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情感博主就不配寫一篇「鼠疫」作文嗎?

2020-11-30 二裡半的希安

最近,在一眾「寫公眾號的」不懈地善意提醒和克制渲染下,人類回憶起了被鼠疫(黑死病)支配著的恐怖,以及困在信息繭房裡被戲耍的屈辱。

在搜狗微信文章搜索上搜索「鼠疫」,共有3326條實時條目。粗略統計,超過一半以上標題含「鼠疫」內容都是在近三天發布的

正當自媒體「鼠疫作文大賽」如火如荼之際,從這個選題的無釐頭式破壁流行,粗淺地聊一聊當下自媒體的「選題方法論」。

「鼠疫」選題有多好寫?

已經發生過三次以上的跨國鼠疫大流行發鼠疫(黑死病),擁有超過1400多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簡直是自媒體寫作的素材金礦。

在這同一個話題下,各大自媒體「因地制宜」,呈現出不同的精彩。

「精彩」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實用型;主要介紹鼠疫的傳播方式和防治,也是最早一批湧現的內容;世界歷史型:故事通常從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鼠疫」說起,談到到日軍侵華戰爭的鼠疫細菌戰,穿插薩特、《十日談》等的名人軼事,故事高潮是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大爆發;地區事件型:國內有湖南常德、哈爾濱,甘肅玉門,國外有外蒙古、印度、非洲等,結尾不忘揶揄幾句都市小資專程跑到草原上親吻土撥鼠的迷惑行為;人物型:介紹一下抗擊鼠疫的幾位民族英雄、關鍵人物

當然無論是那種內容類型,開頭處都是以「北京朝陽醫院確診兩名鼠疫患者」為寫作由頭。

結尾處也都不忘安撫一下大眾情緒:

鼠疫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是能夠治癒的,只要不是沒事作死去大草原直播輕吻土撥鼠,一般城裡人也不會有感染鼠疫的風險。

為什麼非要寫「鼠疫」?

大眾傳播和病毒傳染本質上是一回事兒嗎?

是的。

原因有三:

只要是個人都有可能得鼠疫,因此這個話題屬於社會圈層範疇,關注它的受眾圈層足夠廣闊。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一代,為了活命,他們有獲取這方面新知的迫切需求;熱點新聞的曝光,讓越來越多的人重新拾起這個似曾相識的傳染病的關注,成為本次傳播事件的導火索;但你可能要問了,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熱點新聞出現,為什麼偏偏是鼠疫? 這是歸因於自媒體以情緒共鳴為主的傳播方式特性。鼠疫這種尚未根除的恐怖病毒,天然能隔著手機屏帶給人恐懼感。

恐懼與焦慮感、好奇心並列,被稱為新媒體「情緒傳播吉祥三寶」

以上三點其實也可以歸納為一點,那就是「唯流量論」——甭管你是美食專欄還是情感主播,聊一嘴「鼠疫」,嚇的半死的聽眾們也得乖乖點擊並轉發壯膽。

這一回,早已克服了這一層忸怩作態的營銷號們,也通過疾書「病毒傳染」的話題成功引起「病毒傳播」(有點繞),再一次驗證了他們在選題方法論上的普適性和先進性。

「永恆話題」的勝利

「鼠疫」作為一個典型的「永恆話題」,每當有相關新聞引爆時,總能適時引起一場「營銷號」群體的流量收割狂歡。

相較於熬夜肝一篇名人訃告,寫作「鼠疫」的操作成本更低。

在知乎熱點上,最熱門的三條關於「鼠疫」問答都不是近期生產的。把之前2014年(當年7月甘肅玉門出現鼠疫疫情的新聞刷屏)的梳理報導進行微調後,二次推送的公眾號也不在少數。

新晉的公眾號也並不會因此覺得不公平,畢竟只要人類一日無法根除鼠疫,鼠疫就遲早還會屢登社會熱點話題。現在你攢每一篇鼠疫的稿子,都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追熱點」的集體無意識

不光是鼠疫,每一個社會新聞熱點爆發,都像是在給新媒體從業者出一道命題作文。

那些角度刁鑽、底蘊深厚、鳳毛麟角的個別自媒體帳號,受制於時間緊促和靈光乍現的偶然性,也並不是每次都能輸出意見領袖式的觀點——何況「寫公眾號」這個活兒是公認的「戴著鐐銬的舞蹈」。

更多的從業者必須在禁止採訪、沒有可靠信源有時甚至還被撤掉梯子的前提下,儘可能快速地拼湊「真相」,才能在「百家爭鳴」的自媒體叢林裡殺出一條血路。

「愛上」追熱點就像男人出軌,只有一次和無數次。如果苟且足夠舒服,誰還會去在乎詩與遠方?只是當這樣的生活已經平穩過了六年之後,是否會到達一個轉折點?

