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蛾溫腎口服液的君藥——雄蠶蛾

2021-02-07 恆金濟德堂
名稱

Silk moth

蠶蛾、晚蠶蛾、魏蠶蛾、天蛾

雄蠶蛾的來源

為蠶蛾科動物家蠶蛾雄蟲的全體。夏季取雄性蠶蛾,以沸水燙死,曬乾。

【生境分布】

分布很廣。我國大部地區,均有飼養。

性味

味鹹;性溫

炮製性狀

全為雄蛾。全體呈汙白色,密被白色鱗片。體長約2cm,翅展約4cm,頭部小。複眼1對,黑色,半圓形。口器退化,下唇須細小。觸角1對,黑色。胸部有翅2對,前翅較大,近三角形,後翅較小,近圓形。腹較狹窄,末端稍尖。藥材其觸角、翅等多已殘缺。質脆,易碎。氣微腥。

雄蠶蛾的效果功效

為蠶蛾科動物家蠶蛾雄蟲的全體。
主治陽痿,遺精,白濁,尿血,創傷,潰瘍及燙傷。

經脈

肝經;腎經

主治

補肝益腎,壯陽澀精。治陽痿,遺精,白濁,尿血,創傷,潰瘍及燙傷。

注意禁忌

陰虛火旺者禁服。

雄蠶蛾的藥方

①治陽痿:原蠶蛾(未連者)一升,陰乾,去頭,足、毛羽。末之,白蜜丸如梧子。夜臥服一丸。(《千金方》)

②治遺精、白濁:晚蠶蛾焙乾,去翅、足。為末,飯丸,綠豆大。每服四十丸,淡鹽湯下。(《綱目》)

③治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晚蠶蛾,研為末。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聖惠方》)

④治刀斧傷及一切金瘡,止血生肌:晚蠶蛾為末,摻勻,絹裹之。(《勝金方》天蛾散)

⑤止血定痛生肌:晚蠶蛾、白芷、當歸頭、陳石灰各等分。共研細末,敷。(《救傷秘旨》蠶蛾散)

⑥治玉枕瘡,生枕骨上如癰,破後如箸頭:石韋、原蠶蛾(炒)。上二味等分,搗羅為散,幹貼。(《聖濟總錄》石韋散)

