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地球上,有很多充滿未知的神秘地帶,總是能吸引一些人前往探索和考察,但是這些地方往往也暗藏著未知的危險。比如,著名探險家道格拉斯·莫森及其同伴在南極考察時,因為吃了雪橇犬的狗肝而發生意外,結果導致一位同伴葬身於南極冰川……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南極即南極大陸,是地球上最後發現的一片陸地,而且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員定居於此,但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比如我國的長城站,中山站和崑崙站等。值得一提是,南極大陸絕大部分都是千年冰川覆蓋的高原,雖然放眼望去是一片「白色荒漠」,但這些冰川下卻是儲量驚人的礦藏資源,如煤,天然氣和石油,以及各種金屬礦藏等,另外在南極大陸的海洋還有著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總之,南極是一座尚未開發的自然寶庫。
據資料記載,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踏上南極大陸的人是約翰·戴維斯船長,但他當時並沒有探索南極的目的。而第一位為了探索南極而抵達南極點的人,則是挪威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時間為1911年12月14日。在此之後,南極大陸便開始被人們逐漸了解,雖然南極一如人們想像的那般寒冷,但並是一副非死氣沉沉局面,這裡不僅有成群的企鵝,躺在海灘上的海豹,還有巨大的鯨魚。
雖然南極能給人一種善意,但是危險卻也無處不在。比如,被譽為「地獄之門」的冰裂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它常常出現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掉下去之後絕無沒有生還的可能;還有令人恐懼的殺人風,一年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有8級大風,不把人凍死也能把人吹肉乾;還有最危險的白化天,即一種小雪粒漂浮在空氣中的自然現象,一旦遇到人就會迷失方向,產生錯覺。
除了以上這些危險之外,人們還要克服食物短缺對生命造成的威脅,而這也是最大的危險。畢竟南極沒有任何唾手可得的食物,尤其是新鮮蔬菜幾乎不可獲取,如果人長時間吃不到蔬菜就會患上嚴重的敗血症。當南極暴風雪來臨時,如果沒有儲備足夠的食物,就等於半條命已經沒了,而著名探險家道格拉斯·莫森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雖然他們殺掉了雪橇犬當作食物,但是結果並不理想。
道格拉斯·莫森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探險家,他在1911年帶著兩位同伴尼斯和墨茲前往南極。當他們抵達南極時,攜帶食物補給的尼斯不幸失足跌下冰裂隙,導致莫森和墨茲陷入了沒有食物的境地,而且當時暴風雪也即將來臨。在這關鍵時刻,莫森將僅有的一隻雪橇犬殺掉了,他們希望依靠吃狗肉挨過嚴峻的天氣。幾天後,莫森卻發現墨茲突然死了,他當時也沒有多想,覺得墨茲是被凍死的,但等到他熬過暴風雪獨自一人回到澳大利亞後,才意識到墨茲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原來墨茲當時將雪橇犬的肝都吃了,而肝中又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導致了維生素A急性中毒。生物醫學表明,因為維生素A不溶於水,生物攝入食物後維生素A就會和在肝中聚集,所以狗肝中就含有超標的維生素A。比如曾有新聞報導,有位北極探險家在吃了北極熊的肝後也突然暴斃了,而後來查明原因就是維生素A中毒,因為北極熊肝中維生素A含量也嚴重超標,足夠維持一個人140多年的維生素A需求,所以如果一次性攝入過量維生素A,必然會威脅生命。
由此可見,生活中的危險無處不在,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學會防患和避免,另一方面也要學習相關知識並積累生活經驗。不管怎麼說,這些勇敢的南極探險家們還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要時刻保持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並通過親身經歷去實踐和探索,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