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化學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對重金屬穩定化的...

2020-11-2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化學氧化修復技術由於去除率高和周期短等特點被人們廣泛應用於有機物汙染的土壤修復工程,但是極少人會關注化學氧化修復在去除有機汙染物的同時是否會對土壤本身或土壤中的重金屬環境行為及其潛在環境風險造成影響,特別是針對採用先化學氧化修復有機汙染物再利用穩定化修復技術穩定重金屬汙染物的有機和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修復工程,這一問題會直接對修復工程實施及修復結果驗收達標造成嚴重影響。

針對這一技術中存在的待解決問題「氧化劑添加及殘留是否會引起重金屬的形態及修復難度的變化」,本文分別從化學氧化劑的添加及殘留對土壤理化性質產生的影響以及對穩定化修復材料性質的影響兩個方面探討氧化劑添加及殘留可能對重金屬穩定化產生的影響。

(一)化學氧化劑的添加及殘留可能對土壤理化性質產生的影響

1、化學氧化劑添加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的同時會造成土壤自身理化性質變化。

氧化劑的添加會對土壤理化性質,包括pH值、有機質、粒徑分布、碳酸鹽含量、溶解性有機碳等,產生一定影響。如廖用開等[1]討論了活化過硫酸鹽和高猛酸鹽兩種氧化技術處理某一PAH汙染土壤,研究發現氧化劑處理7d 後,受試土壤 pH、有機質、比表面積、碳酸鹽含量及溶解性有機碳等性質均發生顯著變化。活化過硫酸鈉氧化處理下,土壤 pH 和碳酸鹽含量顯著降低,而土壤比表面積、土壤溶解性有機碳含量和游離氧化鐵含量顯著升高;有機質含量部分會被氧化劑進一步氧化,同時有機汙染物的過程可能產生少量的降解產物,降解產物有可能與土壤中重金屬進行相互作用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增加。

2、化學氧化劑添加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的同時會造成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的升高,這會間接導致土壤中相應變價重金屬發生價態改變。

化學氧化劑添加尤其是氧化劑殘留會導致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升高,進而對土壤中存在的變價金屬元素產生價態轉化影響,即會導致土壤中原本以還原價態存在的重金屬元素向氧化態轉化。

土壤中的關注的變價重金屬元素主要包括砷、銻、鉻等。砷和銻通常以三價或五價形式存在土壤中,鉻通常以三價和六價形式存在於土壤中。化學氧化劑添加及殘留造成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升高,會導致土壤中以三價形式存在的砷、銻向五價形式砷、銻發生轉變,五價砷、銻的穩定化處理難度低於三價,因此氧化劑的添加及殘留將有利於後續土壤中砷、銻的化學穩定化處理。但與此相反的是,化學氧化劑的添加及殘留將會嚴重影響後續土壤中鉻的化學穩定化處理,這是因為氧化劑的添加及殘留會導致土壤中原本以三價形式穩定存在的鉻向六價形式轉化,六價形式存在的鉻的毒性、遷移性都非常強,這將增加土壤毒性和後續鉻的化學穩定化處理難度。

3、化學氧化劑添加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的同時會造成無機重金屬元素賦存形態的改變。

