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經濟學人:洪澇災害

2021-01-20 趣讀經濟學人

中文導讀

近期,洪水肆虐多省,數百萬人為此流離失所,造成國家經濟損失近千億。雖然中國對抗洪災已有上千年歷史,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壩、堤壩,其中三峽大壩就是一個代表性工程,但專家推測或許是氣候變化的原因,這種極端天氣帶來的降雨量超過了水利工程的可承載範圍,導致了這場大洪災。

(公眾號:趣讀經濟學人)

雙語閱讀

1

On a recent rainy afternoon the owner of a small riverfront fish restaurant onsleepyKaisha isl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Yangzi river, was worried andbemusedby the steadily rising waters.On a spit ofland near the riverbank stood a cluster of trees, their trunks half-submerged. A wooden boardwalkleading out toa fishing pier remained only just above the murky water. 「There is usually a metre of clearance under the walkway,」 she said. 「Yes, I have seen the water this high before, but never this early in the rainy season.」

在近期一個下著雨的下午,位於長江中段寂靜的凱沙島上,一家河邊魚鮮餐館的老闆正對不斷上漲的水位感到擔憂和困惑。在河岸附近一小塊土地上,有一叢樹,樹幹被半淹著。一條通往釣魚碼頭的木板路僅僅位於渾濁水面之上。她說:「通常該人行道下會留有一米的空間。我以前確實見到過這麼高的水位,但從未在這麼早的雨季見到過。」

sleepy 寂靜的;無生氣的

bemused 困惑的

on a spit of 一小塊

lead out to 直通

2

Residents of the island, 160km upstream from Shanghai, where the river pours into the sea, worry about possible disaster. Upstream and along dozens of other river systems across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trouble has already come. In the face of the worst flooding in decades, China raised the national-emergency response to its second-highest level on July 12th. Two days it later issued an alert after forecasts of 200mm of rainfall a day (nearly eight inches) in many areas and, in some spots, as much as 60mm an hour.

長江在上海上遊160公裡處匯入大海,島上居民擔心可能會發生災難。然而,麻煩已經抵達橫跨中國中部和南部的其他數十條河流水系的上遊和沿岸。面對數十年來最猛烈的洪水,中國於7月12日將國家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兩天後,中國發布預警,預計多個地區的日降雨量為200毫米(接近8英寸),一些地區每小時降雨量甚至能達到60毫米。

3

Flooding in dozens of provinces has already caused the death or disappearance of 141 people, the displacement of millions, the loss of 28,000 homes and 82bn yuan ($11.7bn) in damage.Soldiers have been dispatched to help with relief. President Xi Jinping said China had entered 「a crucial period of flood control」.

多省出現的洪災已經造成141人死亡或失蹤,數百萬人流離失所,2.8萬所房屋被毀,造成經濟損失820億元(約合117億美元)。士兵已被派去抗洪救災。主席表示中國已經進入「防洪的關鍵時期」。

cause 82bn yuan in damage 造成經濟損失820億

劃線句值得回譯、背誦

4

Kaisha island sitsin the shadow ofthe Yangzi’s latest engineering marvel, agleaming newrail-and-road suspension bridge linking the cities of Suzhou, Nantong and other parts of Greater Shanghai. There are no reports of risk to it, but six days after it came into service on July 1st, an ancient bridge 300km away was washed away by a roaring river flood. The seven-arched structure was a cherished landmark in the city of Huangshan.

凱沙島位於長江最新建築奇蹟工程附近,一座嶄新的鐵路和公路懸索橋將蘇州、南通和大上海的其他地區相連。雖然沒有任何關於它的風險報告,但是在7月1日投入使用6天後,300公裡外的一座古橋被洶湧的河水衝走了,這座七拱結構的橋曾是黃山市珍貴的地標。

in the shadow of 在...附近

gleaming new 嶄新的

5

But the fate of the nearly 500m people of the Yangzi basin ultimately depends on another engineering marvel far upstream, the massive Three Gorges Dam. Completed in 2006 at vast expense (and in the face of fervid opposition), it was touted as a multi-function boon. It would generate power, boost irrigation, improve river navigability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 give Chinathe upper handin its millennia-old struggle against devastating floods. But its failure to do so this year is proof, say the dam’s critics, that its merits were oversold. Some even question the dam’s durability, and warn of a possible calamity—a risk that Chinese officials angrily dismiss.

