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2020年在軍事上的應用有哪些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人工智慧2020年在軍事上的應用有哪些

黨亞娟 發表於 2020-03-02 09:39:14

近日,美國C4ISR網站報導,事實證明,人工智慧對於戰術邊緣數量激增、種類繁多傳感器所獲取數據的利用,以及依賴這些數據的新興應用變得越來越重要。事實是,21世紀的戰場——2020年國防部核心重點任務之一——不受傳感器短缺問題困擾,包括:士兵可穿戴設備、車輛、無人機、攝像機、頻譜、信號和無線電傳感器、網絡傳感器以及構成戰場物聯網的許多其他傳感器。

同時,更多的傳感器意味著更多的數據——太多數據——這限制了國防部及時將信息轉化為可作戰的情報能力。但人工智慧有望通過將機器解決,以使最相關、最及時的數據到達需要它的人那裡。

多數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應用都是通過傳感器技術創新實現的,這些技術可以通過優於簡單運動探測及類似二進位函數的功能生成大量數據。正因為如此,隨著價格低廉的無線遠程傳感器及部署大量傳感器的自主系統的日益普及,未來的戰場將裝備前所未有數量規模的傳感器。

預計2020年制約傳感器數據「理解」的多項挑戰將得以解決,進而推動人工智慧在關鍵領域的應用:

一是視頻處理與分析及目標和威脅探測。國防部投入大量人力來監控源數據(無人機視頻數據、士兵可穿戴設備的健康信息數據等),用於明確目標,事件,威脅和異常情況。利用傳感器驅動的數據通常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力,但是在經濟可承受性和運營上都是不可行。為此,美國防部正在努力減少此類監視的人為部分。例如,美國國防部「行家」計劃已利用Google公司的TensorFlow 人工智慧系統來分析美國無人機視頻數據,探測標記目標,然後將其傳遞給分析師。

二是網絡安全操作自動化。網絡威脅數量和複雜性日益增長,這可能會挑戰作戰人員的快速響應甚至先發制人攻擊的能力。為了保持競爭優勢,利用人工智慧網絡安全操作自動化至關重要。

例如,2019年美海軍信息戰系統司令部宣布了一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挑戰」,使用AI和機器學習使網絡安全操作自主化。編程馬拉松是對與網絡安全相關的數據生成不斷增長的響應,而人工智智能和機器學習在挖掘數據,以進行實時威脅響應方面可以發揮作用。

三是傳感器融合、士兵健康監測及增強現實。最近,傑羅姆·布勒上校(美國陸軍外科醫學研究所)談到了他對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傳感器和視覺設備如何將戰場上的醫務人員引導到他們最能幫助的受傷士兵的願景。布勒指出,士兵的可穿戴式掃描儀提供的生物特徵數據,在陷入混亂的戰區之前幫助醫務人員做出更明智的援救決定。

四是電子戰信號處理和信號情報。電子戰攻擊引起了美軍的充分關注,美軍繼續增強用於進攻和防禦作戰的電子戰軟體和硬體。但是,與其他類型傳感器一樣,電子戰傳感器也會產生許多虛假信號、噪聲。為了能夠「理解」數據並將其轉換為可用於作戰行動的信息,國防部正在尋找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過濾噪聲和分類信號,以減少戰士在信號檢測方面的「認知負擔」。陸軍快速能力和關鍵技術辦公室的最新實驗和原型顯示出全面部署希望。

五是設備預測性維護。軍用車輛和設備故障不僅帶來嚴重的成本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們威脅著士兵的安全。消除意外的,裝有傳感器的裝備始終是一個挑戰,該設備科向決策者和士兵提供穩定的實時數據流,將使作戰人員接近零傷亡。人工智慧是一個重要原因。

近年來,我們看到了一些應用,例如由美國陸軍發起的應用,使用人工智慧改布雷德利坦克車隊的戰備狀態,以獲取設備健康狀況的實時快照以指導維護決策。

六是戰場態勢感知和決策支持。2019年12月,美空軍、海軍和陸軍對先進作戰管理系統進行了首次靶場測試。先進作戰管理系統旨在連結各種軍事技術,以更好地應對日益複雜的對抗威脅。先進作戰管理系統靶場測試將空軍和海軍戰鬥機,海軍驅逐艦和陸軍單位部隊收集的通信和傳感器數據連接起來,是新作戰概念的一部分,實現陸、海、空、太空和網絡空間五個作戰領域的協同作戰。