鼠疫啟示錄

鼠疫病毒主要的宿主是旱獺,也就是網絡上很火的meme——土撥鼠。

土撥鼠是群居動物,一旦群體中有一隻土撥鼠感染了鼠疫,就會被其他健康的土撥鼠排擠,給扔出洞去讓其自生自滅。

此舉雖然殘忍,卻維護了土撥鼠群體的」純粹性「。

反觀自媒體的寫作圈子,由那些已經賺個盆滿缽滿的營銷號帶頭,盲「追熱點」早已成為一場「瘟疫」。

當一個情感博主開始給你推送關於」鼠疫「的內容時,「寫作的意義」早已是廣大的新媒體從業者的良心拷問。發酵出最多熱點的新浪微博的LOGO,就是始終凝視著自媒體人的「道德之眼」。

我這份工作究竟有什麼意義?

一個又一個公眾號寫手用患上抑鬱、離職退出回答了這個問題。

然而屬於自媒體讀者的問題依舊存在:

在這次「書寫鼠疫」的熱潮中,是鼠疫病毒本身,還是利用「鼠疫」散播恐懼、收割流量的行為,更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相關焦點

  • 訓練孩子作文,是每天寫一篇,還是一篇改三遍
    為了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大多數老師和家長給出的建議是讓孩子多寫。比如堅持寫日記,或者每天布置一篇作文任務,把熟能生巧當成了作文提升的金科玉律。我是不贊成這種方法的,因為它不僅無助於作文能力的提升,還可能讓孩子更害怕和討厭作文,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 孩子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小學生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小學作文是大家最頭痛的,提筆難,畏懼寫作文,一寫作文就頭痛,有時候就連個開頭都寫不好,或者寫出的文章就像流水帳似的,讓人不忍直視。有一位大教育家曾經說過,寫作文無非是把所見所想、所聞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構成個有條有理的形式,用書面語言給固定下來。那麼,如何才能輕輕鬆鬆寫出一篇好作文呢?
  • 如何寫好一篇觀後感?
    觀後感,也是很多作文練習和測試中,常見的作文類型。電影好看,但長長一部電影看了之後,再要寫出一篇漂亮的觀後感,對小學生來說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我們邀請了賣魚橋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張雪悅,來為小獅子們講一講,如何才能寫好觀後感。 地球神奇的一天 今天中午,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電影的名字是《地球神奇的一天》。
  • 為爸爸寫的一篇作文
    周末,媽媽在家陪著女兒寫作業,女兒丫丫還在生爸爸的氣,因為一家三口相約好的一起去看中國臺北故宮,行程卻在登機前因為爸爸工作上的緊急情況取消了。「爸爸,你現在忙嗎?」老爸看見是女兒的電話,心裡開心極了,知道女兒不再怪他。
  • 三年級全冊作文怎麼寫?思路、描寫和情感,逐一打通作文快又好
    那麼,如何讓孩子寫起作文來思如泉湧,情感豐富,中心突出呢?小徐老師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三年級作文起步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掌握思路、描寫和情感這三個「法寶」。一、寫作要確定正確的思路孩子下筆之前要先想好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要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感,開頭、結尾和過渡段怎麼寫等,只有思路打通了,孩子寫起作文來才能有條不紊。
  • 九月份,由夏入秋發生許多變化,選取一個場景寫一篇秋景作文
    部編版,初中一年級第一單元同步作文《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具體講解。這個單元有三篇習作需要孩子們完成,我們一篇一篇來講。下面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習作。作文要求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增大。自然景物、人們穿戴等方面也相應發生了許多變化。你注意到了嗎?到生活中去細心觀察、體驗,選取一個場景,寫一段文字,描述這些變化。別忘了取一個別致的題目。
  • 三十七年的中國高考作文題,你寫過哪個
    還記得自己高考那年的作文題嗎?       高考那幾天,考生緊張,考題眾多,似乎能深刻記住的只有作文寫了什麼。       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發生近一個月後,四川高考作文以「堅強」為題,竟讓考生、甚至是監考員在考場上潸然淚下。
  • 想寫好一篇作文,要先學會寫好一段話,從兩個方面入手
    字詞組成句子,句子構成段落,段落又形成一篇作文。之前我們講過了句子的重要,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段落的重要。寫好一段話有多重要我們先從寫作文的角度講。作文由一個個段落組成,段落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繫,通過聯繫構成一篇作文,形成整體性。
  • 寫好作文要做2件事:閱讀、生活,3個詞語讓你「活」得明白
    寫作文難,難於上青天,這是很多學生的心聲。在他們眼裡,寫作文成了一個不願接觸但又必須接觸的工作。據我了解,很多學生之所以怕寫作文,一個重要原因是覺得沒有素材可寫,不知道寫什麼好。這就難辦了,沒有米怎麼下鍋呢?更不要說辦一桌席了。