但長江流域將近5億人口的命運最後還是還是要取決於遠在上遊的另一個奇蹟工程,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於2006年完工,耗資巨大(構築過程中不乏反對聲音),是一座多功能建築。它能夠借水力發電,促進灌溉,改善河流通航能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令中國能夠在長達千年的抗洪鬥爭中處於主動地位。三峽大壩的批評者則認為今年它沒有成功幫助抗洪就是它的好處被過分吹捧的證據。有人甚至質疑大壩的耐久性,並警告可能會發生災害——中國官員憤怒地否認了這種風險。

the upper hand優勢;佔上風

6

Climate change may have caused extreme weather unusually early in the year, producing more rain than hydro-engineering can handle. Zhang Junjie of Duke Kunshan University says most Chinese experts agree that climate change is making the region’s weather more volatile and will reduce farming and industrial output. 「In the past, China focused on the engineering approach, building more dams, more dykes and higher banks. But the government has realised this is like an arms race with nature that we can’t really win,」 he says. In December, legislators began deliberating a new draft law on protecting the entire Yangzi river basin, including the restoration of riverside ecosystems that may help to reduce flooding. This, says Mr Zhang hopefully, is 「giant progress」.

氣候變化或許引起了今年不尋常、過早的極端天氣,這種天氣產生的降雨量超出了超級工程可以應付的範圍。杜克崑山大學的張俊傑(音譯)說,大多數中國專家一致認為,氣候變化令該地區的天氣變得更加不穩定,將會損害農業和工業的產出。他說:「在以往,中國把重點放在工程上,修建更多的水壩、堤壩和更高的堤岸。但是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就像一場與自然的軍備競賽,我們不可能贏。」去年12月,立法者開始審議一項保護整個長江流域的新法律草案,其中包括可能有助於減少洪水的河畔生態系統恢復計劃。張俊傑滿懷期待地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相關焦點