相關焦點

  • 綠尾大蠶蛾在自然博物館「破繭成蛾」
    這兩天,淡綠色的綠尾大蠶蛾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破繭成蛾」,棲息在花間枝頭和玻璃牆上,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科技館工作人員介紹,館方從雲南引進了160多隻富有觀賞價值的綠尾大蠶蛾,在給市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希望向市民科普蛾與蝶的區別。
  • 長尾大蠶蛾:我怎麼這麼好看
    長尾大蠶蛾是中國特有的美麗昆蟲,也叫中國月亮蛾,學名叫Actias dubernardi (Oberthur),屬於大蠶蛾科(Saturniidae),尾大蠶蛾屬(Actias)。棲息在我國湖北、湖南、福建以及西南地區的深山森林裡,喜歡溼冷的氣候。
  • 瑞峰集團考察雄蛾王酒 將投資安康高新區
    經過反覆磋商於5月10日在西安高新區,達成了戰略投資框架協議,一期投資5000萬,在安康高新區建設蠶桑產業園,將雄蛾王酒打造成中國高端的男性保健酒品。《本草綱目》曾記載雄蠶蛾能「補肝腎、抗衰老…」據安康蠶桑研究所副所長惠波年介紹:「雄蠶蛾的食用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就被皇室視為一種珍貴的補品。
  • 雌蠶與雄蠶的區別
    介紹一下雌蠶與雄蠶的區別,在新的一年,小編將其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的蠶寶寶能更為大家所熟,也希望蠶寶寶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能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一、外貌特徵一般情況下,雄蠶身體比雌蠶稍小,體重比雌蠶輕些,生長期比雌蠶略短,吃的桑葉量比雌蠶稍少。識別蠶寶寶雌雄,最可靠的特徵,是腹部第八、九節:雌蠶第八、九節腹面有四個透明小點;雄蠶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個透明小點。
  • 美麗又驚悚的陝西大蠶蛾
    大蠶蛾,從字面上理解,起碼個頭較大,它是鱗翅目大蠶蛾科昆蟲的統稱,該科昆蟲體型較大,例如烏桕大蠶蛾,翅展可以達到25釐米左右,比成人手掌還大。秦巴地區沒有烏桕大蠶蛾分布,但銀杏大蠶蛾、綠尾大蠶蛾、長尾大蠶蛾等均十分常見,它們體型普遍較大,色彩豔麗,比起蝴蝶都毫不遜色。大蠶蛾喜歡在夜間活動,並不容易觀察到,所好的是其成蟲多具有趨光性,夏季燈下容易發現,我們這才得以欣賞到它們的美麗和驚悚。
  • 烏桕大蠶蛾
    烏桕大蠶蛾是世界上最大的蛾子,它不僅擁有20釐米的巨大翅展,而且翅膀上的怪異,是名副其實的「妖蛾子」。今年家裡的烏桕大蠶蛾羽化了幾隻,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它們。這是烏桕大蠶蛾的前翅,看看像什麼?有人覺得上面的花紋像是一條黑色眼睛、大嘴角、腹部有波紋的小蛇,所以給了它「蛇頭蛾」的別名。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小科普]兩種蠶蛾一年可繁殖兩代。長尾大蠶蛾一代成蟲大約在4-5月產卵,幼蟲出現在4-8月;二代成蟲產卵大約在7-8月,幼蟲出現在7-10月。冬季,這兩種蠶蛾以蛹的形式越冬,春後,蛹就變成成蟲了。圖為長尾大蠶蛾。(陳先生供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林桂楨)「風箏」飛到了屋裡?
  • 大教授揭謎底綠「仙子」是蠶蛾
    「這種飛蛾屬昆蟲綱、鱗翅目、大強蛾科,是長尾大蠶蛾。這種蛾在福建、貴州及西南地區一帶都有出現。」這是福建農林大學的昆蟲學柳教授打進本報熱線告訴記者的。  這次新聞猜猜猜接到100多位讀者打進的熱線,80%的讀者都猜對了,不少讀者還能詳細分析出是天蠶蛾科中的長尾蛾或甘薯天蛾、綠尾蠶蛾或黃尾蠶蛾等等,一位洪先生更直觀地告訴大家鑑別辦法:「飛蛾是異角樣本,蝴蝶是錘角樣本;停下來翅膀張開的是飛蛾,合起來的是蝴蝶。」而王先生也有一種鑑別辦法:「如果觸角呈羽毛狀,即是飛蛾;如果觸角呈棍棒狀,即是蝴蝶。」看來蛾科的學問還是蠻大的。
  • 美得像彩色風箏一樣的蛾你見過嗎?六堡鎮驚現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