  • 小學生「太有才」,一篇作文只寫9個字,老師卻給了100分!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們的作文,簡直可以說顛覆了我對作文的認識,也是讓閱卷老師笑得不能行,接下來就來帶你們看看這些寫作題。 首先,來看一篇滿分的「有才文章」: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文無定法,是說寫作文的構思沒有固定的章程,有很多可以想像和發揮的空間。寫作文無定法,那教作文有沒有定法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教作文也無定法。最傳統的作文教程,一般都是從審題、立意開始,然後是選材,到結構語言。有的則是分文體教學,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來教學。還有的以作文寫作技法為主,例如怎麼寫景,怎麼寫人;或如何開頭,如何結尾。
  • 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怎麼寫好?
    有的孩子寫作文,為什麼覺得無話可說,是他們沒有生活體驗嗎?不是。是他們找不到靈感嗎?也不是。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都有自己的獨特體驗,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小世界、小天地。那為什麼有的孩子拿起筆來寫作文,還是會覺得沒啥可寫的呢?
  • 寫人作文小竅門,滿滿的「乾貨」,輔導小學生很有用哦!
    小學階段,老師經常要求學生寫一篇描寫人物的作文,寫人作文可以寫不同的對象,例如:家人、同學、朋友、鄰居等。當然描寫對象還可以按職業來劃分,如:醫生、老師、警察、消防員等。寫作對象的選擇性很廣,可以寫的東西很多,看起來寫作難度並不大,但仍有不少學生不知道怎麼寫,那就來學習學習寫人作文技巧吧!優秀的作文開頭可以被視為「龍頭」,有特色的開頭可以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學生可以在作文開頭直接點出描寫對象的優點,可以是善良大方、團結友愛、關心他人、樂於助人、平易近人等優秀品質。
  • 沒時間寫大作文,就練練造句吧,高分作文是從造句開始的
    很多小學生抱怨寫一篇大作文花的時間太多,一晚上也許只能寫一篇作文,就是謄寫都要個把小時。還有其他科目作文。是啊,學生課業比較重,怎麼合理安排分配時間尤為重要。麥田老師從來不和其他科目老師搶時間,我有我法寶。
  • 三年級習作4:教孩子如何通過自己做的小實驗,寫好一篇優秀作文
    今天就來寫一寫,教孩子如何通過自己做的一項小實驗,而寫好一篇優秀的作文,如果孩子在上課時沒有完全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現在不妨再學習一下。小朋友們,你平時做過什麼小實驗嗎?這一單元的習作是要寫自己做過的一次實驗,可以針對生活中,偶然發現了一個有趣、奇特的現象,做一項科學小實驗,寫清楚實驗的過程,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當時的心情以及實驗中有趣的發現寫下來。
  • 會講故事,寫好中考作文就是一個角度轉換的事兒
    講故事和寫作文有什麼關係?能講好故事的人,作文一定不會太差。能講出精彩的故事,也有很大可能寫出精彩的作文。故事和作文多數時候是相通的。可是更多時候我們更關注兩者的區別,忽略了兩者的相通之處。總認為故事是故事,作文是作文。區別的確是有的:故事是有趣的好玩的引人入勝的;而寫作文,可能是端著的,可能要嚴肅認真高大上。
  • 溫州一位媽媽生病 女兒為她寫的一篇作文感動網友
    這是日前網上一篇作文。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天真地把願望寫在作文裡,希望媽媽能快快好起來。寫作文的小姑娘是溫州蒼南馬站的小郭,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她的媽媽叫羅林秀,35歲,是泰順人,嫁到蒼南馬站已十個年頭,夫妻倆以種紫菜為業,生了一兒一女。生活雖平凡卻也幸福滿滿。從2015年6月起,羅林秀一直覺得胃不舒服,燒心。
  • 女兒寫作文只寫「媽媽的愛」,爸爸氣到失去理智:必須強行寫出來
    01女兒作文只寫"媽媽的愛",嫉妒使爸爸面目全非:爸爸沒有愛?有一位爸爸,強烈控訴了家裡"小棉襖"對自己的傷害。原來這位爸爸的女兒剛上小學,老師給孩子布置了一篇作文:寫出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這位爸爸知道之後,有一份小小的期待,他想知道女兒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模樣的。可當看到孩子的作文,他驚呆了,孩子四百多字的作文,隻字未提"爸爸",全都在讚揚媽媽。寶爸看到之後對孩子進行了一連串的靈魂拷問:"房子媽媽一個人買的?媽媽一個人養的這個家?所有的錢都是媽媽賺的?
  • 溫州一女子生病 女兒為她寫的一篇作文感動網友
    這是日前網上一篇作文。小姑娘的媽媽生病了,她天真地把願望寫在作語文裡,希望媽媽能快快好起來。寫作文的小姑娘是溫州蒼南馬站的小郭,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她的媽媽叫羅林秀,35歲,是泰順人,嫁到蒼南馬站已十個年頭,夫妻倆以種紫菜為業,生了一兒一女。生活雖平凡卻也幸福滿滿。從2015年6月起,羅林秀一直覺得胃不舒服,燒心。
  • 初中作文指導,帶「笑」的作文,如何寫?
    今天我說一篇文章。要求比較寬泛,文章中要有「笑」的元素,可以以它來當標題,也可以是文章中必須有關於笑的情節。為什麼要寫這樣的作文呢?其實是為了鍛鍊大家發現的能力,也鍛鍊大家思考的深度和廣度。面對同樣的作文題目,高手和一般同學在想法上是很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