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場地修復技術報告之一:異位固化/穩定化技術

2021-01-19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異位固化/穩定化技術

1.1 技術名稱

技術名稱:異位固化/穩定化,英文名稱:Ex-Situ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1.2 技術適用性

1.2.1 適用的介質:汙染土壤

1.2.2 可處理的汙染物類型:金屬類、石棉、放射性物質、腐蝕性無機物、氰化物、砷化合物等無機物以及農藥/除草劑、石油或多環芳烴類、多氯聯苯類以及二噁英等有機化合物。

1.2.3 應用限制條件:不適用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以汙染物總量為驗收目標的項目。

當需要添加較多的固化/穩定劑時,對土壤的增容效應較大,會顯著增加後續土壤處置費用。

1.3 技術介紹

1.3.1 原理:向汙染土壤中添加固化劑/穩定化劑,經充分混合,使其與汙染介質、汙染物發生物理、化學作用,將汙染土壤固封為結構完整的具有低滲透性的固化體,或將汙染物轉化成化學性質不活潑形態,降低汙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擴散。

1.3.2 系統構成和主要設備:主要由土壤預處理系統、固化/穩定劑添加系統、土壤與固化/穩定劑混合攪拌系統組成。其中,土壤預處理系統具體包括土壤水分調節系統、土壤雜質篩分系統、土壤破碎系統。主要設備包括土壤挖掘系統(如挖掘機等)、土壤水分調節系統(如輸送泵、噴霧器、脫水機等)、土壤篩分破碎設備(如振動篩、篩分破碎鬥、破碎機、土壤破碎鬥、旋耕機等)、土壤與固化/穩定劑混合攪拌設備(雙軸攪拌機、單軸螺旋攪拌機、鏈錘式攪拌機、切割錘擊混合式攪拌機等)。

1.4 技術應用基礎和前期準備

土壤物理性質(機械組成、含水率等)、化學特性(有機質含量、pH 值等)、汙染特性(汙染物種類、汙染程度等)均會影響到異位固化/穩定修復技術的適用性及其修復效果。應針對不同類型的汙染物,特別是砷、鉻等毒性和活性較大的汙染物,選擇不同的固化/穩定劑;應基於土壤類型研究固化/穩定劑的添加量與汙染物浸出毒性的相互關係,確定不同汙染物濃度時的最佳固化/穩定劑添加量。

1.5 主要實施過程

(1)根據場地汙染空間分布信息進行測量放線之後開始土壤挖掘;(2)挖掘出的土壤根據情況進行土壤預處理(水分調節、土壤雜質篩分、土壤破碎等);(3)固化/穩定劑添加;(4)土壤與固化/穩定劑混合攪拌、養護;(5)固化/穩定體的監測與處置、驗收。其中(2)、(3)、(4)也可以在一體式混合攪拌設備中同時完成。

