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治療,規範治療才更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04 咚咚腫瘤科號

現代醫學的發展,為癌症患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治療選擇,從傳統的手術、放療、化療到精準的靶向治療,尤其是近年來免疫治療的快速發展,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大大延長。治療方式不再是抗癌路上的絆腳石,但癌症患者需要面臨的又一個問題是,「免疫治療該怎麼用,要用多久?」

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了解免疫治療的相關知識,我們邀請了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韓正祥教授,為我們解答關於肺癌免疫治療中「規範治療」的9個相關問題。哪些免疫治療藥物可用於肺癌?免疫治療一般要持續多久?……都在下面找到答案吧!

點擊可收聽韓正祥教授的訪談錄音

01

目前中國上市的免疫治療藥物有哪些,都能用於肺癌的治療嗎?

韓正祥教授:目前國內已經上市了很多免疫治療藥物,如果從類型上分,又分為兩種,其中6個是PD-1抑制劑,2個是PD-L1抑制劑。

為了更好地保護患者的利益,更好地讓患者得到合適的治療,用藥一般按照國家明確批准的適應證,或者有指南推薦用於肺癌治療。有些廠家的藥物,目前還在臨床研究階段,但沒有獲批,或沒有得到指南推薦。也就是說,目前只有4種免疫治療藥物獲批可以用於肺癌的治療。

02

免疫治療開始之前,需要檢測哪些指標,為什麼?

韓正祥教授:免疫治療開始之前的確需要檢測一些指標,如同我們病人在接受化療、放療之前,要檢測一些相關的指標來評估這些患者發生相關毒性的易感性,或者規避一些用藥的禁忌證。

比如說最常見的一般現病史,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十分重要,例如有沒有全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包括肝炎、愛滋病等,還有吸菸史、家族史,比如說有沒有其他腫瘤治療、惡性疾病史等,以及患者是否懷孕等等,對規避藥物的治療風險都十分重要。

當然了,任何一種治療之前,必須要了解患者的病灶變化情況,有沒有可評估的病灶,比如說常見的胸部、腹部和盆腔的一些重要臟器,腹腔淋巴結等等,所以說必須要進行影像學檢查。當然血液學檢查也十分重要,肝腎功能等諸多方面都需要進行檢測。感染性疾病的篩查也十分重要。

還有包括合併免疫性皮膚疾病的患者,因為免疫治療可能會導致免疫性皮損,我們也需要了解。免疫治療也可能對內分泌功能,比如甲狀腺功能、腎上腺功能、垂體功能有一定損傷,所以說內分泌相關指標要進一步檢查一下。

此外,肺部功能、心血管功能檢查,不僅僅是免疫治療之前需要檢查,其他腫瘤或其他疾病開始治療之前也需要進行檢查的。

03

PD-L1的檢測是必需項目嗎?

韓正祥教授:目前我們認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作為後線治療,或者與鉑類化療聯合的時候,我們一般不做PD-L1檢測,並非強制性的。但是我們為什麼有時候給患者進行檢測,因為可能會給我們提供有用的信息或參考。

一線單藥治療的時候必須進行檢測,只有PD-L1表達的情況下才可以單藥進行治療。

如果是聯合化療或者二線治療的時候,不對PD-L1檢測做硬性規定。

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患者,目前來講,包括EGFR突變、ALK融合或ROS1融合的患者,還是首選靶向治療。

04

免疫治療一般要持續多久?

韓正祥教授:目前根據相關的大型臨床試驗,免疫治療藥物說明書上一般都明確指出一直持續用藥到疾病進展或發生不可耐受的毒性,這是說明書明確規定的。

還有一點要說明,免疫治療一旦有效,可能有一個非常好的效應叫做「持續緩解」。一旦有效,患者持續緩解時間非常長,生存時間非常長。大家知道我們非小細胞肺癌晚期的患者,一旦有效,生存時間比較長,甚至能達到5年以上。那這部分患者就能持續用藥到5年嗎?其實患者的依從性也存在問題。因此在做大型臨床研究的過程中,一般初步明確用藥兩年。

還有第三點,在免疫治療初期,可能部分患者會發生假性進展,病灶暫時地增大,或者出現一些小的新病灶,這時候如果患者臨床症狀並沒有明顯的加重,那麼我們還是建議患者繼續用藥,再堅持一兩個療程,如果病灶逐漸變小了,我們建議藥物繼續用;如果病灶持續增大,有可能我們經過進一步療效評估,停止使用免疫治療。

總的來說,一旦有效的患者,除非毒性不可耐受,一般建議持續用藥兩年。

05

免疫治療起效後,是不是可以提前停藥?

