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定律錯了?廈門市民狀告教科書出版社

2020-11-29 閩南網

  第25屆國際統計物理學大會(IUPAP,StatPhys25)於7月21-26日在韓國首爾舉行。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物理學會議,卻專門邀請了一位廈門普通市民前來出席。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的論文摘要被第25屆國際統計物理學大會錄用了!」近日,廈門市民林連城興奮地告訴記者。林連城先生所提到的論文標題是——《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重力是正確的嗎?》

  眾所周知,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學中力學的一條基本原理,即液體對物體的浮力等於物體所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阿基米德定律誕生於2200多年之前,一直以來都是公認的一個物理定律。然而,如今廈門市民林連城卻連連叫板阿基米德定律,他認為阿基米德定律中的表述「當浮力小於重力時,物體會下沉」的命題有錯,並且將兩家初中物理教材的出版社和廈門新華書店告上法庭。

  那麼,阿基米德定律真的錯了嗎?一名普通的市民為什麼突發奇想要修正一個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物理原理呢?

受邀出席國際統計物理大會

  「這是第25屆國際統計物理大會組委會給我發來的出席會議的邀請函。我先前給大會組委會投稿了,結果是審核通過了我的論文。真是驚喜啊。」林連城稱。

  記者看到邀請函的開頭寫到,「我們很高興地代表第25屆國際統計物理大會通知你,你所提交的論文摘要被同意接納,邀請你出席會議。」邀請函的最後落款是第25屆國際統計物理大會組委會主席DoochulKim。

  記者登陸了第25屆國際統計物理大會的官方網站,查詢到林連城的論文被排在359篇入選大會論文的第177位,摘要標題是「ISTHEBUOYANCYOFANOBJECTFLOATINGINALIQUIDEQUALSTOITSWEIGHT?」(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重力是正確的嗎?)。

  「可惜的是,由於辦理護照與籤證的時間來不及,我無法自己趕赴韓國首爾出席會議。」林連城稱,自己關於補充完善「阿基米德定律」的論文被大會接納,並且受邀請去韓國首爾出席會議,這至少說明自己的觀點被一些專家關注並肯定。據介紹,國際統計物理學大會是一個涉及面廣泛的國際專業物理學會議,每三年舉辦一次。

偶然發現使他質疑「真理」

  要說林連城與阿基米德定律的糾葛,還得從10多年前講起。在稅務部門工作的他原本工作、生活與阿基米德定律沒有任何關係,然而13年前的一個偶然發現,讓40多歲的林連城走上了漫長的求證之路,至今還在期待著世人的接受與認可。

  上過初中的人都知道,阿基米德定律是力學中的基本原理之一,該定律是公元前200多年阿基米德發現的,又稱阿基米德原理。它是一個普遍適用的規律,其內容為: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而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同樣遵從阿基米德原理。

  在2000年,與女兒玩耍的過程中,林連城注意到阿基米德原理可能存在「錯誤」。當時,他的女兒在玩水中夾彈珠遊戲,他發現,女兒好幾次把玩具槍的珠子彈夾出水面,又不小心掉回去,然而珠子並沒回到水底而是浮在水上。

  正是這一現象引起了林連城的極大興趣,於是他開始不停地做實驗、查資料,最終研究出了「物體浮力小於重力時,不僅會下沉還有漂浮」的原因,他稱物體浮在水面上時,不僅受到浮力、重力的影響,還有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即浮力和液體表面張力等於重力時,物體就會漂浮在水面上。

  林連城表示,初中物理課本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不對的,稱阿基米德定律關於「(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物重」,在他所做的一些實驗面前是完全錯誤的。為此他狀告初中物理教科書的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要求其更正課本內「不真實」的內容。

  10多年以來,林連城始終認為這個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錯誤的,堅持自己的所謂「偉大實驗發現」,甚至多次走進法院要為自己討一個說法。然而,經過廈門兩級法院的審判,林連城都敗訴了。對此,林連城還是不死心,他提出了自己的民事再審申請書,其理由是,二審法官用沒證據證實的事實判他敗訴;偽科學最怕實驗,法官就是不許他當庭播放實驗錄像或當庭做實驗。

教科書的表述悄然修改

  「雖然我的狀告是敗訴了,但是,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審定最新的版本——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物理全一冊,關於阿基米德定律的一些表述已經有所改變,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林連城告訴記者說,雖然教科書僅僅修正了少數一些字眼而已,但是,這是非常關鍵的字眼。另外,在關於阿基米德定律的表述做出一些修正之後,新版本教科書還是存在一些低級錯誤。

  拿出了新舊兩套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的《物理》,林連城向本報記者比較了其中關於阿基米德定律一些表述的變化。

  其中,2002年7月第一版的《物理》第137頁第五節「物體的浮與沉」中有這麼樣的表述:「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其浮沉主要取決於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當浮力大於重力時,物體上浮;當浮力小於重力時,物體下沉;當浮力等於重力時,物體處於懸浮或漂浮狀態。」

