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納米零價鐵粉高效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有機汙染物技術

2021-01-08 OFweek環保網

近些年,活化過硫酸鹽的化學氧化被廣泛地應用於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機汙染修復,開發高效、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的過硫酸鹽活化劑一直是研究熱點。

基於此,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周東美團隊在973課題「微/納米材料對POPs重度汙染土壤修復的原理及其示範(2013CB934303)」的支持下,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合作,開發了微納米零價鐵粉高效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有機汙染物的技術,並實現了微納米鐵粉的噸級量產,微納米鐵粉價格僅為50元/公斤,遠低於納米鐵粉的市場價(~1500元/公斤)。

該技術能高效降解土壤中的PCBs和PAHs等POPs,在前期實驗室小試的基礎上,研究團隊與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於3月6日至10日開展了微納米鐵粉活化過硫酸鹽修復有機汙染物土壤的現場示範工程。

選擇了南京某修復場地為示範基地,該場地主要汙染物類型包括PAHs和石油烴等,其中PAHs的濃度為20~200mg/kg。修復示範的總修復面積為90m2,深度為4m,修復的土壤量為360立方。採用微納米鐵活化過硫酸鹽原位化學氧化的技術對部分土壤進行修復,鐵粉的總用量為2.35噸,其中包括微納米鐵粉1.35噸和作為對照的商業鐵1噸。

目前該示範已施工完畢,後續的關於修改效果、汙染物中間產物鑑定、體系過硫酸鹽分解和納米鐵的表徵等工作正在進行中。

該示範是國內首次將納米鐵活化過硫酸鹽用於原位修復有機汙染土壤,對我國典型地區汙染場地修復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相關焦點

