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精讀:高考延期!趁著年輕,好好追夢|外刊雙語

2020-12-02 高齋翻碩

「你想開學嗎?」

這個話題最近屢屢登上微博熱搜。

01

「你想開學嗎?」

不知道小夥伴們都想不想開學,但有的學生可能真的已經等待開學很久很久了!尤其是今年要參加高考和中考的學生。今天公號「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帶大家看看經濟學人上是怎麼說的:

原文:

Children usually rejoice in a break from school, assuming it will be a chance to slack off. Not those preparing to take crucial exams. They are particularly jittery.

高齋參考譯文:學校放假時,學生往往歡欣鼓舞,覺得自己可以放鬆一下了。但那些即將參加重要考試的學生並非如此,他們現在感到異常緊張。

1. rejoice 美[rds]:表示「感到欣喜;高興;愉悅」。「因……感到高興」可以說rejoice in/at/over sth。比如ted演講中這句話:

Even joy, that can be the spring of happiness. But there's also wicked joy, you canrejoice in someone's suffering.

即使高興可以引發幸福感,但也存在著一種病態的高興,那就是幸災樂禍。

rejoice in someone's suffering可以當作固定表達來記,表示「幸災樂禍」。

2. 固定表達:a break from school是固定表達,意思是「學校放假」,注意是school,不是schools,而且school前面不加冠詞,正如「go to school上學」中也沒有冠詞。

a break from是固定表達,可以表示離開……休息一段時間,如經濟學人上這句:

Employees need a break from the workplace.

員工需要離開公司休假一段時間。

比如「放下工作充充電」就可以說take a break from work to recharge.

assuming ...是現在分詞作狀語,表示「覺得、認為」。Assuming的這種用法很常見,如經濟學人上這句:

Developers buy up land, assuming, mostly correctly, that they can sell what they build.

開發商買地是認為(大多數時候是對的)他們能把自己蓋的樓賣出去。

assuming位於句首的時候,表示「假設」。如經濟學人這句:

Assuming she wants to carry on working, what is top of her wish list?

假設她確實想繼續工作,那麼她願望清單上頭一項會是什麼?

3. be a chance to do sth意思是「做某事的機會」,chance在這裡是可數名詞,表示「機會」;它也可以作不可數名詞,表示「可能性」the chance that。

金融時報例句:

The chance that these global institutions can be created is, well, nil.

而建立這些全球機構的可能性是零。

4. 固定表達:slack off是固定表達,意思是「懈怠;偷懶;放鬆」。如金融時報上的這句話:

They might equally encourage people to slack off: with take-home pay rising, why work so hard?

這同樣也可能鼓勵人們偷懶:拿回家的工資增加了,為什麼還要這麼賣力地幹活呢?

to slack off也可以說to relax。

5. 語法分析:Not those preparing to take crucial exams這句是個省略句,preparing to take crucial exams是現在分詞作後置定語修飾those,補充完整實際上是those preparing to take crucial exams do not rejoice in a break from school。

preparing to take crucial exams也可以說preparing for crucial exams。

6. take crucial exams:參加重要考試。參加考試通常搭配介詞take,也可以用sit。如經濟學人例句:

Almost half of those who sat the exam were unable to solve elementary maths questions and a third failed a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參加考試的人中幾乎有一半沒能解出初級數學試題,三分之一未能通過閱讀理解測試。

Fail常見的用法是fail to do sth,但這個例句中的fail是「未能通過」。

7. jittery 美[dtri]:adj. 緊張的,心神不靈的,心裡不安的。如金融時報例句:

Equity markets are thus likely to remain jittery for some time.

因此股市的恐慌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也可以說sb/company feel jittery about,如經濟學人這句:

Energy companies feel somewhat jittery about working with large tech firms.

