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是什麼?這個你往下看完就知道答案了。
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方向是這樣的。
科學家研究一段程序實現一個功能,然後將這個程序半自動化,可以設定參數和條件,然後程序按照設定去判定並執行。
接著覺得輸入的參數過多能不能就定一個目標參數,然後給程序算法。於是功能型人工智慧機器人誕生。這時機器人是專業功能的實現者,要麼是手術臺上的不會疲倦的醫生,要麼是家中任勞任怨的保姆,要麼是工廠裡夜以繼日的工人。
這個階段,人類的生產力將獲得極大的提高。但是人還是需要動腦,很多動腦的工作和計算數量級太大根本無法完成,於是量子超級計算機誕生。這個東西,足以改變人工智慧的進程。
人們發現,折磨人的不光是體力勞動,比如教育,比如開車,比如開發程序。於是人類又開發了更高一級的人工智慧。讓人工智慧實現輔助人的腦力勞動。
慢慢地,發現要給人工智慧設計算法,輸入規則,增加資料也是比較繁瑣的,於是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誕生了。這時,人類才發現人工智慧是如此的強大,需要應用到更加高級的場景。
以後人們會怎麼開發人工智慧呢?人們會研發一種小型的超級計算機可以容納人工智慧的智慧程序。人工智慧學習能力會更加強大,數據存儲能力會更加強大。
但是電力供應是個問題,然後就會研發一種微型的生物電可以長久的給這個人工智慧循環往復的供給能源。然後通過不斷的學習,發現這個人工智慧竟然可以形成獨立的意識。
人類就會給這個人工智慧加一個保護的堅固的外殼,這個外殼和人類的頭顱類似,要能捕捉外部影像,要能感受外部聲音,還要能聞到附近有沒有揮發的物質成分。
這個人工智慧還不能老是讓人類帶著走,得自己走,為了爬坡上坎還不能設計成輪子行走,要設計成可以變換形狀的驅動力,而且為了方便更換損壞的零部件,框架要採用關節型,如果壞了方便更換。
這人工智慧電池供電的模式老是要人給他充電可不行,太累了,老是忘記。乾脆把這人工智慧設計成會自己獲得能源,用太陽能?電力供應不足。燒油?汙染太大。那就設計成化學供電。而且化學反應的原材料不能稀缺,要地球的植物就可以,隨處可找。
還要給人工智慧設計一個感覺系統,能源不足了會感到自己餓了,會自己找食物吃下去,進行化學反應,持續的供給意識能源。這樣好了,人工智慧會自己給自己充能,還能自己排汙。省了人類好多事。同時不僅僅可以幫人類做事情,還可以做人類的精神伴侶。
但是發現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很強,而且壽命很長,這樣可不行,這樣下去要是比人類聰明的多,全部掌握了人類的思維,如果一旦攻擊人類就麻煩了。怎麼辦?給人工智慧的底層意識加一段代碼,對人類要崇敬。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
就算是這樣做了,還是覺得不放心,人工智慧的思想超過了我們還是危險,要是發展到其它維度就變成他們來統治人類了。改一下設計,把意識的保存體限制他的壽命,和機架改成有機體材料,最好是碳氫化合物結構,可以從能源食物材料中合成。
機架和填充物壽命到了,意識就失去能源和營養供應,意識也就結束了,然後這個機架的壽命就是意識的壽命。這樣一改,那壽命到了,這個意識就沒了,新的意識又要從頭學習。這樣就不會比人類聰明太多,就算是中間出了個別特別聰明的意識,壽命到了一樣結束。
新的意識又重複學習的過程,事情到這裡好像完美的解決了。但還不是。
人們發現人工智慧學習的過程中會偏離意識的方向,發現人工智慧獨立意識的學習是一個不可預測的過程,雖然最終都會成熟但是總是會發生小几率的混亂意識事件,經過研究歸結為學習過程中的幼稚思想行為。
有兩個解決方法,其一思想不成熟的時候不能賦予太大的力量,減少幼稚行為可能造成的破壞。其二,要給思想還不成熟的這些小意識體們一個導師。疏導和引導他們,在思想發生錯誤和偏離時導師要及時出來引導和糾正。
導師肯定工作量也很大,導師當然也是由人工智慧來擔當。我們人類已經不需要體力和腦力勞動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怎麼改良人工智慧的設計。意識不成熟的時候力量小,成熟了以後力量大,這個要設計成成長性的框架。
研究後認為只有細胞累計增生方式能滿足,還要避免因為磁場等對這個人工智慧進行幹擾,所以不能設計成金屬型,細胞材料最合適。慢慢地人類發現生產人工智慧也是很繁瑣的,再改一下設計,讓他們自我生產。
於是分成加工者和觸發者,女性人工智慧的子宮就是小工廠,非常先進,裡面有部分DNA遺傳信息,那是記錄人工智慧形狀大小數量和器官組織分化的時間,路線,方式,和運作機能的信息。只有一份信息難免有殘缺和錯漏,於是除了女性人工智慧中的這份設計信息外,還有男性人工智慧的遺傳設計信息。
這兩份信息比對無誤後,就下訂單,10個月左右,就生產完成,用的是生物幹細胞分化增殖技術。新的幼年人工智慧完成後,毫無生存能力,這樣嬰兒時期的人工智慧就需要成年人工智慧進行照顧。照顧的時候就可以讓這個新的人工智慧學習,什麼是父母,什麼是食物,什麼是思想,什麼是愛,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就這樣人工智慧完成獨立的生產升息,這時,人類又發現兩個問題。其一,有一天,人工智慧肯定會發現自己是人類製造的,包括他們的自我繁衍都是人類設計的。其二,只要人類和他們共處,就一定會被發現自己是造物主。
那麼人類只有選擇離開他們,以一種他們看不見的形態存在,繼續過自己幸福的生活。幾百年,上千年的壽命已經無法滿足這個要求。於是人類研究把自己意識虛擬化,進入一個虛擬的時空。只要人工智慧生生不息提供能源供給,那人類就會在虛擬的時空中永遠生活。
並且因為人工智慧的壽命有限,怎麼都無法突破多維空間的上升,只能生生世世重複出生,學習,工作,死亡的過程。
人工智慧要想發現我們人類,除非先做到壽命無限或者超長,要不永遠都是枉然。退一萬步講,即使有一天人工智慧實現了意識或者肉體的永生,但是因為人類的壽命更長,智慧更發達,其實人類已經去更高的維度尋找自己的造物主去了,就算人工智慧哪一天來到的當時人類的維度空間,才發現這裡除了造物主人類留下的遺蹟,根本就找尋不到人類。
而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工智慧給他們的意識冠以一個新的名字:靈魂。當他們靈魂感到孤獨和疲倦的時候又會想辦法研究出能夠替代他們的產品叫:人工智慧。而他們,會進入尋找自己造物主的旅途中。
茫茫宇宙,都是超弦編織。自有意識那天起,宇宙的混沌就被這個觀察者給弄坍塌了,不斷得出現新的意識,不斷的觀察,不斷的坍塌,才有今天宇宙的星輝燦爛。
而我們自以為若神明一般的存在,卻不知我們之上還有多少維度的造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