  • 徐圩鄉洪澇災害防禦預案
    本鄉洪澇災害典型危險區基本情況見下表所示。),負責組織、指揮全鄉洪澇災害的防治工作。,為有效地防治洪澇災害提供決策依據,並實現防指辦與各專業監測系統之間以及各專業監測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實時收集洪澇災害的相關監測資料,及時做出洪澇災害預測預報。
  • 洪澇災害對大宗商品的影響
    洪澇災害對黑色板塊:開工延誤影響建材短期需求,但雨水過後有集中「趕工」可能。洪澇災害對農產品板塊:短期非洲豬瘟有望擴散,存欄恢復延緩利好局部豬價;短期豬瘟翹頭抑制豆粕需求,天氣炒作期價格易漲難跌。關鍵生長期新作品質受影響,國產豆價格仍有上行空間。洪澇災害對化工板塊:救災推動聚丙烯短需增加,停工抑制聚氯乙烯短需。
  • 經濟學人發行首個雙語APP 進駐中國市場
    經濟學人集團5月28日在上海宣布,全新雙語版App《經濟學人·全球商業評論》在中國市場正式上線,就商業、金融及科技領域的全球趨勢提供深度分析。經濟學人集團亞太區出版人兼董事總經理蒂姆·皮尼加說,在《經濟學人》計劃推出的一系列以本土語言發布的內容中,這款中英雙語App是開路先鋒,將經濟學人集團的產品覆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崛起的新一批全球商業領袖。這是《經濟學人》周刊創刊171年以來首次以雙語發布其內容。
  • 厄爾尼諾、拉尼娜、沃克環流、洪澇與乾旱災害
    圖2 世界洋流的分布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如下:①太平洋中、東部:降水增多,洪澇災害頻發(秘魯、哥倫比亞);②太平洋西部:乾旱嚴重(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印度),作物減產;③我國:南方暴雨洪澇同時東部深層海水上湧(補償流)也減少,表層海水營養物質大量減少,魚類和鳥類大量死亡;②東部深層海水上湧減少,因此表層海水溫度升高,東部沿岸地區上升氣流活躍,降水增多,引發洪澇災害;③西部地區因為流入的溫暖海水減少,海水溫度下降,盛行下沉氣流,因此降水減少,引發旱災。
  • 前三季度全國1904個縣區遭受洪澇災害
    來源標題:前三季度全國1904個縣區遭受洪澇災害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了解到,前三季度,全國1904個縣區遭受洪澇災害影響。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578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3135.5億元。
  • 洪澇災害 農作物遭災怎麼辦 有科學辦法挽救
    1.洪澇災害嚴重,多地農田被淹!近期,南方持續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多地農田被淹,農作物遭水淹後,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將給作物品質、產量帶來嚴重危害。農作物遭遇洪澇災害後,一定要先及時排水、洗苗護苗。作物受淹72小時內,挽救回來的機率很大。
  • 看好生豬養殖板塊預期差,關注洪澇災害影響
    看好生豬養殖板塊預期差,關注洪澇災害影響 行業觀點 疫情擾動+龍頭具有持續性超額回報,繼續看好生豬養殖板塊存在預期差 三季度豬價漲價動力充足,生豬價格仍處於歷史上較高水平,目前雨季疫情擾動性強
  • 直擊南方汛情 權威解讀暴雨洪澇災害未來走向
    回放 直擊南方汛情 權威解讀暴雨洪澇災害未來走向
  • 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正式上線
    中新網北京8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8月4日發布消息說,「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www.chinageoss.cn/cddr)近日已正式上線,旨在為地方政府、減災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
  • 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上線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近日已上線,可為地方政府、減災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目前,該網站可提供鄱陽湖、巢湖、太湖等區域的64個基礎地理數據集、9顆國產高解析度衛星的災害前後遙感數據集、3期覆蓋長江中下遊幹流及主要湖泊的哨兵一號衛星10米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SAR)影像一張圖產品,以及全國汛情動態監測信息等數據資源,總數據量達到557GB。該網站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聯合建設。
  • 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
    經核定,2018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乾旱、風雹、地震、地質、低溫冷凍、雪災、森林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3億人次受災,589人死亡,46人失蹤,524.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9.7萬間房屋倒塌,23.1萬間嚴重損壞,120.8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0814.3千公頃,其中絕收258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644.6億元。
  • ...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上線 可查詢災害前後遙感數據集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聯合發布「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www.chinageoss.cn/cddr),為地方政府、減災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
  • 廣西洪澇災害致127萬餘人受災,氣象部門:強降雨系統減弱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受連日強降雨影響,廣西多地遭受洪澇災害,受災群眾數量持續增加。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6月10日從廣西應急管理廳了解到,截至6月9日18時,發生在廣西的洪澇災害已造成127.75萬人受災,已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9.58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達8.3萬公頃;倒塌房屋546戶838間;直接經濟損失89.17億元人民幣。
  • 7月以來洪澇災害已致2385.7萬人次受災
    原標題:7月以來洪澇災害已致2385.7萬人次受災   記者19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7月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等24省(區、市)2385.7萬人次受災,31人死亡失蹤,203.9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
  • 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上線發布
    中國日報8月4日電(記者 張之豪)近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聯合發布「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www.chinageoss.cn/cddr),為地方政府、減災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
  • 國家衛生健康委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聯防聯控檢查組來安徽省督查...
    11月16-18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關於開展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聯防聯控交叉調研和2020年「湖區五省」血吸蟲病聯防聯控督導檢查工作安排,由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明浩帶隊的檢查組一行5人,對安徽省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防控和聯防聯控工作進行督查。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高俊文出席匯報會並講話。
  • 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網站上線 可查詢災害前後遙感數據集
    近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聯合發布「2020年夏季中國洪澇災害數據專題服務目前,該網站可提供鄱陽湖、巢湖、太湖等典型涉災區域的64個基礎地理數據集、9顆高解析度衛星(高分一號、高分三號、高分四號、高分六號、吉林一號和珠海一號)的災害前後遙感數據集、3期覆蓋長江中下遊幹流及主要湖泊的哨兵一號衛星10米解析度SAR影像一張圖產品,以及全國汛情動態監測信息等數據資源,總數據量達到557GB。
  • 「應急科普」一圖看懂不同流域洪澇災害主要特點
    汛期和洪澇是什麼 今天 讓我們一起看看 我國洪澇多發的主要因素 以及各流域洪澇災害特點吧
  • 廣州2025年將基本實現洪澇災害城市治理目標
    廣州2025年將基本實現洪澇災害城市治理目標 2020-09-02 16:21: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 經濟學人精讀:高考延期!趁著年輕,好好追夢|外刊雙語
    今天公號「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帶大家看看經濟學人上是怎麼說的:原文:Children usually rejoice in a break from school, assuming it will be a chance to slack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