能源企業對於和大型科技公司合作還是懷揣幾分不安。

02

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

好消息是,就在昨天,2020年3月的最後一天,教育部宣布: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先來看一些相關表達:

高考: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examination(簡稱NCEE),通常譯作gaokao。

文科綜合:history, politics and geography

理科綜合: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

中國日報也在第一時間報導了:College entrance exam postponed to July.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or gaokao, will be postponed by one month to July 7-8 due to the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sai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教育部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or gaokao也可以說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known as gaokao。

Be postponed by...to... due to的用法在這篇經濟學人精讀:推遲奧運給日本帶來多大損失?| 外刊雙語文章中就見過:

The 2020 Olympics will be delayed about a year due to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officials announced Tuesday.

回顧我國的高考制度,1979年(除1983年高考時間為7月15日至17日之外),一直到2002年,高考時間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從2003年開始,高考時間正式改為6月7日至8日。歷經17年,這次高考再一次回到了7月7日至8日,說是見證歷史也不為過了。

03

高考改變人生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來看經濟學人上的這一句:

原文:

Teenagers have been cramming for years for these tests, which they believe (with justification) will determine their entire future.

高齋參考譯文:學生為高考苦讀多年,他們堅信高考會決定自己的一生。

1. 固定表達:cram for是固定表達,意思是「應付考試;準備考試;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如:

She was cramming for her Economics exam.

她正在為應付經濟學考試臨陣磨槍。

還比如,cram school補習班。

cram for 也可以表示「匆忙準備」,如經濟學人例句:

She had a few days to cram for a hazing most candidates spend years preparing for.

對於大多數候選人需要準備數年的這一問題,她卻只能在短短時間內匆忙準備。

2. have been cramming for years for these tests是現在完成進行時,強調動作的持續性,說明一直在做某事。

3. 固定表達:with justification是一個固定表達,表示「有理由;有充足理由;有正當理由;不無道理」,常寫為with some justification。

4. Which...是tests的定語從句,正常語序是they believe (with justification) tests will determine their entire future。

經濟學人在介紹留學的作用時有這麼一句話:

Studying abroad is supposed to be a life-changing, illuminating experience.

life-changing是一個合成詞,意思是「改變人生的」。還比如,危及生命的life-threatening。

我們經常說「高考改變人生」,所以gaokao will determine their entire future也可以說gaokao is life-changing。

高考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尤其是寒門子弟的命運。談到高考,我們會想到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同樣改變了寒門子弟的命運:

For centuries, meritocratic exams enabled the poor yet talented to rise to high office.

千百年來,精英選拔考試制度使得有才幹的寒門學子有機會獲得高官厚祿/走上仕途。

1. meritocratic [mertkrtk] exams:精英選拔考試。精英選拔考試制度的原則是擇優錄取,因此寒門學子有機會通過考試改變命運。

2. 同義詞替換:enable sb to do sth表示「使某人能夠做某事」,也可以說give sb the chance to do sth。

所以今天這個enabled the poor yet talented to rise to high office也可以說:

give the poor yet talented the chance to rise to high office.

3. the poor yet talented:the+adj表示一類人,yet表示轉折,意思是「但,卻」,the poor yet talented即「貧窮但有才能/有才幹的人」,所以我把它翻譯為「有才幹的寒門學子」。

4. 熟詞偏意:rise to在這裡不是「上升」,也不是「迎接;直面」的含義(rise to the challenge 直面挑戰),在這裡表示「升職;升遷;地位提高;變得更成功」。如經濟學人中這句:

This is popularly referred to as the Peter Principle which states that in a hierarchy, employees rise to a level of their incompetence.

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彼得原理」。該原理稱,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

5. 同義表達:high office高官;要職。rise to high office也可以說win high office。

還有個表達be fast-tracked to high office,意思是「很快提拔到高位」。如經濟學人例句:

Many of the candidates who are "modernisers" may be too young to be fast-tracked to high office, including Ms Smith.

許多屬於「現代派」的候選人或許太過年輕,無法很快提拔到高層職位,這其中就包括史密斯女士。

04

高考是實現社會流動的重要渠道

還有人說,高考如鯉魚躍龍門,如人生之跳板。高考對於實現社會流動而言意義重大。一起來看經濟學人上的這句話:

原文:

China’s universities offer more opportunity for social mobility than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says James Lee of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高齋參考譯文:香港科技大學李中清教授(James Lee)表示,相比其他國家,中國大學提供了更多實現社會流動的機會。

1. offer more opportunity for:也可以說provide greater opportunities for。

2. 專業術語:social mobility 社會流動,指個人或群體社會地位的變化,即從某一社會階層到另一社會階層的變化。高考是實現社會流動的重要途徑。

3. 下面這兩句其實和China’s universities offer more opportunity for social mobility表達的意思差不多:

The gaokao is similarly intended to be a great leveller.

