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軍拼刺刀有多牛?少林武僧被鬼子一刀震麻虎口!

2021-01-15 阿白歷史說

在對抗日本侵略者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日本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制服一個日本兵需要三個士兵才行,這是楊成武司令員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不禁會發出疑問,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懸殊的差距呢?

首先,日軍裝備好。和拿著刀槍棍棒上戰場的中國士兵比,日本人的裝備算得上十分先進了,就拿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三八大蓋來說吧,和我軍進行貼身戰的時候明顯佔了上風,裝上刺刀的三八大蓋比我們中國士兵的步槍長了約有12釐米,日軍武器長度達到了一米八,在進行白刃戰的時候,雙方同時揮刀相向,日軍的刀也會比我方的刀先刺中目標,遠程武器缺失,近身肉搏不佔優勢,只能靠著大無畏的勇氣衝上去了。

其次,日軍士兵訓練有素,吃得飽穿得好。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時我國有許多十多歲的少年也拿起了刺刀衝向了敵人,還有許多幹了半輩子農活的農民,和保家衛國相比,全民參戰看起來也是應該的,畢竟國要是沒了,家又怎麼可能存在呢?

這部分人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就匆匆參軍,和日本軍人相比就顯得太小兒科了,日本軍人不像我軍一樣面黃肌瘦,所以日本士兵的力量也很大,日本在發動戰爭之前就經過了長期的謀劃,提前開始訓練士兵,準備物資,他們的白刃戰訓練已經形成系統化,他們曾經評價我軍的戰士:連刺刀的基本姿勢都不知道,還把刺刀當槍用呢?

劉汝林是一位抗戰老兵,他在加入革命隊伍以前是一位少林武僧,從小就在少林寺長大,練了一身功夫,據他回憶,在第一次和日本人拼刺刀的時候,自己剛刺出一刀,日本鬼子反手一刀就讓自己的手掌發麻,由此可見他們的力量有多大,儘管有種種困難,我軍還是靠著無畏的精神,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相關焦點