這個新概念(稱為聯合全域命令和控制—JADC2)的關鍵是實時收集、分析和共享數據,以及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確保正確的數據到達正確的力量,以提供有效的態勢感知和決策支持。

傳感器數據的戰術用例就在那裡。需要的是諸如人工智慧之類的新興技術,以幫助軍事領導人和作戰人員理解這些數據。查理·川崎(Charlie Kawasaki)是PacStar首席技術官。、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有哪些應用價值?
    隨著谷歌2016年推出 alphago 以擊敗圍棋高手,人工智慧已成為最熱門的技術領域。 那麼什麼是人工智慧? 簡單地說,人工智慧就是賦予機器或計算機模擬人類智能行為的能力。人工智慧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曾經歷過兩次發展高潮,最後因技術等原因又跌入低谷,直到GPU和雲計算技術發展起來,才引發以深度學習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也就是本次人工智慧高潮的再次爆發。人工智慧對軍事發展的影響是什麼??
  • 人工智慧已在軍事領域引起極大興趣
    1月4日報導西班牙《先鋒報》網站2020年12月28日發表了題為《未來士兵:控制一群機器人的「牧羊人」》的文章,作者為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讓-克裡斯託夫·諾埃爾,文章認為,未來的士兵可能是控制一群專業機器人的「牧羊人」。他可以為每臺機器人分配一個特定的任務。
  • 聚焦軍事領域 發力人工智慧
    作者提供當前,人工智慧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思維理念、生活方式和探索方向,其在軍事領域的運用和發展,也將對未來戰爭作戰樣式、作戰空間和作戰手段產生深遠影響。各主要國家在把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同時,也在採取多種措施促進人工智慧的軍事應用。
  • 如何規範人工智慧軍事應用?一文帶你透視美軍的人工智慧倫理準則
    導讀:2019年10月,美國國防創新委員會(Defense Innovation Board)發布《人工智慧準則:推動國防部以符合倫理的方式運用人工智慧的建議》報告。2020年2月24日,美防長正式籤署這一文件,使其成為美國防部在人工智慧倫理領域的官方政策。
  • 人工智慧在網絡領域的應用與實踐有哪些
    打開APP 人工智慧在網絡領域的應用與實踐有哪些 發表於 2019-07-03 16:31:14 無論是在媒體上頻繁現身的「阿爾法狗」,還是接踵而至的無人超市、自動駕駛,AI智能音箱。。. 都在告訴我們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
  • 當腦機接口裝上軍事按鈕
    當前,腦機接口軍事應用的具體研發進展如何?相關應用又將給軍事領域帶來哪些改變?值得關注。已涵蓋核心軍事功能  早在1970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就開始組建腦機接口研究團隊。因為對抗雙方的數學基礎是共同的,高下基本體現在加解密算法上,所以從理論上說,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任何加密算法都可以被破譯。而應用腦機接口技術時,可能通信雙方的主體意識尚未明確,通信就已經完成。所以,對方難以得到通信信號,即使得到,也缺乏解密所需的技術知識,因為相關技術尚未形成通用公共知識基礎。  三是提高作戰人員的認知能力。
  • 【深度】「人工智慧」在美國軍事中的現狀與發展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戰爭需求的強大推動下,戰爭形態正在發生深刻演變,同時也強烈牽引著軍事情報工作相關技術的創新發展。人工智慧技術作為被人們普遍認為是最有可能改變未來世界的顛覆性技術,在美國軍事情報工作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應用。
  • 人工智慧都有哪些應用
    現階段涉及人臉識別的技術性主要有計算機視覺、圖象處理等。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金融、司法、公安、邊檢、宇宙、電力、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社會認同度的提高,應用於更多領域,給人們的生活習慣帶來更多變化。
  • 什麼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概念股有哪些
    甚至連全球健在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也曾公開表示,人工智慧雖然能夠促進人類科技發展,但終有一天將毀滅世界,人類也將滅亡於人工智慧之手。人工智慧真有這麼可怕嗎?當前人工智慧的發展,主要推出的是服務或幫助人類的產品。
  • 軍事中的大數據應用——為人工智慧做準備