通常情況下化學氧化劑添加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的同時會降解土壤中的有機質,土壤中有機質的降解會進一步導致以不穩定有機物吸附態和有機絡合態(如腐殖物質絡合態)形式存在的重金屬釋放到土壤溶液中,會一定程度上增加重金屬的浸出濃度。此外,有機物汙染物降解過程產生的降解產物可一定程度上與土壤重金屬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有機絡合態。因此,還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針對不同的化學氧化劑,其對重金屬賦存形態的影響規律也需區別對待。研究者發現氧化劑添加對土壤中重金屬Co、Ni、Cu、As和Cr的賦存形態造成顯著影響[1]。與對照處理相比在1.60 mmol·g-1過硫酸鈉氧化處理下,重金屬Co、Ni、Cu、As和Cr有效態含量分別升高了81.56、28.31、9.93、6.10和26.78 倍;化學形態分布結果顯示,重金屬 Co、Ni、Cu 和 As 從低遷移性形態(Fe-Mn氧化物結合態、殘渣態)向高遷移性形態(可交換態、碳酸鹽結合態)轉化。但是不同氧化劑表現出不同的性質,同一汙染土在 0.05-0.40 mmol·g-1高錳酸鉀氧化處理下,土壤中重金屬 Co、Ni、Cu 和 As 有效態含量顯著降低,化學形態分析結果顯示重金屬從高遷移性形態(可交換態和碳酸鹽結合態)向低遷移性形態(Fe-Mn 氧化物結合態和殘渣態)轉化。因此,不同氧化劑對無機重金屬元素賦存形態的影響有差異,不可一概而論。

(二)化學氧化劑的添加及殘留對穩定化藥劑本身的可能影響分析

化學氧化劑處理土壤後氧化劑在土壤中殘留對於穩定化材料的效果影響主要取決於穩定化藥劑組成成分,主要是對還原性組分影響較大,影響還原性組分效果。以北京潤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MetaCon®廣譜型重金屬修復材料為例,針對氧陰離子和陽離子形式存在的複合重金屬汙染土壤主要成分包含無定形鐵屬硫化物、改性礦物黏土及其他功能調節劑(如pH調控成分、吸附劑成分、加速老化成分、組分平衡成分等),由於其本身不含有強烈的還原性組分,故一般情況下化學氧化處理後殘留在土壤中的氧化劑對MetaCon®廣譜型重金屬修復材料不會引起反應失效、失活等問題。此外,MetaCon®系列修復材料本身可以依據現場土壤特徵進行組分的有益調控,來最大化的克服氧化劑殘留可能導致藥劑效果的影響,保證重金屬穩定化修復效果。

小結

有機-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化學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對重金屬穩定化的影響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氧化劑添加量;第二,土壤中重金屬存在形態;第三,土壤理化性質差異;第四,採用的穩定化修復材料組成成分。需結合以上四個方面的因素進行評判,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過進一步的實驗驗證進行充分探討得到相關結論。