In modern-day China, education remains an unrivalled ladder of social mobility.

05

教育水平與個人收入、社會地位、健康狀況

一個人的教育水平與個人收入、財富狀況、社會地位、健康狀況密切相關。正如經濟學人上所說:

A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higher income and greater wealth.

A good college is the gateway to the middle class.

Greater education and wealth can also confer greater social status or rank, which has also been linked to health.

其中,be associated with,be correlated with,be linked to都可以表示「與……緊密相關」。

我們再看這句:

People who are more educated exhibit les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至今還有人堅持「讀書無用論」,其實在我看來,讀書有很多好處。讀書可以改變不少人的命運,尤其是農村孩子的命運。

我們常說「99%的問題都可以用錢解決」,教育水平高的人總體來說收入水平高,不用總是為錢的事發愁,也不用因為錢的事情而面對雞毛蒜皮的各種事情。

讀書可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內心更加堅定的人,少寫偏執,多些理性;少些迷茫,多些自信和幸福。

三毛說過:「讀過的書,哪怕不記得了,卻依然存在著,在談吐中,在氣質裡,在胸襟的無涯,在精神的深遠。」

什麼年齡幹什麼事,現在的我們趁著年輕,好好追夢!!!

如果你閱讀完本文有所收穫,

那就點讚鼓勵下吧,你的點讚和關注是我持續更新下去的最大動力!

