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外科鼻祖的神醫華佗,是曹操正宗的老鄉,為何會被曹操殺害

2021-01-09 騰訊網

東漢末年,瘟疫流行,光是史書記載的「大疫」就有十幾次之多,導致人口大量減少,疫情之下,醫生的職責就顯得更為重要,而在東漢末年一下子出現了三個神醫,號稱建安三神醫,分別是:張仲景、華佗、董奉。

張仲景是三神醫之首,以傷寒雜病研究為主,似乎主要針對的就是當時的瘟疫,華佗是外科鼻祖,以外科手術最為精通,董奉則以杏子治病,三人中以華佗的醫術最為神奇,要知道兩千多前給人做外科手術,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而且華佗還自備麻醉藥。

華佗

《三國志 方技傳》記載了華佗給病人施行外科手術的事件,是這麼記載的:

華佗給人治病時,如果病症聚積在體內,針灸和藥物不能作用,就做手術,病人先喝下華佗的麻沸散,不久就會像醉死一樣沒有知覺,華佗就會趁這時動手術。如果病症在腸腹中,華佗便割開腸子清洗,然後敷上膏藥,縫好傷口,四五天的時間病就好了,病人沒有疼痛感,一個月的時間,病就全好了。

華佗醫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症,治好的名人包括徐州的陳登,江東的周泰,名氣也漸漸大了起來,那個時候曹操有頭痛病,有人向曹操推薦華佗,而且這個華佗和曹操是正宗的老鄉,兩人都是當時的沛國譙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人。

曹操與華佗

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尤其是在當時非常看重同鄉之情的時代,更是重視,所以曹操對華佗也是格外重視,於是曹操就派人把華佗找來治病,曹操一直有頭風病,就是長期的頭痛,一直治不好,華佗就用針灸幫曹操治病,當時治過就好了,但曹操這個病是慢性病,會復發,所以需要一直把華佗留在身邊治病。

但這樣一來,華佗就不滿意了,原本華佗出身士族,曾經沛縣陳珪推薦為孝廉,太尉黃琬徵辟華佗,華佗都不願意來,能被當時的名士陳珪和黃琬所徵辟,說明華佗在當時還是有些名氣的,只是不願意出來做官,當時的士人拒絕徵辟一般有兩個原因:

1、想當隱士,或者不願意涉足官場。

2、抬高身份,博取名聲。

曹操

華佗顯然屬於第一類,而像司馬懿那樣拒絕曹操的徵辟顯然屬於第二類,華佗雖然出身士人,但是他的醫術高明,而且通曉儒家經書,相對來說,華佗更喜歡的是:四處遊歷,按照自己的興趣給人看病,因為醫生在當時的地位低下,華佗的傳記被歸於方技一類,方技在當時是指:醫經、經方、神仙術、房中術等特殊技能。

想想看,醫生在當時的地位和煉仙丹的一類術士是同樣的地位,就知道地位有多低下了,一般士人是不願意當醫生的,華佗一個出身士人,還受到當朝太尉徵辟過的,是不願意長期留在曹操身邊當私人醫生的,這是華佗與曹操矛盾的起因

華佗喜歡遊歷四方

《後漢書 方技傳》明確說了華佗的脾氣不好,而且以做醫生為恥辱,曹操想把華佗留在身邊,華佗不願意固定在這裡,習慣到處遊歷,時間一長,首先是華佗不滿了,於是向曹操請假說要回家拿藥,到了家之後,華佗又說自己的妻子生病了,需要照顧,要求延長假期,然後過了假期,華佗還是不回來。

《後漢書 方技傳》:為人性惡,難得意,且恥以醫見業,又去家思歸,乃就操求還取方,因託妻疾,數期不反。

華佗不回來,曹操不滿意了,曹操懷疑華佗是故意不來,於是派人去請華佗回來,並交待使者,如果華佗的妻子確實病了,就放寬期限,並給賞賜小豆四千升,如果華佗的妻子沒病,就把華佗抓起來押送回來,結果使者一調查,發現華佗的妻子沒病,是華佗故意在撒謊,於是華佗就被官府抓了起來押送到許昌下到監獄了。

曹操殺華佗

曹操給華佗的罪名的有兩個,一個是欺君之罪,另一個是不從徵罪。所謂的欺君之罪就是指欺騙了曹操,所謂的不從徵罪就是指曹操徵辟華佗出來當醫生,華佗不願意,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華佗自己作死,把自己害死了。

曹操當時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已經統一了中原及河北四州,成為整個天下勢力最大的諸侯,接下來曹操就要開始進行統一天下的戰爭了,曹操這個人一生殺過不少人,根本就不在乎多殺一個華佗,就算華佗是他的老鄉,就算華佗是當世神醫,其實在曹操眼中只有能利用和不能利用的區別,雖然荀彧給華佗求情,但曹操根本不聽。

這裡關鍵有一個原因就是醫生的職業在當時是低賤的職業,不被人所重視,當時地位最高的就是官員和士族,曹操殺一個官員或者士人也許還要思考一下,或者編個理由,比如曹操殺楊修及孔融,都是思考很久還找了理由的,但是曹操殺華佗就直接拒絕了荀彧的建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醫生地位低。

華佗

曹操已經是這樣一個權臣,作為神醫的華佗是根本惹不起的,惹不起可以躲啊,如果故意違抗曹操的命令,就連司馬懿這樣出身大家族的人都不敢,當曹操第二次強行徵辟司馬懿時,司馬懿就乖乖地出來了,華佗顯然沒有司馬懿的智商,只知道一味對抗曹操,曹操作為控制大半個華夏的人,當然要維護自己的威權,現在有人敢欺騙曹操,你說曹操會怎麼辦?況且曹操從來就不是一個仁慈的人,殺了多少士人名士?

