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或成西方引領世界的落幕樂章

2020-05-25 簫葉雜貨鋪

美國的發展壯大,得益於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大洋彼岸安穩的發展,吸收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並將工業革命的成果換成了自己發展所需的資源,而後率先跨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拉開了與世界各國的差距。

美國與科學科技

提到美國,在之前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美國的高科技、新技術、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而這一切與他們對於科學家和先進技術的重視關係重大。

第一次工業革命,更多的也是技術方面的突破,與科學技術掛鈎不大,美國也只是陪跑。但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卻是主要發起國之一,第三次工業革命成果之一的原子能的應用,也是美國在日本投下了這個地球上第一朵蘑菇雲。

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或成西方引領世界的落幕樂章

電腦、網絡等也是起源於美國。

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或成西方引領世界的落幕樂章

為什麼美國能卡華為的脖子?為什麼高通每年除了晶片還能收取高額的專利費用,不都是因為他們的最新科學科技所轉化的專利嗎?許多高端藥物為什麼都是在美國手裡?還不是他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去研究?

對於科學科技的重視讓美國走在了世界各國的前面,現今世界大部分的最新科技也是掌握在美國手裡,也讓他們靠著先進的技術全世界搜颳了無數的財富。

77名諾獎獲得者聯名譴責美國政府

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或成西方引領世界的落幕樂章

諾貝爾獎是目前來說多個領域全球最高的榮譽了,得獎者都是在各自領域有重大貢獻的泰鬥級人物。

而前兩天,卻爆出了77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原因在於美國一研究新冠病毒的機構失去了美國聯邦的撥款。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家機構失去了美國聯邦的撥款呢?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巨擎會因為這個機構聯名譴責政府呢?

簫葉去搜索了相關的信息,這家研究機構目前位於中國武漢,專門在世界範圍內尋找病毒並研究病毒。

多年來,這家機構的科學家一直在中國捕捉蝙蝠,檢查它們的血液和唾液中是否有新的冠狀病毒,因為這種病毒可能會引發下一次人類大流感,而提前的研究能夠讓人類更好地預防和治療新的冠狀病毒

而在4月份,他們曾發表了「新冠病毒起源於自然,並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報告,而在那之後,他們就失去了聯邦的撥款。因為他們「不符合聯邦的優先要求」。

要知道,在4月,美國總統川普、國務卿和他們國內的一堆政客可是揚言是中國放出了病毒的,要將責任推到中國身上,明顯的「政治不正確」嘛!

而國內媒體沒報導到的一點是,在他們發表了那樣的報告之後,美國政客還懷疑是他們與中國合作的一家研究機構放出了新冠病毒!多麼可笑的猜測!

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或成西方引領世界的落幕樂章

這77位科學家聯名譴責的原因他們認為是政府將科學研究政治化了導致撤銷了撥款,這是不利於科學研究的!不尊重科學事實

美國政府驅動美國科技的發展

可能有些朋友會好奇,美國科學研究不都是各個企業自己做的嗎?政府撥款支持科學研究不是中國才會做的事情嘛?

錯!大錯特錯!

就美國的國家體量而言,一家公司就算是亞馬遜、微軟這樣的世界最大的幾家公司之一,也是無法相比較的。

舉國體制並不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特例,美國曾經靠著舉國體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冷戰時期,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在1961年乘坐飛船率先進入太空,成為了有記錄以來第一個成功踏入太空的人類。

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或成西方引領世界的落幕樂章

而美國當然不甘落後,他們在60年代開始了規模龐大的登月計劃,他們的航空航天局NASA組織了50萬人的科技隊伍!

50萬科技人才,是什麼概念?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麼大的科技工程!

而美國這樣的投入收穫也是巨大的!

他們是第一個人類踏上月球的國家——嫦娥不算。

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或成西方引領世界的落幕樂章

而美國登月成功的影響不單單是名聲上的問題,參與執行了「阿波羅13號」任務的美國航天員洛夫爾曾經說過:

阿波羅計劃的成功實施,讓美國一下子佔領了世界科技領域的制高點,從而也就掌握了世界經濟的命脈,並且為此後持續近30年,美國可以統領世界經濟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而說到具體的,曾經不曾出現的,大到今天的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技術,小到嬰兒的尿不溼和婦女的衛生巾,很多東西追根溯源都是「阿波羅計劃」的科研成果;「阿波羅」計劃使用的月球車是一種1969年5月開始研製的月面行走裝置,由波音公司為主承包商,次級承包商是通用汽車公司。而經過了「阿波羅計劃」之後,美國的能源,材料,冶金,化工,航空航天,機械,電子,計算機,軟體工程,工業工程,氣象科學,宇宙科學等各個方面都有了飛躍性的發展,直接奠定了未來幾十年科學站在世界之巔的地位

