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晶片為什麼無法實現?

2020-10-03 揚塵逆世

現在大家都在說碳基晶片,這種晶片真的可以實現嗎?許多專業人士稱可能需要更加高端的光刻機,但你知道為什麼需要更高端的光刻機嗎?


全球科技發展到現在為止,僅尋找到矽與鍺的性能較好,適用領域非常廣泛。其中一般應用到半導體行業裡的是矽,由於二氧化矽天生的屬性,可以附著一層薄膜,從而穩定半導體金屬特性,實現批量產出的能力。


矽為什麼可以作為半導體材料


眾所周知,導體的導電性能強,半導體次之,而絕緣體導電能力最弱.。三者之間的秘密不僅於此,最主要還是因為半導體,擁有其他兩者不具備的特性(即單向導電)。而在世界上,矽的存儲量巨大,能排到第八位,成為資源豐富又成本低的材料。


許多人有一個誤區,其實矽本身是不能導電的(例如我們常見的矽膠),並不屬於導體範圍。所以我們需要為矽進行摻雜處理使它具備導電性,矽分為單晶矽(可導電)與多晶矽(不導電),我們常用的就是單晶矽。通過直拉法(CZ)製造二極體或三極體等半導體器材,原矽則通過電弧爐來提煉矽石(使SiO2含量超過99%)。


這種晶體矽有三大特性:熱敏性,它的電阻率會受到溫度影響,當升溫後,該矽電阻率則會大幅降低,反之亦然;光電性,這種矽材料會受到光源影響,沒光時,則不太會導電,反之,則易導電;可控性,天然的矽原料不導電,所以電阻率較高,但對其攝入微量雜質後,便能改變它導電性,且變化明顯,可根據雜質調控。


碳基做晶片理論


碳基導電是由具備sp2雜化軌道的碳基原材料,在連接原子中利用該雜化軌道從而產生擁有穩定性能的σ鍵(原子軌道沿鍵軸),並且讓垂直在σ鍵上沒有產生雜化pz軌道,以復疊方式的共軛冗結構,生成出離域電子,這樣就能擁有導電性了。


說到碳原子是共有四個自由的電子,而它電子分離的還原性與接收電子的氧化性差不多,關鍵是碳原子僅有兩層電子數,因此它的活潑性和導熱性很強(強於矽),這讓碳基的結構變得不穩定。值得一提的是, 碳和矽在同一主族,但矽具備更好的還原性。


晶片好壞主要和材質的密度,面積相關。理論上在穩定其性能(導熱性與導電性以及還原性活潑性)後,將碳基分化後形成不錯的半導體材料(不導電與導電兩種),單一碳基晶片的成本較低,功耗也較低,而效率較高,是未來比較理想的一種半導體。


→如何實現?


碳基做導體不難,甚至非常簡單,即便是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做出碳基實驗。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物都屬於碳基生物,因此,你把手放在電源上觸電,就能引發碳基中的電子。碳基屬性活躍,應用在螢光等領域。


但是想做半導體就有難度了,因為半導體不僅需要可以導電,還需要可控電阻。即便是矽元素,在隨著半導體之間的nm數縮小,也需要Fen Fet 與SOI技術來阻隔電流,否則就會出現漏電現象。那麼其光刻技術強大的同時,也需要運用到電阻罩原理隔斷,然而這兩項技術目前我們都沒有。


