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劑抽提、生物修復、光催化降解、電動吸附技術、聯合修復技術等

2021-01-08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多環芳烴是一類微致癌汙染物,且由於其疏水的特性,阻斷土壤對水分的運輸及自身不能在環境中降解,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多環芳烴可對人體健康造成多種不良影響,使多環芳烴汙染土壤的修復日益受到關注。各國的環境政策,包括荷蘭、丹麥、加拿大,都頒布了相關的多環芳烴汙染土壤修復要求的政策。

治理多環芳烴汙染土壤,可使用溶劑抽提、生物修復、植物修復、化學氧化、光催化降解、電動吸附技術、熱處理、聯合修復技術等。

溶劑抽提法

將多環芳烴從土壤中抽提可使用單一的溶劑或混合溶劑。抽提的主要有兩種方式:直接從固相中萃取或從土壤表面活性劑淋洗液中解吸抽提。無毒的,可生物降解的萃取劑,如環糊精,植物油等亞臨界流體和超臨界流體。

生物修復技術

生物講解法是通過自然的方式將有機物和無機物通過活體進行有氧或無氧活動進行降解,以達到循化利用的效果。如場地的原位耕作、土地堆肥,或異位的可控溫控壓的生物反應器的使用。

植物修復技術

植物修復是一種新興的原位生物修複方法。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抽提、富集、螯合以及排解的方式去除土壤中的汙染物,對於重金屬汙染尤其適用。植物可通過對養分的吸附的同時實現對汙染的吸附,且酸性的土壤環境以及酶的分泌作用如一些表面活性劑的生成,可促進植物的汙染物吸附,且可將有害的汙染物通過一系列代謝作用轉化為無害物質。此外,植物與微生物的協同修復作用對降低頑固的有機物十分有效。

化學氧化

化學氧化法可有效修復PAH汙染土壤,常用的氧化劑有芬頓、臭氧、過氧酸、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活性硫化鈉。

