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開一家書店,打算叫什麼名字

2021-01-17 獨立先鋒



如果不考慮薪資,你會選擇什麼工作?


這個問題下頻率最高的回答就是書店店員/開書店。開一家書店,能自己看書的同時還能與客人分享自己親自挑選的書,這是很多人理想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要開一家書店,打算叫什麼名字?先把店名想好,指不定哪天,你的書店就開張了。




有何BOOK

@YANGReal


OhCaptain!

@老胡的臉


死亡詩社

@磨剪子嘞戧菜刀2015


北京後鋒書店

@立志做個瘋子de愣頭青


叫『大哥你開』書店,下面一行小字,開它有啥用啊。

@讀庫庫庫庫庫庫


數典忘書店

@宣和一人


一家書店

@小富貴加油


吃書店

@蘸鹽


文字障

@唐不聞


披頭四的孤獨俱樂部

@舒克Meta



好事者

@單句複句都是狗屁


老城記憶

@別搶我的薯片啊


飲冰室

@洛聖都五好青年


啞舍…?感覺和文物一樣 書本不語

@千尋Sevenki


城市之光

@Ar黍


佩帕軍士寂寞的心俱樂部書店

@Roco羅克


秋白文社

@善待智商六九君


落伍

@易是未忘塵


嘿!這有家書店

@共和不發五專不改名


叛逆珍珠

@叛逆橘子一號





就叫「書店」,跟《書店日記》裡的店老闆一樣

@Letitiania


晚秋

@185真的很難挑褲子


不合群

@小陳今天不做人


斯坦因的客廳

@yoursyan


大門

@頁籬


藥房

@藥房買梨


焚書坑店

@浮雲掠過加利利


聞道

@我說今晚月光那麼美hl


我喜歡你

@一笑奈何楊公子


就叫「書店」吧

@怎防


進來坐坐

@-馬卡-


這不是書店

@KariiKarry


飯店

@逃離北川河西路


深北花房

@閏土啊猹在咬瓜啦


@腦內蒸汽電波


@地球上最可愛的糖糖


藏匿

@問題結束大家再來告訴我


多讀才不會書店

@蟹大夫


中文名大腦袋書店,英文名腦袋大書店

@大腦袋YUKI



無用書店

@雲心水心小朋友


太陽與詩

@我走到了人類的盡頭


沒有書店

@一團和氣的阿念


看!書店

@阿櫻槿一


前浪書店

@阿喀琉斯之痛


且坐書屋

@多言賣書_


河書店

@博啟兲尊


比先鋒書店好的書店

@啾啾在瓜州

(小編:?)