綜上所述,實現碳基是未來具備一定可能性的趨勢,但不是當下技術能夠實現的。所以做好優化系統與硬體,才是我們力所能及,且更加容易的事情,口號喊得震天響,並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對此,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碳基晶片獲突破,性能提升千倍,我國碳基晶片能否實現借道超車?
    最近最火熱的就是碳基晶片了,也就是石墨烯晶片。什麼是碳基晶片? 因為摩爾定律的限制,晶片在到達2nm就幾乎無法突破了。於是就產生了新的課題,需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基晶片,經過反覆研究發現石墨烯就是一種理想的電晶體材料。
  • 國內碳基晶片實現商業化,走臺積電老路,對發展有益
    國內晶片低端產品完全可以自產,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到了高端領域,特別是7納米和5納米位置,大陸企業的晶片生產工藝有限,且非常依賴外國產品。如此一來,想要在信息產業上,實現完全的國產化變得非常困難。 臺積電和三星兩家晶圓廠,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開始布局晶片工業,實現了原始技術的積累。
  • 碳基晶片帶來的是一場晶片革命
    作為全球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工藝,並且正在向2nm工藝進發,但2nm之後矽基晶片的工藝似乎遇到了瓶頸。而我國因為受到了美國的制裁,雖然在晶片設計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光刻機等製造設備中卻無法突破。兩種情況的趨勢下,全世界科技人員開始了新材料晶片的研發。碳基晶片是否需要光刻機?可以肯定的是,碳基晶片是不需要光刻機的。
  • 碳基晶片:中國趕超歐美的超級晶片
    碳組成的晶片也叫碳基晶片,相對於矽基晶片,這種類型的晶片有著很多優勢,碳納米晶片的電子特性比矽更加吸引人,電子在碳晶體內比在矽晶體內更容易移動,因此能有更快的傳輸數率。國外很多研究人員也非常看好碳基晶片,比如用於微處理器的石墨烯、量子點和有機電晶體,平面石墨烯以其出色的導電性而聞名,由於沒有帶隙,因此固有地不可能關閉該導電性。「二十年前,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 Bishop的主管馬克斯·舒拉克解釋說,十多年來,許多公司一直在為它們工作,而無法讓他們工作。
  • 中國碳基晶片研究領先全世界!告訴你碳基晶片是怎麼回事
    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大學研究團隊製作出碳基晶片,性能遠超同規格矽基晶片的報導,引發了國人的熱議。中國可以彎道超車了嗎?再也不用擔心被極紫外光刻機卡脖子了嗎?華為會不會對碳基晶片做戰略投資?一、背景簡介這件事情,不能拍拍腦袋就瞎說。
  • 中國有望晶片技術彎道超車?碳基晶片有望超過矽基晶片?
    摩爾定律基本規律,晶片性能定期就會性能翻一番,但是目前廣泛支持社會運行的矽基晶片基本已經遇到了可見的物理瓶頸,目前最先進的矽基晶片是7納米的規格,而矽基晶片的極限基本也就是1.5-2納米之間,如果再小就會受到物理特性導致單位電晶體的故障率急劇增高,達到無法協調上百億個電晶體工作的程度。
  • 「碳基晶片」未來發展的方向?
    什麼是 「碳基晶片」很多人聽說過 「矽基晶片」,但對 「碳基晶片」 的概念還是比較陌生。在了解 「碳基晶片」 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理論技術。根據摩爾定律,現在矽材料的半導體晶片,已經開始到了納米時代,矽材料的半導體發展也開始出現瓶頸。這時人們就想到了地球上儲量更多的碳,碳基半導體的研究就是這樣開始的,現在已有的最大成果就是石墨烯。首先碳基晶片在工藝上可以到達更先進的水平,同時碳基晶片的原材料是石墨烯,我們已具備成熟的工藝,在成本上也將比傳統晶片材料便宜。
  • 碳基晶片正在闊步走來
    作為取代矽基晶片的新一代半導體,碳基晶片正在闊步走來。 早在今年上半年,國內已經有傳言稱,國內正在研發碳基晶片,並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當時,因為碳基晶片處於萌芽狀態,網上認為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走出實驗室。沒有想到,傳言屬實,在部分領域已經開始運用8寸石墨烯碳基晶片,製作成熟產品。
  • 中國「碳基」晶片,成為全球晶片「珠峰」
    近期,北京華碳元芯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3微米級碳納米管集成電路平臺工藝開發與應用研究」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已經正式進入碳基晶片領先的時代。碳基集成電路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矽基集成電路的未來信息技術之一。
  • 碳基晶片的研發,一場晶片技術革命即將到來
    而業界認為,摩爾定律將在2020年左右達到終點,即矽材料電晶體的尺寸將無法再縮小,晶片的性能提升已經接近其物理極限。目前就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和美國麻省理工正在著手於碳基晶片的開發,北京大學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已經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碳基晶片有什麼優勢?
  • 「碳基晶片」是華為的救命稻草嗎?是,但別高興的太早
    目前,全國人民的目光很多都放在了華為能夠突破美國的技術封鎖達到晶片突圍的事情上。就段時間來看,很難,但是網上已經出現了我國正在大力研發的「碳基晶片」可以擺脫光刻機的限制直接實現彎道超車,那麼這個說法靠譜嗎?
  • 碳基晶片對比矽晶晶片,它有可能讓我們實現在晶片上彎道超車嗎