光催化降解

光催化降解過程是利用光催化劑,在光輻射作用下將有機汙染分解,並促進其發生氧化反應。該技術在水處理技術上廣泛使用,近來的研究發現可在汙染土壤修復上擴展應用。

電動修復

原位電動修復可應用於低滲透性的重金屬、放射性、部分有機物的汙染土壤修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多環芳烴汙染土壤的修復技術:可使用溶劑抽提、生物修復、光催化...
    各國的環境政策,包括荷蘭、丹麥、加拿大,都頒布了相關的多環芳烴汙染土壤修復要求的政策。治理多環芳烴汙染土壤,可使用溶劑抽提、生物修復、植物修復、化學氧化、光催化降解、電動吸附技術、熱處理、聯合修復技術等。
  • 土壤修復技術介紹——光催化降解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修復技術中的土壤光催化降解(光解)技術是一項新興的深度土壤化學修復技術,可應用於汙染源為農藥等有機汙染物的土壤的修復過程。光催化氧化法在正常環境條件下(常溫、常壓),能將揮發性有機物(VOCs)分解成CO2、H2O和無機物質,反應過程快速高效,易於操作,價格相對不高且無二次汙染問題,因此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已成為VOCs治理技術中一個活躍的研究方向。因此,光催化被廣泛地應用於土壤中農藥多氯聯苯及石油汙染物等的降解。在80年代後期,光化學降解法開始應用於環境汙染控制領域。
  • 石油汙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復強化技術研究進展
    生物投加法主要包括高效微生物、固定化微生物及植物-微生物的投加等方法;生物刺激法主要包括營養物質、生物表面活性劑、共代謝生長基質、電子受體的投加等方法。系統分析了各原位生物修復強化技術的作用機理及研究、應用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電動-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微生物燃料電池-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及固定化材料納米粒子的應用是原位生物修復強化技術未來的研究方向。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值得關注的是原位生物修復技術中,Geobacter和Shewanella等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課產生納米線,可遠距離傳輸電子,大大提高了降解效率。修復技術可分為異位修復技術和原位修復技術2大類。2.1 異位修復技術地下水異位修復技術是將汙染水體通過收集系統或者抽提系統轉移到地面上,進行處理後使水體達到排放要求的技術。
  •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技術處理廢水的機制、進展和環境應用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Intimate coupling ofphotocatalysis and biodegradation,ICPB)技術是結合了光催化技術和生物處理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具有低成本、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等優點,在廢水處理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ICPB體系主要由光催化材料、多孔載體和生物膜組成。
  • 對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究及應用的分析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大量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後遺留下許多汙染較為嚴重的場地,其中鉻汙染情況較為嚴重。基於此,本文以金屬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當前城市金屬鉻汙染現狀,探究鉻汙染帶來的危害,從電動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等角度闡述鉻汙染修復技術。
  • 有機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3、有機汙染修復技術 針對有機汙染土壤已發展了的一系列修復技術,歐洲國家與美國先後對汙染土壤進行修復和治理,我國起步相對較晚,但到目前為止,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汙染土壤修復技術,並應用於實踐中。 常用的降解方法包括物理修復法、化學降解法、生物修復法和化學–生物聯合修復法等。
  • 土壤修復技術介紹——微生物修復技術
    原位微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有生物通風法(改變生物降解環境條件,將空氣強制注入土壤中,然後抽出土壤中的揮發性有機毒物)、生物強化法(改變生物降解中微生物的活性和強度)、土地耕作法(儘可能地為微生物降解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和化學活性柵修復法(摻入汙染土壤的化學修復劑與汙染物發生氧化、還原、沉澱、聚合等化學反應,從而使汙染物得以降解或轉化為低毒性或移動性較低的化學形態)等幾種。
  • 土壤修復技術:石油汙染土壤的植物與微生物修復技術
    介紹了我國的石油汙染概況及物修復技術在石油汙染治理中的應用,重點對石油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各自的優點、局限性進行了綜述,並提出了石油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研究的重點領域。關鍵詞:石油 汙染土壤 微生物修復 植物修復石油汙染已成為當今世界性公害之一。
  • 農藥汙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目前,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利用活的生物體對農藥汙染土壤進行修復是一種十分安全可靠的方法。本文將從動物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和生物修復技術這三個方面來深入分析農藥汙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技術,以供參考。
  • 石油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現狀與展望
    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有利於環境的修複方法以去除土壤中的石油汙染物。到目前為止,有多種可用於石油汙染土壤的修復技術,從應用技術如溶劑萃取、生物修復,到新興技術如電動修復技術、超聲波修復技術。而生物技術因其投資低、環境風險小、適應能力強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修復技術之一。
  • 「技術交流」氯代烴汙染地下水綠色高效修復新方法
    吉林大學石油化工汙染場地控制與修復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暨南大學劉娜教授團隊,聯合寶航環境修復有限公司研發團隊,通過科學研究首次證實了四氯乙烯可在硫化物共存環境中,在艾草基生物質炭的催化作用下發生高效降解,為氯代烴汙染地下水修復提供了新方法。
  • 納米材料在有機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近年來,有機汙染土壤修復研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傳統有機汙染土壤修復包括物理修復技術、化學修復技術和生物修復技術等。物理修復技術主要包括氣相抽提技術和熱解吸等,氣相抽提技術成本低、可操作性強,能夠進行原位修復,但是對低揮發性有機物的處理效果較差且後期處理效率低;熱解吸工藝簡單、周期短,處理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效率較高,但該技術耗費能源,破壞原有土壤結構和生態系統,不適用於大範圍應用。
  • 「技術分享」燃氣熱脫附技術修復有機汙染場地研究與應用進展
    此外,現有原位熱脫附技術在應用時存在一個很大問題——成本較高,因此,如何提高修復 效率、降低能耗成為推動該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為提高修復效率,部分研究者採用熱活化耦合 化學氧化的工藝進行聯合修復。KORDKANDI等利用熱活化過硫酸鹽氧化亞甲基藍以達到 99.5%的降解率;NIE等利用熱活化過硫酸鹽氧化氯黴素以達到96.3%的降解率。以上研究均在水溶液中進行。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光催化降解技術是一種針對上述排量大、汙染重、危害廣的行之有效的汙水的處理辦法,其原理主要是光催化劑在受到光照後吸收能量,電子躍遷從而對吸附在其上的有機汙染物進行催化氧化,使其降解或礦化。當前研究和使用最廣泛的光催化劑是TiO 及其衍生物。
  • 預處理方式對氧化-還原聯合技術修復硝基苯汙染地下水的影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為了探究氧化與還原預處理對氧化-還原聯合技術修復硝基苯汙染地下水的影響,選取2,4-DNT (2,4-二硝基甲苯)為研究對象,構建過硫酸鹽/鐵炭修復技術體系,分別設置2個試驗槽,一個試驗槽以過硫酸鹽作為氧化預處理聯合以鐵炭作為還原後處理,另一個試驗槽以鐵炭作為還原預處理聯合以過硫酸鹽作為氧化後處理,對比研究構建的氧化-還原聯合系統中不同氧化與還原預處理方式對
  • 土壤修復技術介紹——電動力學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電動力學修復技術是處理汙染土壤的一項新的化學技術方法,已進入現場修復應用階段。電動力學修復是通過電化學和電動力學的複合作用(電滲、電遷移和電泳等)驅動汙染物富集到電極區,進行集中處理或分離的過程。近年來,中國先後開展了銅、鉻等重金屬、菲和五氯酚等有機汙染土壤的電動修復技術研究。
  • 石油汙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 山東省應用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山東 濟南 250103收稿日期:2019-12-08 出版日期:2020-10-08 發布日期:2020-09-27通信作者: 王加寧,男,博士,研究方向為汙染控制與環境修復
  • 光催化技術對VOCs的降解及應用
    光催化技術對VOCs的降解及應用北極星VOCs在線訊:光催化劑是指在一定能量光子激發下價帶電子發生躍遷,產生光生電子和空穴,光生空穴與空氣中的水分子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而光生電子與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氧負離子。
  • 修復攻略 | 石油烴汙染修復技術之「好氧微生物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基本原理微生物修復技術是指通過向汙染土壤或地下水中投加高效降解微生物或營養物質,同時為微生物創造適宜的水分、氧氣、pH等生長條件,促進微生物降解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或降低汙染物毒性,達到修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