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影片《寄生蟲》在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了評審團的一致好評,並最終問鼎了金棕櫚大獎。
這不僅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坎城的青睞,更意味著繼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後,亞洲電影已連續兩年登頂。
影片主要圍繞著居住在半地下室中的四口之家展開。父母二人均是無業游民,一雙兒女也都輟學在家,四人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為披薩店折包裝盒所得的微薄酬勞。
直到兒子基宇在即將出國的朋友的引薦下來到富豪樸社長的家中,出任社長千金的英語家教,一家人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在陰謀詭計和信任鏈條的索引下,這家人分別出任樸社長家的家教、司機和幫傭,猶如「寄生蟲」一般蠶食著這個富裕的家庭。
在電影《寄生蟲》中,導演奉俊昊用幾種簡單的意象,構成了相互聯繫、相互牽制又極具戲劇張力的隱喻體系,使得電影不僅具有多重的解讀空間,更富含深層次的哲理內涵,為觀眾帶來視覺上和心理上的雙重震撼。
影片開始時,導演奉俊昊就通過斷網的半地下室、桌面的蟑螂、窗前小便的醉鬼等簡單的意象充分刻畫出主人公一家四口居住環境之惡劣,並以此顯示出其貧困、窮苦的生活窘境。
兒子的朋友敏赫的到來打破了這一現狀,身為大學生的敏赫一身正氣,和主人公一家的無業游民相比,氣勢都有所不同。他不僅送給了基宇象徵著財運和考運的石頭假山盆景,更是提供給基宇為富人家的千金當英語家教的機會。
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契機,主人公一家才得以接近富人樸社長,之後的寄生計劃也隨之得以順利實施。
石頭假山盆景的再一次出場,則要等到影片高潮時那個至關重要的大雨天,主人公一家從樸社長的家中狼狽逃竄,回到屬於自己的半地下室時,發現自己的家幾近被雨水淹沒,而那塊象徵著財運和考運的石頭,靜靜地漂浮在水面之上,暗示著階層的固化和底層小人物躍升的無望。
由此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敏赫送給基宇的石頭,只不過是一個沒有什麼分量的贗品。悵然若失的基宇卻仍死死地抱著這塊假的石頭,仿佛能以此挽回自己失去的運氣。
在面對父親「你幹嗎一直抱著石頭?」的發問時,基宇面目呆滯地回覆說,「是它一直黏著我的」,簡潔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跨越階層的美夢破碎後內心的不甘。
這塊代表著運氣的石頭在影片的最後甚至充當起了殺人的兇器,在基宇想要用它殺害豪宅原來的傭人雯光和她寄居在地下室的丈夫吳勤世失敗後,反被吳勤世砸至昏迷。
原本象徵著運氣的石頭,其實只不過是廉價的贗品。想要憑藉石頭帶來好運翻身的主人公一家,反而家破人亡。導演奉俊昊對石頭這一貫穿影片始終的意象的隱喻,可以說是耐人尋味的。
看完這部電影,總讓人感覺窮才是成為寄生蟲的前提,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原因。很多人認為從表面上看,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懶。因為沒有足夠的錢可以獲取所需要的食物等生活必需品,以至於始終只能留在底層。
其實這未必是正確的,即使給窮人一筆錢,很多人會很快花完,再次回到窮的起點。所以,造成貧窮的不是錢,還有更深層的原因。《貧窮的本質》這本書就是在用大量的案例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