從某種意義上說,華佗的死也在於他自己的做死,他本可以犧牲自由活下去的,只要聽從於曹操的命令,曹操沒有理由會殺華佗,反而會因為華佗是自己的老鄉,能為自己治病而優待,可華佗偏偏不願意,因為華佗沒有想過自己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或者他覺得曹操不會把他怎麼樣,顯然華佗失算了。

後漢書說華佗的脾氣不好,也許是當醫生自由習慣了,不願意受人約束,也許是華佗喜歡遊歷四方,不喜歡固定地待在一個地方,又或者是華佗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不願意跟隨曹操這樣的人在一起,所以他反抗了曹操,於是就造成了自己的死。

相關焦點

  • 曹操當初若同意華佗的開顱手術,結果會怎樣?專家:直接不省人事
    華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神醫,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通手術,然而讓人遺憾事情是,晚年找到曹操懷疑的華佗,最終被下獄拷問致死。最終華佗被殺,而曹操過了不久也因為頭痛而去世,這或許讓人好奇,如果曹操當時同意華佗進行開顱手術,那麼結果會如何呢,史學家就會告訴你,曹操會直接不省人事了。
  • 倘若曹操同意為華佗做開顱手術,結果會如何?大夫:直接去世
    華佗,字元化,漢末沛國人(今安徽亳州),著名的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精通外科手術,開創麻沸散,內科婦科兒科也十分精湛,還對針灸頗有研究,是非常全面的醫師。
  • 曹操為什麼要殺華佗?真的是因為他要開顱治頭風病嗎?
    神醫華佗,相信大家都知道,也知道他是被曹操殺害的!華佗為什麼被殺?因為他要劈開曹操的頭;為什麼要劈開曹操的頭?因為他要給曹操治病;曹操為什麼需要治療?因為他得了頭風病。所以整件事的根源在於曹操得了頭風病,那麼華佗真的能治曹操的病嗎?先亮答案:華佗其實根本就治不了曹操的頭風病!
  • 若曹操答應華佗的「開顱手術」,會發生什麼?病好了?人死了?
    華佗是三國時期的神醫,他也是曹操的私人醫生。我們都知道曹操常年在外打仗,他是有得了瘋頭病的,腦袋不定期的就會無緣無故地疼,而且疼起來還特別的要命。因此,他也就沒有讓華佗給他開顱。假如曹操讓華佗給他做了開顱手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 曹操為什麼要殺了神醫華佗?並非華佗要開顱,他說了10字道破玄機
    說起神醫華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我國的醫學史上,他也算得上是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了。在三國的歷史中,名醫華佗同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相傳當時華佗的醫術幾乎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他的妙手之下,許多疑難雜症幾乎都能藥到病除。
  • 華佗為何被稱為中國外科手術鼻祖?麻沸散的發明,比西方早1600年
    結果發現他老婆居然沒病,華佗就這麼被抓入了許昌的大牢之中,不久就殺了。華佗臨死前曾經把一本醫書交給獄吏,可人家哪裡敢接手呢?於是華佗就把這本書給燒了,說不定這就是外科手術結的重要典籍。由此可見,華佗被殺,可不是因為他要對曹操的腦袋開瓢,主要是因為他為人傲慢,多次欺騙曹操。
  • 曹操把華佗殺了,不是因為華佗說要開顱那麼簡單,還有別的原因!
    還有一件事,也是被人給說成了他疑心的表現,那就是曹操從一開始就有偏頭痛的毛病,只要是發作的時候,曹操就會疼的死去活來的,當他聽說了華佗是神醫了之後,曹操就派人把華佗找到,請來為他看病,但是華佗說,想要治好自己的偏頭痛就需要把腦子給打開,曹操聽到了之後直接是把華佗給殺了,這真的是全部的真相嗎?當你看完之後,你就會知道曹操是有多麼的聰明了!
  • 華佗為何不願意給曹操當私人醫生,甚至死前拒不承認自己是個醫生
    中醫中藥如此了得,首先應該感謝和致敬那些中醫中藥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如扁鵲、張仲景、華佗等祖師大醫。據稱,華佗是中國第一套健身操的發明者,是外科界的鼻祖,其獨創的麻醉術,領先歐洲1600多年,因醫術高超,曾被梟雄曹操徵召為御醫,可就是這樣一位如雷貫耳,光照千秋的神醫,卻恥於以醫為業,至死也不承認自己為醫,這究竟是為何?#01.華佗,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 南陽張仲景,被人們稱為醫聖,曹操為何不找他治病?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問,曹操與張仲景同為東漢末年的人,為什麼只找華佗看病,卻不找張仲景呢?華佗在三國演義裡最出名的醫生就是華佗了,為關雲長刮骨療毒,為曹操治頭風病等等。可是為什麼不見張仲景呢?可以看出華佗和張仲景才是一個時代的,華佗生於公元145年左右,張仲景生於公元150-154年之間,他們只相差5-9歲。而董奉只沾了一點兒建安年號的邊兒,他生於建安25年(也就是建安最後一年,公元220年),同年,魏文帝曹丕就篡漢建魏了。