  • 明代有少林武僧抗倭抵禦外侮,抗戰時期少林寺武僧為何卻恰恰相反!
    明代的少林武僧曾團結抗倭,抵禦外侮,抗戰時期少林寺武僧為何卻恰恰相反,沒有關於他們抗日殺敵的事跡呢? 少林僧兵軍團此時開始建立,他們有些是來自少林寺的本家弟子,有些是雲遊四海的苦行僧,還有來自五臺山、伏牛山等全國各地寶剎的仁人志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拳拳愛國之心讓眾多驍勇善戰的僧眾團結一致,只為保家衛國而來。 歷史上明確記載武僧抗敵的戰役一共有六次,均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績。
  • 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
    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時間:2019-04-11 21:00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 每次看到手撕鬼子的年代大戲時我都不禁要思考一下如果是身處那個時代,自己會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最後每每都會得出一個毋庸置疑的答案,那就是漢奸,
  • 武林高手大刀砍殺日軍,1人14個,1人7個,犧牲後日軍厚葬立碑
    在1938年2月「大刀隊」的攻擊中,近300名隊員在給日軍重創時,這300名隊員也幾乎全部犧牲。29軍使用過的大刀,看得鬼子鬼哭狼嚎一、日軍攻入濟源城燒殺奸擄,河南子弟渡河抗日。1938年2月,日軍第14師團發動了豫北戰役,22日濟源城淪陷。日軍為確保後方無憂,留下號稱「鐵軍」的土肥原兵團可西聯隊,兵力3000多,駐守濟源縣城。
  • 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
    在我們所熟悉的抗日戰爭中,有這樣一所軍校,他叫做黃埔軍校,可以說在二戰期間,黃埔軍校也為中國的軍隊培養出了一大批的中高級軍官,其中就有這樣一對軍官,說是奇怪,其實更多的是傳奇。之所以稱之為一對,是因為他們是一對母子。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
  • 98歲抗戰老英雄劉永光去世,曾在黑門山與日軍鬼子肉搏
    1944年5月,緬北滇西戰役達到高潮,劉永光跟隨部隊一起追擊逃跑的日軍,還參加了黑門山追擊戰。在黑門山,劉永光不幸身負重傷,被送至芒市接受治療。這期間,劉永光已經和部隊完全失去聯繫,在返鄉途中,劉永光由於身上沒有錢,只能滯留在龍陵縣,後來當了上門女婿,就一直生活在那裡了。
  • 一人打死13個日本鬼子,怎麼做到的?抗日老兵這個動作說明了一切
    抗戰全面爆發時,根據民國規定,家中男孩多的要當兵,「四子抽二」,也就是說家中有4個男孩的,要送2個到戰場。向家8個孩子,4男4女,剛好輪著向德興的2個哥哥去當兵。但2個哥哥不想當兵,趁人不備溜了。這就輪到老三去「頂包」了。
  • 血戰雞籠山,日軍是如何夜襲作戰的?排長:日軍夜襲有三個特點
    一通掃射之後,只見響聲處傳來日軍的哀嚎聲,鬼子立刻開槍還擊,一場激烈的戰鬥打響了。由於天黑,雙方只能朝槍口冒火的地方打,機槍、步槍子彈打到鬼子的鋼盔之上,打得鋼盔乒乒響,鬼子的哀嚎聲、慘叫聲和鋼盔的聲音響成一片。
  • 日軍花錢買糧為何還被罵搶劫,抗戰時中國軍隊夥食到底有多差
    日軍的軍糧一般是就地購買,只不過用的是軍票。這種錢沒有準備金,想印多少印多少,而且還不能兌換成日元。所謂「買糧」,不過是一種變向的搶劫。如果從字面上來看,中國軍隊的夥食標準還是很不錯的。大米一斤半,肉罐頭四兩,乾菜、鹹菜各二兩,醬油食鹽少許。實際的情況是,每年產的糧食就這麼多,日軍搶走多少,我們就少多少。
  • 少林的水有多深?少林第一護法被揭穿,被稱為佛門寄生蟲
    一時間徐曉冬像一塊敲門磚一樣被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師挑戰,面對如此多的對手,徐曉冬也是毫不畏懼,打算一個一個來。他表示徐曉冬喜歡打一些老年人,已經五十多歲的他就滿足徐曉冬這個願望,並且爆料稱自己是一個國家四級殘疾,雖然身體不適,但是三十多年的習武經驗讓他不知怕字怎麼去寫。他打算和徐曉冬利用散打的規則進行比賽。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照片:圖9日軍到底有多矮?用的步槍都比他們高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照片:圖9日軍到底有多矮?日軍入城後開始全城大搜索,凡是有一點類似軍人模樣和特徵的民眾或已放下武器的軍人,都一律捆綁起來帶走,用卡車運至城外施以集體屠殺。
  •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有那麼多老弱婦孺被害?一位倖存者說出了原因
    而在長達6周的血腥屠殺中,南京城卻有多達30餘萬軍民慘遭屠戮,這其中大部分是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和無辜平民。在這場慘劇中,為何有如此多的老弱婦孺慘遭殺害呢?為什麼事前他們不撤離呢?一位名叫路洪才的倖存者說出了原因。1937年11月,日軍糾集20餘萬人大舉向南京進逼,中國守軍節節敗退,從句容南逃經過南京雨花門紅土山街道的潰兵和難民越來越多。
  • 它是我國千古奇恥的紀念碑,它的意義影響一代代有血性的中國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佔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
  • 接連刺死了6個人高馬大的鬼子,嚇得其餘幾名鬼子當場崩潰到下跪!
    崔建國他接連刺死了6個人高馬大的鬼子,嚇得剩下的鬼子連跑都不知道了,有6名鬼子當場崩潰到下跪討饒!然彈藥卻消耗很快,戰士們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只要瞅準機會就跑到陣地外對陣亡敵軍的武器進行「就地取材」。敵人為了能夠逃亡,也顧不得傷亡了,越來越多的敵人向陣地衝了上來。短兵相接,展開了殘酷的白刃戰。崔建國拿了一支上了刺刀的卡賓槍率先踏出戰壕,對準衝到最前頭的敵人胸口迅速一刺,真是又準又狠,刺到了那人的心臟,此人應聲倒地。
  • [抗戰口證大搶救]98歲樂志雄:鬼子刺殺3歲孩童舉在槍頭遊街
    該活動將歷時一年,面向全球徵集、公布侵華日軍暴行史料。活動開展以來,受到了網友們的極大關注,網民通過荊楚網徵集專區上傳作品或郵寄實物,揭露日軍暴行,講述抗戰記憶。   7月27日,網友「xiaoshan0224」在東湖社區發布了他的曾祖父樂志雄口述的抗日故事。
  • 鬼子屠村,捉走女戰友,少林俗家弟子化身叢林戰神,上演終極追殺
    抗日劇如今不怎麼受待見,但有些作品還是可以的,前兩天看的一部《十三獵殺》的抗戰電影就很不錯,有史泰龍單刀殺入原始叢林的風格。很快,抓捕葉無雙的十三個日本鬼子悄悄地摸到小山村。日軍隨即展開瘋狂殺戮,大大小小的無辜村民被殺光,葉無雙也被擄走。全村僅高浪一個人活下來,他誓要為鄉親們報仇,救回戰友。從小在這片山林中長大,狩獵,高浪利用熟悉的地形,熟練的捕獵技巧,在山間叢林中設置陷進和機關,把十三個鬼子一個個獵殺。
  • 少林俗家弟子主演,抗日神劇重現,《十三獵殺》口碑撲街
    而這名中國男子高浪飾演者還是一位少林俗家弟子,也難怪在影片中身手不凡。高浪的飾演者為谷尚蔚。自小開始學習武術,17歲便開始擔任武校教練。23歲的谷尚蔚前往少林寺拜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為師,成為少林俗家弟子,學習「少林禪學」。後來便踏入了影視圈,和陳小春、範冰冰合作過《精舞門》電影。前一階段還和謝苗合作了網絡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也是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 5個鬼子押送2000人無人反抗,日老兵:並非中國人沒血性
    5個鬼子押送2000人無人反抗, 日老兵: 並非中國人沒血性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軍炸毀瀋陽兩條鐵路,栽贓於中國軍隊,並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第二日,日軍攻佔瀋陽,並蠶食侵佔東三省,東北淪陷。
  • 少林武術節少林小子秀功夫 二百銅人現「真身」
    道路兩旁,一個個由少林小子組成的方陣,身著各式練功服,展示著少林功夫。放眼望去,延綿不斷的迎賓隊伍在彩旗下威武壯觀。一路上,由18所武術院校5萬多名少林弟子組成的15公裡表演隊伍中,各種傳統的少林功夫應有盡有,吶喊聲、呼呼刀棍聲、驚呼聲、掌聲……在少林小子組成的禪武路上不絕於耳;少林大刀、少林棍、少林拳、達摩杖……各種小說裡才有的拳法、兵器一一露出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