    一隻長尾天蠶蛾飛入居民家中。黃先生/攝3月15日,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工作的黃先生家中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彩色的「怪蛾」。黃先生說,這隻「怪蛾」全身呈綠色和粉紅色,還長著兩條長長的尾巴,外表看來十分漂亮。相關人士經過鑑定後表示,這隻「怪蛾」名叫長尾天蠶蛾,是目前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 據黃先生描述,「怪蛾」身長度約佔成年女性手掌大小的80%,展開翅膀後大約有十釐米寬,更引人注意的是,這隻「怪蛾」長著兩條長長尾巴,尾巴的長度大約有20釐米。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廈門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綠尾大蠶蛾。   [小科普]兩種蠶蛾一年可繁殖兩代。長尾大蠶蛾一代成蟲大約在4-5月產卵,幼蟲出現在4-8月;二代成蟲產卵大約在7-8月,幼蟲出現在7-10月。冬季,這兩種蠶蛾以蛹的形式越冬,春後,蛹就變成成蟲了。圖為長尾大蠶蛾。   「風箏」飛到了屋裡?
  • 美麗又驚悚的大蠶蛾 你認識幾個?
    大蠶蛾,從字面上理解,起碼個頭較大,它是鱗翅目大蠶蛾科昆蟲的統稱,該科昆蟲體型較大,例如烏桕(jiù)大蠶蛾,翅展可以達到25釐米左右,比成人手掌還大。秦嶺、巴山地區沒有烏桕大蠶蛾分布,但銀杏大蠶蛾、綠尾大蠶蛾、長尾大蠶蛾等均十分常見,它們體型普遍較大,色彩豔麗,比起蝴蝶都毫不遜色。
  • 花花世界的花花綠綠么蛾子——尾大蠶蛾屬Actias系列
    很小的時候去書店,最喜歡鑽進科學類書架去看各種動植物的圖,其中有那麼一本書羅列了世界各處花花綠綠的蝴蝶與蛾,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才了解到居然還有那麼一種拖著飄逸長尾巴的超大蛾砸,長尾水青蛾這個名字從此也在我腦子裡根植了很長時間。。。。
  • 蠶蛾小事
    但是我發現大家對蠶蛾的了解就少了很多,這篇小短文來湊數。  某一天,楊蛙蛙突然在科學學具袋裡發現了一小包蠶卵,並且已經孵化了四隻!於是我又開始了第N次的養蠶過程。這期間蠶寶寶的個體差異明顯。有一隻吃得非常好,個頭大,結繭早。但是它出生時腦子裡沒有帶結繭的圖紙,在這個階段遭受了嚴重的挫折。它不斷重複搭設腳手架的過程,直到耗盡體內所有的絲,並且在化蛹之後就停止發育了。
  • 我是一隻蛾,但不是普通的蛾.
    約兩周後,我從卵中出生,變成一個綠綠的大肉蟲,貪婪地盡情地啃食出生處的葉子。因為翅膀像蛇頭,我也被人稱為蛇頭蛾。至於為啥長得像蛇頭,主要的目的是恫嚇天敵(蟲生在世,誰還沒點本領呀)。當然,我也有正規名字的(蛇頭蛾這個名字有點簡單粗暴),我的學名是烏桕(不認識這個字的查字典吧,如果沒有蟲蟲有文化,那你太可怕)大蠶蛾,拉丁學名是Attacus atlas,是鱗翅目大(天)蠶蛾科的一種大型蛾類。
  • 【騰衝】罕見「蛇頭蛾」造訪鄉政府
    見此情形,大家都很好奇,為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大家立馬進行了網上搜索,這一查才發現這可不是什麼「蝴蝶」,它的學名叫烏桕大蠶蛾,是世界最大的蛾類。因為它翅膀前的黃色區域向外突伸,很像蛇頭,而且有枚黑色圓斑猶如蛇眼,因此又被叫做蛇頭蛾。
  •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這些兒童常見藥,你真的會用嗎
    我們在家裡都會備點常用藥,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小兒氨酚黃那敏、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感冒靈等等,但是對於這些藥,有些寶媽還是有些小迷糊,這些藥到底怎麼用?專業問題要問醫生,但面對小病小災,如果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醫院怎麼辦?可以試著去查閱專家共識。什麼是專家共識?打個比方,差不多就是領域內醫生經過研討後達成的專業指導意見。
  • 破繭成蛾!看綠尾大蠶蛾華麗「蛻變」
    3月24日,上海自然博物館的蝴蝶房內,綠尾大蠶蛾在適宜的溫度下耗時約2小時,完成「慢動作」的蛻變、展翅。綠尾大蠶蛾,屬於大蠶蛾家族的一員,身披綠色鱗片,後綴美麗飄帶,所以常常被誤認為是蝴蝶。
  • 專家:是綠尾大蠶蛾
    專家:是綠尾大蠶蛾「我頭一次見到那麼大的『蝴蝶』!」隨後,記者就該情況諮詢了臨沂大學生命科學院曹善東教授,經曹善東鑑定,這隻顏色亮麗的昆蟲並非「蝴蝶」,實是綠尾大蠶蛾。曹善東教授說,綠尾大蠶蛾的成蟲體長可達32至38毫米,展翅後能有十幾釐米長,是個「大個子」,因為顏色鮮豔,很多人會誤以為它是蝴蝶。蛾與蝴蝶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