韓正祥教授:除非患者出現比較嚴重的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我們不建議停藥。

藥品說明書上一般都明確,如果觀察到患者臨床獲益之後,建議患者繼續使用,直至患者不能耐受。到底可不可以停藥?一般我們建議如果患者持續治療兩年以後,業內認為兩年之後還是有效,可以考慮停藥。

06

免疫治療起效後,可否替換成其他同類產品繼續治療?

韓正祥教授:不建議替換其他同類的產品繼續治療。

我們說「無效必改,效不更方」,沒有效必須更改方案;一旦有效,這個方案就不可更改了,這是一個原則。

每種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某個疾病的適應證,都是基於非常嚴謹的臨床研究數據的支持的。免疫治療藥物都是生物製劑,雖然都有一個名字叫PD-1抑制劑或PD-L1抑制劑,但藥理機制還是有所不同。說明書上明確指出,藥物一旦有效,應該持續使用,不可以更換,因為一旦更換了,不一定能保證療效,這是我很明確的觀點。

07

接受靶向治療的同時可以聯合免疫治療嗎?

韓正祥教授:在非小細胞肺癌方面,我們有句話叫做「有靶打靶,無靶免化」。就是說有基因突變靶點的時候,一定針對靶點進行治療;如果沒有靶點的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免疫治療。

大家知道,非小細胞肺癌,特別是亞洲人群EGFR突變率將近50%~60%,突變率非常高,遠遠高於國外的患者。這部分患者一旦有優勢敏感基因突變,還是首選靶向治療。

第二點,有臨床研究,PD-L1抑制劑聯合化療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對於EGFR突變/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是有一定的效果,目前還沒有針對中國人的大型臨床研究。如果EGFR仍然是敏感突變的,能夠吃靶向藥物的,我依然不建議聯合免疫治療。如果靶向治療已經完全耐藥了之後,我們可以考慮聯合免疫、聯合化療、聯合抗血管。

總的來說,雖然有零星的臨床研究支持免疫聯合靶向治療,基於現有的數據,我依然建議患者接受靶向治療的同時,不考慮聯合免疫治療,特別是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08

出現副反應後,可以用其他同類產品代替嗎?

韓正祥教授:在藥物治療過程中,的確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我們需要進一步考慮不良反應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如果免疫治療引起的相關不良反應比較嚴重,3~4級以上,毫無疑問必須要永久停用同種類型的免疫治療藥物。

即使在治療過程中發生中度的免疫治療不良反應,也要十分慎重,要積極地處理。在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消失之後,再有所選擇地重新應用。

09

因為副反應停藥,之後還能再繼續嗎?

韓正祥教授: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的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毫無疑問,必須要立即停止免疫治療,同時進行積極治療,密切監測,避免不良反應再次發生。

如果患者發生輕到中度的免疫治療不良反應,經過評估、進行治療,不良反應消失了之後(小於1級、幾乎沒有症狀),我們可以考慮重新開始免疫治療。但必須要重新和患者、家屬等進一步討論,非常嚴謹地運用。如果再次出現免疫相關不良反應,而且是嚴重的,則需要停藥。

在免疫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還沒有產生療效的時候,經過處理不良反應消失了,可以推薦免疫治療繼續應用,但是要給患者反覆強調,要經過醫患雙方進一步討論,並且一定嚴密地監測。

此外,因為免疫治療有一個特點,療效持久性,即使停止免疫治療,也會持續地腫瘤緩解,叫做「超長待機」現象。即使停止免疫治療,患者依然可能出現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所以說必須嚴密監測。

