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鬼子押送2000人無人反抗,日老兵:並非中國人沒血性

2020-12-06 騰訊網

5個鬼子押送2000人無人反抗, 日老兵: 並非中國人沒血性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軍炸毀瀋陽兩條鐵路,栽贓於中國軍隊,並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第二日,日軍攻佔瀋陽,並蠶食侵佔東三省,東北淪陷。「七七事變」後,日本對中國展開全面侵略,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上海久攻不下,11月戰局急轉,我軍陷入危機,11.8日,蔣委員長下令全線撤退,上海失守。

退守南京

同月,日本突破倫理底線,發布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喪心病狂明文規定,對南京地區實施無差別轟炸,主要以平民為主,其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國軍。蔣介石妄圖等到蘇聯軍事介入,希望外交調停而決定固守南京,在日軍接近南京之前統帥部匆忙調動軍隊15萬人,而這些人中大多數均是訓練未完畢的新兵,存有的老兵在經過淞滬會戰一役,也大多士氣低迷。

悲劇

陸軍上將唐生智決定背水一戰死守南京,為了防止個別部隊私自撤離,他將撤退輪渡指揮到武漢,並封鎖唯一撤退通道挹江門,這也為今後的南京屠殺埋下了悲劇的伏筆。同年12月11日,蔣介石下令撤退,唐生智未能準確下達命令,突圍與撤退前後矛盾,僅66軍與83軍正面突圍,付出慘重代價後成功突破日軍。其餘城內軍隊混亂不堪,又因之前的死戰命令,固守撤退通道軍隊未收到撤退命令,部隊之間發生衝突,傷亡眾多,而唐生智做小船逃離南京,下屬軍隊成混亂散兵,自此南京淪陷。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開始了長達40餘天的屠殺。

這場屠殺,是中國人民不可磨滅的傷痛,理應銘記於心,警鐘長鳴。關於屠殺的細則如今網上爭論繁多,其中小編看到最多的就是,關於一篇南京倖存者回憶中提及,「5名日本兵押送2000名國人趕赴江邊屠殺,國人手腳也並沒有限制。」大多數人只能哀嘆國人沒有血性,聰明反被聰明誤等等。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據日本老兵奧宮正武在《我所見的南京事件》中記載,他親眼所見的南京大屠殺。中國人如同流水線一般被拖到江邊屠殺,層層疊疊的屍體堵塞了江水,以一種幾乎達到靜止的姿態往下遊流動,有尚未死透的掙扎求生的,岸邊早已經有了刺刀和槍枝等待,江水染成了血海。屠殺過程井然有序,期間甚至無人敢大聲說話,奧宮正武問道:你們是怎麼把這群中國人就這麼安安靜靜的帶來的? 日本兵回答:對著這些正在收拾廢墟的中國人喊,肚子餓的請舉手,想吃飯的跟我來,然後把舉手的中國拉上卡車,裝作帶出去吃飯的樣子,這樣就可以了。

這樣看來幾個日本兵押送進千中國人無人反抗,也就可以理解了,是日本鬼子太狡猾,早就料想到反抗的情況發生,便提前編好了謊言提前這些無辜的百姓, 並非是中國人沒有血性。從《我所見的南京事件》記載來看,中國人也不是人人都任人宰割,南京淪陷的後12月23日,有一個勇敢的中國人,悄悄潛入了日軍的軍官宿舍,趁夜持刀斬殺多名日軍軍官,僅奧宮正武所知的36聯隊就被這位中國人斬殺了隊長級以上士官10多人。

