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天文臺團隊發現迄今持續最久超大黑洞「心跳」

2020-12-05 青小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近日,由國家天文臺主導的科研團隊在黑洞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發現了迄今持續最久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心跳」。這一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

據了解,這個特殊的黑洞是一個距離地球6億光年,具有2百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研究人員通過在2007年和2018年兩個階段對其進行觀測,發現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震蕩信號,也就是「黑洞的心跳」,在相隔10年之久後仍然存在,並且現在信號比10年前更強。這也是目前觀測到的超大質量黑洞心跳信號的最長持續時間。

來源: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留言爆料

歡迎廣大網友爆料,無論是校園新鮮事、突發事、煩心事,還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歡迎文末留言,並附上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保護您的隱私,如有需要將化名採訪。反映學生呼聲,回應青年訴求,報導校園故事,傳播教育好聲音,中青網教育在行動!合作電話:010-64098582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迄今持續最久的超大質量黑洞心跳
    十幾年前,天文學家首先從超大質量黑洞「黑洞的心跳」中發現了X射線準周期振蕩信號。十多年後,當天文學家再次有機會觀察黑洞時,他發現信號仍在繼續,該研究工作由美國國家天文臺高能天體物理學小組領導,合作者包括達勒姆大學的研究團隊。
  • 科學家觀測到持續10年的「超級黑洞心跳」
    近日,中國和英國的科學家所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黑洞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們發現了迄今持續最久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心跳」。據了解,這個特殊的黑洞是一個距離地球6億光年,具有200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研究人員通過在2007年和2018年兩個階段對其進行觀測,發現了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振蕩信號,也就是黑洞的「心跳」。相隔10年之久,它的「心跳」依然存在,其信號甚至比10年前更強。這是目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超大質量黑洞心跳信號的最長持續時間。
  • 中國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的心跳,宇宙是生命體嗎?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2日發布消息說,天文學家自從2007年首次發現被形象稱為「黑洞的心跳」——來自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X射線準周期震蕩信號,時隔十幾年之後,當天文學家再次有機會觀測這個黑洞時,發現這個「黑洞的心跳」信號仍在持續並更強。
  •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發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圖)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發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圖) 2015-09-01 09:00:45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近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陸由俊、閆昌碩和合作者發現在最近的類星體Markarian 231中隱藏著超大質量雙黑洞,此番首次用「連續譜」的特徵方法發現的證據確鑿的雙黑洞,為人類在宇宙中尋找雙黑洞系統指出了新方向。該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天體物理雜誌》上。  在理論上,在標準冷暗物質宇宙模型中,星系合併就不可避免地產生超大質量雙黑洞。
  • 迄今最詳盡觀察:超大黑洞撕裂恆星
    這是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北京時間4月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新華社發/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組供圖)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一個國際團隊在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觀測到極為罕見的「潮汐撕裂事件」——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暴力」撕裂了一顆恆星,這是科學家對這類事件迄今最完整、最詳盡的觀察。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遙遠「隱形」超大質量黑洞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獲取的數據,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遙遠「隱形」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這個黑洞出現時,宇宙的年齡只有當前的6%。這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個證據,證明宇宙幼年時期存在被氣體遮蔽的黑洞。
  •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
    孫自法 攝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8日在北京宣布,該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依託中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發現一顆迄今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的恆星級黑洞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8日宣布,該臺研究團隊依託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個迄今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這個黑洞質量約為太陽70倍,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 Maunakea天文臺發現三對合併的超大質量黑洞
    圖片來源:Silverman等人夏威夷毛納基亞(Maunakea)--兩個正在合併的星系之間的宇宙之舞是一個罕見的發現,每個星系都包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該黑洞會迅速吞噬大量物質,從而產生一種被稱為類星體的現象。
  • 安師大和國內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現象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
  •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發現超大質量黑洞—新聞—科學網
    本報10月16日訊(記者黃辛)今天,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獲悉,中歐射電天文學家近日在巨型旋渦星系NGC 5252的星系盤附近發現了另一顆伴有顯著射電噴流的超大質量黑洞
  • 四川發現數萬株獨葉草;科學家再次聽到超大黑洞「心跳」丨科技早新聞
    (來源:中國新聞社)新發現圖源:四川在線● 12日,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獲聯合阿壩州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共同在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調查時,調查隊在保護區內發現兩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分布地。經初步統計,數量在8萬株至12萬株之間,如此規模,在國內實屬罕見。
  • 雙黑洞吞噬恆星!安徽師大科研團隊發現罕見天文現象
    央廣網蕪湖11月28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王夢曉 楊穆龍)記者28日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近日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四川發現數萬株獨葉草;科學家再次聽到超大黑洞「心跳」
    (來源:中國新聞社) 新發現 圖源:四川在線 ● 12日,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獲聯合阿壩州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共同在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調查時,調查隊在保護區內發現兩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獨葉草分布地
  • 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據安徽商報訊 11月29日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近日該校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國家天文臺揭示SKA具備研究超大質量雙黑洞紅移演化的潛力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菂團隊完成了對於平方公裡陣(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時代引力波探測的前瞻性測算,首次量化了SKA引力波源樣本的紅移期待值,揭示了SKA僅需要監測少量(約20顆)高質量毫秒脈衝星就能夠系統研究超大質量雙黑洞的紅移演化。
  • 安徽師大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據介紹,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主要合作者包括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州大學、上海天文臺、中山大學以及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
  • 《自然·通訊》:河外星系中發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
    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主要合作者包括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州大學、上海天文臺、中山大學以及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
  • 中國台州網丨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中新網合肥11月28日消息,記者28日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與合作者近日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據介紹,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郭守敬望遠鏡捕捉黑洞之王 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文學家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