而再說到我們現在使用的網絡,最早的來源也是因為戰爭因素考慮,美國的軍方發明了ARPAnet,而後開放民用,才有了如今我們使用的網絡,而美國也一直佔領著網絡世界霸主的地位。

而近些年為大家所耳熟的馬斯克,除了他的特斯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SPACEX公司。而SPACEX公司的技術和NASA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軍用轉民用是美國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原因,美國政府主導的科研項目將美國帶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不只是他們的企業。

反思

但是在這次的疫情過程中,西方因為民粹導致的反科學卻愈演愈烈。

出於政治目的,科學家發言只能先申請通過了才能說,被稱之為美國鍾南山的福奇心裡有千言萬語卻不能說,英國的5G設施因為傳言會傳染新冠而多次被燒毀,再到上面說的科研機構因為發表了「不符合聯邦的優先要求」的言論而被取消了撥款,等等。

反觀我們,因為聽從了鍾南山的建議而封城武漢,讓我們能夠集中力量解決在武漢爆發的疫情,而不是像如今美國般全國疫情爆發,死傷甚重;我們聽從了科學的建議,安心在家中宅了一個月(武漢的兄弟姐妹們犧牲更大),也全民戴口罩,有效的抑制了疫情的傳播,讓現在世界各國都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時候,我們能安心的復工復產,以較為輕鬆的心態看待世界疫情的發展。

我們只是簡單的聽從科學建議,然後我們獲得了巨大的收穫。

而我們一直說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美國為何要對我們發起貿易戰,還不是因為我們想要發展,而美國只想我們一直做一隻讓他們吸血的奶牛,想讓我們的工業一直停留在初期,用我們的8億雙襪子換他們的一架波音飛機。

我們的工業2025計劃,就是要升級我們的工業,讓我們不再需要用8億雙襪子去換他們的飛機,讓我們自己也可以造自己想要,讓我們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我們的科學家和科技,所以,我們很重視科學,重視人才。

而美國和西方的民粹和反科學,過個幾十年再回頭看,這次美國77位科學家發出的聲音,或許會是美國和西方引領世界的落幕樂章。

正文完

以上就是簫葉對於這個事情的一點點個人看法了,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若這篇讓你也有一點點的收穫,也歡迎你幫忙點讚或分享給朋友。如果能關注下簫葉就再好不過啦。