NP/IO$/4895/07/17/20-07/17/22

相關焦點

  • 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腫瘤專家:規範合理用藥才是關鍵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主任醫師,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首席專家廖美琳教授介紹。  如今,靶向治療已經經歷了一代、二代、三代藥,對於耐藥性進行了有效的把控。2017年,第三代EGFR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在中國上市,能夠選擇性地抑制EGFR敏感突變和T790M耐藥突變,顯著延長耐藥患者的生存期,為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
  • 癌症到了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
    癌症到了晚期,治療怕遭罪,不治又怕死,這就是多數癌症晚期患者糾結的根本原因。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還是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吧!首先強調一點,癌症到了中晚期,基本上都無法治癒。但是,如果不治療就徹底喪失了生的希望。
  • 兒童腫瘤的治癒率與治療方法 聽聽專家怎麼說
    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王煥民,血液腫瘤中心主任醫師馬曉莉就兒童腫瘤相關問題進行解答,旨在幫助家長了解正視兒童腫瘤,讓更多孩子健康長大。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兒童罹患腫瘤?兒童腫瘤正經歷一個越來越被大家發現和重視的過程,它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過去的認識程度和診療水平有限。
  • 治療痛風、風溼骨病、腫瘤等慢性病,聽聽院士樊代明怎麼說!
    「感冒了,第一時間衝向藥箱去找藥; 腰腿疼痛,第一時間衝向醫院去拍片; 聽說自己某個部位有了腫瘤,癱在床上淚流滿面......」 這是現代人面對疾病時的真實寫照,這令我們不禁思考,在沒有醫學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是如何應對各種病毒的呢?
  • 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
    近年來,許多醫院相繼開展免疫細胞治療腫瘤的臨床研究與應用,療效被過度宣傳,反映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究與應用亟待規範。「魏則西事件」的發生是免疫細胞治療腫瘤領域一個典型案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會加強了對免疫細胞治療臨床研究的管理。
  • 肺癌「慢病化」趨勢明顯 專家強調規範開展免疫治療
    肺癌「慢病化」趨勢明顯 專家強調規範開展免疫治療 2020-11-13 19:34:21 中華肺癌學院院長,上海市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韓寶惠教授1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往,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往往不到一年,然而現在很多患者憑藉新的治療方式活過了八年,甚至十年;未來,我們有信心將肺癌變成『慢性病』。在肺癌免疫治療領域,中國專家正在做一些研究。」  吸菸是導致小細胞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這位專家直言,多年來,小細胞肺癌一直是肺癌治療的難點。
  • 上海探索「免疫治療+」殺滅腫瘤 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
    上海孟超腫瘤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6日電(陳靜 肖鑫)上海孟超腫瘤醫院6日在位於上海嘉定安亭的上海市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試運行,將探索開展「免疫治療+」,致力實現為腫瘤患者實施個性化精準治療。據了解,所謂免疫治療,是指恢復人體對抗和殺死腫瘤的免疫能力,而不直接作用腫瘤細胞。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其中CAR-T細胞是人為的將能夠特異性識別腫瘤的分子轉入到免疫細胞中,並經體外擴增培養後回輸到患者體內,從而達到靶向殺傷腫瘤細胞的,來治療腫瘤。PD-1抗體和CAR-T細胞等都是採用恢復或逆轉腫瘤患者抑制的免疫系統功能的策略。 問題三:腫瘤的免疫治療方法是否有不同的分類呢?哪些腫瘤適合免疫治療?
  • 三個角度思考腫瘤免疫治療
    摘要:一度火熱的腫瘤免疫治療受「魏則西事件」的影響被迅速降溫。針對這一狀況,筆者將客觀介紹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歷程、發展趨勢及優缺點,並從癌症患者、監管部門、醫療機構及業內專家等多個角度解析當前腫瘤免疫治療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對策,以期為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腫瘤免疫治療發展路徑提供參考意見。
  • 腫瘤免疫治療發展史
    2013 年《科學》雜誌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腫瘤靶向治療後的新一代的腫瘤治療手段。從PD-(L)1抗體到CAR-T,腫瘤免疫學的進展正在改變許多癌症類型的治療標準,而且藥物開發和癌症治療的範式也常被重新書寫。目前,大量新的在研品種和公司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數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
  • 細胞免疫治療不是腫瘤治療失敗後的抉擇
