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成傻瓜的聰明人,才是最可怕的對手,川普真不蠢

2020-11-25 騰訊網

建牆,退群,推特治國,網紅總統川普的身上總是不缺各種標籤,但拋開媒體的成見,真實的美國總統川普真的一無是處嗎?當然不是,他的種種行動都是在踐行自己的承諾,讓美國再次強大。

媒體眼中的川普

當今世界,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是,美國依舊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總統依舊是全球最有權勢的人。

然而,川普上臺後,很多媒體都出現了一種聲音,川普是個怪異的人,是個跳梁小丑,他並不適合當總統,美國正在他的帶領下走向衰落。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誠然,他的種種迷之操作的確讓人看不懂,頻繁退出各種國際組織,和自己的北約盟友齟齬不斷,到處大放厥詞。

種族主義者,反全球化者,孤立主義者一個接一個極具分量的帽子被扣到他的頭上。再結合獨特的推特治國手段,他被徹底塑造成了網紅總統。

但是,當我們拋開媒體的種種描述,回歸到總統真正的職責,國家治理本身時,會驚訝的發現一個不一樣的美國總統。

踐行承諾的川普

相比起歷任總統,川普在踐行自己競選承諾這方面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回顧他這些年的舉措,凡是在他行政權力內的承諾他基本都做到了,尚未實現的也大多是必須依靠國會支持才能進行的。

而他也並非很多人認為的無人支持,而是恰恰相反,他執政的大部分時間,支持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最近受到疫情和遊行的影響有所下跌,但相比前幾任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很顯然,在美國人看來,川普是個出色的總統,他在踐行著競選時的口號,使美國再次強大和美國優先。

如果清楚這兩個口號是怎麼打到美國民眾痛點的,也就明白了川普這些年的種種奇葩行為到底是在做什麼。

讓美國再次強大

首先是第一個口號讓美國再次強大,我們都知道美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國,那麼,為什麼川普和美國民眾覺得美國不再強大了呢?

2016年競選時的川普,看到的美國是一個問題重重的國家,柯林頓時代後美國在失去昔日榮光,國內基礎設施破敗,本土製造業大量流失,出現空心化,附屬服務業也大量外流,就業崗位不足,而大量非法移民,又進一步擠壓了美國人的就業空間,拉低了平均工資水平,以至於美國人的勞動參與度降到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低,而頻繁發動的戰爭,使得財政消耗巨大,國內民生工程投資不足。

因此,他才會喊出這樣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強大。

上任之初,川普便大力發展基礎建設,並要求在外美企搬回美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雖然疫情以來美國的失業人數屢屢刷新紀錄,但是要知道的是,在疫情前美國的失業人數一度降到幾十年來的最低點。

而製造業的大量回流,雖然在短期內帶來了負面影響,但是大量就業崗位的出現,美國本土工業化的完善,會在未來創造巨大的價值,此次的疫情也驗證了本土製造業的重要性。

建牆與種族主義

他另一項被人津津樂道的迷之操作建牆,也並非是人傻錢多。首先,建牆並非是川普心血來潮,早在2006年美國就提出過這個想法,川普在他的競選承諾中也提到過這一點,他的做法首先是在踐行自己的承諾。

其次,建牆的確阻止了非法移民,維護了國內社會穩定,保護了美國的邊境安全,是一項非常有利於美國邊界地區人民生活的民生措施。至於一個梯子就能翻過的說法,還是在實踐之後再來說吧。

說完非法移民問題,那接下來談談川普一直被美國媒體詬病的種族問題和民粹主義,要了解這一點,首先要清楚的是,川普代表的是誰的利益,我們都知道,美國總統不僅僅是代表他個人,他代表的是背後的資本集團的利益,但在川普身上這點有些微妙的變化,他雖然是共和黨人,但傳統的共和黨精英並不支持和喜歡他,他的支持者更多的是美國普通白人。

現今的美國社會,普通白人的處境並不樂觀,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人種複雜,由於黑人的高生育率和外來移民的增加,原本在社會中佔主體的白人的比例逐年下降,白人在慢慢失去話語權。

所以一直宣稱白人至上,鎖緊移民政策,對黑人不友善的川普完全符合了這些白人的利益,他和各州最基礎的群體有著共鳴和趨同感,代表著他們的聲音和利益。因此,即使他的言行十分出格,他的方向並沒有出錯。

新全球化

最後說一下川普為什麼要退群,川普退群的舉動一直被國際社會視為反全球化,反多元化的代表。但川普真的反全球化嗎?

