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啥講究?教你做人的藝術

2020-11-22 芷天說

處世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啥講究?教你做人的藝術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勞動人民兢兢業業,辛勤勞動,才能創造出我們現在能擁有的無比燦爛的歷史和文明。要知道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前人的不斷探索上,有了他們的經驗,我們才能有機會改進。

關於他們留下來的經驗,各人有各人的說法,有人認為封建社會的思想在現代已經不適用了,而有人認為既然是先人們的智慧結晶,我們就應該好好利用。到底應該怎麼看待前人的經驗呢?不如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來學習一句先人的處世俗語,看看先人的經驗到底值不值得學習。

這句俗語內容是:「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先不說意義正確與否,前人們是真的注重細節,俗語向來都是押韻的。寧願做螞蟻的腿,也不要當麻雀的嘴。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螞蟻是非常勤勞的一種昆蟲。特別是工蟻,它們築巢、找食物,照顧幼蟲和蟻后,是螞蟻中最累的。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只休息四個小時,另外二十小時都在工作。

這種弱小的種群不停地工作、生活,就好像不知道疲憊一樣,老人們說寧做螞蟻的腿,意思就是說要讓我們具有勤勞的品質。螞蟻為了生活而勤勞,就是我們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勤勞不也是為了生活嗎?

因為每個人的勞動水平不一樣,所以生活層次也不一樣。就算有些人的起點高,有的人起點低,也能通過辛勤勞動改變自己的命運。就算是富二代也不能整天躺在家裡睡大覺吧!何況我們知道的富二代還自己投資做生意呢。因為他們父母的教育讓他們知道不動手就沒有飯吃。如果總是自暴自棄,怨恨自己的出身,更沒有機會改變了。

為什麼說不要做麻雀的嘴呢?現在住在城市的年輕人可能沒有什麼感受,老人們特別煩麻雀,因為麻雀整天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還會偷吃農田裡的莊稼。這種鳥類不像燕子,是人們口中的益鳥。

人們表達的意思就是說,不要整天不幹實事,靠一張嘴。就是常說的「少說話,多做事」。不管是工作單位還是學校,「麻雀」型的人都有很多,老師或者上司不在的時候就偷懶,有動靜就立馬開始拍馬屁。有的時候踏實做事的人得不到老闆的賞識,這種拍馬屁的卻能升職加薪。

不要覺得不公平,現階段他們可能迷惑了別人,時間久了上司就會發現他的本性,而腳踏實地幹活的人總會被發現。

這是前人們留給後輩的經驗,解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能分辨它的意義了。在現代社會中這句話也是適用的。想要過上好日子就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辛勤勞動必定會有所回報;可要是整天不腳踏實地,制定計劃卻不履行計劃,那必定是白日夢一場。

前人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只不過那些封建迷信的內容我們就不需要傳承了,像文中這種有意義的處世經驗多了解一些還是有用的。想想看,前人的經驗是一代一代積累下來的,難道不比我們短暫的幾十歲經驗更豐富嗎?

這些做人的藝術還有很多,如果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就需要自己一點一點去經歷,肯定會吃很多虧,走許多彎路。有了這些經驗,我們就可以省許多力氣,事半功倍。

如果有興趣的話,朋友們可以去請教一下家中或者鄰居家的老人,他們一定有許多你不知道的知識。倘若能對這些經驗加工利用,說不定可以升職加薪呢!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張喜燕主編《俗語小辭典》、江濤主編《老話說得好:不可不知的民諺俗語》