    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2013.07.23 星期二 細胞免疫治療不是腫瘤治療失敗後的抉擇   在臨床上有很多這樣的患者,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只是單純的應用手術或者放化療,雖然當時治療的可能很成功,就以為治癒了
  • 專訪| 姜豔芳:哪些人可以用免疫治療?腫瘤免疫治療標誌物大盤點
    如果有人問腫瘤治療領域什麼最火,答案非「免疫治療」無疑。但哪些人群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又有哪些可以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標誌物/檢測方法。「2019肺癌免疫先鋒論壇(長春站)」期間,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基因診斷中心、吉大一院檢驗檢測司法鑑定中心主任姜豔芳教授接受了MED24醫學傳媒的專訪,並就腫瘤免疫治療標誌物進行了盤點。腫瘤免疫治療已成為一線治療方案之一,標誌物的選擇非常重要。PD-L1是最早被大家認可的一個標誌物,其次是TMB(腫瘤突變負荷)、MSI(微衛星不穩定),這三個指標都是臨床和專家共識已經認可接受的標誌物。
  • 專家訪談丨潘躍銀教授: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的獲益
    腫瘤免疫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肯定有不同於傳統治療的特點,比如在療效上的長期生存、持久應答,在應答模式上的延遲反應和假性進展。(兼)合肥離子醫學中心副主任(兼)中國臨床腫瘤協會(CSCO)理事安徽省醫學會乳腺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安徽臨床腫瘤學會候任理事長安徽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協會乳腺癌、免疫、肝癌、腎癌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協會腫瘤預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姑息與人文關懷專業委員會常委
  • 肝癌領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專家:腫瘤治療已經進入免疫治療時代
    腫瘤細胞與免疫系統博弈的微觀過程更是堪比精妙的諜戰情節。研究團隊推斷,復發性肝癌的腫瘤免疫逃逸機制與原發性肝癌不一樣。單細胞測序技術為微觀解讀細胞的行為與免疫機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使得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復發腫瘤的免疫特性,從而有可能從腫瘤復發監控和用藥方面更好地應對。
  • 腫瘤免疫治療之誤區知多少
    實際上,免疫治療藥物和其他抗腫瘤治療藥物一樣,都有副作用。而且,免疫治療的副作用,可以說,比其他抗腫瘤藥物更為廣泛而且隱匿。為什麼免疫治療副作用更加廣泛?這要從免疫治療的作用原理說起。以 PD~1 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藥物之所能起效,是因為它能特異地激活我們自身的免疫細胞,殺滅 「壞分子 —— 腫瘤細胞」。
  • 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如何轉危為安?
    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人類攻克癌症帶來了曙光。其中,PD-1藥物免疫療法是通過阻斷PD-1信號通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PD-1藥物免疫療法在肺癌治療領域,已經成為繼手術、放化療之後新興的有效治療方法。
  • 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健康界
    把身體比作花園,腫瘤比作花園裡的雜草,免疫治療就好比往土壤裡添加除草肥料,這種肥料能夠使土壤肥沃,控制雜草。但是土壤中肥料過多可能會對花園造成損害。免疫治療作為時下熱門的癌症療法,自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後更受到了多數患者的追捧。那麼,免疫治療適應哪些患者?治療後是否會有不良反應?如果有,怎麼應對?
  • 康健園|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該怎麼辦?
    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人類攻克癌症帶來了曙光。其中,PD-1藥物免疫療法是通過阻斷PD-1信號通路,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殺死癌細胞。PD-1藥物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已經成為繼手術、放化療之後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
  • 免疫治療後,膀胱癌竟「超進展」?!美國腫瘤專家權威解析
    Top doctors 好醫友醫療網-美國腫瘤學專家Michael Castro博士 針對腫瘤過度進展的問題,卡斯楚博士作了如下分析: 腫瘤過度進展指的是:2個月內RECIST評估為進展,並且腫瘤倍增時間是開始免疫治療前的腫瘤生長率
  • 2020首屆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
    11月28-29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的「2020精準醫學大會」系列活動——「首屆華南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23位來自國內外腫瘤免疫治療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療效與不良反應管理、新藥創製企業等多個領域的專家,交流免疫治療在腫瘤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探討廣闊合作前景,共迎精準腫瘤免疫治療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