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上海復斯管理諮詢公司研究並發布。)
如果兩個經濟利益項的管理方案不同,即在關係流類型或各關係流上管理權配置類型不同,則這兩個經濟利益項被看作存在經濟項級管理差異。經濟項級管理差異的標準較高,相對而言,提高ERA體系的經濟項級管理差異度更難。
經濟項存在管理差異,實質是對不同經濟活動採用了不同的經濟管理方案,如下圖中材料事業部等單位的技術使用費和業務活動費。
經濟項級管理差異度是用以衡量ERA體系管理差異的指標之一,在數值上是經濟項級管理差異數量與經濟利益項總數之商。另外,統計中的「經濟項級管理差異數量」指有多少種經濟項存在經濟項級管理差異,它反映ERA體系中使用了多少種經濟項級管理方案。
與帳戶級管理差異、帳戶類型級管理差異主要用於分析對配置管理對象的管理差異不同,經濟項級管理差異則主要用於分析對經濟活動的管理差異。從關注行為主體的管理差異,到同時關注各業務及其活動的管理差異,是管理層次的飛躍和管理思維的巨大轉變,也是在管理精細化水平提高方式上的巨大進步。當前很多企業在推進管理精細化時,比較片面,只增加經濟項而不提高經濟項級的管理針對性和個性化——不是在提高經濟項級管理差異度上下工夫(相關研究詳見《帳戶級管理差異分析》和《帳戶類型級管理差異分析》)。
經濟項級管理差異度越高,意味著對不同經濟項的管理個性化程度越高。與帳戶級管理差異度和帳戶類型級管理差異度相比,經濟項級管理差異度中「管理差異」的含量最高。如A配置圖的帳戶級管理差異度、B配置圖的帳戶類型級管理差異度與C配置圖的經濟項級管理差異度相同時,則通常C配置圖的管理差異度最大、管理個性化程度最高(相關研究詳見《經濟權配置——企業經濟管理方案頂層設計方法與工具》一文)。
****【上海復斯管理諮詢公司/品科創說管理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