近期文章

淺挖美國女婿身份—需要真正的認識他人,而不能流於表面

在美華人困境——需警惕美國政府,以二戰美籍日裔悲慘遭遇為鏡

美國猶他州「一夫多妻制」去罪化,私慾打碎了美國的民主招牌

國人意識形態的轉變:西方不再不可戰勝,中國開始站上世界舞臺

美軍參聯會主席反水?參聯會的新聞發布會或許為中美關係定下調子

相關焦點

  • 美國77名諾貝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尊重科學與否決定了國家未來
    77名諾獎獲得者聯名譴責美國政府諾貝爾獎是目前來說多個領域全球最高的榮譽了而前兩天,卻爆出了77位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政府,原因在於美國一研究新冠病毒的機構失去了美國聯邦的撥款。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家機構失去了美國聯邦的撥款呢?又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巨擎會因為這個機構聯名譴責政府呢?簫葉去搜索了相關的信息,這家研究機構目前位於中國武漢,專門在世界範圍內尋找病毒並研究病毒。
  • 77名諾獎得主聯名上書,抗議美政府砍科研機構經費
    當地時間5月21日,77名諾貝爾獎得主聯名「上書」,譴責NIH砍經費的決定,直指美國政府將疫情「政治化」、「太荒謬」。 從2015年起,美國家衛生研究院向「生態健康聯盟」發放超37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用於研究蝙蝠冠狀病毒。 疫情在美國暴發後,美國媒體、政客為甩鍋編造出「病毒源於實驗室論」;還有人編造說「生態健康聯盟」用NIH出資的370萬美元,給武漢病毒所做研究。 4月17日,川普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到這一項目,他表示「我們將會很快停掉資助」。
  • 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抗議
    近日,美國77名諾貝爾獎得主聯名發表公開信,抗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停止對從事冠狀病毒傳播研究的、曾與中國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生態健康聯盟
  • 超三分之一健在諾獎得主聯名,要求綠色和平停止反對轉基因
    面對綠色和平組織持續不斷地反對轉基因,超過百名諾獎得主站了出來,聯名寫了一封公開信。公開信要求綠色和平(Greenpeace)組織停止反對轉基因。目前,大約1/3健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皆在聯合署名的名單中,這其中包括朱棣文、崔琦、李遠哲等知名科學家。
  •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2017-10-12 14:38:22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24名圖靈獎得主、81位諾獎得主聯名支持拜登,川普做錯了啥?
    近日,一份由 24 位圖靈獎得主共同籤署的文件曝光。他們共同籤署了文件,以支持前副總統拜登在 11 月的美國總統競選。支持者中還包括華裔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和崔琦。在此前的採訪中,多位美國科學家表示,川普政府的限制性移民政策,將對美國的計算機研究構成威脅,並可能對科技產業造成長期損害,而數十年來,科技產業一直是美國的經濟引擎之一。
  • 諾獎得主為中國「正名」:如果中國偽造了數據,那一定有臺時光機
    編輯:格桑新冠疫情自從2020年爆發以來,就逐漸蔓延到了世界各地,攪得世界各地都無法安生,誰都不能置身事外。由於此次疫情首先爆發在中國武漢,因此國際上也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種譴責中國的聲音。比如說中國防控不力的, 或者中國陰謀論的等等言論甚囂塵上。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他直接指責,以蒙塔尼諾獎得主的身份,不僅是病毒學專家而且是病毒學頂尖學者,聲稱新冠病毒的來源和新冠病毒含愛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有很強的欺騙性。對於蒙塔尼的研究工作,饒毅在文中言辭激烈,「他沒有坦白他已經被法國和世界科學界所嚴厲批評,他已經喪失基本標準,從事偽科學多年。」
  • 26名諾獎得主月底齊聚上海滴水湖,一起解答這6個宏大問題
    百年諾貝爾獎雖然頒出了無數桂冠,但26名得主出現在同一個論壇,這樣的密度並不多見。10月15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聽取了有關滴水湖論壇籌備情況的匯報,該論壇將邀請包括26名諾獎得主在內的37名世界頂尖科學家齊聚滴水湖畔。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芝加哥大學「貢獻」三成經濟學諾獎得主芝加哥大學官網信息顯示,塞勒是芝加哥大學決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行為金融項目的共同負責人,另一負責人為美國經濟學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據統計,從1969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開始算起,歷史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79位得主中,有29人來自芝加哥大學,所佔比例達到37%,超過其他任何一個機構。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中國:我們身邊的「諾獎」得主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中國:我們身邊的「諾獎」得主 2020-12-02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生理學或醫學獎關鍵詞: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他是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班廷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 1920年到1921年他在韋仕敦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兼職教授整形外科,1921年到1922年在多倫多大學擔任藥理學講師。
  • 100餘位諾獎得主手撕綠色和平,轉基因推廣迎來轉機?
    綠色和平為何被100多位諾獎得主點名批評這封公開信的開頭這樣寫道,「致綠色和平的領導,聯合國和全球各國政府」,能與聯合國和各國政府並列,可見綠色和平在諾獎得主們眼中的「重要地位」。
  • 北大教授:每年1個諾獎,日本靠的是「票子」「帽子」嗎?
    19位日本諾獎得主的自畫像自2000年以來,日本已有19人獲得諾貝爾獎。其中,獲物理學獎的有8人,獲化學獎的有7人,另外4人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19名諾獎得主中,在二戰結束前出生的超過2/3,在戰後接受高等教育的超過9成,在日本國內完成大學學業的達到100%。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下月相聚上海 共話疫情下的全球經濟
    諾獎落幕,另一場科學盛會即將啟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即將在本月底召開,本屆論壇上將特別呈現兩場經濟主題峰會,記者獲悉,屆時六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將齊聚,與其他經濟學家共同為世界經濟的復甦與未來方向提供建策。
  •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中已有3名女性!
    諾貝爾獎在世界範圍內通常被認為是頒獎領域內最重要也是最有價值的獎項。能得到諾獎,對一個科學家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譽。由於種種原因,諾貝爾獎得主中男性所佔的比例很大,而女性則是寥寥無幾。不過看了2020年已公布的諾獎得主名單你會發現,已有3名女性獲得了諾貝爾獎!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提氣!真是風採不輸男兒!諾貝爾化學獎:2名得主都是女性!
  • 12位諾獎得主參與,100名科學家獲獎,溫州如何成為世界焦點
    10月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正式開幕,讓溫州成為了世界科學的焦點。鍾南山致辭,12位諾獎得主參與另外還有12位諾獎得主通過視頻的方式參與了本次大會,為青年科學家的成長建言獻策。古人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青年科學家的成長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在老一輩的指導下進行科學實踐,這可以讓青年科學家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 諾獎得主「老齡化現象」:科學大爆炸 認同滯後
    諾貝爾獎(圖片來源:新華/美聯)本月初,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先後揭曉。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年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70歲,其中「最年輕」的65歲,多數人超過72歲。追溯到上世紀前50年,科學類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只有」56歲。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羅傑·彭羅斯是科學界的一個名人,也是奇人。他同時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經過這個事件,我們不經開始思考這些論文平臺對於這些諾獎得主的作假論文的態度,真的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又或者,諾獎得主真的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嗎?3000份表格用於書寫諾獎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