人間理想

@gyAkin


那個男人家的書店

@白意之




小城書社

@繁花似夢如錦


無知

@一粒沙看蒼穹


有家書店

@神奇家俊007


書是生活

@南四百八十寺


漏入書店

@潘子的八角風鈴


你不是一個人在看書書店

@閱世修心


讀白讀白

@今天是十年後的那年今日


懸浮山脈

@雲霧中的潛水員


小心玻璃

@泥幽靈小柯基


來往書店

@近乎巫1994




最後一家書店

@時間過得91904


Lights

@TradyLin


後鈍

@149597870公裡


鄙書店

@東廈廢梁i


新域書房

@阿克塔拉-


我的書店

@理雪真


日夕佳

@野獸派白胖


後現代

@裕彤守望者


美好藥店

@我估計你以前也可能聽說過


書途同歸

@人生奧義之不要隨便立flag



醉梅文化書店

@侃爺維斯特


塵蟲

@楚客越漢


一本書店

@小淘氣尼古拉斯基


無人書店

@新阿超大人


不讀書店

@腦袋空空小闊愛


格物室

@與飲十三


認真你就書了

@吃葡萄不吐普通人


一頁

@星星吃星星


煲書閣,燉書店,書香不怕巷子深。

@招國輝Kwofly


孔天子舊書店

@小小影記



認書

@情緒穩定的成年女子


看看書店

@zhoucavin


叫「一本屋」,屋後一本川,屋旁一本松,門前一本道。

@星期一天天見


@啞_85


這是我的書店

@金大富貴


後退書

@厚丘遊俠


瞎看

@冰封的小方塊


愛讀不讀書店

@麻布木仁


一家書店

@jrstjk_ddyqsl


好多書

@你好平行世界


宇宙盡頭的圖書館

@muckenberger




本文圖片來自電影《書店》



相關焦點

  •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南鑼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南鑼書店24小時,漫步北京,遇見一家書店。你好,我是張萬昆,我們約在南鑼書店見。關於它的名字,有個很有趣的故事,據說街道建成時,因其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老人,故名「羅鍋巷」。到了清朝,人們覺得這名字不雅,乾隆十五年繪製的《京城全圖》就改稱「南鑼鼓巷」了。這裡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規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民居區,也是最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南鑼書店,正在這裡。
  • 大象無形 大隱於心--有一家書店叫「大象生活」
    搜鋪網消息:2015年的下半年,瀋陽開了好幾家環境非常好的書店。老牌書店「新華書店」重新裝修,全新入駐萬象匯的西西弗和貓的天空之城,還有低調的路可書店,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 5000平米的上海三聯書店要來了,但開在北京
    5000平米的上海三聯書店要來了,但開在北京 這家上海的出版社把最大實體書店開在北京而非自己的家鄉,雖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因為,在國內,北京有著最適合人文型書店的土壤。  根據《2017年全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北京有6719家書店,幾乎是上海實體店數量的三倍,而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也領先於上海。如果按照每萬人擁有的書店量來計算,則上海排在全國第十一位,落後於鄭州和武漢。
  • 牡蠣書店:90後店主的神秘小珍珠
    沒有書,讀者會感覺迷茫;沒有愛書人,書店會感覺孤單;而沒有書店,城市會感覺清冷。聽完它們的故事,你會想去身邊的書店或是閱讀空間裡走一走嗎?會想成為故事裡的一分子嗎?春光正好,勿辜負。書店美好,且珍惜。杭州有數百家書店,大大小小,坐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牡蠣書店,就是其中一家。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 一家書店改變了人類、自然和建築之間的關係
    但是如果你在松陽呆久了,你會發現在當地有100多個這樣的村莊,其中71個被列為國家級古村落。   陳家鋪村有70多戶人,當地居民主要以種植茶葉、蘿蔔、竹子為主,也生產幹筍和甘薯片。   現在,和中國其他許多古村落一樣,城市化發展和追求更高收入促使許多村民到別處去工作或學習,現在陳家鋪村只剩下大約100人。
  • 逆勢新增,北京再添一家24小時書店
    4月1日,北京西二旗回龍觀「一個書店」復工開業,並正式改為24小時營業。北京又迎來一家24小時書店,同時也是昌平區的首家24小時書店。書店充盈著溫暖的燈光,玻璃門上七彩的閱讀口號「招貼」引人注目,如「對知識的渴望要立刻滿足——30分鐘內,好書配送到家,可買可借」「結婚前要戀愛 買書前要閱讀——把書借回家,喜歡再買它,三萬本書新上架」……戴著口罩的年輕美術教師吳金振被深深吸引,請店員為他和小夥伴拍照留念。
  • 所有故事的開始——「你叫什麼名字?」
    在這個名字裡,我幾乎望見了一整個盛唐。《那些創意滿滿的姓名》「因為特別的愛,所以要給你特別的名。」從小到大,開學第一天是我最煎熬的一天,因為見到新同學要互相介紹自己,「你好,我叫王xx」 「我叫劉銀行……當然,你也可以叫我的英文名字,Bank Liu」。@張三大二的時候,在學生會工作,幫團委老師整理學生檔案,看到一個大四同學的名字,瞬間驚到——劉鄧大軍。
  • 三聯書店的成功說明什麼?