當然不,全球化最先的倡導者和主導者就是美國,二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中,美國依靠全球化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他是全球化的既得利益者。

只是近些年來,隨著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加入,美國不得不做出讓步,多元化的國際格局,讓美國逐漸喪失了絕對的主導權,這一切確實已經不再符合美國優先的利益了。就像在世衛組織的問題上,如果美國還是像以前那樣完全主導的話,根本不會有反對的聲音存在。

所以,川普真正的出發點,不是反全球化而是反非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他想要實現的是新的,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而要實現這點就必須先打破現有的秩序。

真實目的

無論川普的做法有多少值得爭議的地方,多少不符合國際準則的地方,他的目的始終都是為了阻止美國的衰落,使美國再次強大,使美國始終優先。川普在做,在實現的就是這點。

一直以來,美國要的從來都不是多元化的全球和諧發展,他要的只有一個,就是美國的絕對霸權,絕對凌駕於各國之上。

而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正視這一點,正如著名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到的,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當傲慢的認為一個大國總統不過是個一無是處的瘋子時,已經被欺騙。

我們應正視自己所處的時代,所面臨的挑戰,所面對的對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傻瓜與聰明人
    就是今日亦有把愚蠢說成是腦袋裡有石頭或進水。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輕信如此草率的解釋。但是,愚蠢會不會是最高等級的智慧呢?不然大智若愚從何而來?被判定為蠢人,有一個好處,可以避免受到更糟糕的指控。傻瓜都是聽從自己的本能做出瘋狂的行為,與聰明人的冷靜超脫、理性自製形成強烈的對比。傻瓜不關心所謂正確的重要的問題,只著眼別人看來無用的小事。他們的生命毫無目的,只是被感情的衝動所驅使,且因其愚蠢的行為而被社會排斥;聰明人的世界又當如何?身處不同的文化、宗教、制度環境之下,一個圈圈裡的聰明人總是把另外一個圈圈裡的聰明人看成異類或傻瓜。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要做一個傻的聰明人,真有道理
    從這時起,洛克菲勒將每一筆收支記錄在冊,甚至不漏掉一個便士的慈善捐款。經過三年積累,22歲的洛克菲勒進入石油業,並於1870年創建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成了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自己聰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
  • 川普要「所有關注俄羅斯的傻瓜」盯住中國,幾個意思?
    美國總統川普18日發的一條推文引起美國媒體的關注,他是這樣寫的:「所有如此關心俄羅斯的傻瓜都應該開始關注另一個方向,即中國。但如果我們聰明,堅強,準備充分,最終會與所有人相安無事。」第一時間的一些分析認為,川普在鼓勵美國社會把中國看成主要對手,他這樣做的原因一是他本來就是這樣看的,二是他想以此擺脫自己在「通俄門」上的巨大壓力。
  • 沒見識,到底有多可怕——隧道效應: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傻瓜
    曾國藩曾經說過: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意思是,要想辦大事,最重要的是要有見識,才能只能算是輔助。所謂見識,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個人過去的知識和經驗。見識不是吃過、穿過、用過。見識,是面對問題時的思維高度。見識,是做出決策時的判斷力。那沒見識,到底有多可怕呢?
  • 沒見識,到底有多可怕 ——隧道效應: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傻瓜
    曾國藩曾經說過: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意思是,要想辦大事,最重要的是要有見識,才能只能算是輔助。所謂見識,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個人過去的知識和經驗。見識不是吃過、穿過、用過。拿著錢的老農卻一把拉住他們:「你們怎麼不把買的柿子帶走呢?」美國人說:「不用帶了,這些柿子你就自己留著吧。」老農驚呆了:天底下怎麼會有這樣荒唐的事呢?簡直望著美國人離去的背影,他搖了搖頭說:「哼,傻瓜!」
  • 川普任期內最可怕的54秒
    文| 八爪魚 美國媒體報導,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拒絕承諾「若大選失敗將和平交出權力」,並表示「我一直強烈地反對郵寄選票,這是一場災難。」川普的這一表態,引起了各界的廣泛擔憂。新聞博客Mashabla執行總編羅伯茨稱「這或許是其任期內最可怕的54秒」。
  • 看了《天道》才明白:聰明人會一敗塗地,多半是不懂這兩點
    電視劇《天道》裡有很多聰明人,比如葉曉明還有林雨峰,聰明到作繭自縛,自己挖坑自己跳。一般來說,聰明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勝出,但事實上,許多人因為太聰明而失敗。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個人意思。由此可見,做人光有聰明是不夠的,還有記住兩個規則,人生才能少走彎路。