  • 連華佗都治不了,曹操到底得了什麼不治之症?光聽名字就脊背發涼
    一代梟雄曹操,縱橫天下多年,最後不是戰死沙場死於敵手,而是敗給了不治之疾——頭疾。很多喜愛曹操的朋友都會想一個問題,如果曹操能夠多活幾年,那麼三國乃至整個中國的歷史是不是會有很大的改變呢?當然,曹操這一梟雄豈是會輕易認輸的,他雖然沒有稱帝的野心,但不代表他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這可是他苦心經營這多麼多年唯一的目的啊!三年後,也就是公元219年,曹操重整旗鼓,再次攻打劉備等人,這一次他準備充足,無奈的是,這一次,他又失利,還是未能擊敗劉備。
  • 華佗醫術有多高?人們常說「華佗在世」也救不了,他真能起死回生
    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早年的華佗曾四處遊學,鑽研醫術不求仕途,行醫足跡更是遍及安徽、江蘇、河北、河南、山東等各地!門軸轉動啟示了華佗,使他聯想到古書上說過「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他認為,人體必須經常活動,但不能過度。經常活動,就能使消化系統增強,血脈暢通,就不容易生病了。
  • 華佗為什麼一定要給曹操開顱?真相驚人
    提到大梟雄曹操,圍繞他的事和經典故事太多了,今天我們這裡說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事,但角度和立場稍微有一點轉變,我們來一個角色互換,如果你是當時的曹操,你會讓華佗給你開顱治療你的頭痛嗎?我相信當所有人在看到三國演義裡,曹操頭痛劇烈難忍,於是找來神醫華佗,華佗診斷之後,湯藥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必須開顱放出顱內淤血才能奏效,曹操生性多疑,人的頭顱拋開,豈能不死,認為是華佗要謀害自己,於是就殺了華佗,大家都在為曹操的生意多疑
  • 都說是華佗,但這是不可能的
    「刮骨療毒」的事情既然是真的存在,那麼為關羽治傷的「神醫」便真的如同《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那樣,是華佗嗎?這一個問題,我們仍舊需要從史書中來尋找答案。單是這一點,便可以為「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事情打個問號。因為從常理來判斷,像華佗這樣在三國時期有名有姓的神醫,若是真的為關羽療毒了,沒理由《三國志》這樣的正史不把華佗的名字一併記上吧。如果這還不能說明什麼,那麼我們可以再看一看《後漢書·方術列傳》和《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對華佗的描述。
  • 曹操為何會選擇許昌?
    原因很簡單,許昌是東漢名義上的國都,曹操的發家地之一。許昌位於河南省中東部,界於鄭州、開封、平頂山、周口、商丘之間的華北平原上。我國約以大興安嶺、太行山脈、伏牛山、武當山、巫山、武陵山等山為界,以東多是平原,以西多是山區,許昌正好位於這條界的東邊,伏牛山以東不遠處。
  • 如果華佗真的給曹操開顱,成功的機率有多大
    開完顱曹丞相百分之百不會頭痛了,一勞永逸,永遠都不會疼了,古龍說過,死人是不知道疼的,所以這個意義上說,《三國演義》上的華佗真的能治好曹操的頭疼病。 所以華佗沒有撒謊,曹操的頭風病開顱後就會好。
  • 楊修為何會被曹操殺掉?答案:不作死就不會死
    然而奇怪的是,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曹操,遇到才華橫溢的楊修,卻沒有產生化學反應,最終曹操甚至將楊修誅殺。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曹操對楊修這個人才如此厭惡呢?其實說曹操厭惡楊修是不準確的,嚴謹的說,曹操一開始對楊修還是比較信任和欣賞的。楊修起初任丞相主薄,這個職位可謂是曹操的心腹,曹操讓他坐在這個位置上,足以可見他一開始對楊修還是非常看重與信任的。
  • 歷史上的曹操,與現代人眼中的曹操,有何不同?
    文章開始小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曹操大家都知道嗎?大家知道他是哪個時期,哪個朝代的領袖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就是曹操這個人物。隨著時代不斷的推近,曹操的形象在不同時期的眼中產生了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不同的人對曹操的看法產生如此大的差異呢。
  • 「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但很少人會說
    曹操是三國時期魏國的掌權者,是一代梟雄人物。在歷史上,曹操是古往今來非常罕見的大軍事家。同時,曹操也是東漢末年最優秀的軍事家、戰略家、文學家。說到曹操,我們就會想到他的名句「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還有一句流行語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