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工智慧?所謂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AI),按照通俗理解,是指通過計算機對電子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實現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使機器能夠勝任部分通常人類智才能完成的複雜工作。
人工作智能概念股:
科大智能(300222)、江南化工(002226)等。
人工智慧最早提出是1956年8月,在美國漢諾斯小鎮寧靜的達特茅斯學院中,約翰·麥卡錫(JohnMcCarthy)、馬文·閔斯基(MarvinMinsky)、克勞德·香農(ClaudeShannon)、艾倫·紐厄爾(AllenNewell)、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等科學家聚在一起,討論著一個完全不食人間煙火的主題:用機器來模仿人類學習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
智能帶來了為我們所用的各種技術進步。但是人工智慧的降臨卻一直是備受爭議。
尤其是近些年來,不論是體力競賽還是智力競賽,人工智慧總是在與人類的頂級高手PK,且屢屢創下佳績。
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工智慧在運算、推理、存貯等方面的超強能力,特別是具備了自我深度學習、自我優化能力的人工智慧機器,其能力遠超乎大眾的想像。
最近AlphaGo與李世石決戰5回,取得4勝1負的驕人戰績,更讓各種陰謀論、末日論、崩潰論、人類悲觀論、人類思維弱化論等言論也風生水起。
甚至連全球健在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也曾公開表示,人工智慧雖然能夠促進人類科技發展,但終有一天將毀滅世界,人類也將滅亡於人工智慧之手。
人工智慧真有這麼可怕嗎?
當前人工智慧的發展,主要推出的是服務或幫助人類的產品。機器人、人工智慧能完成部分繁重和複雜勞動,提高效益和效率的同時,能解放人類的勞動力,讓人類勞動向更高級形態發展,走向更廣闊的空間。不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雙面性,對人工智慧的未來,我們也要保持足夠的控制力,科學的社會化進程也要與社會科學的理性、倫理同步。
總之凡是都有兩面性我們既不能全盤推崇人工智慧,也不要全面否定它的價值。
此外,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經濟結構轉型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包括機器人在內的人工智慧產品市場需求持續提升,而扶持政策的不斷出臺更有助於推動產業加速發展。
中國人工智慧現狀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持續提升,我國機器人行業發展迅速。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3.66萬臺,中國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第一大國。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5.71萬臺,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中的佔比達到1/4。同比增長55%。
專家預計,2015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將達75000臺,同比增長36.6%。機器人產業前景明朗,A股市場相關品種有望獲得持續推升和提振。特別是機器人、人工智慧等相關概念年初以來跌幅較大,技術上存在上漲空間。政府將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助推機器人行業不斷發展壯大。
此前公布的《中國製造2025》明確將工業機器人列入大力推動突破發展十大重點領域之一,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根據《工信部關於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萬億元,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製造過程的自動化。
而《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則明確提出了今後五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包括加強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研究、提升自主品牌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能力、推進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的應用示範、建立完善機器人的試驗驗證和標準體系建設等。
主管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工信部裝備司相關人士表示: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助老助殘機器人、護理機器人、醫療手術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娛樂機器人也將成為市場的重要需求。同時,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可支配收入增加,有能力購買服務機器人來解放簡單重複勞動,以獲得空閒時間提高生活品質。「服務機器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4月22日,2016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暨人工智慧60周年紀念活動啟動儀式將在京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發起,來自學術界和產業界全球人工智慧領域著名學者、頂級專家和業界精英代表將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發展的創新與變革。
機構認為,受益於政策和需求,2015年我國投資人工智慧的機構數量達到了48家,投資額達到14.2億,同比增長分別是71.4%和75.7%,預計2020年,中國的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可以達到91億人民幣。
從投資邏輯來看,短期關注應用開發,長期關注技術研究。
目前我國是在感知智能試點階段,人工智慧主要是應用在智能硬體、機器人(300024)、虛擬場景、安防和虛擬服務之中,短期內,應用開發仍然是主要的投資獲利點;預計未來五到十年實現感知智能的全面的普及,屆時,視覺識別、機器學習、大數據這些都會是投資的一個非常大的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