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汙染場地土壤化學修復過程中高活性自由基產生原理及其調控...

2021-01-07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南京土壤研究所周東美團隊主持完成的「有機汙染場地土壤化學修復過程中高活性自由基產生原理及其調控技術」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據介紹,該項成果針對場地汙染土壤有機汙染物濃度高、毒性大、修復難的國際難題和我國場地汙染防治對技術的迫切需求,在兩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973)課題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項目支持下,歷經 10 年科技攻關,建立了化學氧化修復有機汙染土壤過程中的自由基表徵技術體系, 揭示了自由基形成、轉化及其分配規律;發展了多種高效產生高活性自由基的化學氧化體系,深入揭示了自由基高效降解汙染物的分子機制;提出了適宜不同類型土壤的化學氧化修復策略, 並成功實施了技術的修復應用示範。先後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10餘篇,他引2000餘次,授權發明專利3項。

該研究成果豐富和發展了土壤汙染與修復領域的理論和方法,對我國未來場地汙染土壤修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成果主要研究內容

原標題:「有機汙染場地土壤化學修復過程中高活性自由基產生原理及其調控技術」榮獲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化學氧化修復汙染場地土壤過程中自由基產生及其調控技術原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南京土壤研究所周東美團隊主持完成的「化學氧化修復汙染場地土壤過程中自由基產生及其調控技術原理」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 南京土壤所化學氧化修復場地土壤過程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場地汙染土壤的修復是土壤修復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也是當前國家面臨的重大科技需求。在土壤修復技術中,化學氧化技術為快速、高效修復場地有機汙染土壤提供了支撐,但氧化劑需通過活化的方式產生高活性自由基來實現汙染物的降解和修復。
  • 場地土壤-地下水汙染物多介質界面過程與調控研究進展與展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導 讀:近年來,中國重點行業場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汙染十分突出,已成為土壤環境治理修復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多介質界面是控制場地系統複合汙染物環境行為的關鍵。因此,開展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物多介質界面過程與調控機制研究,對於認知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修復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納米材料在有機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伴隨著工農業生產過程,農藥以及多氯聯苯(PCBs)、多環芳烴(PAHs)和石油烴等典型有機汙染物被排入土壤環境,因其隱蔽性、滯後性和長期性等特點,人們一度忽視它們所產生的環境危害。大多數有機汙染物具有水溶性差、難降解和高毒性等特點,改變正常的土壤結構和功能,弱化土壤的生產能力,並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對人體產生致突變、致畸和致癌的潛在危害。
  • 有機-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化學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對重金屬穩定化的...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化學氧化修復技術由於去除率高和周期短等特點被人們廣泛應用於有機物汙染的土壤修復工程,但是極少人會關注化學氧化修復在去除有機汙染物的同時是否會對土壤本身或土壤中的重金屬環境行為及其潛在環境風險造成影響,特別是針對採用先化學氧化修復有機汙染物再利用穩定化修復技術穩定重金屬汙染物的有機和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修復工程,這一問題會直接對修復工程實施及修復結果驗收達標造成嚴重影響
  • 活化過硫酸鹽氧化法修復有機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活化過硫酸鹽氧化法修復有機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過硫酸鹽在不同活化因子的作用下可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能氧化分解眾多的有機 化合物,同時因其具有的氧化能力強、反應速度快及應用範圍廣等特點,近年來在環境汙染治理領域備受關注。
  • 化學還原-穩定化聯合修復鉻汙染場地土壤的效果研究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集約化的快速發展,大量未經處理的廢棄物向土壤系統轉移,並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匯集、殘留於土壤環境中,致使土壤遭受汙染。鑑於土壤的防治和土地的再開發利用關係到人體健康及其切身利益,沒有得到修復的汙染場地將會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必須對土壤汙染的預防和汙染土壤修復予以高度重視。眾多金屬汙染中,鉻汙染尤其引人關注。
  • 有機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二、土壤汙染治理現狀及主要存在的問題 1、土壤汙染現狀 隨著人口的增長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三廢」(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排放不斷增加,同時受到長期不合理汙灌的影響,以及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過量使用化肥、農藥、農膜等化學物質的汙染,造成各種新、老汙染物在土壤環境中長期疊加和累積
  • 土壤修復藥劑:原位化學氧化劑的選擇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原位化學氧化(ISCO)是一種土壤和/或地下水修復技術,它將化學氧化劑引入被汙染的地下,以便與汙染物發生反應,從而將汙染物轉化為危害較小的物質。多種氧化劑適用於ISCO項目,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氧化電位和輸送系統,可應用於特定場地條件。在選擇氧化劑時應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地球化學、汙染物類型和注入選擇。