  • 川普用這個詞形容中國……
    在第一次國情諮文中,川普只正面提到中國一次,用了一個分量很重的詞語。在談到美國海外挑戰時,川普說,中國和俄羅斯等是挑戰美國的「對手」(rivals),給美國帶來了可怕的危險(horrible dangers)。
  • 傻瓜說「錢不夠」,聰明人這樣答
    傻瓜說「錢不夠」,聰明人這樣答 工作,是現在很多人都重視的問題,要是沒有了工作,日常的生活就很難有所保證。而說到工作,自然不能忽視面試,很多信心滿滿的求職者,在面試之後,那份信心皆是被沮喪所取代。可以說,面試官給求職者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讓很多人止步於心儀的工作面前。
  • 川普兒子夢幻聯動《靈能百分百》,發推特被群嘲,沒文化真可怕
    埃裡克·川普鬧的大笑話我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喜歡的動漫居然會和美國總統川普扯上關係,而且來得還如此突然,這波夢幻一般的聯動亮瞎了我的眼睛,一切皆來自川普的兒子埃裡克·川普(下圖右側)在推特上發布的一條消息。
  • 給對手取外號,川普的「智商」還是很高的
    在今年二月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川普還恭維了賀麗錦一番,認為她會是民主黨「最強悍的候選人」(toughest candidate),但他很不小心地將人家的名字給說錯了: 「I would say, the best opening so far would be Kamala Harris,」 he said, although
  • 普通人研究方法,而聰明人研究規則,聰明人用的博弈論是什麼樣?
    平時經常聽到一句話,說: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城。不謀一城也,不足謀一域。 聽起來好像很高級一樣,今晚堂主就給你扒扒高大上的博弈論,落地之後是什麼樣? 要說不一樣的知識,據說是聰明人才用的東西叫「博弈論」。
  • 傻瓜用嘴說話,聰明人用腦說話,智慧人用心說話,你是哪一種?
    對於這種現象,家中老人對子曰說過「傻瓜用嘴說話,聰明人用腦說話,智慧人用心說話」。那這具體是什麼意思?子曰舉個簡單的例子:同事小劉給你說,同事小王正在老闆面前打你的小報告,不小心被他聽見了!於是你不分場合,也不去想想是真是假,就直接衝到老闆辦公室去和小王大吵一架,直接導致老闆對你的印象低到谷底,最終導致你被開。所以習慣「用嘴說話」的人,一定要要三思而後「說」,這個懶不能偷!
  • 古代最蠢的兩個太子,皇位唾手可得卻故弄玄虛,皇帝還到死都不捨得殺
    古代皇位之爭最是血腥,特別是皇帝態度曖昧,導致大臣搖擺不定,最容易鬧出父子仇視,甚至逼宮的戲碼。唐朝和清朝也出過不少這類事情,其中有兩位最是蠢,明明皇位就在面前,可因為擔心上不了位,硬是把自己往死裡作。而他們造反之後,皇帝還不捨得殺——李承乾、愛新覺羅·胤礽。
  • 數學公式告訴你 為什麼聰明人難以成功?
    最好的成功策略是:找到傻瓜Peter Thiel在他的書《從0到1》裡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最容易成功的領域不是聰明人和聰明人競爭,而是要找到那些和傻瓜競爭的地方。那些從事律師、諮詢師職業的人很多都是從哈佛、耶魯、賓大(容我加上我校)等常青藤名校畢業的,但是他們都沒有成為最富有的人,原因何在?簡單的講:一個人獲得的價值不等於一個人的聰明程度。
  • 傻瓜才說「有」,聰明人的做法你不得不服
    傻瓜才說「有」,聰明人的做法你不得不服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面試的經歷,如果是剛剛走入社會的小白,那麼這篇文章就更值得你看完。想要進入職場,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面試。只有當你順利通過了層層面試,才能進入自己理想中的企業工作。
  • 「互道SB」四大定律:誰才是真正的傻瓜?
    決策中最難的部分就是評估「你不知道」的事,就像只有一個條件的多元方程;但決策中最致命的錯誤卻總是來自「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因為前者你會謹慎「下注」,而後者,你會輕鬆地做出事後讓你後悔不已的決定。比如決策時間不對稱的影響,很容易被忽略。
  • 世界上最蠢的四種動物,考拉上榜,而它能蠢到把你笑暈過去!
    動物裡,不僅有長得好看的,也有特別兇猛的,還有特別有趣的,這有趣的當中可能又有看起來特別聰明的,還有十分的蠢的,多彩多樣,這就是我們的大自然。既然提到了世界上最蠢的動物,那你們了解過哪幾種呢?而考拉啥都沒有,考拉作為世界上最蠢的動物之一,它們的腦袋長著就是長著,根本沒有任何思考,沒有任何的反應,因為它們的腦容量很小,就連思考都很費勁,所以上帝沒有賦予它們思考的能力,這些傢伙過著世人最羨慕的日子,每天要睡二十個小時,吃兩小時,發呆兩小時,一天就過去了哇!
  • 川普罵波特蘭市長是傻瓜 惠勒憤怒反擊:別躲在你母親的地下室裡...
    8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和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長泰德·惠勒隔空互懟,川普在推特上向惠勒發起攻擊,惠勒則在新聞發布會上展開反擊。 在這場激烈的回懟之前,波特蘭經歷了混亂和動蕩的24小時,大約600輛車載著川普的支持者穿過波特蘭,遇到了反對的抗議者。
  • 不該川普一人背鍋!
    1月6日遊行的隊伍裡,有一位叫山姆的小夥兒。在過去幾個月,他參與過數場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川普支持者遊行。抗議過程中,山姆發來了一些「進軍」國會大廈的現場圖片。譚主也跟山姆聊了幾個問題,最主要的一個,就是遊行的心態。山姆覺得:美國主流媒體不值得相信,2020年大選存在嚴重造假行為,川普的勝利被人竊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