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張婷的外公——安徽籍烈士胡啟哲,犧牲在鹽阜革命老區。73年過去了,烈士的墳墓如今在哪?近日,張婷受家人委託來到鹽城,希望找到外公的埋骨處。姜振軍 一舟
老營長不幸犧牲
胡啟哲烈士當年任第9旅25團3營副營長,1940年冬到鹽城抗大五分校學習。1941年,日寇對鹽城地區進行瘋狂大掃蕩,胡啟哲率領戰友在陳南倉(現秦南鎮)附近對敵作戰,就在掩護戰友撤退的過程中受重傷,後來不幸犧牲。戰鬥結束後,部隊返回找到了胡啟哲烈士的遺骨,並安葬在鹽城西門外浮橋西的一個亂葬崗。
1974年,胡啟哲烈士的戰友兼同鄉孫雲漢(原瀋陽軍區副參謀長),給張婷的母親寄去一封信,裡面詳細回憶了胡啟哲烈士犧牲和安葬的全過程。記者看到,信上是這樣寫的:「1941年,日寇掃蕩,胡啟哲為掩護戰友腿部重傷,後被當地群眾掩護。不過後來不幸被一個反動分子用棍子打死,沉入河底。」
信中還記載著,殺害胡啟哲烈士的兇手被抓後,被新四軍執法隊當場槍決祭奠烈士,當時有二百多人參加了追悼會。「孫雲漢的回憶得到外公當年戰友的證實。」張婷說。
具體安葬地難覓
胡啟哲烈士犧牲後,其家人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他的遺骸。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張婷的媽媽及姨媽多次託胡啟哲烈士生前戰友孫雲漢、孫象涵等人尋找烈士的遺骸,但始終沒能找到。後來,國家正式頒發革命烈士證書,批准胡啟哲同志為革命烈士。
「外婆1997年去世,媽媽2007年也走了,現在還健在的大姨和二姨都已經80多歲,她們想在生前找到外公的遺骸,了卻心願。」張婷告訴記者,今年在安徽宿州的雪楓公園烈士紀念館看到外公的名字後,想來鹽城尋找外公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據外公戰友的信裡記載,那時新四軍軍部設在鹽城西門外浮橋西的一個廟裡,後將胡啟哲烈士的棺材埋於廟西邊的一個亂葬崗上。由於當時的革命形勢嚴峻,烈士的墓前僅豎了一塊木牌,上面刻有姓名。後來軍部轉移,鹽城重新變為敵佔區,而胡啟哲烈士墓的地點也變得模糊。
可能在城西、倉頭一帶
5月11日,宿州新四軍研究會來到鹽城參觀學習,張婷一同前來。「來外公戰鬥和犧牲的地方,讓我這麼多年的夙願得以實現。」到了鹽城後,張婷將收集的資料呈現給新四軍紀念館的副研究員陳宗彪,希望從中找到有關外公安葬地的線索。
隨後,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文史部的工作人員查找了大量的館藏資料,但都沒能找到胡啟哲烈士的資料。「我們會繼續尋找,也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夠提供有價值的消息,幫助一起尋找。」該館一名負責人表示。
「張婷同志提供的資料內容詳實,史實清楚,符合當時鹽阜地區鬥爭的形勢,另外一些老戰士、老幹部的證詞,也符合歷史事實。」鹽城新四軍紀念館的副研究員陳宗彪說,按照當年戰友的描述,胡啟哲烈士的埋骨地應該在新四軍重建軍部所在地泰山廟西邊,也就是現在的城西、張莊街道倉頭村一帶。「那一片以前是很大的亂墳場,現在變化很大,烈士墓很難尋找。」陳宗彪表示,下一步會去實地走訪一些老人,也許會有參與埋葬的土著居民。如果市民有胡啟哲烈士墓的線索,可撥打快報熱線025-9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