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一下自己,311 Real (Fake) Analysis 這次考了滿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嗯
把一篇 我writing寫的東西翻譯翻譯放上來。之前經常直接把英文的原文放上來,但是可讀性真是太差了,最多當作自己存檔用一用。看看我的公眾號和google drive誰的存活時間長,嘻嘻。
以下
—
今天要說的是黑死病醫生 (Plague Doctor) 的烏鴉面具。
大家可能對歐洲的黑死病了解很少,更不知道啥是黑死病醫生。不過大部分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看到過黑死病醫生的烏鴉面具。它長這樣:
來源見水印
等一下,上面那個是被當代朋克青年藝術化以後的面具,真正鼠疫醫生的全套裝備其實是這樣的:
全套裝備包括:面具,長袍,寬邊帽子和一個長手杖。
[Copper engravingof Doctor Schnabel (i.e., Dr. Beak), a plague doctor in seventeenth-centuryRome, circa 1656]
估計大家在很多的遊戲或者影視作品裡都看到過這種莫名其妙就很恐怖的面具。但可能很少會有人能把這麼嚇人的面具和醫生這個職業聯繫在一起。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面具看起來又很浮誇,戴上了估計也成半個瞎子啥也看不清楚了,那當時的醫生為什麼要發明這麼個倒黴玩意給自己添堵呢?
這就要從Miasma Theory說起。當時的歐洲主要有兩種醫學理論,一種是蓋倫派(Galen, not Garen from League of Legends, be civilized!!),蓋倫派的醫學家主張人體裡面有四種不同的體液,當這些液體失去平衡之後,人就會生病。但是很明顯,這種說法根本解釋不通像鼠疫這樣的傳染性疾病,於是人們選擇相信另外那剩下的理論,Miasma Theory.
希波克拉底的畫像
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 (1767–1824)
Miasma理論是由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他認為所有傳染性疾病的根源在於腐敗的空氣,也就是瘴氣。這種想法來源於一些非常直接的觀察和一些簡單的邏輯推理。如果某一個人生病了,你可以說他的飲食或者作息出了問題,甚至說這個人的思想出了問題。(沒有任何暗示的意思,滑稽)但是如果這麼一大群人都生病了,那只能是大家一起共享的一些東西出了問題,那就是:空氣。而那些有毒有害的空氣一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臭——排洩物很臭,腐敗的肉很臭,好多病人的傷口也有一股腐敗的味道。於是當時的醫生就普遍將空氣中的臭味和疾病聯繫在了一起。
當時的人們甚至把這種腐敗的空氣具象為無法被擊敗,為所欲為的惡魔。
A representation by Robert Seymour of the cholera epidemic of the 19th century depicts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in the form of poisonous air.
所以說,要防止被傳染,首先要保證自己不能聞到臭味。為了不聞到這些腐敗的空氣,Charles de Lorme (1584-1678) 發明了這麼一個面具。這個面具上長長的鳥喙裡塞滿了各種香料和香草,這樣從鳥嘴中過濾出的空氣就是潔淨的,不含腐敗物質的。
不僅僅是帶著面具,醫生還有很多別的方法來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們通常都帶著一個寬邊的帽子以防病人靠近。為了不與病人直接接觸,鼠疫醫生們都會通過手杖來對患者進行脫衣,測量脈搏等等工作。有的醫生甚至會躲到另一間屋子裡,通過狹小的窗口來對病人進行醫治。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最想知道的是,有了這麼多的保護措施,這些醫生是不是就不會被鼠疫傳染了呢?首先從理論的角度來講,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在沒有靠譜的生物學研究的支撐的情況下,人們預防感染的措施完全就是盲人摸象。誠然有了面具和之前描述的一系列措施,病毒的傳染也許可能可以被歪打正著地隔絕掉,但事實上鼠疫醫生的死亡率卻並沒有因為這些發明而降低。在黑死病爆發期間,教宗克雷芒六世曾經派遣了18名額外的鼠疫醫生到威尼斯去幫忙緩解疫情,但是沒過幾年就只剩下一名醫生勉強倖存了下來。諷刺的,克雷芒六世自己也死於了黑死病。實際上因為黑死病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以及黑死病醫生恐怖的工作服,民間的人們通常都管他們叫做死神。原因很簡單,不論你是醫生還是病人,只要你見到了這個烏鴉面具,就難逃一死。
以死神的形象出現的烏鴉面具非常常見。
這樣的現象與當時另一種常見的療法也有很大關係,那就是放血療法。這個療法來源於已經有些衰落的蓋倫學派,甚至直到19世紀初,人們還在堅持使用這一落後的治療方法。美國國父班傑明.拉什都曾大力推薦過這一療法,包治百病。黑死病爆發時期的人們也非常提倡放血,因為即便是身體健康的人在放過血以後也會感到「神清氣爽,頭腦清醒」——也許完全是低血壓帶來的一些錯覺。但這樣的療法對於黑死病來說無疑是最佳的傳播環境,在沒有足夠的衛生條件下,暴露的血液顯然讓病毒感染的危險增加了許多倍。
中世紀的放血療法。
大家可能會想,雖然這些醫生都難逃被鼠疫感染的命運,但至少他們都在靠著自己的努力來挽救人們的生命,這是多麼的偉大。很不幸的是,儘管大部分的醫生的確是在冒著幾乎必死的危險來救治病人,但他們治療的效果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只需要稍微相信一下他們工作時的情景,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他們無法治癒這些病人—帶著一個幾乎不透氣的面具,只能透過兩隻紅色的玻璃來進行觀察,與病人至少相隔兩米以上,最要命的還是大家根本就不知道黑死病背後的真正原理和應對措施。
所以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一個沒有用卻又高度危險的職業呢?
其實,黑死病期間的鼠疫醫生大多數是由當時的城鎮政府招聘的,其中大多數都是非常二流或是三流的醫生。在荷蘭甚至有過水果商人轉業當起鼠疫醫生的例子,可見當時的鼠疫醫生行醫素質普遍較低。既然是歸政府管理的行政人員,鼠疫醫生也承擔許多行政方面的任務,比如記錄當地具體的死亡人口數,負責掩埋屍體,對屍體進行解刨研究,甚至是負責對患者的家事提供建議和幫助。而這些看似副業的職責卻成為了鼠疫醫生們對人們最為重要的貢獻。由於較高的致死率,醫生們的待遇都非常高。正常的鼠疫醫生一旦就職就會立即獲得當地的citizenship(國籍?戶口?),一套房子以及穩定的高收入。但儘管如此,整個歐洲對於鼠疫醫生還是供不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