  而在2012年6月第一版的《物理》第178頁第九章「浮力」中的表述將前提改為:「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

  「其實,比較新舊兩個版本,我們發現新版本只是多出了一個字而已,即由『浸在』修正為『浸沒在』,但是,正是這一個『沒』字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修正了舊版本的錯誤所在。」林連城告訴記者說,「浸在」有可能是物體浸在水面之下,也有可能是部分露出水面。因此,新版本《物理》教科書的修改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了水面張力這一因素對於浮力的影響。

  記者無從知道,新版本教科書《物理》關於阿基米德定律一些表述的修正,是否與林連城的多番狀告有關聯。但是,修正卻是存在的。

  廈門理工學院光電與通信工程學院王元樟副教授認為,新版教科書中採用「浸沒在」替代之前的「浸在」的表述,應該是考慮到排除液體表面張力的因素,浮力大於或小於重力所對應的上浮或下沉對應的是動態的過程,浮力等於重力時懸浮或漂浮對應的是完全浸沒和局部浸沒的靜止狀態,新版教科書比較全面地闡述了阿基米德定律所對應的各種狀態。而林連城的實驗本來就不適用阿基米德定律來說明,阿基米德定律成立的前提就是排除了水的張力以及物體的親疏水性等。

  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蘇明義今年1月份給林連城的電子郵件回復是:新版教科書關於阿基米德定律的表述存在一個低級失誤,是一個小瑕疵。