雖然日軍此後對中國人進行了血腥的報復,但我依然為這位不屈的中國人感到驕傲,他在中國最黑暗的時候,依然閃爍著我們民族的血性與光輝。

相關焦點

  • 一人打死13個日本鬼子,怎麼做到的?抗日老兵這個動作說明了一切
    好久沒寫我們最可愛的人了。這是因為最近在忙著出版一本關於日軍的書。說實話,感覺還是寫我們自己的抗日老兵接地氣,那種豪邁、艱苦、卓越,和戰後對人生的思考,讓混沌如我的年輕人,一下能變成洞破紅塵的明眼人。比如今天說的這位老兵,向德興,他一開始也是個怕死的弱兵,是怎樣成為一人單挑13個日本鬼子的無敵老兵的呢?
  • 86歲抗戰老兵講述傳奇經歷 扮乞丐火燒鬼子軍營
    86歲抗戰老兵講述傳奇經歷  兒童團長扮乞丐火燒鬼子軍營 ▲姜樹芳老人認真整理獲得的軍功章  電影《小兵張嘎》無人不知,通過這部電影,人們認識到了以張嘎為代表的一大批愛憎分明,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兒童團員。
  • 為什麼中國人沒有血性卻最愛造反
    作者:莫之許,獨立評論人。中國人缺乏血性,似乎可以從歷史和日常生活中隨處找到無數例子,但如果拉長視野,從大歷史的角度,中國人似乎又是最愛造反的群體,造反次數之多,頻次之密,為世界歷史所僅見。絕大多數王朝的覆滅,都與各類大規模起義直接相關,陳勝吳廣、赤眉綠林、黃巾張角、瓦崗寨、黃巢、紅巾軍、李自成……這些名字的後面,正是一個個被埋葬的王朝。規模較小、頻次更密的造反起義,就不勝枚舉了。據統計,「東漢從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至靈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七十二年中爆發了三十六次農民起義,差不多兩年就有一次。
  • 它是我國千古奇恥的紀念碑,它的意義影響一代代有血性的中國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佔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
  •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今年88歲的林章騏出生在東北,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他年僅4歲。當林章騏在會場聽到演職人員唱起《松花江上》時,他顯得特別的激動。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劫,心酸落淚……
    犯罪嫌疑人高某見財起意,把主意打到了這位抗戰老兵的身上。4月2日,高某冒充志願者稱:需要劉老交一百元辦手續,以後每個月就可以領到補貼了。由於對志願者沒有戒心,劉老當著高某的面從平時放錢的蓆子下面拿錢遞給他,看到那壓在下面的一沓紅鈔票時,高某惡從膽邊生,一把將劉老按在床上,將錢搶走。
  • 最可愛的人。韓戰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打出了7...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最可愛的人。韓戰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打出了7... 最可愛的人。韓戰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打出了7... 該用戶名已被註冊哈哈 10-23 16:53 最可愛的人。
  • 中國影視劇裡的日本鬼子,哪裡演錯了?日本人告訴你
    拍抗日劇,找個日本人來演日本鬼子,本想這樣會更逼真,誰知,日本演員看了不禁發笑,說日本人都不會這樣說話。這個人,叫矢野浩二,他對日本鬼子有自己獨到的理解。矢野浩二是日本大阪人,1992年高中畢業後,夢想當一名演員,就到東京大都市闖蕩,追逐自己的夢想。
  • 那起「事變」,何以讓中國人如此錐心泣血
    這個「弱」,不僅僅是當時相比日本而言,中國綜合國力上的弱,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孱弱,這是中國人歷史上空前的精神孱弱,中國人的血性,中國人的民族精神,在這一個晚上,以及接下來的日子,沉淪到了歷史最低谷。  誰都無法否認:當年「九一八」之夜,東北軍並非不能一戰,如果奮起反抗,歷史走向,完全不同。當時中國在東北地區有17個步兵旅,3個騎兵旅,1個步兵師,共20多萬人。
  • 抗戰老兵傳奇:不費一槍一彈消滅100多敵人(圖)
    「臺灣糖,甜津津,吃在口裡痛在心,這課文是講臺灣是中國的地方,被日本佔去了,日本鬼子來了不當亡國奴,就是要抗戰。」今年92歲高齡的王嶽西老人,至今都記得上小學時讀過的這篇課文。1939年,面對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戰爭,16歲的王嶽西參加了八路軍,走上了抗戰的道路。  「1941年,我們主動開到敵人據點附近去打鬼子,團長政委指揮我們這3個連,我當參謀。
  • 日本老兵在平頂山慘案遺址紀念館鞠躬道歉(圖)