參考文獻

1、廖用開. 兩種化學氧化技術修復PAHs汙染土壤的效果比較研究[D].華僑大學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場地土壤-地下水汙染物多介質界面過程與調控研究進展與展望
    我國還發展完善了多尺度地下水流和汙染物遷移模擬方法,解決了變密度、多組分、多相態汙染物運移的關鍵建模難題。Gan 等研究了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在土壤或礦物/水/微生物界面上吸附解吸、催化氧化還原、生物降解機制。同時研究者們針對汙染土壤及地下水汙染特徵與界面過程,研發了電動/熱脫附/納米材料/生物轉化等調控原理與技術。
  •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
    土壤的重金屬汙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不可降解和不可自然逆轉等特徵,不僅會導致土壤肥力與作物產量及品質下降,還易引發地下水汙染,並通過食物鏈途徑造成植物、動物和人體的重金屬累積。因此,土壤系統中重金屬汙染的防治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本篇文章中,奧科環境將為您繼續介紹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
  •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按照汙染物的性質,可將土壤汙染物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而重金屬汙染則在無機汙染中佔據了較大的比重,出現頻率較高。重金屬汙染對包括土壤環境在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蓄積毒性,可以通過植物吸收、生物累積和和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 美國汙染場地修復經驗表明,78% 的汙染場地存在重金屬汙染。針對重金屬汙染場地,常用的修復技術有 固化/穩定化、淋洗、水泥窯協同處置、植物修復等。我國固化/穩定化技術應用,佔所有修復技術 33% 。重金屬汙 染場地修復需全面考慮二次汙染問題。
  • 重金屬汙染土壤穩定化修復材料 ——基於理論原理和實踐條件的設計...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重金屬是土壤修復行業中的一類典型修復對象。目前,對於國內多種多樣的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情景,大多採用比較快速、經濟的穩定化技術以匹配工期緊、資金少等修復過程中經常存在的現實問題。適宜的修復材料是土壤重金屬穩定化技術實施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本文從土壤重金屬穩定化的理論原理和修復實踐兩個角度,對重金屬穩定化修復材料的實用性設計思路進行簡要梳理。
  • 【百強技術展示】用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特異型重金屬修復材料MetaPro
    用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特異型重金屬修復材料MetaPro®固化穩定化是國內外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較為成熟、使用頻率較高的技術。相關修復材料為該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核心和基礎。目前對固化穩定劑的研究多集中於鉛、鋅、砷、鎘、鉻等複合重金屬汙染的研究,但就目前來看,國內外該領域一直缺乏高效的特異型單一重金屬修復劑,特別是國內,有著巨大的應用需求。MetaPro®系列藥劑包括鉛、鎘、鋅、銅、鎳、錳等以陽離子形式存在的重金屬特異型修復材料MetaPro®-cat和以陽離子形式存在的MetaPro®-ani。
  • 有機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按照汙染物性質,土壤複合汙染分為有機複合汙染、無機複合汙染和無機–有機複合汙染。根據土壤中汙染物來源,土壤複合汙染分為同源複合汙染和異源複合汙染。與水土汙染相比,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與滯後性,因此被稱為「看不見的汙染」。土壤具有汙染物的源與匯功能,包含大氣汙染和水汙染在內的所有汙染的90%最終都要進入土壤,因此,土壤汙染是生態惡化的一個縮影。
  • 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技術「等3個重點專項...
    1.7 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物多介質界面過程與調控機制  研究內容:研究場地土壤與地下水中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的相互作用,表徵多介質、多界面、多過程複合的環境行為,闡明汙染物的物理-化學-生物學耦合過程,揭示基於化學質量平衡及區域多介質間的傳質機制;研究場地工程管控和修復過程中汙染物多界面過程及其驅動機制,發展多組分可分辨的高靈敏表徵技術;開發土壤-地下水系統重金屬界面原位表徵方法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地下水中重金屬來源有多種途徑,一是含有重金屬的生活汙水和未經處理的工礦廢水,排放入河流,經過灌溉進入地下水而造成地下水環境汙染,如金屬電鍍、採礦、化肥生產、電子電池生產,造紙以及農藥的生產等;二是金屬礦山開採與冶煉活動,大量巖石裸露地表,進入到礦區及周邊地區的地表水體及地下水體含有大量重金屬元素。按照汙染場地劃分,地下水汙染場地分為工業、市政、農業及特殊汙染場地。