相關焦點

  • 泉州市民叫板「阿基米得」 受邀國際統計物理大會
    ◆事件回放堅信阿基米得錯了 狀告兩家出版社2009年5月16日,林連城在廈門新華書店永同昌門店購買了一本8年級用《物理》教科書,認為書中第137頁的「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其浮沉取決於它所受到的林連城為此將兩家上海的出版社及廈門新華書店告上法庭,要求對方更正不真實內容,並賠償損失1元。在經歷一審敗訴後,林連城又向廈門市中級法院提起上訴,但法院仍然判他敗訴。
  • 本土書香 | 《阿基米德定律》——作家張學東筆下現實世界的真實人性
    阿基米德定律作為一種童年時外來的文化符號,成為他一生中浮沉漂泊的標尺,少年時在阿基米德定律上獲得的滿足成為人生中再難企及的高度。張學東的寫作中,始終滲透著一種《紅樓夢》中小人物的視角,他在本色場景中,不聲不響地緩緩展開他的人物,讓他們自己去碰撞,去感知,去熔化,生出新的感覺和行動。本期書海有聲我們邀請到了作家張學東和我們一起共讀他的小說集《阿基米德定律》。
  • 張學東《阿基米德定律》:現實維度與內風景敘事
    讓文藝成為一種生活 張學東中篇小說集《阿基米德定律》(北嶽文藝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共收入6部作品:《阿基米德定律》《惶惑八月間》《戀愛往事》《風輕雲淡》《向葵頭上的野煙》《父親的婚事》,為我們重新審視和深入研究張學東近些年來創作上的發展軌跡、審美品質、文本特質,提供了典型的文本案例。
  • 用科學找到真相之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
    這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定律。 相傳,阿基米德當年正是為了找到某個真相,才發現了浮力定律。 傳說,敘拉古國王希羅給了珠寶匠一錠黃金,讓珠寶匠用這些黃金製造一頂純金的皇冠。皇冠做成之後,國王擔心工匠在皇冠中摻假,盜走其中一部分黃金,就派人著手調查此事。
  • 用科學找到真相之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
    這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定律。相傳,阿基米德當年正是為了找到某個真相,才發現了浮力定律。可大臣們完全不知道該怎樣查,國王只好請來了他的遠房親戚阿基米德,來調查真相。阿基米德答應了國王的請求,接下來的很多天,阿基米德苦思冥想、茶不思飯不想,也沒理出個頭緒,都想放棄了。
  • 趣味數學:阿基米德帶你了解浮力定律
    而我們今天要說到的這個數學問題,現在被稱為——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理)。  那你知道浮力定律背後的故事嗎?剛開始接觸只覺得很難,但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就會覺得「原來數學還會這麼有意思」。  帶著這份好奇,開啟今天的數學之旅!
  • 阿基米德並非洗澡時發現浮力定律 後人杜撰傳說
    【搜狐科學消息】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6月11日報導: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故事廣為流傳,人們一直認為他是在洗澡時突然發現浮力定律,並裸奔上街大呼「我發現了!」。但是實際上這個故事很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騙局,阿基米德是通過了大量複雜艱苦的研究後發發現了浮力定律,而並非坐在澡盆裡。
  •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哪個更早?
    大家應該都知道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吧,二者都是利用「排水」這一原理進行測量。那麼二者發生的時間誰前誰後呢? 曹衝(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
  • 初中物理 阿基米德定律 為什麼浮力必然等於排開的液體重量
    我們都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即液體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的液體重量。關於這個定律,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國王請工匠打造了一頂王冠,精美絕倫,國王很喜歡。但是國王擔心工匠用銅等便宜金屬替換了一部分黃金,王冠上這部分僅僅只是鍍金,就把這個問題交給阿基米德來判斷。因為不能損壞王冠,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多日卻不得其法。某天洗澡的時候,阿基米德進入浴缸,浴缸中的水溢出,阿基米德瞬間豁然貫通,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測試方法。首先稱得王冠的重量,再將其沉入水中,測出王冠溢出排開的水量,再與相同重量的黃金排開的水量相比較,發現王冠排開的水更多。
  • 廈門市民收到氣象簡訊:中國釣魚島盛產海芙蓉(圖)
    昨天,不少廈門市民收到了這條天氣預報簡訊,不少人直呼「想不到」。有人甚至形容,這是迄今為止收到「史上最引人關注」的氣象簡訊!  有醫藥界專家稱,海芙蓉是一種名貴藥材,還曾一度是媒體追捧的「明星」,將其列入天氣預報資訊,確實能吸引更多人關注。  市民:希望接下來還能收到  「廈門16日晴到多雲,22℃到30℃……且慢!
  • 阿基米德展
    同學們得知除了參觀科技館常規展館,這次還有一個特別的項目就是「阿基米德展」。老師為同學們講述了關於阿基米德的兩個小故事,同學們對阿基米德既好奇又崇拜,都想快點看看阿基米德都發明了哪些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的東西。
  • 這種金屬永遠浮在水面,打破阿基米德定律
    眾所周知,最早提出浮力的相關概念的人是阿基米德,而他總結出的浮力定律也被稱為阿基米德定律,由於善於觀察和思考,阿基米德的相關理論擁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然而,有一部分科學家卻致力於研究能夠打破阿基米德定律的材料,終於在最近取得成功。
  • 阿基米德如何發現浮力定律——醞釀效應在生活中的應用
    我們來看看阿基米德是如何發現浮力定律的。相傳敘拉古赫農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後,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假,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
  • 大悅城、紅星商業轉型輕資產模式 踐行阿基米德定律
    這是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家喻戶曉的一句名言。在資產價格高漲的背景下,從傳統的重資產模式逐漸轉向輕資產模式,房地產行業頗似在踐行阿基米德定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包括萬達、大悅城、紅星商業等在內的房企紛紛向輕資產模式轉型。而在城市更新領域,輕資產模式也頗為盛行。
  • 力學之父阿基米德
    公元前287年位於歐洲文明發源地古希臘的敘古拉的一戶人家裡降生了一個小男孩,作為天文學家兼數學家的父親給他取名叫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意為大的思想家。 阿基米德從小對數學天文學和古希臘的幾何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 激發潛能的「阿基米德」定律,讓你年輕20歲
  • 挑戰阿基米德定律?《自然》最新論文稱發現「反轉浮力」
    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物理研究論文稱,科學家報告了一種在懸浮液體層下面反向漂浮的迷你船,展現出顛覆傳統認知、挑戰阿基米德定律的不同尋常的浮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容器(如燒瓶)中的液體通常會落至容器底部。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垂直振動液體可以使之浮於某低密層(如空氣層)之上。
  • 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過程,讓他攤上了一個日本複姓:澤尻
    群臣一致推薦哲學家阿基米德。古希臘的學者,側重思考、演算,所以叫哲學家。而現代的學者,側重實驗、統計,所以叫科學家。金冠裡面,到底有沒有摻雜賤金屬?這可把阿基米德給愁壞了。倒不是因為僭主的壓力,而是因為,阿基米德是個思考狂魔,不允許難題擺在他面前。他就這樣廢寢忘食、焦思苦慮,就連跟老婆行房事的時候,也是念念不忘、心不在焉。
  • 對浮力原理的認識和運用:曹衝稱象實際比阿基米德定律早幾十年
    提起浮力原理,人們自然會想起古希臘的著名學者阿基米德。相傳公元前3世紀,在現今義大利西西里島上有個敘拉古王國。有一回,國王希羅請工匠為他製作王冠。王冠製成了,精美絕倫。希羅十分高興。他稱了一下,王冠的重量跟原來給工匠的黃金分毫不差。他懷疑工匠用同樣重的白銀偷換走一部分黃金,可是想不出檢驗的辦法。希羅請阿基米德幫助,條件是不許損壞王冠。阿基米德知道只要求出王冠的比重,就能斷定它到底是否是純金的。
  • 挑戰阿基米德定律?《自然》最新論文稱發現「反轉浮力」
    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物理研究論文稱,科學家報告了一種在懸浮液體層下面反向漂浮的迷你船,展現出顛覆傳統認知、挑戰阿基米德定律的不同尋常的浮力。《自然》同期發表同行專家觀點文章指出,該研究論文的觀察結果違反了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流體中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開流體的重力。其研究表明,這種浮力會映射在懸浮液體層的下界面,並使用同時浮在懸浮液體層上層和下層的兩隻船證明了這一點。但是,這不僅僅只是一種海上奇景,這種現象或許在運輸氣體或流體中被困材料方面,具有實際應用意義。