    一年過去了,三聯書店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2014年營業額接近翻番,實現盈利,並計劃開第二家24小時分店。這份成績來之不易,既凝聚著全體員工的心血,也寄託著政府對實體書店生存發展的殷殷關切。實際上,三聯書店是全國上百家獲得政府財政補貼的書店中的一員。沒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暗夜裡不滅的書店燈光,恐怕難以支撐24小時。從這個角度看,三聯書店的成功不代表實體書店的危機已經過去。
  • 新加坡Page One書店進北京 主打英文書(圖)
    主推英文書  其實早在2007年,Page One已經與國貿籤約,打算在奧運會前進駐北京,後來工程延期,開業時間一直推遲,直到今年4月2日才正式開門迎客。書店中國區總經理劉貴以前曾經在龍之媒書店工作,他向記者介紹,即將開張的書店在設計上結合了京城文化特色,設計上古色古香,有中國山水風格。
  • 開一家炸雞店的成本要多高?
    現在的炸雞店,可謂是多的數不清,什麼肯德基、德克士、麥當勞、叫了個雞等,品種多的讓人眼花繚亂。 每當人一想到炸雞二字,腦海裡都會出現炸雞的畫面,甚至還會拓展,想到雞腿雞翅,漢堡等美味的油炸食物,在炸雞面前沒有人會對它有抵抗力,《來自星星的你》中,千頌伊吃炸雞要在初雪,李安拿了奧斯卡獎要吃炸雞,而我想吃炸雞不需要理由好嘛!
  • 抖音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是什麼梗 出自哪裡什麼作品
    最近有看抖音的小夥伴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的霸氣臺詞在抖音裡走紅,這句話之為什麼會這麼火?抖音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是什麼梗?抖音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是什麼梗  最近抖音上有一段臺詞非常的犀利,深受大家的吹捧,使的就是這句「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再加上演員犀利的表情,簡直是醉人啊。
  •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5日上線 48位名家帶你雲遊書店
    如何「遇見一家書店」?是街邊散步的偶遇,還是根據旅行指南的特別拜訪,亦或是隨一位名家一起通過聲音的方式,一起漫步書店。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進行跨界合作,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將在9月5日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該項目遴選48家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聯動不同領域,如導演、演員、作家、學者、主持人等跨界名人,講述漫步書店故事。
  • 傳統書店VS網紅書店,你更愛哪一款?
    昨天,去濱江星光大道遊玩,走著走著,忽然眼前一晃:唉,這不是網紅書店「鍾書閣」麼?尤記得當時書店還沒開,超高顏值的照片已經在杭州人民的朋友圈裡傳瘋了,大家都很想親眼看看這家傳說中的「最美書店」,只是由於我家住的位置離濱江很遠,所以一直沒去一睹真面目。
  • 三聯書店新變: 走進寬窄巷子的三聯,靠什麼觸動年輕一代?
    在記者採訪三聯成都店中,負責人胡曉燕反覆提到成都的文化氛圍,從三聯打造文化高地上來說,成都似乎是三聯的不二之選,「作為歷史上兩個從未改過都城名字的城市之一,成都的文化底蘊符合三聯精神。」大概很少有書店會如此頻繁地把「精神」一詞掛在嘴邊。
  • 我們在書店,尋找生活最初的模樣
    READING「如果世間有天堂,那肯定是書店的樣子。」人們總是用最美好、最理想的詞語形容一家書店。但其實,不同城市的書店也都有著各自的氣質,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日日夜夜用自己創造的獨到的精神世界滋養著整座城市的靈魂。
  • 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關門,21年沒斷電今晚卻要熄燈了
    今天看到敦南店要正式關門的消息,杭州老牌書店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非常感慨,「那是我們一代書店人都特別喜歡的書店。雖然說時代大潮向前走,很多東西會被淘汰、會消失,但是,臺北敦南街頭的這盞燈,有太多人美好的記憶在裡頭,真的非常難受。」
  • 亞馬遜六家線下書店收支平衡 秘訣是什麼
    在血洗傳統書店多年後,2015年11月一天,亞馬遜在西雅圖開了第一家線下書店。書店的遺老遺少們於是指指點點:圖書沒有這樣擺放的;目標客戶不明確;到處都是kindle。還有一類所謂「獨立書店」,比如北京的萬聖書園、南京的先鋒書店、上海的季風園,這些書店規模不大,但選書精當,多為文藝青們朝拜的「精神坐標」,這類書店的畫風與購物中心裡的書店和新華書店截然不同。如果你不只是盯著書的話,書店當然是一門好生意。
  • 樊登:4年如何做到400萬會員,270家書店,4000個分會?
    我們線下店的獲客成本低於在線上開淘寶店的獲客成本。我們去年開了270多家書店,我能夠保證每家店活下來,非常簡單的辦法,我們有一個虛擬產品撐著。我跟一條的老師在聊,你們開書店很重吧?不重。核心的辦法是你要學會達爾文的思路,而不是牛頓的思路,這是我去年讀的所有書裡面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就是《反脆弱》。
  • 三聯書店終於開到成都,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書店.
    三聯書店最早1932年由鄒韜奮先生創辦,《錢鍾書集》、《傅雷家書》、《我們仨》還有蔡志忠的漫畫都是三聯出版社的經典;《讀書》、《三聯生活周刊》也被稱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這是三聯韜奮書店首次在北京以外開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