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流域多閘壩水質水量聯合調度研究取得新成果
中國水利網站2月10日訊 由淮委淮河水保局、水文局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武漢大學、鄭州大學、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淮河流域多閘壩水質水量聯合調度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2014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標誌著該項目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為今後更加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優化配置科學調度水資源讓太湖河清湖秀水長流
太湖局全體職工都清醒地認識到,與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要求相對應的是三個「低」:防洪減災能力低,水資源調控能力低,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低。 你可能不相信,太湖是個缺水的流域,年人均水資源量僅45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的1/4,但其中反映最突出的是水質型缺水,它已經成為制約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
區域水網水質水量聯合調度平臺技術導則等兩項標準啟動會議暨第一...
七一五所標準編制經驗交流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標準討論主持】曹峰,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環境所,博士,高級工程師 【10:30-12:00】標準討論環節 (一)對標準初稿進行研究和討論
-
水質好嗎?水價漲嗎?水量夠嗎?--南水北調熱點三問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於文靜、林暉、劉羊暘、魏夢佳、關桂峰、李偉)距離江水進京還有一個多月時間,目前水源地水質如何?千裡送水會不會導致水價瘋漲?漢江來水偏少是否會遭遇「無水可調」局面?記者就上述公眾關心的問題,採訪了相關部門和權威專家。
-
「水十條」將出 強調水質、水量和水生態一體化管理
水體汙染呈現九大特點據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公開介紹:有關資料顯示,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全國年平均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農村有近3億人口飲水不安全,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更為嚴峻的是我國的水資源利用仍然不合理,水汙染問題日益嚴重。
-
水資源配置河流生態水文的演化
基於此,本次首先對水資源配置和河流生態水文系統做簡單的概述,然後選擇遼寧本溪太子河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該河流在水資源合理配置下的生態水文演化特性,希望通過此次研究能夠為水資源的合理開採利用提供參考,促進河流水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
-
水質好嗎?水價漲嗎?水量夠嗎?
距離江水進京還有一個多月時間,目前水源地水質如何?千裡送水會不會導致水價瘋漲?漢江來水偏少是否會遭遇「無水可調」局面?記者就上述公眾關心的問題,走訪了相關部門和權威專家。對此,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司副司長範治暉告訴記者:「工程打造輸水總乾渠兩側生態走廊,在幹線周圍設有鐵絲網、綠化帶、隔離帶、緩衝帶和保護帶,最大限度降低對總乾渠水質的汙染風險。」 「另外沿線每段都有退水設施,通過關閉閘門方式可及時截斷汙染水。」範治暉說。 此外,江水入京後,相關部門還架設了多道防線確保水質安全。
-
鄒城市實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實
全市水資源多年平均蘊藏量為5.37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僅465立方米,不到全國人均水平的1/4,屬水危機區。水資源短缺已成為該市工農業生產的重要制約因素,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
諸城市加強水質水量監管保證農村飲水安全
魯網2013年1月25日濰坊訊(通訊員 侯月娟) 今年以來,山東省諸城市從生態治理、水量調度、水質監管、科技支撐入手,層層構築監管體系,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規範化、科學化管理。 一是加強供水水源保護。
-
2000中國水資源公報
「九五」期間水利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中央對水利高度重視,江澤民總書記、李鵬委員長、朱鎔基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水利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高到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二是全社會的水憂患意識大大增強,對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緊迫性認識不斷提高,廣大群眾興修水利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
城鎮水資源管理的新策略 —— 5R技術體系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自然資源,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水。然而,全球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十分嚴重,據世界銀行指出全球大約有21億的人口缺少乾淨的飲用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年全球風險報告》顯示,水資源短缺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危機。根據目前的人口增長趨勢和水資源的管理模式,世界銀行估計2030年,全球水資源的供應僅能滿足人類60%的需求。
-
水資源保護院士名單
主要從事水資源保護與水質改善工程的科技工作,參與全國水功能區劃、太湖水汙染治理、江蘇等省部分城市水環境改善的相關科研與工程建設工作,成果與成效顯著。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等科技獎勵11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6項;發表SCI收錄論文76篇,EI收錄論文88篇,出版著作6部。獲「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中國第六屆發明創業-特等獎」等稱號。
-
大慶水資源總量約101億立方米 劃定「三條紅線」管水
為解決水資源緊張情況,市政府和大企業投入巨資先後修建了「三引」水利工程及四大地表水源地,建設了18座地下集中供水水源,通過高效管理和科學配置,有力地保障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 三、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 2015年我市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和措施落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體情況如下: 1、嚴格規劃管理和水資源論證 在嚴格規劃管理方面,我市積極開展水資源規劃前期工作,先後制定了《大慶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大慶市水資源保護規劃》;在項目審批和申報工作中我市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我市節水增糧項目編制完成了水資源論證報告
-
重慶開展水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 投900億元建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和...
華龍網7月27日15時55分訊(記者 黃宇 實習生 馮茴花)今(27)日,重慶市2018年水利工作會召開,記者獲悉,重慶將開展水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投資900億元,建設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和124座水庫,推進解決全市工程性缺水問題,保障防洪安全和生產用水,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
中國水資源危機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新華社武漢12月25日電 (記者 楊希偉)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水資源利用的經濟學分析課題組首席專家伍新木教授
-
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水質如何?夠不夠用?
治汙成效怎麼樣,一渠清水是最好的見證:全面通水以來,南水北調東線幹線水質全部達到Ⅲ類,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水質95%達到Ⅰ類水,幹線水質連續多年優於Ⅱ類標準。 會不會無水可調? 優化水資源配置。南水北調工程持續運行2100多天,成為沿線不少城市的主力水源。北京已3個年度、天津已連續5個年度加大分配水量,河南、河北兩省年度正常用水量已分別達到規劃分配水量的68%和74%,且年度用水量呈逐年增加趨勢。 看水量供給。「從平均年份數據上看,源頭的水是足夠的。」
-
農村汙水水量、水質與排放要求
1.1.1用水量依據農村條件(給排水系統、衛生器具完善程度、水資源條件等)不同,生活用水量有所不同
-
農村生活汙水的水質特點和水量特點
今天專業農村汙水處理環保設備方案供應商來為大家講科普下農村生活汙水的水質特點、水量特點以及處理方式 農村生活汙水水質水量特點 一、農村生活汙水水質、水量特點 1、農村生活汙水成分與城鎮生活汙水類似,但其濃度較低,主要汙染物為COD、BOD、SS、N、P; 2、農村地區的汙水管網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與當地經濟條件有關,發達地區、平原地區比不發達地區差距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