿著鑿子斧子走進房間,最角帶著神秘的微笑 《三國志》上華佗很明白,作完開顱手術曹操就掛了,所以他根本沒提開顱這回事。 三國志上的華佗只是想做官,挾曹操的病以自重。 古代醫生地位太低了,看史書每每看到皇帝有兒子死了女兒死了妃子死了七大姑八姨死了皇帝最喜歡幹的一件事就是把這人的醫療團隊全滅。
  • 曼陀羅真的和華佗的「麻醉藥」有關?
    【天地網訊】華佗就是我國古代以為名醫,人稱「活神仙」,無論是怎樣的疑難雜症,只要是經了他的手,就能大好。尤其是華佗的「麻沸散」更是開闢了中醫外科的新紀元,那麼,華佗和「麻沸散」之間究竟會有何淵源呢?
  • 神秘的曼陀羅花,毒性大,為何還有人喜歡種植?
    呵呵,咱們中國的中醫非常發達,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會進行外科手術了,要想手術解決病痛,就要使用一些麻醉劑,這時聰明的華佗就想到了曼陀羅花,這種花含有一些麻醉和鎮定成分,聞名世界的麻沸散就被發明了,毋庸置疑,曼陀羅花成了麻沸散的主要成分之後,很好的解決了人們的病痛,咱們中醫的輝煌也得已彰顯,可以說從麻沸散的發明開始,曼陀羅就已經盛名顯赫,聞名世界了!
  • 華佗為何不願意給曹操當私人醫生,甚至死前拒不承認自己是個醫生
    中醫中藥如此了得,首先應該感謝和致敬那些中醫中藥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如扁鵲、張仲景、華佗等祖師大醫。據稱,華佗是中國第一套健身操的發明者,是外科界的鼻祖,其獨創的麻醉術,領先歐洲1600多年,因醫術高超,曾被梟雄曹操徵召為御醫,可就是這樣一位如雷貫耳,光照千秋的神醫,卻恥於以醫為業,至死也不承認自己為醫,這究竟是為何?#01.華佗,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 【文瀾講壇】疾病如何影響我們的歷史——中國古代外科手術的浮沉
    中國古代醫學中的外科,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了萌芽。《周禮》中所記載的「瘍醫」,主治的範圍是腫瘍、潰瘍、刀傷和骨折等。利用刀子、剪子、針線等醫療器械進行切除、縫合等治療的外科手段之一——手術,在中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 曹操當初若同意華佗的開顱手術,結果會怎樣?專家:直接不省人事
    華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神醫,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通手術,然而讓人遺憾事情是,晚年找到曹操懷疑的華佗,最終被下獄拷問致死。《三國演義》當中,講述了這樣的故事,曹操因為頭痛,要華佗的進行治療,然而華佗提出的診療方案卻是「先飲麻肺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說白了就是給曹操來一個開顱手術,然而從來沒有聽說過還有這種手術的曹操卻大怒:「汝要殺孤耶!」立刻將華佗抓到了監獄裡面。
  • 曹操為什麼要殺華佗?真的是因為他要開顱治頭風病嗎?
    曹操殺華佗的典故只是《三國演義》中的橋段,在真實的歷史中存在疑問,比如所謂的華佗給關羽刮骨療傷,其實是假的,我們看華佗的生平年月: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 古代中國33項世界之最,中國人之驕傲!
    9 最早確立十九年七閏曆法 春秋時期的曆法已經形成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十九年七閏的原則,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東漢末年的「神醫」華佗,從植物中提取製作的麻沸散,適用於外科手術,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 若曹操答應華佗的「開顱手術」,會發生什麼?病好了?人死了?
    還好曹操身邊有華佗,只要華佗在,給他開一副藥,基本上也就能緩解他的病痛了。但是,這個藥方是治標不治本的。若是想要徹底根除他的病,正如華佗所說的,是要給曹操做開顱手術的。但是,這個手術肯定是有風險的,即便是現在手術也是有風險的,就不要說三國時代了。曹操考慮再三覺得這個風險自己是不能承受的。
  • 此人被稱為僧中科學家,機械類鐘錶鼻祖,比國外威克鍾早600年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已有2500年文化歷史。佛寓意為「覺悟」,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由法顯和玄奘將佛教文化帶人中原,對國內文化和歷史影響深遠。今天小貝要說的是被稱為密宗領袖、僧中科學家的一行。那麼為什麼說一行大師是密宗領袖、僧中科學家嘞?且聽小貝慢慢道來。一行大師,俗名張遂,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是被封為郯國公的張公謹。看過《秦王李世民》或《隋唐英雄傳》的應該對張公瑾有些印象吧。張公瑾原來是王世充手下,後被徐世績、尉遲恭引薦給李世民,在他的輔佐之下,李世民取得了玄武門之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