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瘟疫流行,光是史書記載的「大疫」就有十幾次之多,導致人口大量減少,疫情之下,醫生的職責就顯得更為重要,而在東漢末年一下子出現了三個神醫,號稱建安三神醫,分別是:張仲景、華佗、董奉。
張仲景是三神醫之首,以傷寒雜病研究為主,似乎主要針對的就是當時的瘟疫,華佗是外科鼻祖,以外科手術最為精通,董奉則以杏子治病,三人中以華佗的醫術最為神奇,要知道兩千多前給人做外科手術,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而且華佗還自備麻醉藥。
華佗
《三國志 方技傳》記載了華佗給病人施行外科手術的事件,是這麼記載的:
華佗給人治病時,如果病症聚積在體內,針灸和藥物不能作用,就做手術,病人先喝下華佗的麻沸散,不久就會像醉死一樣沒有知覺,華佗就會趁這時動手術。如果病症在腸腹中,華佗便割開腸子清洗,然後敷上膏藥,縫好傷口,四五天的時間病就好了,病人沒有疼痛感,一個月的時間,病就全好了。
華佗醫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症,治好的名人包括徐州的陳登,江東的周泰,名氣也漸漸大了起來,那個時候曹操有頭痛病,有人向曹操推薦華佗,而且這個華佗和曹操是正宗的老鄉,兩人都是當時的沛國譙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人。
曹操與華佗
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尤其是在當時非常看重同鄉之情的時代,更是重視,所以曹操對華佗也是格外重視,於是曹操就派人把華佗找來治病,曹操一直有頭風病,就是長期的頭痛,一直治不好,華佗就用針灸幫曹操治病,當時治過就好了,但曹操這個病是慢性病,會復發,所以需要一直把華佗留在身邊治病。
但這樣一來,華佗就不滿意了,原本華佗出身士族,曾經沛縣陳珪推薦為孝廉,太尉黃琬徵辟華佗,華佗都不願意來,能被當時的名士陳珪和黃琬所徵辟,說明華佗在當時還是有些名氣的,只是不願意出來做官,當時的士人拒絕徵辟一般有兩個原因:
1、想當隱士,或者不願意涉足官場。
2、抬高身份,博取名聲。
曹操
華佗顯然屬於第一類,而像司馬懿那樣拒絕曹操的徵辟顯然屬於第二類,華佗雖然出身士人,但是他的醫術高明,而且通曉儒家經書,相對來說,華佗更喜歡的是:四處遊歷,按照自己的興趣給人看病,因為醫生在當時的地位低下,華佗的傳記被歸於方技一類,方技在當時是指:醫經、經方、神仙術、房中術等特殊技能。
想想看,醫生在當時的地位和煉仙丹的一類術士是同樣的地位,就知道地位有多低下了,一般士人是不願意當醫生的,華佗一個出身士人,還受到當朝太尉徵辟過的,是不願意長期留在曹操身邊當私人醫生的,這是華佗與曹操矛盾的起因。
華佗喜歡遊歷四方
《後漢書 方技傳》明確說了華佗的脾氣不好,而且以做醫生為恥辱,曹操想把華佗留在身邊,華佗不願意固定在這裡,習慣到處遊歷,時間一長,首先是華佗不滿了,於是向曹操請假說要回家拿藥,到了家之後,華佗又說自己的妻子生病了,需要照顧,要求延長假期,然後過了假期,華佗還是不回來。
《後漢書 方技傳》:為人性惡,難得意,且恥以醫見業,又去家思歸,乃就操求還取方,因託妻疾,數期不反。
華佗不回來,曹操不滿意了,曹操懷疑華佗是故意不來,於是派人去請華佗回來,並交待使者,如果華佗的妻子確實病了,就放寬期限,並給賞賜小豆四千升,如果華佗的妻子沒病,就把華佗抓起來押送回來,結果使者一調查,發現華佗的妻子沒病,是華佗故意在撒謊,於是華佗就被官府抓了起來押送到許昌下到監獄了。
曹操殺華佗
曹操給華佗的罪名的有兩個,一個是欺君之罪,另一個是不從徵罪。所謂的欺君之罪就是指欺騙了曹操,所謂的不從徵罪就是指曹操徵辟華佗出來當醫生,華佗不願意,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華佗自己作死,把自己害死了。
曹操當時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已經統一了中原及河北四州,成為整個天下勢力最大的諸侯,接下來曹操就要開始進行統一天下的戰爭了,曹操這個人一生殺過不少人,根本就不在乎多殺一個華佗,就算華佗是他的老鄉,就算華佗是當世神醫,其實在曹操眼中只有能利用和不能利用的區別,雖然荀彧給華佗求情,但曹操根本不聽。
這裡關鍵有一個原因就是醫生的職業在當時是低賤的職業,不被人所重視,當時地位最高的就是官員和士族,曹操殺一個官員或者士人也許還要思考一下,或者編個理由,比如曹操殺楊修及孔融,都是思考很久還找了理由的,但是曹操殺華佗就直接拒絕了荀彧的建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醫生地位低。
華佗
曹操已經是這樣一個權臣,作為神醫的華佗是根本惹不起的,惹不起可以躲啊,如果故意違抗曹操的命令,就連司馬懿這樣出身大家族的人都不敢,當曹操第二次強行徵辟司馬懿時,司馬懿就乖乖地出來了,華佗顯然沒有司馬懿的智商,只知道一味對抗曹操,曹操作為控制大半個華夏的人,當然要維護自己的威權,現在有人敢欺騙曹操,你說曹操會怎麼辦?況且曹操從來就不是一個仁慈的人,殺了多少士人名士?
從某種意義上說,華佗的死也在於他自己的做死,他本可以犧牲自由活下去的,只要聽從於曹操的命令,曹操沒有理由會殺華佗,反而會因為華佗是自己的老鄉,能為自己治病而優待,可華佗偏偏不願意,因為華佗沒有想過自己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或者他覺得曹操不會把他怎麼樣,顯然華佗失算了。
後漢書說華佗的脾氣不好,也許是當醫生自由習慣了,不願意受人約束,也許是華佗喜歡遊歷四方,不喜歡固定地待在一個地方,又或者是華佗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不願意跟隨曹操這樣的人在一起,所以他反抗了曹操,於是就造成了自己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