1.6 運行維護和監測

(1)土壤挖掘安全:圍欄封閉作業,設立警示標誌,規避地下隱蔽設施。(2)安全防護:工人應注意勞動防護。(3)防止二次擴散:採取措施防止雨水進入土壤,防止降雨衝洗土壤攜帶汙染物進入周邊環境,防止颳風塵土飛揚,造成二次擴散。(4)長期監測:根據國外經驗,對於固化/穩定化後採用回填處理的土壤,需要在地下水的下遊設置至少1 口監測井,每季度監測一次,持續2 年,確保沒有洩露。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汙染場地修復技術報告之二: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
    汙染場地修復技術報告之二: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2.1 技術名稱技術名稱:異位化學氧化/還原,英文名稱:Ex-Situ Chemical Oxidization/Reduction
  • 對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究及應用的分析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大量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後遺留下許多汙染較為嚴重的場地,其中鉻汙染情況較為嚴重。基於此,本文以金屬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當前城市金屬鉻汙染現狀,探究鉻汙染帶來的危害,從電動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等角度闡述鉻汙染修復技術。
  • 化學還原-穩定化聯合修復鉻汙染場地土壤的效果研究
    :摘要:六價鉻是國際公認的47種最危險廢物之一,研究鉻汙染土壤的修復效果對汙染場地風險管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濟南市某典型鉻汙染場地土壤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化學還原+固化穩定」的修復治理思路,針對修復劑類型、投加比、反應時間、還原效率、修復成本和環境效應等因素,確定了該修復工藝的最佳條件,並對汙染土壤的修復效果進行評價。
  • 【百強技術展示】用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特異型重金屬修復材料MetaPro
    現開通「百強技術展示」專欄,展示遴選出的先進實用的環保技術。用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特異型重金屬修復材料MetaPro®固化穩定化是國內外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較為成熟、使用頻率較高的技術。相關修復材料為該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核心和基礎。
  • 經濟高效的汙泥處理——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
    終端汙泥處置技術包括——填埋、建材利用、土地肥料利用等,目前問題是,全國大多數水廠仍然未經處理直接填埋造成嚴重二次汙染。固化穩定化技術可以高效廉價的對汙泥進行固化、幹化、穩定化處理,處理後汙泥可實現安全、衛生填埋,也可以用於建材利用或作為綠化用土使用。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 美國汙染場地修復經驗表明,78% 的汙染場地存在重金屬汙染。針對重金屬汙染場地,常用的修復技術有 固化/穩定化、淋洗、水泥窯協同處置、植物修復等。我國固化/穩定化技術應用,佔所有修復技術 33% 。重金屬汙 染場地修復需全面考慮二次汙染問題。
  • 「技術分享」土壤修復之異位熱脫附技術
    一般來說熱脫附技術可以分類為原位熱脫附技術和異位熱脫附技術兩大類。1.2 原位熱脫附原位熱脫附技術(In-Situ Thermal Desorption) 是揮發性及半揮發性有機物類汙染土壤原位修復技術中一項重要手段,主要用於處理一些比較難開展異位環境修復的區域,例如,深層土壤以及建築物下面的汙染修復。
  • 「案例分享」重慶某六價鉻汙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案例
    關鍵詞:六價鉻汙染;原位固化穩定化;場地修復;工程案例由於傳統的粗放管理和野蠻生產,電鍍等工業生產活動對我國部分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了嚴重的鉻汙染,其中六價鉻的水溶性、強氧化性和致癌性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了嚴重威脅[1-2]。土壤具有多孔性、強吸附性和不均性,但受汙染土壤的上述性質會導致汙染物質源源不斷地向水體、植物等擴散[3-4]。
  • 中科鼎實核心技術解說系列之「土壤修復化學氧化技術」
    隨後開始應用於原位和異位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復,近年來取得了重大進展。【技術原理】化學氧化修復技術是將氧化劑加入土壤或水體環境,利用氧化劑的氧化作用去除目標汙染物,從而消除土壤和水體環境汙染的一種修復技術。該技術按修復地點的不同,分為原位化學氧化修復技術和異位化學氧化修復技術。
  • 汙染土壤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簡介
    2.3 應用限制條件異位化學氧化不適用於重金屬汙染的土壤修復,對於吸附性強、水溶性差的有機汙染物應考慮必要的增溶、脫附方式;異位化學還原不適用於石油烴汙染物的處理。,場地汙染區塊主要靠近焦化廠附近,主要汙染物為多環芳烴類。
  • 中科鼎實環境修覆核心技術解說系列之汙染土修復異位常溫解吸技術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科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鼎實」)一直以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為立身之本,在環境修復實踐領域擁有多項核心技術。8月,我們在本欄目開闢了「中科鼎實環境修覆核心技術解說系列」專題,每期圍繞一種環境修復技術,從工作原理、工藝說明、關鍵設備、運行效果等方面展開深度解讀。該專題的首期文章《有機汙染土修復異位熱解吸技術》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
  • 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技術「等3個重點專項...
    礦區和油田場地土壤汙染源頭控制與治理技術  3.1 重金屬尾礦庫汙染高效固化/穩定化材料、技術與裝備  研究內容:研究典型礦種尾礦重金屬釋放特點與汙染規律;研發重金屬尾礦汙染長效固化劑/穩定劑等環境功能材料;研發重金屬尾礦庫表面高效生物/物化覆蓋材料,以及重金屬尾礦庫汙染土壤穩定層構建與快速中間覆蓋技術與裝備;開發重金屬尾礦庫深層尾砂高壓旋噴注漿等固化/穩定化技術與裝備;
  •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按照汙染物的性質,可將土壤汙染物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而重金屬汙染則在無機汙染中佔據了較大的比重,出現頻率較高。重金屬汙染對包括土壤環境在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蓄積毒性,可以通過植物吸收、生物累積和和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 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本技術指南規定了汙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效果評估工作中的基本概念、工作程序、資料整理與現場踏勘、採樣布點要求、實驗室檢測、效果評估、報告編制要求等。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指南1 適用範圍本指南規定了汙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效果評估的內容、程序、方法和技術要求。
  • 「技術交流」重金屬面源汙染生態攔截與修復技術研究與集成
    本期點將臺,講述重金屬面源汙染生態攔截與修復技術研究與集成。01研究背景水體重金屬汙染具有毒性大、不易被代謝、容易被生物富集並有生物放大效應的特點,是危害程度十分嚴重的水汙染問題之一。課題主要開展礦山重金屬面源汙染時空分布特徵與輸移轉化規律的研究,進行物化穩定化與生態攔截技術研發,並且開展技術集成和工程示範。課題研究促進了礦山重金屬面源汙染控制的技術進步,對於解決礦山行業汙染問題,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15種常見土壤地下水修復技術大盤點
    【導讀】十五種修復技術適用於各種不同程度的汙染土壤和地下水,但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更適合我國的修復技術才是最實用的。
  • 重金屬汙染土壤穩定化修復材料 ——基於理論原理和實踐條件的設計...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重金屬是土壤修復行業中的一類典型修復對象。目前,對於國內多種多樣的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情景,大多採用比較快速、經濟的穩定化技術以匹配工期緊、資金少等修復過程中經常存在的現實問題。適宜的修復材料是土壤重金屬穩定化技術實施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本文從土壤重金屬穩定化的理論原理和修復實踐兩個角度,對重金屬穩定化修復材料的實用性設計思路進行簡要梳理。
  •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自然資源,據統計,我國受鎘、鉻、鉛、汞、鋅等重金屬汙染的耕地面積近 2000 萬公頃 ,約佔總耕地面積的六分之一 。
  • 有機-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化學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對重金屬穩定化的...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化學氧化修復技術由於去除率高和周期短等特點被人們廣泛應用於有機物汙染的土壤修復工程,但是極少人會關注化學氧化修復在去除有機汙染物的同時是否會對土壤本身或土壤中的重金屬環境行為及其潛在環境風險造成影響,特別是針對採用先化學氧化修復有機汙染物再利用穩定化修復技術穩定重金屬汙染物的有機和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修復工程,這一問題會直接對修復工程實施及修復結果驗收達標造成嚴重影響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其中重金屬汙染場地主要是含重金屬的工業汙廢水排放汙染場地、工業固體廢棄物填埋汙染堆放場地、礦產開採汙染場地。目前修復技術主要針對的是工業類的汙染場地修復。重金屬是一類典型的環境汙染物,其相對原子質量在63.5-200.6,密度大於5.0,包括汞、鎘、鉛、鉻和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重元素,及鋅、銅、鈷、鎳、錫等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