  • ...分享」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案例分析
    有機汙染土壤可選用的異位修復技術種類較多,包括熱解吸、水泥窯共處置、常溫解吸、化學氧化還原、土壤洗滌、異位氣相抽提、生物堆等,其中以熱解吸、水泥窯共處置為代表的技術在國內各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得到了較多成功應用,修復技術及其設備的研發應用不斷成熟。
  • 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之熱解吸修復技術
    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之熱解吸修復技術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本文主要介紹了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之熱解吸修復技術。熱解吸修復技術是指通過直接或間接熱交換,將汙染介質及其所含的有機汙染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以使有機汙染物從汙染介質上得以揮發或分離的過程。
  • 「技術分享」燃氣熱脫附技術修復有機汙染場地研究與應用進展
    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實 際案例,系統梳理了有機汙染土壤原位燃氣熱脫附修復技術的原理、適用範圍、優缺點以及工藝施工流程,對 國內外燃氣熱脫附技術的研究現狀和工程應用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並對該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進行了 展望,以期為我國有機汙染土壤原位熱修復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提供參考。
  • 土壤修復技術介紹——微生物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修復技術中的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是一種利用土著微生物或人工馴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在適宜環境條件下,通過自身的代謝作用,降低土壤中有害汙染物活性或降解成無害物質的修復技術。相較於化學修復技術和物理修復技術,微生物修復技術應用成本較低,對土壤肥力和代謝活性負面影響小,可以避免因汙染物轉移而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產生影響。
  • 「案例分享」重慶某六價鉻汙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案例
    關鍵詞:六價鉻汙染;原位固化穩定化;場地修復;工程案例由於傳統的粗放管理和野蠻生產,電鍍等工業生產活動對我國部分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了嚴重的鉻汙染,其中六價鉻的水溶性、強氧化性和致癌性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了嚴重威脅[1-2]。土壤具有多孔性、強吸附性和不均性,但受汙染土壤的上述性質會導致汙染物質源源不斷地向水體、植物等擴散[3-4]。
  • 土壤修復技術:石油汙染土壤的植物與微生物修復技術
    2生物修復技術在石油汙染治理中的應用與化學、物理方法相比,生物修復對人和環境造成的影響小,且修復費用僅為傳統物理、化學修復的30%~50%。,是一種高效、經濟和環境友好的清潔技術。目前生物修復技術主要用於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的汙染治理,並主要以原位修復為主。
  • 關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土壤修復丨綠色保護土壤和水乃「萬物之本、生命之源」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發展,大量含有重金屬的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汙水排放到環境中,對大氣、土壤和水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拿什麼保護使遭受汙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就需要採用土壤修復這樣的技術措施,而無害化處理重金屬汙染已成為當今最為主要的環境問題。
  •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
    土壤的重金屬汙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不可降解和不可自然逆轉等特徵,不僅會導致土壤肥力與作物產量及品質下降,還易引發地下水汙染,並通過食物鏈途徑造成植物、動物和人體的重金屬累積。因此,土壤系統中重金屬汙染的防治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本篇文章中,奧科環境將為您繼續介紹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
  •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
    某重金屬汙染場地土壤修復案例分享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按照汙染物的性質,可將土壤汙染物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而重金屬汙染則在無機汙染中佔據了較大的比重,出現頻率較高。重金屬汙染對包括土壤環境在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蓄積毒性,可以通過植物吸收、生物累積和和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 南京某化工企業搬遷場地土壤有機汙染調查及健康風險評價研究
    南京某化工企業搬遷場地土壤有機汙染調查及健康風險評價研究北極星環境修復網  來源:《四川環境》  作者:王甫洋 田珺 夏晶 陳華 劉寧  2020/12/1 9:49:02  我要投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
  • 農業土壤中鉈的汙染及其利用生物炭的潛在修復
    農業土壤中鉈的汙染及其利用生物炭的潛在修復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鉈(TI)是一種分布較廣、毒性極高的有害重金屬,可通過土壤汙染沿食物鏈來威脅人類健康。利用生物炭修復農業土壤重金屬汙染具有巨大應用前景。目前如何利用生物炭來修復農業土壤鉈汙染的研究報導還很少,因此需要進行相關研究來開發有效的生物炭修復技術,促進農業土壤鉈汙染的高效修復,促進農產品產地環境及其品質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