    CDA數據分析師出品妥善管理的大量數據對包括軍事在內的許多行業都是福音。如果不知道何時,何地以及在什麼資源上進行部署,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軍事行動。因此,軍事大數據可以幫助國防領導人做出更好的決策,前提這些數據不是" 黑暗數據"。
  •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打開APP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發表於 2018-01-11 15:26:53 目前在工業、醫學甚至軍事等領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 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有哪些?
    那麼,2020年,科學領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 自2001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量子密碼、靈巧機器人、智慧傳感城市、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
  • 2020中國十大軍事院校排行榜,中國有哪些最牛軍事院校呢?看看吧
    2020年中國十大軍事院校有哪些?這十大軍校中有你聽說過的嗎?有沒有你很心儀的那一所?快來了解下,為心中的夢想院校努力吧。 4、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主體為基礎於2017年組建。
  • 美機構分析人工智慧在美國國防領域的應用情況
    該報告主要從人工智慧的國防應用、人工智慧軍事集成的挑戰、人工智慧對作戰的潛在影響,以及國會應該考慮的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本文重點概述報告中有關人工智慧在美國國防領域的應用情況。JAIC在2019年啟動了其首批兩個「國家任務計劃」——人道主義援助和災難救助以及預測性維護;2020年5月,JAIC重點開展聯合作戰能力,並授予博思·艾倫·漢密爾頓公司一份8億美元的合同,以「將人工智慧帶到戰場上」。
  • 網友分享 GPS在軍事軍事領域中的應用
    [中關村在線GPS頻道11月25日]GPS導航定位設備起初是應用於軍事方面的,隨後逐漸開放了民用級別的服務供我們用戶使用,那麼我們平時使用的GPS與軍事中應用的有哪些不同呢?論壇的網友為我們簡單的分析了這個問題。
  • 2020年全球軍事排名,前三名沒有懸念,最後三名是哪些國家?
    世界上的主權國家上百個,各國的軍事發展也並不一樣。很多時候,各大媒體就會對這些國家的軍事力量進行排名。在2020年的軍事實力排名榜上,前三名依然是美俄中三國,幾乎沒有懸念。對於這三個國家的實力,外界也是非常認可。
  • 新崛起的中國人工智慧,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從初始學科概念誕生,到成為適應多場景的前沿技術,AI人工智慧經歷了60餘年的發展。隨著在理論的逐步完善和技術的不斷成熟,AI應用領域從核心工業、軍事和政務逐漸擴大至商業和民用,應用場景也更加豐富。  起步比美國晚20年,為何中國後來居上?
  • 2020年對話型人工智慧將會如何發展?
    隨著企業在市場上開始成熟,並被更智能的對話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所吸引,這些解決方案將帶來真正的價值,它們將把失敗的解決方案拋在身後,並遷移到經驗證的技術上,這些技術可以繼續改進和構建跨企業的解決方案。技術人員在市場上看到了巨大的成熟度,這是由開始意識到對話人工智慧的價值的組織來衡量的,也來自於企業試用、測試和失敗的不同解決方案。
  • 2018年醫療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白皮書
    在 1956 年的一次科學會議上,人工智慧的概念被首次確立:讓機器像人那樣思考和認知,用計算機實現對人腦的模擬。上世紀50 年代至 70 年代是人工智慧的早期發展階段,該階段人工智慧主要用於解決一些小型的數學問題和邏輯問題。此時人工智慧出現了一些代表性應用,如機器定理證明、機器翻譯、專家系統、模式識別等,但是該階段人工智慧仍可以被歸納為「弱人工智慧」時代,其發展和應用還遠遠不能達到人類的智慧水平。
  • 《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報告
    然而,為了支持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健康均衡,美國政府必須確定政府投資在哪些方面發揮著私營部門投資無法履行的關鍵作用。尤其是那些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AI技術開發方面,以及能夠提升國家安全能力的AI生態系統。 政府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包括眾多計劃、預算和舉措,其中一些明確側重於人工智慧,而另一些側重人工智慧和其他軍事能力,如網絡技術和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