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講解

2020-12-06 騰訊網

請將本微信公眾號內容轉發給您身邊的初三學生和家長,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謝謝!

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有一定的難度,不少同學對於其中的誤差分析感到頭疼,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夏宜老師特製作本視頻,為同學們精講此實驗,分析誤差原因,以及影響本實驗的核心因素——溫度和氣壓,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

本視頻共25分鐘,建議在wifi條件下觀看,學習過程中在夏老師的引導下,可適當暫停,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如聽一遍覺得理解的不夠到位,還可以反覆收看。

本視頻已經上傳到騰訊視頻,如需在電腦上收看,可以在騰訊視頻中搜索「精講: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騰訊會員記得關注「夏宜老師的化學空間」,方便以後查找視頻。

本視頻由夏宜老師原創,歡迎分享,請勿盜版,謝絕轉載。

看完本視頻後,如需複習,可收藏本推送,回看以下圖片。

感謝大家收看,歡迎留言或點讚。

相關焦點

  • 初三化學上冊,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佔21%,氮氣的體積分數佔78%,中學化學可以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1、實驗原理紅磷在密封的集氣瓶中燃燒生成固體的五氧化二磷,將集氣瓶中,空氣中的氧氣消耗掉,集氣瓶中的氣壓下降,燒杯中的水壓入集氣瓶中,壓人水的體積剛好等於消耗的氧氣體積,最終所測的氧氣體積約佔整個集氣瓶中空氣的1/5。
  • 中考化學填空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只需掌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的藥品選擇要求,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和誤差分析分析即可。【例題展示】例題8(2017來賓)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如圖所示:(l)燃燒匙內盛放的藥品是 。
  •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和製取氣體
    初中主要掌握以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三大氣體的製取和性質實驗主線,將許多儀器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實驗裝置圖,再根據要求進行分析解答;測定氧氣含量掌握其實驗思路、藥品選擇原理、儀器、步驟、誤差分析和注意事項,具體分析即可。
  • 最新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及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紅磷燃燒耗氧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實驗原理:利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將集氣瓶內氧氣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使密閉容器內壓強減小;在大氣壓作用下,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即為減少的氧氣的體積。
  • 中考化學實驗突破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鐵不能在空氣中燃燒,鎂在空氣中燃燒能與氧氣、氮氣、二氧化碳反應。若用硫代替紅磷,可把水換成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實驗也能成功。1.(2018年北京市)用下圖裝置進行實 驗.下列現象能證明空氣中 O2 的含量的是 ( )A紅磷燃燒,產生白煙 B瓶中液面先下降,後上升 C瓶中液面最終上升至1處 D水槽中液面下降
  • 空氣組成和氧氣含量的測定(提高)
    要點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方法(高清課堂《空氣組成和氧氣含量的測定》)1.實驗原理: 利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將集氣瓶內氧氣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使密閉容器內壓強減小;在大氣壓作用下,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即為減少的氧氣的體積
  • 九年級化學||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再研究
    sdfd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再研究《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測定》實驗,是九年級化學學習的第一個實驗,涉及到具體的實驗原理1化學反應原理利用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從而使容器內形成負壓,打開止水夾後,水進入容器內。進入容器中的水的體積,可粗略地認為是空氣中所含氧氣的體積。將不可見的氣體體積的變化轉換成可見的液體的體積。
  • 2018初中化學方程式之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化學方程式之紅磷在氧氣中燃燒》,僅供參考!
  • 2道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題
    1.【2017江蘇省常州市】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3)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答案】(1)2Cu+O22CuO。(2)實驗時,為了完全除去空氣中的氧氣,銅粉必須是過量的,否則得出的結果不準確,銅粉與氧氣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而木條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內氣壓基本不變,無法測量氧氣的含量,故不能用木炭代替銅粉進行相同實驗。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   1.實驗現象:   A.紅磷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冒出白色濃煙   B.
  • 空氣與氧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中氧氣體積的測定)
    猜一猜:空氣中有哪些氣體?可能含有: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A. 水(H2O)的檢驗B. 氧氣(O2)的檢驗C.二氧化碳(CO2)的檢驗通過以上的活動可以初步確定,空氣中至少含有CO2、O2和水蒸氣(H2O)等物質。空氣是混合物,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首先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氧氣約佔總體積的1/5。在這個實驗中,為什麼有時氣體減少的體積小於1/5呢?導致結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4-1 空氣的成分
    學習目標:1、知道空氣的成分及各種成分的體積含量2、追尋科學家研究空氣成分的足跡,設計實驗並準確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講解:我們周圍的空氣
    4、城市空氣品質日報、預報:根據我國空氣汙染的特點和汙染防治重點,目前計入空氣汙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 考點7、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方法 1、實驗原理及方法:利用過量的紅磷在集有空氣的集氣瓶中燃燒,(使集氣瓶中氣體體積減小,壓強減小),觀察集氣瓶中進水的多少,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初中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匯總,收藏!
    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二、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1.實驗現象:A.紅磷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冒出白色濃煙B.(過一會兒白煙消失,裝置冷卻到室溫後打開彈簧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集氣瓶,約佔瓶子容積的1/5。
  • 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及實驗室製取氧氣考點匯總
    空氣   一、空氣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裡,分別發現並製得了氧氣。   2.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
  • 一道中考題-測定密閉容器中某種氣體的體積分數的探究實驗
    (2019·福建)某興趣小組開展「測定密閉容器中某種氣體的體積分數」的探究實驗。【實驗1】按圖1所示裝置,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2】按圖2所示裝置,在集氣瓶內壁用水均勻塗附鐵粉除氧劑(其中輔助成分不幹擾實驗),利用鐵鏽蝕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1)實驗1中,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 2.1.1空氣的組成
    3.拉瓦錫結論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4.化學符號汞Hg   氧氣O2    氧化汞HgO   氮氣N2二、實驗2-11.實驗目的: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仿照拉瓦錫實驗的原理,用轉換法進行實驗轉換法:將氧氣的體積換成水的體積2.實驗原理(1)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固態五氧化二磷,使集氣瓶內壓強減小,水進入集氣瓶中,進入的水的體積就等於集氣瓶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2)文字表達式:(3)化學符號紅磷P   五氧化二磷
  • 專題03 空氣
    【北京市延慶區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4月統一模擬】用下圖裝置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空氣中氮氣難溶於水是該法測定的前提 B.紅磷燃燒,產生白煙C.瓶中液面上升到刻度1,是因為氣壓減小了1/5D.發生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8.
  • 【知識點】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匯總,必須掌握!
    二、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 1.實驗現象: A.紅磷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冒出白色濃煙 B.(過一會兒白煙消失,裝置冷卻到室溫後打開彈簧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集氣瓶,約佔瓶子容積的1/5。 答:不能用木炭或蠟燭(燃燒產生了氣體,瓶內體積變化小),不能用鐵(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2)可否用鎂代替紅磷?不能用鎂,因為鎂不但跟氧氣反應而且還跟氮氣等反應,結果測得的不只是空氣中氧氣的體積。會遠遠大於氧氣的體積。
  • 【知識歸納】「空氣、氧氣」必考知識點
    1.實驗現象:A.紅磷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冒出白色濃煙B.(過一會兒白煙消失,裝置冷卻到室溫後打開彈簧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集氣瓶,約佔瓶子容積的1/5。2.實驗結論:說明空氣不是單一的物質;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