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說動物有情感的時候,總有不少人站出來指正它們只有本能,然而當越來越多無法解釋的經歷出現,科學家也開始懷疑動物到底有沒有情感。為了測試,他們找來了動物界智商比較高的老鼠。
有個教授做了一個測試,把兩隻老鼠放在一個密閉空間裡,其中一隻老鼠鎖在一個機關裡,另一隻老鼠則可以透過自己的行動解開機關釋放這隻老鼠。
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老鼠沒有像人們想的那樣只顧著研究自己怎麼逃出去,反而花了整整5天時間尋求機關打開的方法,當它最後試出了機關的解法,放出了自己的同伴,兩隻老鼠在空間裡跳來跳去,好像在高興地慶祝。
如果說一次實驗結果是偶然,那多做幾次總可以吧。結果之後老鼠一次比一次花費更少的時間把同伴救出來。
這個實驗顛覆了人類對老鼠的看法,它們不但有情感,而且會無私地幫助自己的同類!這也太神奇了吧!
然而科學家對此並不滿意,他們覺得也有可能老鼠被關在這裡很無聊,它只是手賤想找點遊戲玩,才把自己的同伴放出來,它只是把解開機關當成了打發時間的方式,這個猜想對嗎?
科學家進一步實驗,這次他們把一隻老鼠關在塑料管裡,在旁邊另放了一個機關,在裡面放了一些巧克力。這一次的結果令科學家更為驚訝:老鼠不但不先自己去吃巧克力,反而優先解救自己的同伴,等同伴救出來以後,兩隻老鼠一起開開心心地分享巧克力!
這個實驗比第一個更進一步證明了老鼠對同類的情感很無私。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老鼠釋放同類會不會只是一種生物本能而非社交情感呢?
科學家又一次實驗,他們這次找來的兩隻老鼠一隻是從小就和其他老鼠住在一起的,另一隻則是從來都單獨飼養的,沒和其他老鼠見過。
結果有趣的結果出現了:從來沒見過其他老鼠的這隻老鼠,完全沒有想要拯救同伴的想法。這證明了老鼠拯救同伴就是出於它要幫助同伴的心情,不是本能,也不是好玩,而是在與其他老鼠社交的時候產生的一種情感。
為了進一步證明這個結果,科學家把這隻一直獨立生活的老鼠放進大籠子感受社會,之後這隻獨立生活的老鼠也學會了解救自己的同伴以及和它們分享食物!這說明社會性的猜想確實是正確的!
看來動物之間確實存在著自己的交流方式,自己的社會,也有不同的情緒。不過這次測試針對的動物是群居動物,可能群居動物的情感比起獨居的動物要更強烈一些,畢竟群居動物都是因為本身弱小才抱團生活,如果不互相幫助,就沒法生存下去了。
那麼獨居動物會有情感嗎?我們知道貓通常算是獨居的動物,但貓可以被人馴化,不少貓咪有著獨立的個性,同時把人類當成一個「長相不一樣」的同伴,它們可能不只需要主人的食物,也需要主人的關注,有時候它們也會想辦法找禮物和食物來送給主人。它們會吃醋,也會在人類生病或受傷的時候前來安慰。當然它們更有自由選擇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並非給它越多食物它就會越喜歡你。
看來動物的情感不但有情感,而且可能還很複雜,並不亞於人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