相關焦點

  • 白事中俗語:「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紅白喜事是家家戶戶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講究,就辦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發不小的誤會,甚至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在這方面,部分農村流傳得最廣的是「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的說法,它們具體是指什麼呢?又有什麼講究呢?
  •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生而為人,有太多需要一生去追尋的東西,而老祖宗從古至今積累了各種經驗教訓,他們將經驗教訓濃縮成一句句俗語,流傳千年,想要告訴後世的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做一個更好的人。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幾千年的沉澱,勤勞又智慧的老祖先在日常的生活中,用他們的所經歷過的,所走過的,所得到的教訓,融匯成了一句句具有教育意義的俗語。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啥意思?做人是一門藝術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啥意思?做人是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以前我們口中所說的80後,90後也逐漸成為了社會中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他們大多數也都成了團隊中的佼佼者,或者是一個團隊的領導者。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下句是啥?關於「時辰」有啥講究
    關於俗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與其尖刻地批判,不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中國人對於「時辰」的各種講究儼然已成為一種習慣。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下句是啥?關於「時辰」有啥講究?「戌時不貪食」:基本上沒有什麼夜生活的古人,晚上很早便就寢了,更別提吃啥夜宵了。戌時是指晚上7點到9點,而戌時這個時間段恰恰是休養調理身體各機能的時候。
  • 麻雀飛進家裡預示什麼?屋簷下麻雀搭窩好不好
    那麼,麻雀是不是保護動物呢?家裡突然飛來麻雀有什麼預示?麻雀在屋簷下搭窩好不好?有人認為,麻雀飛進家裡有兩個意思:一是,麻雀在古代代表聒噪,所以這不是個好兆頭,說明你可能最近有煩心事,俗話說「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你如果相信這句話的話就說明有人在暗中說你們壞話。
  •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現代社會發展的非常快,對於一些未知的事情人們開始會利用科學來回答,畢竟現在這個社會以科學技術為主。但是這時代的發展裡,有很多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化已經快要被遺忘了,就像俗語。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抽菸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老祖宗教你為人處世的智慧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不嫖娼就不要去那些風花雪月的地方轉悠,不賭博就不要去看別人賭博,短短八字就道出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一、不嫖莫轉其實想要理解這句話,還需要從它產生的時代背景去判斷,它出自《增廣賢文》,這本書主要是讓人變得智慧、勸人向善、給人以修身養性訣竅的,也是在教後人為人處理的道理。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但在農村,你還是會聽到一些看似迷信的俗語。比如「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男孩最好不要初一出生,女孩最好不要十五出生。如今看來,這就有點好笑了,但也不是全不可信!古代人,做什麼事都講究挑選黃道吉日,在現代,無論是結婚、開門做生意、還是搬家,都要挑選一個好的日子。
  • 農村老爹說丨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雞首不做牛尾,啥意思?
    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什麼意思?農村老爹說的話,是對生活的感悟,要認真聽,深切的悟。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什麼叫二度花?二度花是指離過婚的婦女。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只能遠看,不能靠近」這話啥意思
    雖說在農村裡沒有什麼較多的講究,可是在農村裡也是有一定的規矩的,畢竟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對於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通過一些以往的經驗和閱歷總結出來了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告誡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要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很多的農村老人在有的時候也是會告訴我們一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有關,尤其農村的心裡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的出生時間有講究?勸你別太認真
    我國流傳有很多俗語,教人怎麼做人、怎麼做事。由於俗語是先人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所以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意義的。不過,想要真正從俗語中受益,還是要帶一雙慧眼,仔細甄別,不然可能被俗語誤導了。 就比如,最近我常常聽到一句俗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午夜臨」。
  • 俗語:一火不點三煙,有啥含義?朋友之間點菸的講究
    文/訪客俗語:一火不點三煙,有啥含義?朋友之間點菸的講究要說中國的文化啊,那可真是多得數不過來,就算是說上個三天三夜也是不能講個透徹的,不過也正是因為歷史足夠深厚,才能沉澱出這樣渾厚的文化。所以這些文化是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我們後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提供了很多的指示和引導作用,但要說這裡面最原始的還是要數俗語了。畢竟農村地區,知識不是很發達,出自人們心中對於知識的一種尊敬就使得農村的人們嚴格傳承老祖宗的文化和習俗,自然規矩就很多,各處都是有講究的。
  • 麻雀在這裡做了窩
    我開始留意這個做在氣道口的鳥窩,有時做飯的時候,我就看著這根管子,本來物業來整頓應該把它包起來的,幹活的偷懶,每家每戶還出來一百元錢、我不太計較這些小事,他沒包我也沒再去找,塞翁失馬,現在倒是我的一道風景線。這鳥爸鳥媽可忙活了,飛進飛出的,嘴上銜著東西,一進窩就能聽到一片嗷嗷待哺的嘰喳聲,我小時候見過這情景,光禿禿身子,嘴張的比身子還大,閉著個眼睛,嘰嘰嘰嘰的叫個不停,嘴邊有兩根黃線。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老人言:「寧生窮命,不生窮相」,啥意思?你見過「窮命吉相」嗎
    雖然時代的變革註定要淘汰掉一些有關等級禮教、習俗技術的理論,但是在為人處世、自我修養上,人性的進步遠遠慢於科技的進步的,有些語言到了今天仍然是具有超前性的。小編就來說一個俗話:「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勸世良言,說的很現實寧生窮命,不生窮相這句俗語裡面的「窮相」可不是算出來的,也不是說某個人的長相很醜。長相自己無法決定,都是父母給的,我們不可以厭惡自己的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