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鼎實環境修覆核心技術解說系列之汙染土修復異位常溫解吸技術

2020-11-2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前不久,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發展生態環保技術、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水體汙染的控制與治理等。依靠技術研發與科技創新治理生態環境已成為「頂層設計」的方案依據和環保業界的集體共識。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科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鼎實」)一直以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為立身之本,在環境修復實踐領域擁有多項核心技術。8月,我們在本欄目開闢了「中科鼎實環境修覆核心技術解說系列」專題,每期圍繞一種環境修復技術,從工作原理、工藝說明、關鍵設備、運行效果等方面展開深度解讀。該專題的首期文章《有機汙染土修復異位熱解吸技術》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那麼在本期,我們繼續為大家帶來了關於汙染土修復異位常溫解吸技術的解讀。

中科鼎實環境修覆核心技術解說系列之二:

汙染土修復異位常溫解吸技術

在汙染土修復的實際工程案例中,汙染物質往往是多種多樣的。對於處理高濃度、難揮發的有機汙染物,多用異位熱解吸技術進行修復。而對於低濃度、易揮發的有機汙染物,則適用常溫解吸技術。

熱解吸和常溫解吸都是處理有機物汙染土壤的物理處理技術。兩種技術的主要區別在於溫度的差異,熱解吸技術需要使用熱源對汙染土加熱,溫度通常在100℃~600℃之間;常溫解吸技術通常只要求室溫或比室溫稍高。

【常溫解吸技術原理】

1.技術簡介

常溫解吸技術最早是針對國內揮發性汙染土壤的特性以及國內經濟狀況開發的,在國內修復工程應用中經濟性高且修復效果良好。

2.技術原理

常溫解吸修復技術是在密閉系統內,利用翻拋作業設備對規則碼放的汙染土壤進行人為擾動和翻拋,通過增大汙染土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加孔隙度,在良好的通透性條件下,利用抽氣系統,使吸附於土壤中的汙染物在濃度梯度的驅動下揮發進入土壤氣,使土壤得以修復。

【基於異位常溫解吸技術的有機物汙染土壤修復系統】

在國內汙染場地修復項目中,應用常溫解吸技術的實例並不鮮見,其中由中科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基於異位常溫解吸技術的有機物汙染土壤修復系統」便是典型代表,下面就以該系統為例進行剖析。

1.工藝流程

密封的運輸車將汙染土壤運至常溫解吸系統內,將汙染土壤傾倒至規定位置上堆積成條垛狀,通過太陽能輔助加熱系統使系統內溫度保持在一定範圍內,隨後,利用翻拋作業設備降低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通透性,汙染物在濃度梯度的驅動下揮發進入土壤氣,處理後的土壤利用PID進行現場快速測試、GC-MS進一步分析測試,使之達到相應的修複目標值後運至臨時堆放場堆存,待第三方檢測機構驗收合格後進行最終處置。

揮發出的廢氣經抽氣系統集中收集並輸送至尾氣處理系統,經吸附淨化後的氣體由排風機引致排氣筒最終達標排放。工作人員可通過監控系統隨時觀察系統內修復情況,保證修復作業的順利實施。車間內安裝安全預警及有害物質報警系統,當氣體濃度達到報警值時,即會發生自動報警,操作人員可以通過異地控制按鈕啟動排風機強制排風,通過以上措施有效保證了作業人員的勞動環境安全。

圖1常溫解吸修復技術路線

延伸閱讀:

中科鼎實環境修復系列技術之有機汙染土修復異位熱解吸技術

中科鼎實:環境綜合治理的行業標杆

2015全國土壤地下水修復10強出爐 中科鼎實榮膺榜眼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中科鼎實核心技術解說系列之「土壤修復化學氧化技術」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科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鼎實」)一直以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為立身之本,在環境修復實踐領域擁有多項核心技術。8月份開始,我們在本欄目開闢了「中科鼎實環境修覆核心技術解說系列」專題,每期圍繞一種環境修復技術,從工作原理、工藝說明、關鍵設備、運行效果等方面展開深度解讀。
  • 楊勇:符合國情的土壤修復技術——熱解吸和常溫解吸
    北極星環保網訊:我國工業企業搬遷和城市發展造成大批遺留汙染土壤亟需修復,隨著國家對汙染場地再開發利用的迫切需求,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壤修復技術成為必然。北京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熱解吸和常溫解吸技術,現已經成功地運用於我國一些規模較大的汙染場地修復工程。為讓公眾更好地了解這兩種技術,中國生態修復網專訪了北京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楊勇。
  • 鼎力打造民生工程 中科鼎實中標廣州油制氣項目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中科鼎實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鼎實」)中標廣州油制氣廠地塊汙染場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復工程(標段二)項目(以下簡稱「油制氣項目」)。該項目為目前廣州市場地修復項目中汙染成分最複雜、修復工藝最多、原位與異位修復技術緊密結合的項目。
  • 汙染場地修復技術報告之二: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
    汙染場地修復技術報告之二: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2.1 技術名稱技術名稱:異位化學氧化/還原,英文名稱:Ex-Situ Chemical Oxidization/Reduction
  • 生態環境部發布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詳情如下:各有關單位: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規範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我部決定製定《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
  • ...分享」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案例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案例分析劉晶晶,楊勇,陳愷中科鼎實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摘要近年來,我國汙染場地修復工程項目數量快速增長而出於城市化進程中對土地的迫切需求,我國汙染場地修復時間普遍較短,因此,具有快速、高效、簡單的異位修復技術在我國近階段汙染場地修復技術中佔據主導地位。異位修復技術,即通過開挖、處理、回填的方式進行修復,國內目前汙染場地修復中應用較多的異位修復技術包括填埋、水泥窯共處置、原地異位的常溫解吸及熱解吸處理等。異位修復技術在挖掘和設備使用維護等方面費用較高,但修復周期短,修復效率高,且修復效果好。
  • 土壤修復技術介紹——電動力學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電動力學修復技術是處理汙染土壤的一項新的化學技術方法,已進入現場修復應用階段。電動力學修復是通過電化學和電動力學的複合作用(電滲、電遷移和電泳等)驅動汙染物富集到電極區,進行集中處理或分離的過程。近年來,中國先後開展了銅、鉻等重金屬、菲和五氯酚等有機汙染土壤的電動修復技術研究。
  • 廣東省人大代表等40餘人調研考察中科鼎實廣州油制氣項目
    日前,由廣東省人大代表及農業、環保、規委、住建等政府部門領導一行40餘人組成的調研團蒞臨中科鼎實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鼎實」),實地考察廣州油制氣廠地塊汙染場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復工程項目(以下簡稱「油制氣項目」),並就廣東省土壤汙染防治立法有關問題開展調研座談,對《廣東省土壤汙染防治條例》(草案修改稿)現場徵求意見。
  • 汙染場地修復技術報告之一:異位固化/穩定化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異位固化/穩定化技術1.1 技術名稱技術名稱:異位固化/穩定化,英文名稱:Ex-Situ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1.2 技術適用性1.2.1 適用的介質:汙染土壤1.2.2 可處理的汙染物類型
  • 多環芳烴汙染土壤的修復技術:可使用溶劑抽提、生物修復、光催化...
    各國的環境政策,包括荷蘭、丹麥、加拿大,都頒布了相關的多環芳烴汙染土壤修復要求的政策。治理多環芳烴汙染土壤,可使用溶劑抽提、生物修復、植物修復、化學氧化、光催化降解、電動吸附技術、熱處理、聯合修復技術等。
  • 「技術分享」土壤修復之異位熱脫附技術
    一般來說熱脫附技術可以分類為原位熱脫附技術和異位熱脫附技術兩大類。1.2 原位熱脫附原位熱脫附技術(In-Situ Thermal Desorption) 是揮發性及半揮發性有機物類汙染土壤原位修復技術中一項重要手段,主要用於處理一些比較難開展異位環境修復的區域,例如,深層土壤以及建築物下面的汙染修復。
  • ...溶劑抽提、生物修復、光催化降解、電動吸附技術、聯合修復技術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多環芳烴是一類微致癌汙染物,且由於其疏水的特性,阻斷土壤對水分的運輸及自身不能在環境中降解,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多環芳烴可對人體健康造成多種不良影響,使多環芳烴汙染土壤的修復日益受到關注。
  • 國家環保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我部組織制訂了《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
  • 環鑽環保活化過硫酸鈉高級氧化環境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年來,化學氧化技術越來越成為國內有機汙染場地修復的熱門選項。其中,活化過硫酸鈉作為一種廣譜的高級氧化技術,具有高穩定性、高水溶性、無異味的特點,經長期研究和實踐被證明對於多種類型的有機汙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從而逐漸超過芬頓試劑(亞鐵 + 過氧化氫),成為主流的汙染場地土壤和地下水的高級氧化修復藥劑。
  • 修復攻略 | 石油烴汙染修復技術之「好氧微生物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基本原理微生物修復技術是指通過向汙染土壤或地下水中投加高效降解微生物或營養物質,同時為微生物創造適宜的水分、氧氣、pH等生長條件,促進微生物降解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或降低汙染物毒性,達到修複目的。
  • 【百強技術展示】用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特異型重金屬修復材料MetaPro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技術創新推動環境改善」為宗旨,按照「精益求精、優中選優」的原則,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舉辦了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地下水汙染尤其是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已經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但目前重金屬汙染評價及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地表水與沉積物,關於地下水重金屬汙染的較少。地下水關乎人民健康,重金屬汙染事件一旦出現,其造成的危害無法估量,因此研究出針對地下水重金屬汙染治理的技術迫在眉睫。本文將地下水重金屬汙染的修復技術分為異位修復技術和原位修復技術2大類。
  • 土壤修復技術介紹——微生物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修復技術中的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是一種利用土著微生物或人工馴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在適宜環境條件下,通過自身的代謝作用,降低土壤中有害汙染物活性或降解成無害物質的修復技術。相較於化學修復技術和物理修復技術,微生物修復技術應用成本較低,對土壤肥力和代謝活性負面影響小,可以避免因汙染物轉移而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產生影響。
  • 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之鉻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鉻汙染來源及危害鉻及其化合物在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是冶金工業、金屬加工電鍍、製革、油漆、顏料、印染、製藥、照相製版等行業必不可少的原料。六價鉻多溶於水中,主要以HCrO4-和 CrO42-兩種形態存在,其化學活性大,毒性強,是造成地下水汙染的主要汙染物,在工業廢水中,主要以六價鉻的形態存在。
  • 汙染土壤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簡介
    2.3 應用限制條件異位化學氧化不適用於重金屬汙染的土壤修復,對於吸附性強、水溶性差的有機汙染物應考慮必要的增溶、脫附方式;異位化學還原不適用於石油烴汙染物的處理。3.3 關鍵技術參數影響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修復效果的關鍵技術參數包括:汙染物的性質、濃度、藥劑投加比、土壤滲透性、土壤活性還原性物質總量或土壤氧化劑耗量(SoilOxidant Demand, SOD)、氧化還原電位、pH、含水率和其它土壤地質化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