    晶片作為一個電子產物的心臟,是非常為緊張的零件,控制了晶片技術就曾經在這個電子產物橫行的期間成了佼佼者。晶片非常要緊的功效即是對機能的晉升了,晶片的崇高水平算是乾脆決意了這個產物的上限。而一張晶片的機能要緊由上頭集成的電子元件決意,因此更小的工藝製程就能在上頭集成出更多的元件,也就能獲取更好的機能。而根據摩爾定律,如許的倍率大約是兩倍,因此每一次革命都是非常大的前進。但並是在機能的晉升上惟有一條路能夠走,換上更先進的質料仍舊能讓其完成機能上的衝破。
  • 碳基晶片會超越現有的矽基晶片嗎?
    碳基晶片的消息由來已久,但遠不及這次來的激動人心!更何況,在10納米以及更低的尺度下,碳基晶片有十倍於同等規格矽片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相關論文2017年登上《科學》雜誌。目前碳基集成電路生產兼容傳統的矽基集成電路生產設備,且因碳納米管的特性,工藝流程上更加簡潔。更好的前景,更優良的性能,可以利用現有設備,讓碳基晶片超越矽基晶片成了理所當然的事,當然這是未來,現在這一切還未發生。
  • 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芯」夢想就要實現了
    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芯」夢想就要實現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現在過程當中其實是更為關鍵和更為重要的,如果在這方面沒有實力的話,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所超越和看不起。而我國在技術發展領域其實就有著比較多的缺陷,首先我們的起步比較晚,這樣的一種發展缺陷,也讓我國在很多科研研製上無法和歐洲國家進行對比。在這樣的一種發展過程當中,也激發了我國科研人員的一些鬥志,所以就會花費更多的心思去演這一些新型的東西,想要對這一局面有所改變。
  • 我國碳基晶片獲最大突破,性能比矽基大幅提升!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最近最火熱的就是碳基晶片了,也就是石墨烯晶片。什麼是碳基晶片? 因為摩爾定律的限制,晶片在到達2nm就幾乎無法突破了。於是就產生了新的課題,科學家試圖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基晶片,石墨烯就是一種理想的電晶體材料。
  • 我國碳基晶片獲最大突破,性能比矽基大幅提升!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最近最火熱的就是碳基晶片了,也就是石墨烯晶片。什麼是碳基晶片? 因為摩爾定律的限制,晶片在到達2nm就幾乎無法突破了。於是就產生了新的課題,科學家試圖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基晶片,石墨烯就是一種理想的電晶體材料。
  • 中國押注的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之所以彭練矛教授會認為,中國可以憑藉碳基晶片實現直道超車這也標誌著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具備批量化製備的可能性。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為什麼發展碳基晶片,這絕不是彎道超車,而是直道超車,如果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那麼就要在矽基晶片領域中國能夠構建起完整產業鏈,實現高端晶片自產自研,這需要集結全國半導體企業之力,打通半導體產業鏈所有環節,而目前中國在高端晶片領域還十分薄弱。
  • 碳基晶片走出實驗室,不僅能改變半導體產業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隨著矽基晶圓體的物理極限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有一天摩爾定律無法進行量子計算機是一個很好的替代品,距離實際應用非常遙遠,而光晶片自身的性能優勢,也僅僅比矽晶片提高了10倍。如果未來沒有一個像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方向,人類的計算能力,難免會被鎖死。不過,碳基晶片的出現,將會給人類帶來新希望,不僅可以改變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技術路線,還可以產生意外收益。
  • 面對美國的晶片攻勢,中國押注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這也標誌著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具備批量化製備的可能性。 那麼碳基晶片出現之後,可以繞開EUV光刻機嗎,實現晶片的自主可控嗎?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為什麼發展碳基晶片,這絕不是彎道超車,而是直道超車,如果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那麼就要在矽基晶片領域中國能夠構建起完整產業鏈,實現高端晶片自產自研,這需要集結全國半導體企業之力,打通半導體產業鏈所有環節,而目前中國在高端晶片領域還十分薄弱。
  • 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有哪些?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
    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有哪些?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在晶片半導體領域,相比美國而言,我們一直處於弱勢的地位,所以最近華為晶片斷供事件給了我們一個警示,想要晶片不受制於人就要大力發展,好消息目前我國的相關公司都在加大研究投入,以下是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