  • 有機汙染場地土壤化學修復過程中高活性自由基產生原理及其調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南京土壤研究所周東美團隊主持完成的「有機汙染場地土壤化學修復過程中高活性自由基產生原理及其調控技術」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 「技術交流」重金屬面源汙染生態攔截與修復技術研究與集成
    課題主要開展礦山重金屬面源汙染時空分布特徵與輸移轉化規律的研究,進行物化穩定化與生態攔截技術研發,並且開展技術集成和工程示範。課題研究促進了礦山重金屬面源汙染控制的技術進步,對於解決礦山行業汙染問題,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分析危險廢物焚燒飛灰中重金屬的穩定化處理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危險廢物焚燒後形成的焚燒飛灰中含有會造成環境汙染的重金屬,因此出於環保的需要,我們需要對焚燒飛灰中的重金屬汙染特性進行研究,尋找降低環境汙染的焚燒方式,讓危險廢物的焚燒實現資源化與無害化。文章首先介紹了測定焚燒飛灰中重金屬汙染特性的實驗步驟,然後根據實驗結果對飛灰中所含的重金屬進行了汙染特性分析。
  • 瀋陽生態所揭示植物修復多環芳烴-重金屬複合汙染土壤的根際作用機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多環芳烴(PAHs)汙染土壤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對人類生命和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通常,多環芳烴與重金屬可通過汙水灌溉、固體廢物處理、交通運輸以及工業活動等途徑進入到土壤中,通過積累而形成複合汙染。
  •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降解水體中有機汙染物研究進展
    本文根據相關自由基氧化機理,從產生硫酸根自由基的單一氧化、複雜活化體系硫酸根自由基與其他自由基複合氧化以及強化降解等方面,分析了近幾年國內外學者對過硫酸鹽降解典型有機汙染物的研究及在催化劑開發方面所做的工作,指出了許多新穎的過硫酸鹽活化手段及其降解效果與不足,並就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以期為過硫酸鹽氧化法未來更好地發展和應用探索出路。
  • 汙泥有機質含量高 堆肥土地釋放重金屬
    土地利用,即將汙泥進行堆肥、厭氧消化等穩定化處理後將其應用於農業、園林綠化、土地修復等領域,在穩定化的過程中,汙泥的含水率快速降低,易降解有機物大量降解,生物病原體在高溫過程中被大量消滅。雖然土地利用是我國潛力的汙泥處理技術發展方向之一,但汙泥中含有重金屬、有機汙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在土地利用的過程中可能累積在土壤中,並被植物吸收,造成環境汙染與健康危害,值得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   2.
  • 納米材料在有機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近年來,有機汙染土壤修復研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傳統有機汙染土壤修復包括物理修復技術、化學修復技術和生物修復技術等。1.1.2改性納米零價鐵儘管nZVI在降解土壤有機汙染物時表現出強的吸附和還原脫氯性能,但是裸露的nZVI容易發生團聚,易被介質中的水或溶解氧氧化並形成鈍化層,甚至有些nZVI會在氧化環境中發生自燃,導致其在土壤中的反應活性和遷移能力迅速降低,最後難以達到降解目標有機汙染物的目的。
  • 微納米零價鐵粉高效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有機汙染物技術
    近些年,活化過硫酸鹽的化學氧化被廣泛地應用於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機汙染修復,開發高效、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的過硫酸鹽活化劑一直是研究熱點。基於此,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周東美團隊在973課題「微/納米材料對POPs重度汙染土壤修復的原理及其示範(2013CB934303)」的支持下,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合作,開發了微納米零價鐵粉高效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有機汙染物的技術,並實現了微納米鐵粉的噸級量產,微納米鐵粉價格僅為50元/公斤,遠低於納米鐵粉的市場價(~1500元/公斤)。
  • 化學還原-穩定化聯合修復鉻汙染場地土壤的效果研究
    關鍵詞:化學還原;穩定化;六價鉻;土壤修復;聯合方法要點:(1) 採用了「化學還原+穩定化」的聯合治理思路。(2) 剖析了該聯合修複方法的最佳運行條件,並且揭示了其影響規律。隨著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集約化的快速發展,大量未經處理的廢棄物向土壤系統轉移,並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匯集、殘留於土壤環境中,致使土壤遭受汙染。
  • 生物質電廠灰——新型重金屬汙染土壤鈍化劑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汙染土壤的固化/穩定化技術是防止或降低汙染土壤釋放有害化學物質的修復技術,是通過固態形式在物理上隔離汙染物,或者將汙染物轉化成化學性質不活潑的形態,從而降低汙染物質的毒害程度和遷移性。
  • 德森觀察:當前場地土壤汙染的主要類型
    一、重金屬汙染場地化學中相對密度不低於5.0的金屬元素被劃歸為重金屬元素,一般而言,重金屬並無嚴格的定義。當前,其中包括Zn、Ge、Mn、Cu等45種金屬元素,而由於As屬性與金屬元素相似,因此其被歸類為重金屬 元素,同時As也是導致場地汙染的重金屬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