    80歲的日本老兵改造戰犯綿貫好男,走到楊玉芬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綿貫好男說:「作為日軍的我,也拿過刺刀殺過中國人,但是中國人把我從一個鬼子改造成一個人,我很感謝你們中國人對我的寬容,我將教育我的後代,讓中日關係永遠好下去。」
  • 封面故事·老兵
    爭議  伴隨雲南、江蘇等地不輸電影首映的開播慶典,2009年3月5日,《我的團長我的團》播出。  葉進才老人告訴李正,有一個名叫郭小華的來自北京的記者(事後才知道老人記憶有誤,郭小華並非記者,也從未到過騰衝採訪他)從2003年5月起每月給他寄來200元錢。「自從她給我寄錢,我家每個月可以吃上兩次肉。村裡對我也很好,還給過我200元錢。」李正記下來老人的這樣一段話,讀起來讓人心酸。  葉進才老人珍藏著郭小華寫給他的信。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經歷:原國民革命軍第25軍140師839團2營5連,曾參與臺兒莊戰役中的禹王山戰鬥,後參與蘇北遊擊戰,抗戰中一直堅守一線作戰,全身多處負傷。2020年12月1日離世。李聖言生前同戰友聊天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慷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
  • 抗戰老兵馬士弘辭世 102歲弟弟馬識途題輓聯記錄傳奇人生
    生前接受採訪時,回憶起自己曾參加抗日戰爭,馬士弘說:「戰場上很多人戰死了。剩下的人繼續堅守,沒有接到命令,一個人都不退半步。舉目所見,都是鮮血,十分慘烈。我身邊的人,幾小時前還跟我說話,轉眼就犧牲了。想起一首唐詩寫著『戰士軍前半死生』,我很是感慨。」2015年4月初,得知華西都市報當時即將啟動《壯士出川——重走抗戰路》的報導後,馬士弘在家中欣然為本次報導題詞「抗戰老兵」四個字。
  • 展現中國人的血性,易建聯背打詹姆斯!
    易建聯作為現在中國男籃的一哥,在國內享有非常好的地位和名聲,在CBA賽場被人稱為「外援」可見易建聯的實力多麼的出色,無論是在CBA還是國際賽場易建聯都有非常出色的發揮,特別是在國際賽場多次有驚豔表現!雖然這個球遺憾沒有能夠打進,但是也展現出來了作為中國人在籃球場上的血性,不畏強敵正是當時那支中國男籃的標語,最終中國隊也在那一屆奧運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阿聯也屢屢有驚豔表現,當時的那支中國男籃真的讓人無限懷念!如今的阿聯年紀雖然大了但是依然是國內的頂尖水平,你是阿聯的球迷嗎?
  • 殺鬼子!
    於是齊銳帶著這一百多人就把手裡的手榴彈扔了出去,這都提前再三叮囑過,而且扔手榴彈的大多數也都是果軍,所以沒有出現任何失誤。一百多顆手榴彈就在高牆後面爆炸,那些緩步往前搜索的鬼子幾乎全都被爆炸的塵煙籠罩。
  • 91歲老兵憶抗戰:當年沒子彈 曾用"玉米骨子"充數
    勝利日閱兵首次  按作戰體系編組  與伴隨著《當那一天來臨》的高亢旋律,一陣撼天動地的隆隆聲奔湧而至——由5名中將指揮員率領的裝備方隊,披堅執銳,勇往直前。  與以往14次國慶首都閱兵不同,勝利日閱兵首次按作戰體系模塊化編組裝備方隊,27個裝備方隊分為地面突擊、防空反導、海上攻擊、戰略打擊、信息支援、後裝保障6個模塊。
  • 即是吃人惡鬼,又是送子神仙,鬼子母
    和其他佛教神祇造型不同,珂利帝母雖然頂著個印度「洋名」,但卻一副中國貴婦人的模樣。頭戴七鳳鑲金冠,身著圓領長袖衫,腳踏四方青雲靴,背靠五龍舞天雕花椅。而且懷裡還抱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幼童,做出一副慈母寵子的模樣。你能相信這樣的造型曾經是個吃人的母夜叉嗎?
  • 一位抗戰老兵,為何堅持為一日本兵掃墓61年?真實原因讓人感動敬佩
    我們知道,在二戰時期,中國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絕對主力部隊,而當時中國人對日本侵略者的態度,無不是從內心之中鄙夷,不過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仁義待人,所以就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中國普通百姓會幫助日本士兵的情況,例如在山東濟南非常出名的鬼子醫生山崎宏,就是被中國百姓的善良所感動,後來戰爭結束都不願意回到日本去。
  • 勝利日大閱兵觀後感:珍愛和平 致敬老兵 傳承精神
    原標題:勝利日大閱兵觀後感:珍愛和平 致敬老兵 傳承精神浙江在線杭州9月3日訊9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不管是忙著報導紀念盛會,還是難得地休了個小長假,浙江在線採編人員都「見縫插針」地收看了大閱兵盛典,也圍繞「不忘歷史、珍愛和平」,「致敬老兵、銘記功勳」,「傳承精神、開創未來」等主題寫下觀後感,滿滿都是「正能量」。主題一:不忘歷史 珍愛和平關鍵詞:不忘屈辱「兵者,國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