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社會面一級巡防機制!山東公安10萬警力全力迎戰「利奇馬」
颱風「利奇馬」已於8月11日晚在山東沿海一帶登陸。防汛防臺的決戰隨之擺在了山東人民面前,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贏這場硬仗。
「利奇馬」具有風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等特點,所經之處屢現農田淹沒、房屋倒塌、城市內澇、通信中斷等場景,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較大影響。11日夜間,山東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強降雨天氣,一些地方防汛防臺形勢嚴峻。在此之前全省已經嚴陣以待,做好了颱風防禦和搶險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防汛防臺工作才得以初戰告捷。此時,我們需要總結經驗,以利再戰。
颱風登陸之後暫無重大險情災情,得益於全省上下的「總動員」。11日上午,省委書記劉家義冒雨趕赴濰坊壽光,現場查看雨情汛情,研究指導洩洪方案,各地黨政領導幹部也都緊急部署行動,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第一時間處置各種緊急突發情況。領導幹部衝鋒在前,人民群眾無需多言,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正是因為在颱風登陸之前做到了高度重視,克服了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山東的防汛防臺工作才做到了緊張有序。
面對防汛防臺的硬仗,省裡提出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領導的要求,應急救援、信息收集、宣傳發布、情況報告、衛生防疫、社會穩定等各項工作都有專門小組,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指揮統一有力,作戰才能敢打必勝。雖然颱風破壞力驚人,但是山東的防禦忙而不亂,顯示了防汛應急機制的完善和成熟。
在颱風登陸前後,一個個令人感動的場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僅在11日12時之前,濰坊、臨沂、日照等12個城市就緊急轉移安置群眾八萬多人,消防人員在暴雨洪水中一次次營救被困人員,疏散受災群眾,真正做到不漏一人,不留一角。船隻回港,礦井停工,就是要不惜代價保護群眾生命安全。當執勤民警死死抓住險些被洪水衝走的市民,當消防員把熟睡的孩子放在臉盆裡安全救出,他們抓住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託起了群眾的安全和幸福。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是應對颱風時的莊嚴承諾,說到了也做到了。
「利奇馬」登陸並非決戰的結束。接下來的搶險搜救、善後處置和重建工作,依然艱巨繁重。我們雖然已經在初戰展現了能力,樹立了信心,但是不能從此鬆氣洩勁,一定要善始善終,奪取防汛防臺工作的全面勝利。
颱風過境不會帶走隱患,只會加重隱患。在強降雨天氣之後,土壤含水飽和,地質災害風險提高。各地的防洪防汛將經受更大的考驗,務必瞪大眼睛,盯緊那些城市易澇區、山洪易發區、骨幹河道、重點水庫,絕不能因為思想鬆動,導致防汛「漏水」。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山東雖是沿海大省,但是與南方省份相比,多數群眾防禦颱風的經驗不算豐富。我們應汲取初戰經驗,堅決聽從權威部門的調度,虛心接受專業人員的意見,做到政令暢通、令行禁止,不能自以為是、自作主張,避免在「掃尾戰」中功虧一簣。
颱風壓境確實讓人感到了巨大壓力,山東全省上下齊心,眾志成城,做到了不怕不慌,使各項防禦工作有效開展,現在還需要不驕不怠,在這場硬戰中決戰到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裡就是山東」的豪氣。這裡確實可以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