  •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降解水體中有機汙染物研究進展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降解水體中有機汙染物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基於硫酸根自由基(sulfate radical,SO4-∙)氧化原理的活化過硫酸鹽(persulfate,PS)氧化法是近年來高級氧化工藝(advanced oxidation
  • 納米零價鐵複合材料修復氯代烴汙染地下水技術研發與示範工程
    為了推動我國汙染地塊環境風險管控與原位修復技術的工程化應用進程,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通過高精度環境調查、精準定位監測,構建了場地汙染物遷移與暴露概念模型,應用三維空間地下水流動與溶質遷移數值模型解析了汙染源特徵及其時空分布規律;研發與製備了高效、綠色、低耗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基於精準風險管控原理構建的新型滲透式反應屏障(PRB)的工程示範為解決我國氯代烴類高風險汙染地下水修復提供了可複製
  • 納米零價鐵在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納米技術為環境安全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機遇,特別是納米零價鐵更是引起了人們更多的關注,推動了汙染環境修復研究向更深層次發展,尋求環境友好型的環境高效修復劑成為國內外環境科學研究中新的熱點。納米零價鐵被廣泛用來處理廢水和土壤中的有機滷化物、無機鹽和重金屬。王新新等採用納米零價鐵粉修復底泥中的Cr(Ⅵ)汙染,研究結果表明納米零價鐵粉修復對底泥Cr(Ⅵ)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添加相當於底泥乾重量1%的納米零價鐵粉在16 d內對底泥30~100 mg·kg -1的Cr(Ⅵ)的去除率均高於99.7%。
  • 科學網—揭示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制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揭示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制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陳一)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的科學家深入研究了納米硫化零價鐵對六溴環十二烷(HBCD)的還原轉化效率和機制,在納米硫化零價鐵還原轉化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進展。
  • 廣州地化所在氯代有機磷酸酯的還原降解機制研究方面獲進展
    因此,亟鬚髮展高效控制和治理Cl-OPEs汙染的新技術和新方法。  目前,一些高級氧化技術(如UV/H2O2、UV/TiO2、UV/過硫酸鹽等)已被證實可以有效地降解水體環境中的Cl-OPEs,但關於Cl-OPEs還原降解技術的研究甚少。
  • 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製得以揭示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的科學家深入研究了納米硫化零價鐵對六溴環十二烷(HBCD)的還原轉化效率和機制,在納米硫化零價鐵還原轉化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進展
  • 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製得以揭示—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 活化過硫酸鹽氧化法修復有機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有機汙染 土壤的修複方法有原位修復和異位修復兩種。其 中,原位化學氧化是將化學氧化劑加入汙染原位區 域,汙染物由於氧化劑的強氧化性而被分解轉化為 小分子無害物質的方法,該方法因其氧化範圍寬、 降解效率高、修復周期短等特點成為環境領域的研 究熱點。近年來,化學氧化技術已經在有機汙 染土壤的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呈現出顯著的 修復效果。
  • 我校在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哈工大報訊(鍾奎/文 市政/圖)近日,市政學院馬軍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苯醌活化過一硫酸鹽:一種新型非自由基氧化過程》作為亮點文章在環境領域國際著名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影響因子5.330)上刊出。我校為該論文的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
  •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揭示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制
    【成果簡介】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的科學家深入研究了納米硫化零價鐵對六溴環十二烷
  • 《化工進展》2021年第1期綜述與專論——雜原子摻雜碳材料活化過硫酸鹽技術的研究進展
    雜原子摻雜碳材料用於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有機汙染物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氮摻雜碳材料是目前研究最廣泛的雜原子摻雜碳材料,共摻雜策略已被證明可以進一步提升活化過硫酸鹽的性能,但相關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雜原子摻雜方法及合成條件能夠調控碳材料表面活性位點種類與含量,是提升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未來雜原子摻雜碳材料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有機汙染物的研究仍需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深入研究。
  • 納米材料在有機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科技人員對修復技術的不斷創新,納米材料(粒徑為1~100nm)修復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經濟的有機汙染土壤修復技術為人們提供了新的研究機遇。與傳統有機汙染土壤的修復技術相比,納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超強的吸附螯合能力和優秀的催化活性,使得納米材料修復技術克服了傳統修復技術的部分缺點,在有機汙染土壤修復中表現出極高的修復效率。
  • ACS Catal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CNT)能夠有效地活化過硫酸鹽,所生成的高活性羥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可以選擇性的將苯甲醇氧化成苯甲醛(選擇性高於80%)。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表明,碳納米管表面的親核型羰基氧和親電子型的過氧/超氧官能團為過硫酸鹽活化的主要活性位點。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CNT)能夠有效地活化過硫酸鹽,所生成的高活性羥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可以選擇性的將苯甲醇氧化成苯甲醛(選擇性高於80%)。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表明,碳納米管表面的親核型羰基氧和親電子型的過氧/超氧官能團為過硫酸鹽活化的主要活性位點。本文亮點1. 本研究成功的將碳材料-PMS活化體系應用於苯甲醇選擇性氧化反應中,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得到超過80%的苯甲醛選擇性,證明了活化的PMS在選擇性氧化有機醇類反應中的可行性。
  • 環境工程|納米零價鐵:製備技術、應用前景
    nZVI是一種還原性很強的零價鐵微粒,粒徑多處於40~80 nm,比表面積為15~35 m2/g,對上述汙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和反應活性,在環境修複方面表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本文結合nZVI近年的進展和最新研究成果,按圖1所示分類方法著重討論nZVI製備技術發展及在水體及土壤環境修複方面的應用前景。
  • 納米零價鐵的製備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圖1 nZVI製備及改性方法分類摘 要納米零價鐵(nZVI)因具有還原性強、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等特性,對重金屬及含滷有機汙染物等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和反應活性,在環境修複方面表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1.機械球磨法機械球磨法是指在高速旋轉室用鋼丸或在超聲機械球磨機內進行強烈撞擊,將金屬鐵粉通過固態反應變形、斷裂、研磨和攪拌變為納米級顆粒的方法。新製備的nZVI粒子表面氧化層較少,含有大量的Fe0反應位點。該方法無毒、無二次汙染且適合工業規模供應,但由於合成的nZVI粒徑分布不均,需要專門的設備才能達到納米級尺寸,能耗巨大。
  • 鐵碳微電解聯合過硫酸鹽深度處理造紙廢水的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用鐵碳微電解聯合過硫酸鹽深度處理造紙廢水,考察了反應時間、初始pH、鐵碳質量比、鐵碳總投加量、過硫酸鹽(PS)投加量等因素對處理效果的影響,並對不同體系下的廢水處理效果進行比較。
  • 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發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修復氯代烴汙染地下...
    ;應用三維空間地下水流動與溶質遷移數值模型,解析了汙染源特徵及其時空分布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健康與水環境風險評估,制定了基於風險的地下水修複目標值;通過實驗室材料反應性及遷移性測試,採用比表面積大、孔隙結構豐富的生物炭作為納米零價鐵載體,解決了納米零價鐵由於團聚效應降低其降解效率的瓶頸,提出了以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原位注射(新型滲透式反應屏障)修復地下水氯代烴汙染的技術方案及關鍵技術指標
  • 有機-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化學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對重金屬穩定化的...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化學氧化修復技術由於去除率高和周期短等特點被人們廣泛應用於有機物汙染的土壤修復工程,但是極少人會關注化學氧化修復在去除有機汙染物的同時是否會對土壤本身或土壤中的重金屬環境行為及其潛在環境風險造成影響,特別是針對採用先化學氧化修復有機汙染物再利用穩定化修復技術穩定重金屬汙染物的有機和重金屬複合汙染場地修復工程,這一問題會直接對修復工程實施及修復結果驗收達標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