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月19日,「天宮二號」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此前的「天宮一號」也於2016年3月16日終止數據服務。這一回,我們真的要和「天宮」說再見了,即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在哈爾濱,有位航天集郵家叫王若維,他的收藏記錄了「天宮一號」「天宮二號」每段珍貴的歷史,幫我們一起回憶著關於「天宮」的點點滴滴……
(王若維多次參與航天重大工程建設項目)
史上飛行時間最長的紀念封
曾在太空遨遊637天
上世紀末,中國北京航天城開工建設,中國航天從此開啟了新時代。66歲的王若維,退休前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特種容器設計與製造研究所所長,作為哈工大人,他不但親歷北京航天城的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更參與、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200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喜歡上了集郵,主攻中國載人航天郵品,如今他已經成為全國航天集郵的「領軍」人物之一。他的郵品記錄了2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留住了一個個難忘的歷史時刻,成為難得的檔案和文物資料。
23日,記者走進王若維的書房,除了各種航天技術書籍,最引人關注的要數100多個集郵冊了,裡面滿滿都是珍貴的航天郵品。王若維收藏的中國航天郵品非常豐富,而且意義非凡。
其中,2011年7月28日以黑龍江航天集郵研究會名義製作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搭載的太空飛行封」,當時在公證員的見證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裝入「天宮一號」艙內。
9月29日21時,「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行器在太空飛行過程中與「神舟八號」無人飛船、「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實現了6次空間交會對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地面時,航天員將搭載在「天宮一號」中裝有搭載紀念封的太空郵局專用郵袋取回放入「神舟十號」返回艙內,實現了太空中的郵件交接轉移。「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於2013年6月26日8時07分安全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至此,這枚紀念封在太空飛行了637天,成為了世界上在太空中飛行時間最長的紀念封。
近水樓臺
郵品上有楊利偉等航天員籤名
據王若維介紹,「天宮二號」搭載的實驗項目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4項,這些實驗都屬於當今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領域。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進入「天宮二號」。兩位航天員不僅首次在太空跑臺上進行失重防護訓練,還親手種下了生菜種子,並在實驗艙內養蠶寶寶。在景海鵬指尖的觸碰下,蠶扭動著身體懸浮在空中,體驗了一把失重飛行。
太空養蠶這個科學實驗是香港中學生設計的,被挑選上太空的6條蠶寶寶,有5條順利吐絲結繭,返回地球後,成功產卵。王若維收藏的紀念封就記錄下了這段有趣的故事。
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太空駐留33天,其中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30天,開展了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包括在軌維修在內的技術試驗及科普活動等數十項工作,創下中國航天員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紀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特意使用湘繡工藝製作了搭載紀念封,全國僅有十枚。王若維有幸獲得一枚。
「它是絲織的,並且全部圖案和文字使用湘繡製成,因為太珍貴了,我除了加蓋了搭載入艙郵戳、太空展示天地通郵膠質郵戳、發射日郵戳、落地時間郵戳、開艙日郵戳、還加蓋了『北京市方圓公證處』紅色公章。」王若維興奮地介紹道。
王若維二十多年的航天生涯中,多次參與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獲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表彰獎勵。時間久了,在航天領域不論是領導、專家還是航天員,都和他成了朋友,也為他的航天集郵打開了「方便之門」。王若維收藏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籤名郵品都是他的寶貝。
在這些郵品上能看到很多人們熟悉的名字,楊利偉、翟志剛、景海鵬、陳冬、劉伯明、劉旺、劉洋等航天員大隊的所有成員。後來,王若維搞集郵出了名,以至於大家見到他就會主動問「今天帶了什麼讓我們籤名呀?」
(王若維與航天員合影)
屢獲大獎
退休後致力於航天科普
世界集郵展覽相當於集郵界的「奧運會」,2016年在美國紐約世界郵展上,王若維帶著中國航天郵集第一次榮獲大鍍金獎。今年,他還參加了武漢世界郵展又獲得大鍍金獎。去年,王若維獲集郵界的最高榮譽稱號「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士」,全國僅100多人,我省只有兩人獲此殊榮。
隨著航天郵品收集的深入,王若維漸漸有了通過航天郵品宣傳中國航天事業的心願。作為黑龍江省集郵協會集郵志願講師團隊成員,王若維提出用幾年時間與我省集郵協會共同落實全國百場中國航天科普和航天集郵知識講座計劃,並已付諸行動。
截至目前,王若維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幾十個城市,舉辦了50多場公益講座,兩次登上龍江講壇,聽眾遍布各行各業。
雞西市東風小學是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範基地,王若維曾多次到學校為學生及老師們做航天科普及航天集郵知識方面的講座,並向學校的集郵活動室捐贈物品,其中包括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模型、「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太空與「天宮一號」對接的模型以及隨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一起進行過太空飛行的湘繡紀念封……
「2014年退休後,因為工作需要我被返聘,直到今年才徹底退下來。作為一名航天人,我已把講授航天科技與航天集郵知識,當成我退休生活的重要內容,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廣大青少年,聽了我的講座願意學習科技知識,投身到航天事業中,我覺得我的工作特別有價值和意義。」王若維說。
(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龍頭新聞記者 王曉晨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商務合作:0451—84691043 84652819
□審核:王世宇□責編:石玉鐸
幫忙點亮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