想獲得更多的外刊翻譯或者CATTI與翻碩相關問題,可關注公號:高齋外刊雙語精讀,也可以圍觀個人wei ID: gaozhai99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精讀:推遲奧運給日本帶來多大損失?|外刊雙語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上有篇文章對此進行了報導,文章標題叫做Cancelling sport will dent morale. A solution may be needed. 取消賽事將打擊士氣,必須採取措施。其中dent morale表示「打擊士氣;挫傷士氣」。
  • 經濟學人精讀|外賣需求激增,美國外賣公司市值飆升
    ▲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疫情之下這些公司都有哪些新變化。經濟學人原文:The pandemic has changed the mood again.在這裡表示「狀況;形勢」,比如外刊上這句:Given the new mood, university career offices are having to work harder as well.在這種新形勢下,大學就業指導辦公室也不得不加大馬力工作。經濟學人精讀:旅遊業回暖!週遊世界還是周邊遊?
  • 外刊《經濟學人》2019+2020周刊合集,限時免費領!
    名字叫經濟學人,但是什麼都有:政治、新聞、經濟、文化、科技等等,很受歡迎。該雜誌英文電子版可通過移動App、網站或者有聲版閱讀每周完整內容。  讀《經濟學人》提升鞏固英語  在閱讀外刊時,也是我們檢測和鞏固學習成果的時候。
  • 《經濟學人》是如何報導楊笠的 | 外刊精讀
    繼《紐約時報》,楊笠又喜提了《經濟學人》。我們來看一下雪人是如何報導楊笠的。本文選自2021年1月9日《經濟學人》的China版塊,原文標題是A woman walks into a bar。我截取了文章的前兩段來進行精讀。
  • 【樓上是廣告】乾渴的地球(二)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這是外刊看世界的第429篇《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 經濟學人精讀| 病毒:我們中的異物【3】
    經濟學人雙語精析的小編團隊,是由愛好英語的英專生以及碩博生組成,小編團隊英語能力突出,六級普遍
  • 經濟學人精讀|生物學進展:如何摺疊一個蛋白【15】
    經濟學人雙語精析的小編團隊,是由愛好英語的英專生以及碩博生組成,小編團隊英語能力突出,六級普遍
  • 經濟學人精讀|生物學進展:如何摺疊一個蛋白【2】
    經濟學人雙語精析的小編團隊,是由愛好英語的英專生以及碩博生組成,小編團隊英語能力突出,六級普遍
  • 經濟學人精讀|生物學進展:如何摺疊一個蛋白【18】
    經濟學人雙語精析的小編團隊,是由愛好英語的英專生以及碩博生組成,小編團隊英語能力突出,六級普遍
  • 《經濟學人》《新科學家》 《紐約客》等12月最新期刊免費送
    《經濟學人》是由英國經濟學人集團出版的雜誌,創辦於1843年9月,創辦人詹姆士·威爾遜。 雜誌的大多數文章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並且注重於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是全球閱讀量最大的時政雜誌之一。
  • 下一場戰爭(四)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這是外刊看世界的第59篇《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 經濟學人精讀|月球探索:確切證據發現月球存在水【11】
    經濟學人雙語精析的小編團隊,是由愛好英語的英專生以及碩博生組成,小編團隊英語能力突出,六級普遍
  •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中國股市:IT, phone home
    在公眾號6月5日推送的《訂閱成癮》精讀筆記裡,文中也有「花重金」這個概念,強調的是花大量的錢,小編曾經總結過一些外刊中常見的一些說法:Spending heavily on sth,heavily除了表達沉重地,修飾動詞時,還可以作程度副詞講,十分形象,相當於very;Cost a fortune: Those necklaces
  • 經濟學人寫作句型:代名詞,率先發起,處於領先地位
    今天公主號「高齋外刊雙語精讀」給大家分享三個經濟學人中「代名詞」的英語表達,同時講一些經濟學人中高頻句型。多積累地道表達,寫作和翻譯水平才能不斷提升。所有粉絲,不要猶豫,學它!在這篇外刊精讀:刷臉支付,讓支付更便捷!
  • 經濟學人精讀|新冠病毒:SARS-CoV-2也遵循進化規律【1】
    經濟學人雙語精析的小編團隊,是由愛好英語的英專生以及碩博生組成,小編團隊英語能力突出,六級普遍
  • 《經濟學人》外刊免費領取
    資源簡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誌,創辦於1843年9月,創辦人詹姆士·威爾遜。雜誌的大多數文章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並且注重於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
  •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51-Where is everybody?大家都去哪裡了?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2-流媒體線上的拳擊賽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3-關於俄克拉何馬城的故事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4-如何判定科研結果能否被複製?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5-寶馬車在韓國,問題多多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6-耐克的爭議廣告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7-全球手機供貨鏈需要改善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8-巴西博物館大火 Calamity foretold    品讀外刊
  • 高考英語外刊原文精讀┆2018年全國卷I閱讀題D篇解析(二)
    ┄寫在前面┄如今的高考試題幾乎都是改編自英美報刊,而且,越是壓軸的閱讀題,越可能出自嚴肅期刊。對於中學生來說,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英語學習更加明智,畢竟,高考完我們還有大學四六級,可能還有考研、出國等,而多讀外刊想必是最佳的學習方式。如果能從中學開始就有讀外報外刊的意識,當我們學會如何利用好外刊中的閱讀材料,提高分數肯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當智商分數決定死刑 | 外刊精讀
    點擊上方的「英語外刊精讀筆記」,關注我。設為「星標」,原創外刊精讀第一時間推送。文末有福利喲~這次要精讀的文章選自2021年1月13日《紐約時報》的opinion板塊,原文標題是When an I.Q. Score Is a Death Sentence。
  • (雙語精讀)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原油巨頭是否會覺醒?
    ( ̄△ ̄)每天一篇雙語精讀長度大概為1~2段英語罐頭本文是我的第7篇雙語精讀>精讀之前本材料,罐頭菌都是每天辛苦整理起來的,所以很希望你能好好利用起來,假如好好看,對你的幫助肯定很大。本材料能這樣用:一.做精讀。罐頭菌會給與一些詞彙表達出來,但你也可以自己進行查詢,分析長難句。二.英譯漢/漢譯英。雙方向翻譯,並與原文做對比,對於考翻譯,鍛鍊寫作的人來說,能好好地鍛鍊布局與論證。三.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